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讯 百文网手机站

经济学考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安排

时间:2021-06-08 17:23:12 考研资讯 我要投稿

经济学考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安排

  西方经济学是很多考经济学的同学会面临的一门科目,我们可以分别从课本,真题,笔记三大方面总结了西方经济学的复习方法。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经济学考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分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经济学考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安排

  经济学考研各个阶段的任务规划

  第一步:了解经济学考研考试、确定报考院校阶段

  1.认清浏览经济学考试的相关课程,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同时搜集院校信息,了解所报考学校情况。

  2.结合自身条件,个人兴趣以及发展规划,最终确定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比如报考金融学硕士要求考生有较好的文科功底、较强的理解力、记忆力和表达能力。部分学校对数理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

  3.认清录取线和考研难度的关系。提醒大家在选取学校的时候,不能以录取分数来简单的划分学校的难度,像人大,北大的专业课分数很少给高分(极个别人除外),像外经贸,联考那 样给出的近140分几乎不可能,一般的分数都集中在100-120之间(最后考上的),所以这几个学校的录取线低于联考学校在情理之中,但并不是说他们容易考。

  第二步:第一轮基础复习

  1.以指定参考书为主,兼顾笔记,进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看书要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并在不懂的知识点处做上标记。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A、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B、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C、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要学会做笔记

  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2.如果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可按照专业咨询师推荐的书目复习。

  第三阶段:第二轮强化复习

  1.进行专业课的第二轮复习。以新大纲指定参考书和笔记为主,着重复习和解决第一遍留下的疑问,同时这一遍应开始参考历年试题进行分析,以把握复习重点和复习方法。此外,这一轮复习时要做笔记,将主要内容归纳出一份比较简洁的提纲,达到强化记忆、深刻理解的目的,也便于下轮复习。

  2.根据科目的性质,每个单元或章节配套做相应的试题,检测看书的效果。

  第四阶段:第三轮提高复习

  1.进行专业课的第三轮复习,这一轮要注重结合上一轮的笔记和提纲内容有重点地、系统地理解和记忆,根据专业课要求答题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找一些专业方面的期刊杂志作为辅助学习材料。

  2.再次分析历年真题,并根据专业情况做习题。

  3.从所做的历年真题和专业复习题中,归纳总结重点难点,各个击破。

  第五阶段:最后冲刺复习

  1.这一轮要将参考书快速翻几遍,以便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把握并且记在心中。

  2.进行查缺补漏,不要放过一个疑点,要注重的是此时不能执着于细小的知识点,要懂得抓大放小。

  3.可以根据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对本年度的专业考试做出一些预测,列出一些可考性比较强的题目来进行准备,捕捉可能出现考题的信息,重点掌握。

  第六阶段:应考阶段

  1.调整好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即使状态不好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现在大家都很年轻,很耐扛;

  2.保持一份好心态参加2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研备考经济学发展历程的革命知识点

  1.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革命,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1776)为标志,突破了自古希腊和中世纪以来只注重财富管理分析的前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确立了以财富生产分析为主要目的的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这一范式革命与转换,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启(18世纪60~70年代)时期,反映了以机器生产和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家庭经济和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革命性替代。

  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以约翰·穆勒(John Mill)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为标志,对前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了理论综合,把财富的管理和财富的生产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使之成为经济学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的两大研究范式。这种范式的综合,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19世纪中叶)时期,反映了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社会精英分子可以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科学与文化发展的历史遗产。

  2.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所谓的“边际革命”,其标志性的人物和代表作分别包括赫尔曼·戈森(Hermann Gossen)的《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1854)、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利昂·瓦尔拉斯(Leon Walra)的《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和威廉·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边际革命”突破了古典经济学此前以生产投入(包括劳动投入)作为分析对象的客观价值理论,提出了以人的心理因素作为分析对象的主观价值理论,即边际效用理论。

  这一范式革命与转换,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启(19世纪70年代)时期,反映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以后,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崭新视野。

  近现代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创立,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经济学原理》(1890)为标志,将古典经济学的客观价值论和边际革命的主观价值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其中,古典经济学的要素投入理论被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供给)理论,而边际革命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则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消费(需求)理论;并以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和消费函数(消费曲线)的形式,统一于以数学(微积分)形式表达的均衡价格理论中。这种范式的综合,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时期,反映了人类工业文明鼎盛时期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经济生活极大的促进作用,以及现代科学理论的建构方式、尤其是以数学作为一种通用的科学语言对经济学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成为经济学理论从近现代走向现代的标志。

  3.现代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以梅纳德·凯恩斯(Maynard 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为标志,被世人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将经济分析的基点立足于个人与厂商的微观分析范式,第一次确立了以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对象的宏观分析范式。这一范式革命与转换,发生在整个工业文明由鼎盛转向衰退的时期(20世纪20~40年代),反映了1929年至1933年在美国爆发、继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它是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内部对亚当·斯密以来“自由放任”的古典资本主义制度、以及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并由此开创了“国家干预”的现代资本主义制度。

  现代经济学的第三次综合,以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经济学分析基础》(1947)为标志,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分析范式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分析范式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该理论以“充分就业”为界,把描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的经济分析称为微观经济分析,把描述未能实现充分就业非均衡状态的经济分析称为宏观经济分析,从而创立了所谓的“新古典综合派”经济理论。这种范式的综合,发生在工业文明日趋式微、而人类新经济形态开启的前夜(20世纪50年代),既反映了二战以后世界经济恢复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与文化繁荣,也反映了全球经济中心与政治的中心由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向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转移。以新古典综合派为代表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经济理论。

  4.第四次革命是指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或“理性人假设”的挑战与批判,以及以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实验经济学(ExperimentalEconomics)、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Economics)、计算经济学(ComputationalEconomics)、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s)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学(Neo-Economics)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假设与范式。

  这次革命发生的时间,基本与人类社会进入以“信息文明”为标志的后工业时代相契合。这一范式革命与转换,具有后现代主义反理性、反分工的鲜明色彩,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跨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发展的趋势,是人类对启蒙运动以来所谓“科学理性”和“科学分工”进行全面反思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一个逻辑演绎系统。该系统从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前提出发,进而推衍出它的所有命题。这个逻辑前提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假设”或“理性人假设”。这一假设最早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后来经马歇尔(AlfredMarshall)、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德布鲁(Gerard Debreu)等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逻辑自洽的公理体系。但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事实表明,逻辑自洽只是科学理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科学理论的充分条件是它所提出的假设必须得到可观察、可重复的经验事实的验证。以物理学为例,牛顿的三大定律只有在精确预测了哈雷彗星和海王星运行轨道的基础上,才能成为经典的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只有在观察到空间弯曲所引起的红移现象后,才能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还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科学,因为作为这一理论体系逻辑前提的经济人假设和理性人假设并没有经过经验事实的严格检验。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学微观基础的博弈论转向,经济人假设和理性人假设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一些著名的博弈案例,如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信任博弈(Trust Game)和公共品博弈(Public Good Game)中,根据理性人假设做出的行为决策却不能给决策者带来最优结果,从而导致了所谓的“社会困境”(Social Dilemma),使理性人假设与主流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假设“帕累托最优假设”产生了重大矛盾。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计算经济学、神经经济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学科,为了在经验实证的基础上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进行严格的检验,不但从自然科学中借鉴并创立了各种科学手段,例如行为实验、神经实验和仿真实验;而且还广泛吸收和融合了其他多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等等,从而使这次革命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反分工和跨学科倾向。

  从新兴经济学大量的研究成果看,来自行为实验、神经实验和仿真实验的经验证据对理性人假设的每一块基石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Gintis,2009)。这些挑战被称为传统经济学的“异象”(Anomalies),即人们的行为表现完全偏离了标准经济学模型的预测。这些“异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们的行为显著地违背了理性假设中偏好一致性公理的要求,例如人们在行为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损失厌恶、后悔厌恶、框架效应、禀赋效应、加权效应、锚定效应、符号效应和参照点效应,等等;第二,人们的行为显著地违背了理性假设中自利原则的要求,例如人们在囚徒困境博弈和公共品博弈中的合作行为、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拒绝行为、在独裁者博弈中的给予行为、在公地悲剧博弈中的自组织行为、在信任博弈中的信任和可信任行为、在礼物交换博弈中的馈赠和报答行为、在第三方制裁博弈中的利他惩罚行为,等等。

  上述研究结果无不表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正在面临全面的理论危机。以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计算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学在经验实证的基础上对“理性人假设”的置疑与批判,预示着经济学基础理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与重大创新。未来5~10年之内,一个新的、具有替代性和颠覆性的、超越新古典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或将展现于世人眼前。这就是本文提出的现代经济学第四次综合的前景。面对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思潮,我们将如何应对?又该有何种作为?对中国的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日趋式微:第一是1929年至1933年在美国爆发的,继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第二是1939年至1945年爆发的,导致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卷入、近1亿人伤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关于后工业时代的称谓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共识。例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和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JeremyRifkin)干脆把它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2011),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1981)一书中把它称为“信息社会”或“服务社会”,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在《大趋势》(1982)一书中则把它称为“信息革命”。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称谓引申出去,我觉得未尝不能把它称为“信息文明”。关于这一文明的起始时间,一般认为应该从1957年10月4日,即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因为它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成功应用。

  经济学考研高效复习的关键点

  备战思维——阅卷老师希望看见什么样的答卷?

  现在的.考研,已经远远超过了检验课本知识的意义。有些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成功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有些人从大三就开始准备,却名落孙山。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前者把宝贵有限的时间花在了每个考点上,后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所有的内容上。我们怎么做才能事半功倍呢?你得先知道会考什么以及如何勾起老师的给分欲望。前者的答案是真题总结,后者的答案是看你怎么组织考卷上的答案。我们先讲第二个问题,这远远比第一个要重要的多。因为前者所有的人都可以找到,后者的才是你自己的东西。

  关键点一:结构。一个答案就是一篇小论文。在考场上,审完题目,在你的脑海中首先出现的应该是几个答题要点或关键词。然后是组织结构:总分或分总。我比较建议第一种,因为阅卷老师时间紧迫,他们更希望一眼看出你的观点,作出初步评判。要是因为紧张,你可以最后作出总结,但一定要醒目,引人注意。同时,需要注意你的答题格式,让老师一眼了解你拥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有条不紊的思维习惯。这就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表示顺序的词汇,如数字标号、英文字母、中文词汇等。

  总结一般是用最简单的词汇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比如“我认为这样利弊共存或有失偏颇或需要从长计议,等等。”

  在做分点解答时,第一句话一定要先用最简单的词汇表达下你的论据,即专业词汇和原理,然后给出详细的解释。我们有时候可能会突然回忆起某个重要知识点,请你一定在前面加上“最重要的是”这几个字。

  总分结构要在脑海中有个基本框架,即你先说那个分论点,后说哪个。总是你的结论,分是你的分析,这是真正的理论结合,老师会因此对你印象大好。

  关键点二:内容。只有好的框架,没有内涵,当然没有拿高分的理由。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我们认真复习每个章节重点来完成。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出答题内容。这是在复习过程中就必须完成的,这样才能在考试中信手拈来。因而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成了重中之重。

  有很多研友都选择了老师的讲课资料或是和许多同学一起上大班专业培训课。我不认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老师和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讲述习惯高出我们N个档次,你很难真正理解他整理出资料的精华在哪里,因为他的资料都是为自己讲课而准备,只要让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会太在乎学生会不会用;而学生毕竟是学习者,更能站在我们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他们整理的资料都是自己学习过程中得来的,更注重我们如何去学习和运用。其次,人的思维是很容易被引导的,而别人灌输进去的东西你不一定领悟的深刻,自己悟出来的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培训课程就是老师在引导大众,所有的学生都在一起回答一个问题,有时候就算你不知道答案,都可以被牵引出答案了,结果是,你以为你掌握了,但考试时才发现你没有。最后,也是最容易让人遗忘的一点,考研就是在考你的悟性,你的学习运用能力,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中,你仍然不会思考,没有自己的看法,那即使让你考上研究生,也会失去这个学位原本的意义。

  所以,我建议研友用学生整理的资料复习,自己一个人学习专业课,培养自己的思考习惯和能力。作为一个经济人,你必须有经济人自己的思维和看法。

  关键点三:整洁。当你在考场上答题时,迅速的思考,迅速的书写,你没有时间犹豫,时间真的很紧迫。但请你注意字迹的清晰和卷面的整洁,这是很重要的印象问题。


【经济学考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安排】相关文章:

考研英语复习各个阶段的任务及学习内容12-14

考研数学如何安排各阶段复习任务12-21

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各个阶段的复习重点12-15

考研英语复习阶段的任务12-08

考研数学各个阶段复习计划12-15

考研英语各个阶段的复习规划及目标12-14

考研英语全年各个阶段的复习规划12-14

考研英语基础阶段复习的任务12-14

经济学考研各个题型的答题攻略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