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重庆高考政治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4-10-03 21:56:17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庆2017年高考政治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

重庆2017年高考政治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1.纯自然现象有时也是文化现象。

  提示 F。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纯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

  提示 F。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3.文化素养是天生形成的。

  提示 F。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4.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提示 F。家书属于文化,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但它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示 F。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有时文化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有时则会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6.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提示 F。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7.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提示 F。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8.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提示 T。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9.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提示 F。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10.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示 F。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终身不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2016·杭州1月期末)既要有“满陇桂雨”,更要有“满城书香”——杭州掀起了一股文化风。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杭州举行中小学生艺术节 ②杭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 ③学生参观杭州历史博物馆 ④2015年杭州经济再现两位数增长,全年GDP有望突破万亿

  A.①③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与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有本质的区别,从这一文化的内涵出发,①③为文化现象;②为政治现象;④为经济现象。

  12.狗、鸟等动物经过一定的训练可以“识字”“算算术”,但却不能真正的像人类一样创造、享用、传承文化。这主要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动物界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人类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只有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文物、油画、景观、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以及文字材料展示了自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成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人民斗志的重要基地。这表明(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答案 A

  解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成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人民斗志的重要基地,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正确切题,B、C、D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14.(2016·浙江开学考)2015年12月,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期间,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气候与子孙后代区”,通过内容丰富的展览、参与体验等气候文化主题活动,帮助普通民众了解气候变化。主办方这一做法是基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联合国主办方设置“气候与子孙后代区”,通过内容丰富的展览、参与体验等气候文化主题活动帮助普通民众了解气候变化,表明了文化的力量,B入选;A、C、D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15.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这表明(  )

  A.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B.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C.文化与社会发展完全同步

  D.文化与历史相伴而行,自然形成

  答案 B

  解析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当选;题干未涉及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A不符合题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故C错误;文化是人创造的,不是自然形成的,故D错误。

  16.(2016·嘉兴1月期末)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专家认为,只有进行充分的人文交流,经济交流才有互信、政治交流才有包容,“一带一路”建设才有最深厚的土壤。专家观点主要强调(  )

  A.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

  B.没有文化交流就不可能有经济、政治的合作

  C.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D.一定的文化随着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只有进行充分的人文交流,经济交流才有互信、政治交流才有包容,‘一带一路’建设才有最深厚的土壤”,说明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选C;A与题意无关;B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D表述错误。

  17.以少年济公为题材的动画片《小济公》充分展示了浙江天台的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弘扬了济公文化,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和天台旅游产业发展。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的独特性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创新是不同文化交流的结果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动画片《小济公》,弘扬了济公文化,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和天台旅游产业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①②符合题意;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错误;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④错误。

  18.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体现了(  )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必然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文化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答案 A

  解析 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反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反映出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地位,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

  19.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利于向全球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吸引旅游和投资,还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重视推广国家形象是基于(  )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源泉 ③国家形象决定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利于向全球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吸引旅游和投资,还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这充分说明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故①④正确;②③表述错误;故选C项。

  20.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自己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发展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国外文化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

  C.树立文化品牌意识,继承好本民族文化

  D.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答案 B

  解析 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B符合题意;对国外文化产品应辩证地看待,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部拒绝,A、D说法错误;C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1.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加强。这表明(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②③

  答案 A

  解析 创建基地,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加强,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①④正确。②③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答案选A。

  22.(2016·浙江1月期末)《论语·雍也》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表明(  )

  A.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文化既有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也有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选D;A、B与材料无关;C对材料的解释不完整。

  23.童年的成长环境对人长大后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常说的“大家风范”与“小家败气”很大原因就在于童年时成长环境的差异。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②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提高人的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童年的成长环境对人长大后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①④符合题意;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②③说法错误。故选C。

  24.(2016·金华调研)“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逆反。”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特点(  )

  A.潜移默化B.深远持久

  C.有形强制D.长久不变

  答案 A

  解析 在鼓励中,学会了自信;在批评中,学会了逆反。说明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故A当选;B与题意不符;C、D表述错误。

  25.尽管有网友调侃“春运买票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出门在外的人,还是会选择回家。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已超越一个节假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中国人认为回家陪父母过年是一种孝道。这反映了(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春运”是中国人过春节、行孝道的一种载体,说明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②符合题意;“许多离家在外的中国人认为回家陪父母过年是一种孝道”,说明了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符合题意;题意没有涉及文化的产生,①不符合题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是决定,④表述错误。故选C。

  26.(2016·安吉期中)近年来,某省各地纷纷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表述正确,但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②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且是开展读书活动的原因。故本题选D。

  27.“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理想和追求,成为中华儿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这着重表明优秀文化(  )

  A.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能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答案 B

  解析 题干强调“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说明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项正确切题。其余选项皆不符合题意。

  28.我们越来越亲切地感受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智慧生活:人与车可以“对话”;移动互联网与政务联姻;智慧医疗就在身边……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直接的物质力量 ②优秀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优秀文化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④发展互联网等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②③B.③④

  C.①④D.①②

  答案 A

  解析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①观点错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发展,排除④;“互联网+”作为一种科技影响人们的生活,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24分)

  29.(2016·温州期末)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动画片《熊出没》反映当代环保主题。它用熊大、熊二和伐木工光头强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教育了孩子,欢笑了孩子。出品者华强集团拥有强大的创意研发能力,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高科技结合起来。产品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熊出没》的成功被看作是中国动漫行业崛起的信号。《熊出没》热播中引起争议,脏话、粗口问题产生负面效应。尽管各方对粗口判定意见不一,华强集团还是将已播出片集全部拿回重新配音整改。整改后的《熊出没》更好地传导“互助的情感、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这与当今时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致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熊出没》取得成功所包含的道理。(24分)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熊出没》注重正确的价值导向,教育孩子,影响社会。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熊出没》出口创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熊出没》的热播,娱乐的同时教育观众,引起大家共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或“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角度回答,也可)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时首先要明确需要从文化与社会及文化与人这两个角度思考。之后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句,调动相关知识即可。

【重庆高考政治基础复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复习题及答案12-03

重庆市高考政治提升复习试题及答案参考03-30

重庆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4-02

2017年自考《美育基础》复习题及答案05-08

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04-02

2017北京高考《语文》复习题及答案03-02

湖南高考语文基础习题及答案07-31

高考政治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03-30

2016高考政治押题预测及答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