生物 百文网手机站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

时间:2022-01-26 10:12:30 生物 我要投稿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壤微生物的知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 篇1

  土壤微生物的采集一般有土样采集、增殖培养、培养分离、筛选最后进行纯种分离、毒性试验等。

  1、采样:

  一般在有机质较多的肥沃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最多,中性偏碱的土壤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酸性红土壤及森林土壤中霉菌较多,果园、菜园和野果生长区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壤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选择一定的土壤环境采集土样,将采集到的土样盛入清洁的聚乙烯袋、牛皮袋或玻璃瓶中。

  2、增殖培养:

  为了容易分离到所需的菌种,让无关的微生物至少是在数量上不要增加,可以通过配制选择性培养基,选择一定的培养条件来控制。例如碳源利用的控制,可选定糖,淀粉,纤维素,或者石油等,以其中的一种为唯一碳源,那么只有利用这一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正常生长,而其它微生物就可能死亡或淘汰。这样对下阶段的纯种分离就会顺利得多。

  3、培养分离: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生物的混杂生长状态。因此还必须分离,纯化。在这—步,增殖培养的选择性控制条件还应进一步应用,而且控制得细一点,好一点。纯种分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

  4、筛选:

  这一步是采用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

  关于菌种的识别,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每一类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各具有某些相对的特征,利用观察这些特征,来区分各大类微生物及初步识别、鉴定微生物。

  土壤

  一般取土壤表层5—10cm处土壤,如果土壤有翻动,应更深一点,避免空气中微生物污染。

  1、我们一般都用那种封口袋(塑料的),纸袋不容易保持水分。

  2、当天采当天快递回来,不用加冰袋。

  3、快递一般三天就到,对微生物菌群影响不大。

  4、在冰柜中4度保存,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尽量随采随做。菌株分离(seperation)就是将一个混杂着各种微生物的样品通过分离技术区分开,并按照实际要求和菌株的特性采取迅速、准确、有效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离、筛选,进而得到所需的微生物的过程。

  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筛选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从自然界分离所需要的菌株,二是把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进一步纯化并迸行代谢产物鉴别。

  菌种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收集和筛选:

  (1)向菌种保藏机构和个人索取有关的菌株,从中筛选所需菌株。国内外著名的菌种保藏机构有: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TC),英国国家典型菌种保藏所(NCTC),日本的大阪发酵研究所(IFO)等。

  (2)由自然界采集样品,如土壤、水、动植物体等,从中进行分离筛选。

  (3)从一些发酵制品中分离回的菌株,如从酱油中分离蛋白酶产生菌,从酒糟中分离淀粉酶或糖化酶的产生曲等。该类发酵制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这些传统产品中容易筛选到理想的菌株。

  菌株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可分为:采样、富集、分离、产物鉴别、生化鉴定几个步骤。

  一、从土壤中采样

  1克土壤的含菌量大体有如下的递减规律: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

  (一)根据土壤特点

  1.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通气状况

  采土样最好的上层是5—25cm、一般每克上中含菌数约几十万到几十亿个,并且各种类型的细菌和放线菌几乎都能分离到。总的来说酵母菌分布土层最浅,约5—10cm;霉菌和好氧芽孢杆菌也分布在浅土层。

  2.土壤的酸碱度和植被状况

  3.地理条件:南方、北方

  4.季节条件:7—10月

  (二)采样方法

  用取样铲,将表层5cm左右的浮土除去,取5—25cm处的土样10—25g,装入事先准准备好的塑料袋内扎好、北方土壤干燥.在10—30cm处取样。给塑料袋编号并记录地点、土壤土质、植被名称、时间及其他环境条件。一般样品取回后应马上分离。以免微生物死亡。但有时样品较多,或到外地取样,路途遥远,难以做到及时分离,则可采先用选择性培养基做好试管斜面,随身带走。到一处将取好的土样混匀,取3—4g撒到试管斜面上.这样可避免菌株因不能及时分离而死亡。

  二、根据微生物生理特点取样

  1.根据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每种微生物对碳、氮源的需求不一样,分布也有差异。若需要筛选代谢合成某种化合物的微生物,从大量使用、生产或处理这种化合物的工厂附近采集样品,容易得到满意的效果。不少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是不完全专一的,如以油脂为碳源的某些脂肪酶产生菌同样也可以分解淀粉获得能源而生长。

  2.跟据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三、特殊环境下采样

  1.局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2.极端环境条件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 篇2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会根据微生物培养特征初步判断未知菌的类别。

  3、练习微生物接种、移植和培养的基本技术,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和栖息的良好基地。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是自然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地。因此,土壤是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细菌。链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对酵母菌和霉菌不起作用。

  加入一定量链霉素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重铬酸钾或苯酚对土壤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选择分离放线菌。

  三、实验器材

  1、材料:10cm左右深层土壤。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

  3、其他物品: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电子天平、精密pH试纸、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枪、枪头、接种环、酒精灯、链霉素(1万单位/ml)、10%苯酚、无菌水。

  四、实验步骤

  1、土样采集:取10cm左右深层土壤10g备用。

  2、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壤1g,放入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均匀,即为稀释10-2的土壤悬液。然后进行十倍梯度稀释,依次制备10-3、10-4、10-5、10-6、10-7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

  3、培养基平板制备:按培养基配方各配置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各100ml。灭菌后分别倒3个平板。(高氏Ⅰ号培养基灭菌前加入10滴10%苯酚;马丁氏培养基倒平板前加入2ml去氧胆酸钠(2%)和0。4ml1万单位/ml链霉素)

  4、接种:用无菌吸管吸取0。1ml相应浓度土壤稀释液,以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平板上,涂布均匀。细菌选用10-4、10-5、10-6三个稀释度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线菌与霉菌选用10-2、10-3、10-4三个稀释度,分别接种于高氏Ⅰ号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一个稀释度一个平板)

  5、培养:细菌平板于37℃恒温培养1~2d,放线菌于30℃培养2~3d,霉菌于30℃培养3~5d,观察。

  6、计数:用稀释水样检测平板的菌落计数方法进行计数,报告细菌总数/(CFU·ml—1)

  7、纯化: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相应平板,培养条件同上,培养纯化。

  五、思考题

  1、分离放线菌和真菌为什么需要分别加重铬酸钾和链霉素?

  2、怎么检验培养皿上的某个单菌落是不是纯培养?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 篇3

  1.土壤微生物的类群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大,一克肥沃土壤中通常含有几亿到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含有几百万至几千万个微生物,一般说来,土壤越肥沃,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另外,土壤表层或耕作层中及植物根附近微生物数量也较多。土壤中的渐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而且种类多,它们多数是异养菌,少数是自养菌。放线菌的数量仅次于细菌,多存在于偏碱性的土壤中,主要是链霉菌属、诺卡菌属和小单孢菌属等。放线菌虽然数量比细菌少,但由于其菌丝体的体积比单个细菌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在土壤中的生物量也相近于细菌。土壤中的真菌各种类型都有,但以半知菌类为最多,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中。土壤中的藻类数量远远少于上述各类,主要有绿藻、硅藻等。土壤中的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异养型的,主要是纤毛虫、鞭毛虫、根足虫等。上要是纤毛虫、鞭毛虫、根足虫等。

  2.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有些对农业有害。如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氨散失到大气中,降低土壤肥力。但多数是对农业有益的。

  2.1合成土壤腐殖质

  腐殖质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它常与矿物质颗粒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类型,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腐殖质的形成,是由一些异养的微生物,如某些腐生细菌,把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分解,然后再重新合成的。当土壤温度较低,通气差时,嫌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合成速度加快,并得到积累。

  2.2增加土壤有机物质

  每当温暖多雨季节,在潮湿的土壤表层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具有光合色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固氮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成为自身的蛋白质,当这些细菌死亡和分解后,其氮素即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并使土壤中积累很多氮素。

  2.3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

  在土壤温度高、水分适当、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土壤中的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分解,释放出其中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硝化细菌能把有机肥料分解产生的氨转变为对植物有效的硝酸盐类。磷细菌分解磷矿石和骨粉,钾细菌分解钾矿石,把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磷和钾转化为能被植物利用的形式。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吞食土壤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真菌孢子和有机物残片等,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起着明显的作用,并促进了物质的转化。

  2.4其他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除了上述的几个作用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有益之处。如土壤中的真菌有许多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真菌菌丝的积累,能使土壤的物理结构得到改善。放线菌能产生抗生素。如我国使用的“5406”是由泾阳链霉菌制成的。总之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相关文章:

2017高中生物中必考的微生物知识11-13

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真菌11-10

土壤学实习报告01-19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高频知识点08-11

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知识:消毒与灭菌11-10

土壤污染预防措施04-24

关于土壤学实习报告12-15

土壤温度地理百科08-25

高三微生物综合练习07-10

口腔执业医师基础知识:医学微生物学抗感染防治原则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