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孟子二章教案

时间:2022-12-12 11:16:57 教案 我要投稿

孟子二章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二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孟子二章教案(精选10篇)

  孟子二章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3、掌握两篇短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4、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4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接力赛诵读课文,后教师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7、提问:

  (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8、整理:

  (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10、作业:

  (1)、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孟子二章教案 篇2

  一、直接导入

  二、确立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简介作者、作品

  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随师齐读课文──巩固、体会。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议论的中心。

  五、翻译理解文意

  1、出示重点字词、句──交流。

  2、请学生质疑、补充。

  3、重点检测。

  六、朗读巩固──男女生分读

  七、深入研析

  质疑:

  1、文章怎样论述文章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行文条理。)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最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3、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4、提纲试背

  5、举完两个例子后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道与人和有何关系?

  7、战争与治国,哪个是作者最想表现的?为什么从战争入手?

  八、一分钟试背、涵咏

  九、结合现实、历史,请学生再举一两个例子证明人和的重要性

  十、小结

  十一、诵读中结束

  孟子二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孟子生活在社会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二章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视频《雍正王朝》的主题曲,歌曲的主题即得民心者得天下。2000多年前的孟子也曾经提出过相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孟子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共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南宋的朱熹将《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并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孟子二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

  3、学习本文阐述道里的方法;

  4、领会课文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积累文言知识;领会课文深刻道理。

  2、难点:学习古代名家阐述道里的`方法。

  教学设想:

  紧扣文本,以学生自求探索、合作探究为主,教师作适当点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释题。(尝试让学生释题)

  二、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音:郭(guō)粟(sù)夫(fú)域(yù)畔(pàn)

  3、集体朗读。

  三、自求探索:借助注释,尝试翻译全文。(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1、学生自学、讨论、质疑。

  2、检查自学效果。着重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词句:

  ⑴解释加点词

  ①得道(施行仁政)②天时(有利于战争的天气、时令)

  ③地利(有利于战争的地理条件)④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⑤郭(外城)⑥委(放弃)

  ⑦是(这)⑧池(护城河)

  ⑨域(限制)⑩畔(通“叛”,背叛)

  ⑵翻译句子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着攻打却不能取胜)

  ②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缺少帮到了极点,连至亲骨肉也背叛)

  ⑤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矣,战就一定胜利)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3、第四段由谈战争转为谈什么?从而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4、孟子认为实现“人和”的途径是什么?这正是他哪一种主张的具体表现?

  (程序:学生讨论-检查反馈-归纳总结)

  五、质疑

  六、小结(尝试让学生小结)

  七、背诵(分小组背诵)

  八、作业:以“‘人和’的现实意义”为话题,写一篇学习本文后的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写在作文簿上。

  孟子二章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孟子二章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1、2、3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导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

  1、教师范读文章,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字音和节奏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名学生,重点看字音和节奏)

  (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可根据内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难度。可分为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疑难词句

  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

  郭:外城环:围池:护城河是:这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

  固:使巩固畔:通叛,背叛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重点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学生思考讨论: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

  学生交流

  教师交流时边归纳: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一方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一方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要人和)

  域民

  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孟子二章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战争结果如何?

  ③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委而去之②环而攻之③池非不深也④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⑤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论据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孟子二章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加强基础积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经典魅力。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工作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简介作者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弟子著有《孟子》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

  三、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1.教师示范读课文,在教师示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

  3.学生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下注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学生展示朗读,并请同学加以评点。

  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

  四、赏析课文

  (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教师展示疑难字词句)

  请前后两张桌子四位同学为一组,互为师生,共同探讨,教如果碰到疑难问题,可向前后求援,也可询问教师。此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小组派代表提出疑问,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归纳,解决文中重点字词,要取得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的效果。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要求:

  a.翻译该句。

  b.指出“寡”、“至”的意思,相关的成语还有:优柔寡断、寡不敌众、曲高和寡、寡廉鲜耻、至理名言)

  c.指出“亲戚”一词的古今义,找出文中其他古今异义的字:“革”、“兵”、“去”等,同时能列举出词义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

  d.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要求:a.探讨“域”、“固”、“威”三个词的用法。(“域”,名词作动词,限制;“固”,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b.翻译本句。

  (3)学生质疑。

  (4)全体学生再次吟哦讽诵课文,同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出气势。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

  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4)探讨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与文化水平,以便争取民心,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5)小结归纳:通过学习,我们共同探讨了课文,明确了中心论点,学习了孟子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懂得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

  第三步:吟哦讽诵,积累经典。(此环节重在诵读欣赏,及时巩固,加强积累)

  美文还需美读,孟子的文章以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而见长,学生自由选择有气势且最喜欢的小节,(想象自身为孟老夫子正在边写边吟诵自己的著作)放声朗诵课文,进一步感受孟子的深邃思想,注意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第四步:古为今用,拓展迁移。(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么精辟的论断,“天时、地利”皆属客观因素,人力难以操控,唯独“人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作用又最为关键。中华民族历史悠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

  (明确:①今天的“和”主要指“和谐”,我们祖国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同学之间也要和谐相处,这样才会建立真正的友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④全人类都应该和谐共处,现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全世界的人都应亲如一家,希望中东地区早日迎来和平的钟声,希望战争永远远离我们……)

  六、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孟子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的风采,而且对“和”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现在“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和善与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这种思想对处理国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商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与精华,早日成才。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全文吧!(师生共同朗诵全篇)

  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初中课文所选的经典之作,由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我注重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的教学由几个内容构成:第一“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开放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课文,注重教学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孟子二章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对本文出现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有节奏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

  (2)能力目标:

  掌握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理解孟子思想主张和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德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崛起成才。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逆境成才的道理,学习本文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本文出现的“逆境造就人才”名人书籍,了解他们相关的故事并口述名人故事。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

  (2)注意句子的节奏,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八人一组,试疏通文意,合作探究,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4、每组出两名代表,一读一译,教师针对相关问题,作适当指导。特别注意通假字及使动用法。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理解文章内容。(屏幕出示下列问题)

  (1)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2)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摆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磨练。内部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孟子二章教案】相关文章:

《孟子》教案06-17

语文《孟子》教案12-04

《孟子两章》教案08-26

《庄暴见孟子》教案12-10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设计11-28

教案小班教案小鱼美术教案09-13

回声教案教学教案11-26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08-13

中班教案家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