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试

最新国学达人挑战赛专项简答题题库

时间:2023-11-12 18:05:10 海洁 培训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国学达人挑战赛专项简答题题库2023

  引导语: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最新国学达人挑战赛专项简答题题库2023,欢迎练习!

最新国学达人挑战赛专项简答题题库2023

  最新国学达人挑战赛专项简答题题库 1

  1、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精神”?

  答:孟子认为,那些在政坛上地位显赫的人物,并不是大丈夫。大丈夫之“大”,不是指外在形貌,也不是指权力大、地位高、财富多,甚至也不是指学问高、能力强,而是体现在做人的修养、理想抱负、人格操守。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是要坚守做人的准则,立身行事,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这便是伟大的大丈夫精神!大丈夫的精神核心是“大公无私”,认识到正义在己,从而坚贞不渝,不因境遇的变化而变化,不为外力的阻碍而放弃,甚至可以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气”?

  答:所谓“浩然之气”,它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不是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这种气,阳刚、强劲,气壮山河,气贯长虹。这种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物的引诱而坚持正义,服从真理,刚直不阿,坚忍不拔。

  3、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舍生取义”?

  答:孟子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生命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应该珍视的。但是,如果生命与正义不可两全,二者必须作出抉择的话,我们就不能苟且偷生,而只能舍生取义。因为正义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舍身取义”是大丈夫遵循的最高人生准则。

  4、简要论述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孔子首创仁学,孟子继承并发展成为仁政学说,这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政治上,仁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反对兼并战争。在经济上,仁政主张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在思想文化方面,仁政主张兴办学校,加强教育。

  5、简要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答:孟子认为,人向善的本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不是从客观外部世界所取得的、不是后天形成的,只是人们不曾领悟罢了。孟子认为,在人性问题上,上自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人作为生物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孟子的论题;孟子论述的是人的道德属性,而道德属性是社会的产物。孟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哲人。当然,在我们今天来看,所谓人性,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6、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

  答:此处的“罢黜”和“独尊”,不是指禁止其他学派的存在,而是在官学中只以儒家为尊。此处的“儒术”,已经是根据汉帝国长治久安的需要,兼容了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合理成分的新儒学这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政治文明一次成功的转型

  7、董仲舒学说和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以革除“秦敝”,重振王道,追求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

  第二、在阐述其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时,充分尊重孔子思想的原意,并从历史(纵向)和现实(横向)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中揭示汉朝健康发展所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

  第三、其学术、思想在理论和运用两个层面都深刻而系统。但理想主义气息过重,所以使他曲高和寡。

  8、朱熹是如何论述“民富”与“君富”的关系的。

  答:

  (1)“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孔子弟子)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民富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

  (2)“富其君者,夺民之财耳,而夫子尤恶之。”批判鞭挞那些为了满足君主私欲而恣意搜刮百姓的官员。

  9、民本主义思想在朱熹的政治生涯和学术思想中有何鲜明体现

  答:

  (1)朱熹的“天理”所欲去的“人欲”首先是针对以皇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而不是广大民众的。

  (2)朱熹为官始终注重民生疾苦,注重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司法活动的公正合理。

  (3)朱熹最痛恨和一有可能便予以制裁、约束、引导的都是那些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观念上对普通民众巧取豪夺、滥施淫威的社会阶层(贪官污吏和豪强、奸商)。

  (4)朱熹的教育活动全面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原则。

  (5)朱熹的教育思想中的富人教育观十分珍贵。这是实现他的民本主义愿望的一种内在要求

  (6)宋朝皇帝普遍滥用大赦,朱熹对此表示反对。但其出发点主要是体恤贫弱民众的疾苦。

  (7)朱熹为官的风格是“亲民”和“爱民”。当然民众也敬爱他。

  10、老子在《道德经》第22章中曰:“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请你加以简要的解读?

  答:老子告诫人们,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充盈,陈旧反而能更新;少取反而有收获,贪多反而会迷惑。其实这是老子希望人们牢记:“物壮则老”、“否极泰来”、“物极必反”的道理,在生活中应当采取一种低姿态,切莫强势以对,“强两者不得其死”。

  11、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中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答:老子这段话,是典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中国人最崇尚的人生哲学,即事物或因外部条件有所不足反而促其发展良好,事物或因外部条件很好反而成为其发展的束缚。比如两棵树,一棵缺乏人照理,饱经风霜雨雪,反而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一棵被人细心呵护,百般照料,反而变得娇弱,经受不起风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此,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

  12、老子在《道德经》第8章中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迪?

  答:老子赞赏“水”的性格、品德和行为。指出水具有滋润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的品格。他认为人类要效法“水”的品德,做到如水般的胸怀,宽广无边、清湛悠然;学习流水的心态,择谷而据、谦虚卑下、不与人争;为人重信,如潮汐一般,起落守时。当然,像水以一样甘居 “柔弱”,并不是要人们虚弱、脆弱、懦弱,而是要柔韧,因为“柔韧”内含一种不断积蓄发展壮大的力量,势必将来会战胜强大。

  13、老子在《道德经》第19章中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对你为人处事有什么启发?

  答:为人要行为单纯,内心淳朴;做事要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在老子看来,人不能过于思想复杂、心计太深,而贪欲太多会带来无穷的痛苦合悲伤,如果能减少欲望,顺应自然而不强作妄为,身体和心灵就会安闲自在。而且贪欲过多,不仅会导致痛苦,而且会导致罪恶。正所谓“有求必苦,无欲则刚。”

  14、老子在《道德经》第58章中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请简述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思想。

  答:在老子看来,福祸相因,福中潜伏着祸的种子,祸中常有福的因素,福祸是相依相生的。人生中,总会有低潮与高潮。在失落困顿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当下的艰难,被眼前的困境所威吓,而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那样就必定能摆脱困境;在春风得意时,也不能被一时的鲜花、掌声、赞美冲昏了头脑,而应该放下光环,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那些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的名誉、地位,一边再接再厉,获得更大的成就。

  15、庄子认为,做人当“外化而内不化”,即内直外曲,这对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什么思考?

  答:庄子主张的“外化而内不化”,实际上强调,外化只是手段,内化则是目的。所谓“外化”就是为人处事要圆润,做到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微笑示人、真诚动人;“内不化”就是要坚守原则,保持人格的独立,不媚俗附贵,不趋炎附势,以不偏不倚的态度保持内心的纯正。

  16、老子在《道德经》第49章中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对于善良的人和不善良的人,我们都要平等的对待他们。尤其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们更不要鄙视他、抛弃他,而要诱导他、劝助他改邪归正,以促进人人向善,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17、你如何理解理解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的?

  答:人们顺从了自然大道,就会无灾无害,甚至会永恒不朽;违背了自然大道,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走向自已意愿的反面。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恶果,要遵循自然,反对人为束缚。

  18、庄子在《至乐》篇里所说的“至乐无乐,至誉无誉。”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做人要学会宁静致远、淡泊名利、荣辱不惊;欲望过多、追求过度,必然导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19、庄子认为,做人要“与时俱化”、“与物俱化”,请简要说明其中的内涵。

  答:就是要求人们随时空的变化、事物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切莫固步自封、保守僵化,或逆潮流而动,不按规律办事。

  20、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地域文化?

  答:历经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在中华文化的大家庭内部逐渐成长起了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关东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海派文化、京派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以及巴蜀文化等成员

  21、巴蜀神话与远古传说中主要蕴含了哪些哲学、史学内容?

  A、对生命永恒的想象和具体实现办法的设计;

  B、对创造美好生活的记录;

  C、大蛇崇拜(蚩、禹、蚕、蜀、巴等,都与蛇形长“虫”有关)。

  22、什么是现代新儒学?

  答: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危机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自任的知识分子,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位和主导地位,在现时代新的生活方式之下对传统儒学进行重新诠释,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

  它主要是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政治的内容。

  23、现代新儒学思潮大致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一种是狭义新儒家,以接续孔孟道统,复兴儒学为已任,以服膺宋明理学,特别是儒家心性之学为主要特征。其中包括梁漱溟、熊十力、徐复观、唐君毅、牟宗三等人;另一种是广义新儒家,以冯友兰、贺麟、钱穆为代表;甚至一些不公然承认自己是新儒家,但其思想信仰已大部分认同儒家学说,力图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融合西方哲学,谋求中国社会和哲学文化现代化的,也可宽泛地归入其中。再一种则是儒家解释学者,他们已放弃道统观念,从不同的视角诠释儒学的现代学术价值。

  24、儒学的发生、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六个时期?

  答:

  儒学大发生、发展大致经历了6个时期:

  先秦为儒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两汉为儒学经学化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为儒学的玄学化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时期;

  宋明为儒学理学化的时期 清代为儒学的综汇期

  五四以后为儒学的重构时期,亦即现代转型时期。

  25、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答:1920—1949: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1950—1979: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1980—2004: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2004—至今: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四阶

  26、“复兴儒学”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谓“复兴儒学”,是指儒家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因而通过弘扬、复兴儒学,不仅可以解救中国,甚至可以解救世界。“复兴儒学”的主张奠定了现代新儒学的总基调和总方向。

  27、什么是“儒家资本主义”?

  答:所谓“儒家资本主义”,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针对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文化特征,是指中国传统儒学的家族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其实是对与欧美资本主义相比具有种种不同特征的东亚地区工业文明体系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和地区的总称和概括。

  28、《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9、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30、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1)《左传》是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详赡,文采生动。

  (2)《左传》的作者,传统说法是左丘明,疑点很多。现在学术界大多认为《左传》的作者应当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31、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32、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答:(1)《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辞约义丰。

  (2)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33、简述“楚辞”名称源流。

  (1)“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当时,它并没有特定的名称。

  (2)“楚辞”这个名称西汉时始出现,最初当是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3)成帝时,刘向校理古籍,始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为《楚辞》。

  34、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1)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他描写神的飘渺高远,法力超凡,但屈原并非单纯歌颂神的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而是把神灵人格化了。

  (2)《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它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本就是一种清新幽渺的境界。再加上他侧重于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奇特瑰丽、色彩斑谰的艺术境界。

  35、简析《离骚》题义。

  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训“离”为“罹”,以“遭遇忧愁”来释“离骚”。而班固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的说法与司马迁所解相近。王逸释曰:离别的忧愁。今人游国恩在前人陈说基础上另创新见,以为“离骚”即“劳离”,为楚地乐歌名。

  36、简述汉代乐府机关职能。

  乐府机关有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责。它所演唱的乐府诗歌,包括民歌和贵族、文人创作。

  37、简述乐府诗歌的分类。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基本按照音乐的不同,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这个分类比较全面而系统,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郭氏的分类。

  38、简述西汉初年政论文的特点。

  (1)在内容上,关心时事,总结秦亡的经验,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

  (2)在艺术上,行文平实晓畅,同时又受战国纵横策士影响,有纵横家之遗风。

  39、比较《汉书》与《史记》在思想与写作上的不同。

  在思想上《〈汉书》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对一些人物的评价,与《史记》有较大差别力。如《史记》列人“世家”的人物。在写作上,《汉书》不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这些地方,都体现了班固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和《汉书》的“官史”特色。

  40、说明东汉辞赋的发展与演变。

  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

  (1)骚体作品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蔡邕的《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2)赋体创作则出现明显变化,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前汉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

  (2)反映对战争的厌倦,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等。

  (3)讥刺达官贵人,批判社会的黑暗,如《鸡鸣》《长安有狭斜行》等。

  (4)抒写爱情,反映社会婚烟问题,如《陌上桑》、《孔省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

  42、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1)表现思乡、怀人的离愁别绪。如《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等。

  (2)表现思妇的情思与愁怨。如《客从远方来》《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等。

  (3)表现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的某些观念。如《回车驾言迈》等。

  43、简述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1)表现出意蕴含蓄、深沉之美。阮籍诗歌大量表现忧生之嗟,感叹政治险恶、人生艰难、生命苦短,而这些又无法宣泄、排遣,所以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情绪。这些内容使得阮诗变得十分深沉、凝重。

  (2)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3)清逸玄远,熔哲理、情感、意象于一炉。

  44、简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成就。

  (1)抒写建功立业的愿望,胸怀阔大,笔力雄迈。 (2)充满着一股不平之气。

  (3)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在诗歌中引用历史典故来抒写现实的忧愤,刚健有力,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所以被誉为“文典以怨”或者“左思风力”。

  45、简述鲍照诗歌的内容。

  (1)表现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不满,抒发不平之气。

  (2)写征人不得归家之苦。

  (3)大量创作妇女题材的诗歌。

  46、简述《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既有儒家幻想的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其中乡村景象的描绘,又用作者的田园诗意境相似。可以说,它既是作者依据他的社会理想所作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那个动乱时代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47、简述庾信前后期诗风的不同。

  庾信以出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创作时期,特色明显不同:

  (1)前期生活在南朝,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善用对偶,代表作是《奉和山沲》。

  (2)人北方后,因羁旅他乡,身处异国,时刻有一种故国之念、归家之思,情绪低沉、苍凉,代表作是《拟咏怀》。

  48、简述“永明体”(新体诗)的历史地位。

  (1)新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是诗歌发展的必然,也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要求。魏晋以后,诗歌向美文发展,要求的辞采、用典等都业已具备,但需要音律的配合,永明体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2)永明声律说为齐梁诗歌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贡献。因为规定诗歌语言的声韵声调,使诗歌具有谐美的音乐性,使诗人能有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增强艺术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进步意义。同时,它的出现也为唐代近代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

  49、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格调明快、清新,不仅再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现了南朝妇女的浪漫情怀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2)语言清新流畅,多用双关语和谐音,比较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3)形式上,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

  50、简述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

  (1)反映北国风光、塞外人情。

  (2)反映北方的尚武精神和豪侠之气。

  (3)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

  (4)反映婚姻与爱情。

  51、简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答:(1)在构思、章法上,此诗很有特色。①全诗总共有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段落。②全诗紧扣诗题的五种景物,以”月”为中心,以春、江、花、夜为陪衬,逐一展开。③以月升开头,以月落结尾,中间以月贯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展示相互联系又不断变化的画面和情绪。

  (2)诗歌采用比兴手法。全诗以春江月夜这一良辰美景为衬托,以江月与人作对比,表现人生短暂之悲哀和离别之痛苦。

  (3)全诗诗情、画意、哲理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空灵邈远、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4)此诗虽以宫体旧题写传统题材,但作者倾注了深沉强烈的思想感情,开拓出新的境界。

  (5)语言清丽,情调多变,诗情跌宕起伏。

  52、简析《山居秋暝》的艺术特色。

  答:(1)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突出环境和心境的幽静。

  (2)将声、光、色恰到好处调配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恬静的艺术画面,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3)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成功地描绘出自然景物,将清幽的画面与恬静的心情结合一体,创造出一个幽远、空灵的意境,给人一种空灵之感。

  (4)中间两联为写景佳句,将高下、远近、动静、景色与声响交织一起,构成完美的艺术画面,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53、简述高适《燕歌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答:内容上:写边疆战士们拼死戍边,伤亡惨重,而将帅们不去筹划战争,想方设法抚恤士卒,却在大帐前欣赏美人的轻歌曼舞,任情享受。表现了诗人对边塞士卒的深切同情,对边疆将帅无能的无情批判与抨击。 艺术上:①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的自然环境,激烈的战争氛围,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以及士卒、思妇的心理活动等,全部融合在一起。②运用对比的手法深化主题。“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更具有高度的艺术典型性。③诗的音韵随着内容、情感的转变而转变,音乐美和诗情、画面和谐一致,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④诗风雄厚深广,悲壮淋漓。

  54、岑参的《白雪歌》有何艺术特色

  答:(1)全诗以雪为中心线索贯穿始终,借咏雪以抒怀,以咏雪写送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前一部分的雪景为虚写,通过对身边器物和切身感受的描写,以映衬雪中奇寒。后一部分的雪景为实写,以映衬惜别之深情。 (3)运用形象鲜明的比喻给出塞外风雪的奇美,如“忽如”二句。 (4)画面奔腾跳跃,衔接自如,笔势时而内,时而外,时而远,时而近,错综变化,波澜起伏。 (5)豪放中透秀丽,雄健中见含蓄。

  55、简说杜甫所创的新题乐府。

  答:(1)继承《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发展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 (2)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成为杜诗的一大特色。

  56、简要说明唐传奇的发展过程。

  答:唐传奇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初盛期、繁盛期和衰落期。 (1)初盛期:从初唐到武德年间,这是由六朝志怪小说向唐人传奇小说的过渡期。这时期数量少,且大都带有述怪性质,如王度的《古镜记》、张鷟的《游仙窟》等。 (2)繁盛期:主要在中唐,作家众多,名作纷出。题材广泛,不仅有爱情题材、述怪题材,还有讽刺题材;技巧大大提高了,风格多样。其中陈玄祜的《离魂记》是唐传奇进入繁盛期的标志作品。代表作还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等。 (3)衰落期:是晚唐五代时期。这一时期优秀名篇少,出现了不少传奇集,但缺乏前期那种内容深邃、艺术精湛的作品。这一时期游侠小说兴起,代表作有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57、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答:艺术特色:①在爱情篇章中融人对社会人生的凄凉体验,体现出一种恍惚不安、若有若失的情感。②运用比兴、拟人、象征、双关等手法,抒写爱情感受,创造出一种带有感伤的情绪,在让人体验到爱情伟大、美好时,也带着一种无奈和伤感。影响:李商隐“无题”诗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那感伤的情调,细约之美,婉转之意,凄艳之情,具有词化特征,为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58、简说南唐词与酉蜀词的区别。

  答:(1)五代词可以《花间集》出现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西蜀为重镇,后期词以南唐为中心。 (2)西蜀词主要用于应歌,秋丽之作较多,接近晚唐;后期的南唐词则较重抒怀,多疏淡、深厚之作,较为雅致,接近宋初。

  59、简说李煜词的内容和词境。

  答:(1)李煜阅世浅,性情真率,不失赤子之心,其词的创作常随生活环境和际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大致可分为反映宫廷享乐生活,写离愁别绪和抒发亡国悲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浪淘沙》、《虞美人》是李煜抒写亡国悲痛的代表作,在对江山、故国的怀恋中,充满了悔恨、悲偾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60、简述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贡献。

  答(1)以传记散文为普通百姓立传,突破了以往传记作品不为普通人物立传的传统,以非凡的胆识和深邃的笔触,从小人物身上挖掘出普通人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善良天性和聪明才智,为传记文学的画廊增添了小人物的光辉。 (2)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尽情于空濛明瑟的境界,致意于登临游观,人与山水密不可分,风格冷峭,蕴涵理趣,开创了描写自然美的游记散文创作的新局面。

  61、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1)好为新奇,力避陈熟。 梅尧臣多数诗歌具有取材个人化、生活化、琐碎化的倾向。他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 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 (2)平淡其表,深邃某里。 朱自清《宋五家诗秒》曾说:“平淡有二:韩诗云:‘艰宕怪变得,往往造平淡。’梅平淡是此种。朱子渭:‘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此又是一种。”梅尧臣《读邵不凝学士试卷》曰:“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可见他个人也极推许平淡。梅诗的“平淡”实属“古淡”,是一种老树著花之美。梅诗的“平淡”具备如下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梅尧臣的诗歌题材极为广泛,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苫的作品;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陶者》属于第一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

  62、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

  答:苏舜钦是一位关心社会而力主改革弊政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患难悲愤的生活经历,豪迈刚烈的性格,都促使他用豪犷激切、直抒胸臆的方式写诗。尤其是早期诗作,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形成他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的主导艺术风格。庆历年间,苏舜钦因支持庆历新政而为反对派诬陷,坐罪削职,流寓苏州,不久去世,他后期寄情山水自然景物和,风格幽独闲放,与前期诗作大相径庭。

  63、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

  答:词是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体。就北宋词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宋初至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人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而有所变化,晏殊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欧阳修开宋词士大夫化之风气,他们在词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音调词格方面郡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重要人物。从仁宗天圣、景祜以后至哲宗,是北宋词的刨造时期,代表人物是柳永、苏轼和秦观等,柳永开刨了慢词体制,开拓了词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对宋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他“以诗为词”,是对词的一大解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把词引上了正统诗文的道路。秦观词是宋代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他们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从哲宗末年至北宋亡,是北宋词的总结时期,出现了“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其典丽精工的词风已开南宋雅派词之先河。

  64、略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答:(1)柳永词雅、俗并陈,敢用俚俗的语句直露地表现艳情,或抒发诗人漂泊的情绪,除了写都市词、歌妓词外,尤以善写羁旅行役词著称。 (2)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因他采教坊新声和里巷间谣歌俚曲制作慢词长调,变旧声为新声,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 (3)他将赋体的铺叙手法运用于体式开阔的长调慢词,音律协婉、叙事详尽,绘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语,为全词生色。其慢词篇幅增长,使词体恢张,可开阖变化,便有了驰骋才情的余地,这就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

  65、简述秦观词的情致。

  答:(1)秦观词留存下来的有八十余首,五十多首专门描写男女恋情,就全部“淮海词”而言,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 (2)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较少叙事,能化景物为情思,避免了质实,显得空灵婉转而富有情致,具有情、辞兼胜的艺术特色。其词清丽典雅,婉曲蕴藉,但于婉约含蓄里有凄苦的缠绵,轻描淡写中蕴涵凄历的情感。 (3)秦词的深婉,在于能掌握词体要眇宜修的特质,能言其所欲言,将身世之感寓于艳情之中,表达幽微丰美的意蕴,在前人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6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山谷体"。

  答:(1)黄庭坚认为晚唐诗的弊病主要在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于是他提倡多读书,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落实于诗歌创作上,他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 (2)他作诗时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拗律,对宋诗的发展和江西诗派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他的诗工于炼字和用典,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句法尤高,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山谷体”。

  67、简述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答:范成大的田园诗写于他晚年退归故里之时,代表作为《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中国古代农家诗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田园牧歌”式的,如陶渊明、王维等人的田园诗,表现的仅仅是农村恬淡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图画;另一类是从唐代兴起的新乐府式的“田家词”、“悯农诗”,如王建、聂夷中等人的作品,专门反映农民生活的辛苦、艰难和被剥削压迫的惨痛。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则能将上属二者融会为一。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反映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赋予以平淡闲适为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诗中既有田园景色、农忙欢歌及多彩乡村生活的描写,又有对农民劳动艰辛、生活惨痛的反映和对官府剥削、赋税苛重的深刻揭露,赋予了田园诗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开拓了田园诗的境界。在艺术表现上,这些田园诗写景新巧,画面明丽,语言活泼自然,风格清新婉丽。范成大的田园诗特色独人,成就颇高,堪称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

  68、简述杨万里“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答:杨万里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其主要特色:就内容而言,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以新奇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描绘特定的生活场景,表达特有的生活情趣,它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颖奇妙,语言通俗自然、活泼明快,风格流转圆活、风趣诙谐。尤其是他的五七言绝句,有意用晚唐体绝句的空灵轻快来矫正江西体的以学问为诗,变宋诗以人文意象为主为以自然意象为主。减少了诗中的理趣,增加了诗的机趣,改变了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一变而为天真自然,生动活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大关键。 他继承了宋诗的创新精神,变埋首书斋为走向自然,变活用定法为无待于法,变避熟就生为化生为熟。使其诗具备新奇、灵活、风趣、流转圆美、曲折多变、语言浅近口语化等特征,被公认是真正的“活法”诗。

  69、简述姜夔词的意境与格调。

  答:姜夔是一个清贫自守的布衣游士,耿介清高,又极富才情和雅趣,精通音乐,擅长书画诗文。其词的题材内容量主要承袭周邦彦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而开拓不多,然在词的格调和意境方面则颇有创新。他有意追求清越、高旷的格调。恋情也好,咏物也罢,均能以伤感的情调来写景抒怀,用清冷的词境来寄托自己落寞的心绪,呈现清空幽渺的韵致。他的词以文人士大夫高洁清雅的意趣为主,既少世俗之香软妩媚语言,亦无豪仕激烈的情怀。词采偏于淡雅素净,追求言外之意;力避质实重拙,不从正面落笔,多于虚处传神,语意蕴藉灵动,给人以“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之感。故其词格调清旷高雅,意境疏朗开阔,独具一格。张炎“清空”、“骚雅”总评其词风及艺术恃征。

  70、简述《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答:《汉宫秋》是马致远著名的历史剧,写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但作者并未拘于史实,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感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作品改变汉元帝主动将王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的历史事实,突出毛延寿卖国投敌,唆便匈奴出兵威胁,强行索取王昭君,最后王昭君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杀。将汉朝的“和亲”之举视为国家衰弱的象征,写历史兴亡之感,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无能,揭示了汉元帝昏庸软弱、贪淫好色的真面目。当然,把汉元帝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天子,确是有意无意的美化。此剧主要通过内容的精心安排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国家安危,竟只靠一个弱女子出塞和亲来维系,她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是对昏君、庸臣和卖国者的抗议。从具体的艺术表现说,作者在剧中用了许多声情并茂的唱词表现汉元帝失去昭君时的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字字含情,苍凉凄楚,极富艺术感染力。

  71、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答:《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均与原作有很大不同。《长恨歌》在涉及李隆基和杨玉环关系时,有意掩盖了李隆基夺儿媳的丑行,而《梧桐雨》不但一开始就交待了李隆基夺儿媳的过程,而且还揭露了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秘情。故《梧》剧显然不是要歌颂李、杨的爱情,而是通过对李、杨故事的描写,抒写人世沧桑之感,并借剧中人物李隆基晚年孤独凄苦的处境和悔恨哀怨的感受,表达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此剧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将李、杨故事放到这一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上来表现,并将全剧的重心和高潮放在第四折,写战乱平息后,失去贵妃和权位的唐明皇的孤寂生活,并着重写他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事的心理感受,情景交融,动人心魄。而作品的更动人之处,还在于剧中处处融进了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72、简述《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答:《倩女离魂》是郑光祖表现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旦角戏的代表作。此剧根据唐人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主要是写张倩女因热恋书生王文举而魂不附体的一段爱情故事。 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作者处理比较巧妙和出色。张倩女因坠入情网不能自拔,而张老夫人则要王文举取得功名后才能成亲。自送别王文举后,倩女即卧病不起。终因相思太切而灵魂出窍,追随王文举而去,直至三年后,其灵魂才随衣锦还乡的丈夫归来,与留在家中的病体附合。由于将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分开,作者一方面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灵魂无拘无束时的大胆与执著,写出其不愿受封建伦理道德束缚而追求婚姻自由的真性情;另一方面,则可通过其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生活中多情女子相恋的痛苫。这样就理当时闺阁佳人渴望恋爱自由的心理,以及忍受封建礼教禁锢的压抑、痛苫,惟妙惟肖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73、简述《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及小说的悲剧意义。

  答:《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倾向,在作品中,作者毫不吝惜地将一切可能的正面美好因素全部赋予了刘备集团一方。然而这样一批在道德、智慧、品质和勇武方面都无与伦比的人间精英,却一步步地走向衰败,以至最后的灭亡,并且突出了刘备集团走向失败的内因——把“义”放在首位,把政治放在第二位,常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和克服政治利益。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产生悲剧的重要原因,而《三国演义》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和最后三分归晋的结局,赋予刘备集团最美好的东西,而又将其置于最早失败的境地,都充分表明了这部小说的悲剧精神,是一部便读者受到强烈的悲剧美的冲击、品尝到悲剧美感韵味的优秀悲剧作品。

  74、简述《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色。

  答:《西游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即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于一身,产生了形貌各异、个性独特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孙悟空:他形态上是猴子,这是他的动物特征;他善于变化,能识破和战胜一切妖魔,这是他的神仙本领;他大公无私、勇猛机智,而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等,又是人的精神品格,而这三者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他身上。

  75、简述《金瓶梅》对世情小说发展的贡献。

  答:在《金瓶梅》之前,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和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三种类型小说的典范相继问世,而唯有反映市井现实生活的小说尚未有与之抗衡的巨著,这正是《金瓶梅》在小说题材方面的历史使命 和用武之地。它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人们都可以遇到的平平常常的人、普普通通的境、琐琐屑屑的事,便全书浸透着“俗”的色彩。这就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魔和历史人物,走向普通人的生活,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拢和文学本位的复归。同时,它也为世情小说的大批涌现,打出了自张一军的旗帜。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金瓶梅》的开路作用,就没有《红楼梦》的出现。

  76、简述归有光的文学主张及散文创作。

  答:归有光和唐宋派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对当时声势煊赫的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和模拟文风表示不满,主张为文要根于六经,提倡道德。但他的主张又与王慎中、唐顺之有所不同: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提倡重道的同时,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正因他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故其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均以感情真挚、通俗畅达著称,多于简洁淡雅的笔墨中透露出深挚的感情,一唱三叹,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外。这些文章虽不多,但当时在文坛引起颇大震动,奠定了他在明代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77、简述张岱小品的恃色。

  答:张岱的小品文题材广泛,茶楼酒肆、歌馆、斗鸡走狗、工艺书画、风俗文物,乃至山水人物,无不人其文。《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等为其代表作。他的小品文能将公安三袁的清新洒脱之笔法和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的幽深冷峭之意境熔为一炉,又能避免两派的流弊,以深厚救浅薄,以严谨救率易,以明快救僻涩,兼诸家之美,堪称晚明小品散文之集大成者。

  78、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答:《儒林外史》有其匠心独运的结构特征,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看起来松散,实际上并非“有枝无干”。作者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散点透视原则,“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将那些松散的情节和人物全部统摄于八股取士摧残人的心灵和人格这一主旋律上,从而达到结构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完美统一。

  79、略述龚自珍的诗歌创作

  答:龚自珍是才气过人而又得风气之先的文学家兼思想家。他提出“尊情”、“尊史”的变革的文学观。他有很高的自我期许,却一生困厄下僚。他饱经忧患,哀乐过人,更深切地感受着时代所给予他精神上、心灵上的震颤和痛苦,深深体味着内心世界的种种:怨愤中夹杂着豪迈,感伤中包容着热情,颓唐而又执着。郁闷而有理想。“少年”与“童心”是他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是他心目中青春生命和理想的象征;他对人才被压抑的惯懑,他渴望和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的诗充满批判精神和显露出批判的锋芒,表现出自己狂傲的性格。他的诗多为抒发主观感情之作,想象丰富奇诡,语言璀灿瑰丽而又具狂霸之气,形成了“幽想杂奇语”、“哀艳杂雄奇”、“郁怒情深两擅场”的迷人风格,受到清末民初众多文学家的喜爱或迷恋,在当时及近代诗坛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人?可以看出孔是怎样一个人?

  答:(1)指志同道合的人。 (2)孔子把与志同道僵的人一同探讨学问当成人生的一大乐趣,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知识,愿与人切磋学问的人。

  8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意思是什么?

  答:强调做学问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82、孔子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得到什么 启示?

  答:只要虚心好学,到处都有可求教的老师。

  83、谈谈你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见到比我贤德的人,我要向他学习,见到不如我的人,我要反省自己,有没有他那样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84、在孔子看来:“学”与“思”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学与思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只学习不思考,或只是思考不去获得知识,都不会有收获。

  85、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86、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87、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88、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答: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在他处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虽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89、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答: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为”的事情是否正义,如果是正义事业,能够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从事,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90、同是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答: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9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答:“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

  92、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答:“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首先,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

  93、《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

  答:叠句多为感叹句和祈使句,这类句子的重叠使用可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彩,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多用叠句也是《论语》口语化特点之一

  94、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xian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 (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 (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95、“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答: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

  最新国学达人挑战赛专项简答题题库 2

  一、填空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仁者爱人”或“仁”)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什么?(圣人)

  3、孔子的弟子约有多少人?(B)

  A、二千B、三千C、四千D、五千

  4、“君子惠而不费”下面四句是什么?(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5、孔子认为生活的最高原则是什么?(仁)

  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试问是哪五者?(恭、宽、信、敏、惠)

  7、“匹夫不可夺志也”上面一句是什么?(三军可夺帅也)

  8、对于富贵,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取之以义)

  9、孔子提倡哪两种教学方法?(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10、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到了三十岁左右,通晓“六艺”,试问哪“六艺”?(《书》《诗》《易》《春秋》《礼》《乐》)

  11、说出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至少三个。(仁、义、礼、智、信、勇)

  12、孔子弟子中贤达者多少?(七十二)

  13、“君子成人之美”后一句是?(不成人之恶)

  14、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仁政)

  15、孔子的消极思想是什么?(忠君尊王)

  16、孔子被封为什么王?(B)

  A、文惠王B、文宣王

  17、孔子名什么?孔子字什么?(丘,仲尼)

  18、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A)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

  19、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B)

  A、贵族教育B、平民教育C、素质教育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各是什么意思?(愤: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21、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C)

  A、子路B、曾皙C、颜回D、公西华

  22、哪一年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D)

  23、孔子的生日是哪一天?(9月28日)

  24、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5、“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意思?(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蜚。

  26、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多少年?(14年)

  27、孔子的母亲的名字是什么?(颜征在)

  28、现存《论语》共多少篇?(B)

  A、19B、20C、25D、28

  29、孔子在何处设教?(A)

  A、杏坛B、桃坛C、梨坛D、田园

  30、孔子把什么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仁、义)

  31、孔子整理、编订了哪些古代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

  32、孔子的思想什么时候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汉朝以后)

  33、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什么?(国老)

  34、下列三项中,哪项与孔子无关?(A)

  A、孔杯B、孔林C、孔道

  (注:孔杯:兄弟的代称。孔林: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孔道:孔子的学说。)

  35、孔子所删修的《春秋》是依据哪国史料整理而成的?(A)

  A、鲁朝B、宋C、秦D、齐

  36、从何时起,《论语》被钦定为科举考试必读教科书?(B)

  A、宋B、元C、明D、清

  37、“质胜文则野”下一句是什么?(文胜质则史)

  38、孔子周游列国为期15年,对还是错?(错,应是14年)

  39、“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四部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0、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B,出自《孟子》)

  A、朽木粪土B、杯水车薪C、祸起萧墙D、一匡天下

  41、请背出《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五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学而时习之。

  (7)温故而知新。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这则殆。

  42、“孔子认为‘为仁之本-白话文是‘忠义’”,这句话对还是错?(错。应是孝悌)

  43、“悌”是什么意思?(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44、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D)

  A、颜征在B、孔鲤C、子路D、颜回

  45、孔子死后,鲁哀公亲制诔(lěi)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什么?(尼父)

  46、历代帝王除亲自前往曲阜致祭外,还派官员致祭孔子,前后共有多少次?(196次、128次、156次)

  47、孔庙的主体建筑命名为什么?(大成殿)

  48、孔子教子学诗学礼,历来传为美谈。孔子后代自称以什么传家?(诗礼)

  49、孔子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哪两种卑微的工作?(委吏:管理仓库;秉田:管理畜牧)

  50、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1、孔府即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紧邻孔庙,是孔子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的衙署和府第,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52、孔府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3、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

  54、在孔子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孔子思想首先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亚洲国家。

  55、一九八八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们聚会巴黎,他们得出的结论之一便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5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试问是哪五者?(恭、宽、信、敏、惠)

  57、对于富贵,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取之以义)

  58、孔子提倡哪两种教学方法?(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59、说出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至少三个。(仁、义、礼、智、信、勇)

  60、孔子弟子中贤达者多少?(七十二)

  最新国学达人挑战赛专项简答题题库 3

  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A、文章B、书法

  2、河姆渡遗址位于:(B)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

  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A、孙武B、孙膑

  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A、能B、不能

  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A)

  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

  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

  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

  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A、王勃B、张九龄

  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

  A、晚春B、仲夏

  1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

  1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

  1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

  A、秦始皇B、武则天

  1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B)

  A、白居易B、李白

  1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

  1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

  A、为政清简B、平安长春C、淡泊名利

  1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A、李商隐B、骆宾王

  1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A)

  A、《金陵记》B、《石头记》

  1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A、黄河B、长江C、淮河

  1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B)

  A、元好问B、柳永C、晏殊

  2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

  2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A、八条B、二十二条

  2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

  A、都江堰B、秦始皇陵

  2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

  A、令爱B、令正

  2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

  A、有关B、无关

  2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B)

  A、两位B、三位

  2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

  A、诸葛亮B、周瑜C、曹操

  28、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

  A、压轴戏B、大轴戏

  2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B)

  A、来俊臣B、周兴

  3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3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A、静脉B、动脉

  3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

  3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3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A、孔子B、屈原

  35、“杏林”指代的是:(B)

  A、教育界B、医学界

  3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B、《世说新语》

  3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A、下棋B、战场C、戏台

  3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A、《汉书》B、《史记》C、《三国志》D、《左传》

  3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A、东B、西C、南D、北

  4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A、子路B、子张C、子贡D、颜回

  4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A、天空B、大海C、草原D、高山

  4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A、《淮南子》B、《庄子》

  4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

  4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

  4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班固的《两都赋》D、张衡的《二京赋》

  4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A、元稹的《莺莺传》B、王实甫的《西厢记》

  4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

  4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

  4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办法?(B)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

  5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A、张飞B、关羽C、卫青D、李广

  5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A、《白蛇传》B、《梁山仙与祝英台》C、《唐伯虎点秋香》

  5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

  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

  5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A、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佛山镇

  5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

  A、《徐霞客游记》B、《说文解字》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

  5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A、《长歌行》B、《短歌行》

  5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

  5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

  A、名B、字C、号

  5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A、丝B、竹

  6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6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

  6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

  A、品德高尚B、子孙成群

  6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A、李白B、杜甫

  6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

  A、辛弃疾B、李清照

  6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

  6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三玉玺

  6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

  6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

  7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

  A、道是无晴还有晴

  B、也无风雨也无晴

  7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A、伍子胥B、勾践

  7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B、《陌上桑》C、《楚辞》D、《孔雀东南飞》

  7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B)

  A、是B、不是

  7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A、期颐B、耄耋

  7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A、南狮B、北狮

  7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

  7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7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A、除夕B、正月初一C、立春D、春分

  8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A、司马相如B、崔莺莺C、白居易D、杜甫

  8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A、岳飞B、辛弃疾

  8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A、黄山B、泰山

  83、《齐民要术》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8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

  8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

  A、朋友B、学生

  8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A、秦朝B、清朝

  8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

  88、“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

  8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记》B、《论语》C、《庄子》

  9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

  9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A、狮子B、金钱豹C、河马D、长颈鹿

  9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B、孟子

  9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A、咫B、尺

  9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

  9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A、伍子胥B、范蠡C、屈原

  9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A、韩愈B、辛弃疾C、庞统D、宋玉

  9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A、青铜器B、药材C、墓碑D、竹筒

  9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

  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

  10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A、玄B、皂C、青D、苍题目解答

【最新国学达人挑战赛专项简答题题库】相关文章:

雏鹰杯国学达人挑战赛题库01-19

国学达人挑战赛题库附答案01-21

国学达人网络挑战赛题库及答案(论语知识)04-09

最新小学组国学达人挑战赛带答案09-23

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级答案02-28

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2022「诗歌篇」12-09

2018红领巾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01-25

小学生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02-09

山东省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04-21

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及答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