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百分网手机站

太极拳修炼之“修心为上”

时间:2017-11-20 10:18:55 太极拳 我要投稿

太极拳修炼之“修心为上”

  有一些学习太极拳的朋友,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劲头很足,也很快就在身体上体会到太极拳的好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热情也一点点冷却,对太极拳的学习浅尝则止,没能够更多的体会到太极拳的好处。也有一些朋友,太极拳练习的很认真,但到一定时间后,水平停滞不前,开始打退堂鼓,然后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练习。另外有些朋友倒是坚持得很好,练拳几十年如一日,但提到太极拳的内功内力方面,却是没有丝毫体会,甚至到后来连想都不敢想了,也有人因此自己发明了一套理论以为是内功内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这要从太极拳的拳理心法上说起。

  太极拳是一门智慧武学,富含哲理,是一门以修炼头脑和心灵为主的功夫,而非简单的拳脚功夫。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别于一般的武术。这个所谓的智慧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太极拳的“拳理”和“心法”,太极拳讲究要借力打力,以小博大,后发制人,与传统武术的先发制人,以力取胜,以快取胜,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

  太极拳流传这么广泛,在健身养生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证明了其路线的正确性;同时,太极拳在实战上的效果,也印证了其智慧武学的地位。

  太极拳的作用和地位,不需我多做描述。本文主要目的在于从太极拳的教学训练方面入手,帮助我们更好的领悟太极拳的奥秘,探讨太极拳理论心法方面的修炼——修心为上!

  首先,太极拳要重视理论学习

  太极拳有关拳论、拳经、心法等内容较多,多是前人练拳达到一定层次水平的体会描述、经验总结,以及练法介绍等等。尤其其中一些被大家广泛传颂的拳论、拳经,里面就有很多关于太极拳心法的描写,比如“虚领顶颈”、“气沉丹田”、“牵动往来气贴背”、“腹松,气敛入骨”等等。这些练拳的理论心法,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逐步的加以体会印证。

  不过这些经典性内容,往往是前人在太极拳练习达到较高水平、较深功力时候的体会描述,初学者往往没有直接感受,很多时候还是摸不着头脑。这时,可以部分“存疑”,等待时间久了,功夫到了可能就豁然开朗了。

  以“气沉丹田”为例,初学者往往在老师的教学中,知道了“丹田”的部位,尚没有具体的感知,对气的感觉更加没有,没办法直接体会到内气沉入丹田的感觉。我们首先要相信有“气沉丹田”这回事儿,然后通过不断的调整身法(立身中正,虚领顶颈、含胸塌腰、屈膝开胯、沉肩坠肘等等),将身法做到位后,再通过日复一日的太极拳练习,时候到了自然就体会到气沉丹田了。

  如果我们有幸遇到明师、高朋,帮助我们详细的指出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奥秘,更要虚心求教。低手看高手,高山仰止;高手看低手,一目了然。明师、高朋在看过我们的拳架后,有时甚至能够一语中的的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最终,我们要通过自己不断的练习才可能持续的体会拳经、拳论中的奥义,但有人指引总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便是这个道理。

  其次,要重视心意的训练

  太极拳要求“先在心,后在身“,“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要意到气到劲到。《十三势歌》里面提到“意气君来骨肉臣”。相对于骨肉来说,意气便属于心法。《十三势行功心解》里也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简单来说,这里的“意”和“心”是指同一个内容。太极拳内功修炼到高级阶段后,能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要懂得阴阳相济,将“意、气、劲、力”融为一体,不用走化,即用内功发人,变化迅捷,不着痕迹。由此可见,太极拳重视意气等心法内容的修炼。

  意气之于骨肉,在太极拳的修炼阶段来看,是一个主辅互易的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骨肉是直接可以体会得到的内容,这个时候骨肉自然是主,意气是辅。这个时候的“君臣”地位,也自然而然的以骨肉为君,意气为臣。但我们不能因为骨肉的锻炼比较容易掌握,就一成不变的听之任之。简单的骨肉力量方面的训练,很容易进入瓶颈。我们要适当的通过站桩、慢练等方法,通过松、沉、空、静等心意训练,引导和训练出内在意气的感觉来,并且不断地培育壮大,辅佐其为君为主。相比较骨肉力量,意气配合下的劲力强度等等,可以不断地增强提升,几无止境。

  通过意气的引领促使骨肉能力的增强,可以随着练拳的深入,不断的发展壮大。曾经看到陈炳老师给拳友签名留言:身正心静意轻气灵。拳友似乎觉得老师惜墨如金,实际上老师恰恰道出了其练功应该的努力方向。身正,表示身法要符合太极拳的前述立身中正等身法要求;心静,要静心,心静了才能够促使内气百川归海、自然顺遂,《道德经》里也讲“静为君”,这也是为后面的意轻气灵创造条件;意轻气灵,意念不可过重,重则造成内气和身形的滞碍,不利于内气的产生和积聚,同时意要听自己使唤,不能够跑到身体外面去胡思乱想,要时刻体会和纠正身体局部的不协调感觉,调整好身体后,意更要轻灵,要似有意又似无意。久而久之,内气便会越积越多,为我所用。

  再次,要重视心性的修炼

  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要能够潜下心来学习,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有很强烈的自我的意识,这个自我往往会阻碍我们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外在表现,往往是觉得自己理论水平高,功夫也不低,觉得自己的老师好,好为人师,等等。这些都是心性上的`不足,是障碍自己进步的屏障。

  我们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要能够发现别人的长处。更要能够弯下腰来,沉下心来,向好的老师和同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即便是水平相差不多的人,可能也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在练习太极拳时,注重自己心性方面的培养训练。

  通过心性的修炼,我们放开了心量,降低了对自我的执著,这样才有可能知己知彼、取长补短,提升自己。我们甚至连与别人攀比的意识都要降服,要不断地突破自我,和自己比高下。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我们不断地突破自我,才可能逐渐的与太极之道相契合,才可能更好的体会太极拳的顺其自然的道理。

  很多电影和电视剧里,往往安排类似于老天偏笨小孩的桥段。实际上,包括太极拳在内的诸多中华传统文化都是如此。因为在心法上,这些人的心性更加能够承担大道。《道德经》:“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在讲这个道理。缺乏心性的训练,往往会斗勇斗狠,很快会遇到屏障,因为刚则易折,柔可长存。有了心性方面的培养,太极拳才能够帮助我们有所承担。学习太极拳,可以帮助我们修炼心性,同时我们要不断地修炼心性,以便能够更好的体会太极拳带给我们的智慧,更好的承担太极拳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很多拳友,太极拳学习久了,会顺便转入学习些佛法或者道家心法,陈炳老师也给我们讲过要“以武入道”。佛法学习,或者道法学习,都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太极拳,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拳理、心法,了解我们的心意,提升心性方面的境界。即便是舶来的基督、天主也好,有一些信仰总是好的,能够帮助我们修炼心性,降服我慢,更有担当。因为有信仰的人,往往心存恭敬,敬畏天地,有所不为。对于太极拳来说,我们也是要“敬”字为先,与此也相辅相成。

【太极拳修炼之“修心为上”】相关文章:

1.太极拳修炼

2.太极拳修炼要点

3.太极拳的修炼与提高

4.太极拳平衡动作的修炼技巧

5.修炼42式太极拳的思想

6.太极拳内功修炼功法

7.太极拳平衡动作修炼技巧

8.太极拳平衡动作怎么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