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 百分网手机站

执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学》考点:发散风热药

时间:2020-09-23 20:31:15 报考指南 我要投稿

2017执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学》考点:发散风热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凉之品,发汗作用比较缓和,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 效。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而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干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黄而干、脉浮数者。其中部分药物兼有清利咽喉、透 疹、明目、止咳作用,可用于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风热目赤、风热咳嗽等证。临床多与清热药物配伍应用。

  薄 荷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卫分证。

  本品本品辛凉,入肺,轻扬升浮,有发散风热作用,是治疗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卫分证等常用药。常与荆芥、银花、连翘等配伍,如银翘散;或与桑叶、菊花等同用,如桑菊饮。

  2. 清利咽喉——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本品既能发散风热,又能清头目、利咽喉,常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多与菊花、牛蒡子等明目利咽药同用,如薄荷汤。

  3. 透疹解毒——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

  本品有透疹解毒作用,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常与蝉蜕、荆芥等同用,如加减葛根汤。

  4. 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结证。

  本品有疏肝解郁作用,用于肝气郁结证,常与柴胡、白芍等配伍,如消遥散。

  用法:不宜久煎,入煎剂多后下。

  牛 蒡 子 疏散风热 利咽透疹 解毒消肿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

  本品辛寒,入肺,既可疏散风热,又有宣肺祛痰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咯痰。常与银花、桔梗等配伍,如牛蒡汤。

  2. 宣肺透疹——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症。

  本品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作用,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症,常与薄荷、蝉蜕等同用,如加减葛根汤。

  3. 利咽散结——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

  本品辛散苦泄寒清,有利咽散结、清热解毒作用,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常与薄荷、银花、桔梗等配伍。

  4. 解毒消肿——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本品有解毒消肿作用,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常与连翘、板蓝根、紫花地丁等同用。

  蝉 蜕 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咽痛音哑。

  本品甘寒清热,轻浮宣散,主入肺经,善开宣肺气而疏散风热、利咽开音,常用于风热表证,咽痛音哑。

  (1)治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卫分证。常与薄荷、连翘等同用,

  (2)治咽痛音哑。常与胖大海同用,如海蝉散。

  2. 透疹止痒——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

  本品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作用,为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证之常用品。

  (1)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常与薄荷、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

  (2)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常与防风、荆芥、苦参等配伍,如消风散。

  3. 祛风止痉——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

  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入肝经而善凉散肝经风热而解痉,故亦常用治小儿惊痫夜啼、破伤风证。

  (1)治小儿外感夹惊、惊痫夜啼。可用本品研末,薄荷、钩藤煎汤送下,如止啼散;

  (2)治小儿急热惊风。可配牛黄、黄连、僵蚕等同用。

  (3)治破伤风证。轻证可单用本品研末,以黄酒冲服;重证可配伍天麻、僵蚕、全蝎同用,即五虎追风散。

  4. 退翳明目——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

  本品尚有退翳明目作用,适用于风热目赤翳障等证,可与菊花、决明子等配伍,如蝉花散。

  桑 叶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本品轻清宣散,甘寒清润,入肺经,能透毛窍、散风热,为外感风热表证,温病初起的`常用药,每与菊花相须为用,如桑菊饮。

  2. 润肺止咳——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之咳嗽。

  本品既能发散风热,又能清肺热、润肺燥、止咳嗽,常治风热犯肺、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

  (1)治风热犯肺之咳嗽。多与菊花、杏仁、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

  (2)治燥热伤肺之咳嗽。多与杏仁、浙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

  3. 平肝明目——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本品又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凉血明目,每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及肝热目赤涩痛,或肝虚眼目昏花等证。

  (1)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与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同用。

  (2)治肝经实热或风热所致目赤、涩痛、多泪。,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同用。

  (3)治肝阴不足之目暗昏花。可与黑芝麻配伍,如桑麻丸。

  此外,本品兼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衄等证。

  菊 花 疏散风热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

  本品轻扬辛散,芳香疏泄,入肺经,能透肌表,散风热,为疏散风热之要药,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常与桑叶相须为用,如桑菊饮。

  2. 清肝明目——用于目疾。

  本品亦入肝经,能清头目、止头痛,清肝明目作用良好,兼养肝阴,常用于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或肝阴不足之目疾。

  (1)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的目赤肿痛。常与桑叶,夏枯草等同用。

  (2)治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常与枸杞子相须为用,如杞菊地黄丸。

  3. 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本品又善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与石决明、白芍、钩藤配伍。

  4. 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毒。

  本品苦寒清泄,有清热解毒之效,尤善治疔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散。

  桑叶与菊花功用对比

  桑叶与菊花均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均可用治外感风热表证或 温病初起卫分证,且常相须为用;并用治肝阳上亢之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等证。然桑叶性寒,主入肺经,善清肺热、宣肺 气、润肺燥而止咳,每治肺热、肺燥咳嗽;兼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菊花性微寒,主入肝经,平肝、清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肝阳、肝热所致的目疾多用; 又能清热解毒,用治痈肿疮毒。

  蔓 荆 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止痛

  1.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等证。

  本品辛能散风,寒能清热,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有散风热、清头目、止头痛之功,善治风热所致头面诸证。

  (1)治外感风热,头晕,偏正头痛。常与菊花、川芎等同用,如菊芎散。

  (2)治风热上扰之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可与菊花、蝉蜕等同用。

  (3)治诸阳不升,目生翳障,耳鸣耳聋等证。可配黄芪、党参、白芍等同用,如益气聪明汤。

  2. 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亦有祛风止痛之功,可用治风湿痹痛。

  柴 胡 疏散风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1. 疏散退热——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

  本品味苦辛,气微寒,轻清升散,宣透疏达,入肝胆经,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的主药;又具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用于外感发热之证。

  (1)治少阳证。常与黄芩、半夏等配伍,以和解退热,如小柴胡汤。

  (2)治外感发热。常与葛根、黄芩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

  2. 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

  本品又善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为治肝气郁结诸证之要药。

  (1)治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如逍遥散。

  (2)治肝气郁结之胸胁疼痛。常与香附、川芎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

  3. 升举阳气——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

  本品又可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举陷。用于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以及短气、疲乏等证,常与升麻、黄芪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4. 清胆截疟——用于疟疾。

  本品尚有清胆退热截疟作用,常用于疟疾,寒热阵作,可与黄芩、常山、草果等配伍。

  升 麻 疏散退热 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1. 发表透疹——用于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

  本品性味辛苦寒,轻浮上行,既升散,又清泄,功善升散发表、解毒透疹,常用于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

  (1)治外感风热,阳明头痛。可配石膏、黄芩、白芷等;若夹湿邪,常与苍术、薄荷等配伍,如清震汤。

  (2)治麻疹透发不畅。常配葛根、白芍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2.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

  本品既能发散风热,又可清热解毒,且尤善清阳明热毒,用治多种热毒证。

  (1)治阳明热盛,胃火上攻所致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证。常与黄连、石膏等相伍,如清胃散。

  (2)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玄参等。

  (3)治热毒上攻,痄腮丹毒,可与黄芩、黄连、玄参等同用,如普济消毒饮。

  (4)治热毒疮疡,常与蒲公英、银花、连翘等配伍。

  (5)治温病发斑。可与大青叶、石膏等同用。

  3. 升举阳气——用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本品又善引清阳之气上升,常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证,为升阳举陷要药。

  (1)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证。常与柴胡、黄芪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2)治气虚之崩漏下血,可与人参、黄芪等同用,如举元煎。

  (3)治气虚下陷之短气、神疲,可与柴胡、黄芪等同用,如升陷汤。

  葛 根 疏散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

  1. 解肌退热——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

  本品甘辛凉,入脾胃经,轻扬升散,既发散表邪,又能解肌退热,为治表证发热无汗、头痛、项背强痛之主药。治外感表证。偏热者,常与柴胡、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偏寒表者,常配麻黄、桂枝等同用,如葛根汤。

  2. 透发麻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本品有透发麻疹之功,为治麻疹不透之常品。治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3. 生津止渴——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

  本品甘凉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胃气上行而生津止渴,为治热病口渴、内热消渴之良药。

  (1)治热病伤津烦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等同用。

  (2)治内热消渴。常与天花粉、麦冬等配伍,如玉泉丸。

  4. 升阳止泻——用于湿热泻痢,脾虚久泻。

  本品既能清透邪热,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止痢之功。故湿热泻痢,脾虚久泻皆适用。

  (1)治湿热泻痢。常与黄连、黄芩等配伍,如葛根芩连汤。

  (2)治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七味白术散。

  柴胡、升麻、葛根功用对比

  柴胡、升麻、葛根均为发表升阳之品,均可用于风热表证、脾胃阳气下 陷证。其中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外感高热;然升麻辛甘性寒,入肺与脾胃,善清散而发表,主治风热 上攻,阳明头痛;而葛根甘辛性凉,入脾胃而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从升阳而论,柴胡、升麻能升清阳以举陷,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 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湿热泻痢,脾虚泄泻。此外,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柴胡则善疏肝解郁,常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 痛;升麻还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葛根尚可生津止渴,善治热病口渴及内热消渴。

  淡 豆 豉 疏散解表

  1. 解表——用于外感表证。

  本品甘辛凉,质轻辛散,能疏散表邪,发汗解表力颇为平稳,无论风热、风寒表证均可应用。

  (1)治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常与银花、连翘、薄荷等同用,如银翘散。

  (2)治风寒表证。常与葱白、桔梗等同用,如葱豉汤。

  2. 除烦——用于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本品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郁热。常用于邪热内郁胸中,烦热不眠,每与栀子配伍,如栀子豉汤。

  此外,本品尚能护胃和中。如与砒石等毒烈药为丸,既能护胃和中,又可作为赋型剂,便于服用。

【2017执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学》考点:发散风热药】相关文章:

2017执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学》热点:发散风寒药10-30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必考点11-04

2017执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学》系统备考06-22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必备考点11-10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安神药考点11-05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三大必考点05-12

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考点整理11-14

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考点解析11-13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收涩药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