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百分网手机站

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18-03-28 11:06:01 普通话 我要投稿

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

  导语: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

  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我所处属于农村,地处偏远,这里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时,总有很深的地域自卑感,有很深的地理和情感障碍,在方言、民族语言浓厚的环境中,要改变学生过去十几年养成的语言习惯,学习使用一种规范的、不同以往的语言,必须首先抓好学生心理因素的“诊治”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练”“要我说”为“我要练”“我要说”。这样,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会自觉主动地与教师配合,甚至在生活中努力践行普通话训练,从而提高普通话水平。

  一、把脉心理障碍,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河南中原大地,民族众多,特殊的地域与人口构成,使普通话教学难上加难,在语言习得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也是最全面的理论是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在他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说——情感过滤假说。这个假说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语言习得的过程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学习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克拉申认为影响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有: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性格,自信、性格外向、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进步较快;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焦虑感较强者,情感障碍高,获得的`输入较少,反之,则容易得到更多的输入。豫东的学生,正是因为自己地处偏远,受方言、民族语言影响深,因而不自信,在普通话学习中常有焦虑情绪,学习动力不足,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总结了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地域障碍。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种方言分歧较大。由于地域差异,各地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心理也不尽相同。北京和东北的方言与普通话比较接近,当地的学生有明显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说的就是“标准语”,没必要深入学习。而在吴、粤、闽、赣、湘、客家等方言区,特别是像豫东这样的农村,由于当地土话与普通话差距甚大,掌握普通话困难也更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要让学生明白,北京人说的不一定就是“标准语”,而河南人特别是睢县人,经过学习和培训也能学会普通话。其实,和普通话越接近的方言,纠正起来越要细致、越要花大力气。实践表明,往往是先前自我感觉不佳的学生更能较快地进入角色,苦练基本功,投入大,进步也快。

  二是情感障碍。由于受地域和生活空间的限制,河南东部的大多数学生从学说话起,就只能跟着家人、同学或老师学习方言母语,很少有非母语介入,导致了这一地区为数不少的学生长大后仍以“乡音不改”为荣。正是这种语言习得和运用的社会心理,造成本校的学生缺乏学习普通话的动机并产生潜在的情感障碍,不屑于说普通话或满足于勉强应付的低水平的普通话交际,不想或不敢去破坏业已形成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方式。在这种氛围里,种种以方言为媒介的文化因素造成了当地人浓重的乡土观念,这种乡土观念反作用于方言,深化了他们对方言的感情,巩固了方言作为地域性文化传播媒介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对其它语言的排斥效应。清楚了这一点后,笔者以情感为着眼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自觉维护祖国语言的统一与纯洁,以说普通话为美为荣,从思想上重视普通话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需要是不可分的,情感具有含蓄、稳定的特点。它是在人的有关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与社会基本需要相联系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民族共同语是在思想情感上维系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的基本纽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才能端正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展示普通话的长处和优美,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普通话比方言表达得更通用、更得体、更庄重、更高雅,讲普通话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对普通话“爱不释口”,学了想讲、敢讲,越讲越不想讲方言,久而久之,就能消除心理障碍。

  二、对症下药,让学生学得自信、轻松。针对豫东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创新了教学方式,采用了朗读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把普通话与生活彻底融合,使他们学得自信、轻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引入了朗读的教学与指导方法。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是对应试者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所占分数比例较大。在普通话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在普通话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精心挑选段落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普通话的掌握情况。学生在朗读时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字音读不准、重读、语调、停顿和语调处理不当等,凡此种种都能反映出学生对普通话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指导、纠正,提醒学生注意并改正。反过来教师在学生的表达中也能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查漏补遗,使教学不断改进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我们认为,在普通话教学中,朗读对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朗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普通话教学中不可忽视。

  其次,我们引进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培养学生普通话能力方面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普通话课程的示范性和实践性。在指导学生训练时,我们通过具有示范性的音像材料让学生反复听辨、模仿,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我们还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给学生录音、摄像,然后让学生去听自己的发音,看自己的实况录像,学生们便能自觉对照普通话规范读音,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纠正,这些做法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网络交互多媒体教学得以实施,为学生课后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利用网络交互多媒体教学进行普通话训练,是语言学习的一次革命。以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后学生又苦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的发音训练却不得要领,现在网络交互多媒体形式出现,其人机对话的随机性、多变性和可选性,有效地扩大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空间。学生们只要在网上点击相关的教学资源库服务器就可以获得“普通话教学”的各种信息资源,既包括录像、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也包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本、视频等素材,其中录像、声音和动画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通过网络交互,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在网上发布给学生;学生遇到问题,也能及时与教师、同学交流,或点击有关专业网站寻求帮助。

  三、通过日常使用巩固兴趣。普通话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课。如果教师一味热衷于语音理论的讲解,忽视学生主体的实践训练,不注重调节课堂气氛。普通话教学很容易陷入单调乏味、枯燥难耐的境况中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接受信息刺激引起的兴奋点需要不断转移和变化,如果较长时间固定不变。就会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产生腻烦心理。因此,笔者运用多种方法丰富课堂学习活动。语音笑话、绕口令、词语接龙、讲故事、朗读、演讲、情绪表演等是符合普通话课程性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形式。富于情趣的、幽默的、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一个人乐意让自我得到充分表现。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时刻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尽可能设置一些适合学生性格和能力的训练项目,培养自信,引发兴趣。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把普通话学习与生活彻底融合,相得益彰,教学效果良好。

【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1.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2.普通话口语课的教学的重要性

3.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4.播音主持人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5.美术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6.教师教学心态的重要性

7.播音主持传递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8.小学教学自学辅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