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自行车里的数学》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16 16:57:1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自行车里的数学》的教学设计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家知道自行车里也有数学的存在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自行车里的数学》的教学设计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实际应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3、通过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分析其行进原理,帮助建立数学模型。

  4、鼓励学生创新,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合理的设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联系,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难点:齿轮组对自行车前进的影响,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师:咱们班的同学有多少人会骑自行车啊?哪些同学有自己的自行车的?你们的对自行车有哪些了解?

  (展示自行车实物)请学生介绍自行车结构及自行车的行进原理。

  2、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出示:小红骑着一辆轮胎外直径为60dm的自行车从家去学校,车轮刚好转动了100周,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结:所行路程=车轮周长×转动圈数

  2、师: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自行车蹬一圈到底能走多远?怎么办?

  预设1:可以直接测量。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对同一辆自行车蹬一圈所行的路程进行了测量,请他们来汇报一下测量结果。

  小结说明:测量方法不太准确,误差很大。有没有准确一些的方法呢?

  预设2:计算方法。

  师:怎么算?(看看蹬一圈,车轮转几圈,再用车轮转的圈数乘车轮的周长。)

  师:那么蹬一圈自行车是不是就往前走一圈?(不是)(眼见为实,演示)

  观察时,想一想:蹬一圈是谁转动了一圈?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谁的圈数?

  师:我就奇怪 了,怎么前齿轮转动了一圈,后齿轮却转动好几圈呢?

  师:照这样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师:同一链条连上的两个齿轮,就好象互相咬合的齿轮。前齿轮转动一个齿,链条怎么动?后齿轮怎么动?(师慢慢转动前齿轮,生观察)

  师:如果前齿轮转动2个齿,后齿轮怎么动?如果前齿轮转动5个齿呢?10个齿呢?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前齿轮的齿数×它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圈数)齿轮的齿数和转动的圈数什么关系?(反比例关系)

  3、师:如果一辆自行车前齿轮48齿,后齿轮28个齿,当前齿轮转动1圈,后齿轮转动多少圈?

  你们是怎么算的?师:前齿轮转一圈时,后齿轮转的圈数怎样算?

  生说师板书:后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后齿轮转动的圈数也就是谁的圈数?所以要求车轮转动的圈数该怎么算?那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路程又该怎么算?蹬一圈走的路程=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如果这些自行车的轮胎外直径都是50分米,请分组算一算蹬一圈所行路程。

  4、师:哪一辆自行车蹬一圈走得最远?仔细观察前后齿轮的齿数,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归纳:前后齿轮数相差越大,蹬一圈走得最远。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的问题

  1、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普通自行车里数学。变速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它怎么变速吗?

  2、出示变速自行车的主要结构图: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分组探究(1)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2)如果想速度最快,你会选哪种组合?

  2、汇报。(12种速度,比值越大的走得最远)

  四、思维拓展

  师:其实自行车里不但有数学问题,还有我们初中、高中要学习的力学问题。出示各种组合费力图。

  讨论:一位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时要经过各种路段,你觉得应怎样搭配前后齿轮才合适?

  五、巩固练习:

  1、一辆自行车前齿轮齿数为26个,后齿轮齿数为16个,车轮半径为33cm。你能算出蹬一圈,它能走多远吗?小明家距离学校大约500米,从家到学校至少要蹬多少圈?

  2、一辆自行车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前进5米。求自行车车轮的直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综合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运用”的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研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的组合数

  教学难点:研究普通自行车的前、后齿轮数与它们的转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提出问题

  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

  分析问题

  方法一:直接测量(误差大)

  方法二:计算法

  解决问题

  自行车行进原理

  探究车轮转动的圈数与什么有关?

  探究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合作探究

  前齿轮转动一个齿,后齿轮转动几个齿?前齿轮走过2个齿呢?5个齿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汇报交流

  前后齿轮转动的什么数是相等的?

  结论: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数

  后齿轮转数=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建立数学模型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车轮周长

  运用知识

  自行车车轮直径是0.8米,前轮是48个齿,后轮是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跑多少米?(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出多少种速度

  观察变速自行车

  变速自行车一般有多个前齿轮多个后齿轮,例如这款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合作探究

  出示书上表格,小组合作交流,并完成表格填写

  思考:蹬同样的圈数,前、后齿数比是( )的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为

  什么?

  汇报交流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 齿数比 ×车轮的周长,当车轮周长一定时,前齿轮数齿数:后齿轮数齿数的比值最大时,自行车走的最远。

  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下册中在第三单元“比例”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自行车里的数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理念: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数学生活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肯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小到日常购物,大到航空航天工程等数据的处理。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许多教学内容都建立了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自行车里的数学》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实际问题。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关系的数学模型;

  2、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看我们这自行车里就有许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

  二、新课教学:

  1、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行进原野

  (课前在讲台上摆放3辆自行车,一辆普通自行车,一辆变速自行车,一辆儿童自行车。)

  师:同学们,谁知道自行车是怎么行进的?(教师边说边推动一辆自行车,请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回答。)

  生:靠车把推动的。

  生:靠车轮流动的。

  生:靠脚踏推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车轮前进的。

  师:齿轮是怎样带动车轮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转动脚踏,让学生仔细观察。)

  通过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提出结论:

  ①脚趾蹬一圈,前齿轮转一圈,

  ②链条跟着前齿轮转动,后齿轮跟着链条转动,后轮跟着后齿轮转动。链条间的孔与前后两个齿轮的每个齿对应,前齿轮转过一个齿,后齿轮也一定转过一个齿。前齿轮转多少齿,后齿轮也转多少齿。

  ③后齿轮转一圈,车轮转一圈。

  [教学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

  师:我们刚才了解了自行车行进的原理,哪么谁知道脚踏噔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呢?

  ②分析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立案。

【《自行车里的数学》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12-28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1-27

《认识时间》数学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12-29

数学教学设计15篇12-27

数学必修5的高中教学设计五篇12-31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11-17

数学《比》教学设计(通用7篇)10-04

英语的教学设计12-30

《手指》的教学设计12-24

《关雎》的教学设计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