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初中化学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时间:2022-01-26 15:14:58 化学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溶液的形成,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化学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部分内容包括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内容,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时要注意抓住概念的特点,注意去理解概念的内涵,如对于溶液的定义要抓住:均一、稳定、混合物;概念时还要注意对相似概念进行比较,如对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对比去理解,效果更好。

  1、溶液的判断:根据溶液的特征判断(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2、溶剂和溶质的判断: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 中考,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溶液的用途

  ①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②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4、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的物质:

  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在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溶剂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而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作用生成溶剂合物的过程放出热量,所以物质溶解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降低

  溶解热现象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不变

  <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4、结晶的应用:结晶经常用于提纯物质。

  5、乳化现象的判断:

  乳化是指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油脂和水的混合物)不在分层而能稳定存在,能变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就是这个道理。乳化不是溶解,不能形成溶液。

【初中化学知识点:溶液的形成】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的导电性10-22

初三化学溶液形成常考热门知识点总结08-28

2017主管药师考试: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11-11

中考化学知识点之溶液10-23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12-03

高中化学《溶液与胶体》知识点11-27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复习08-16

初中化学酸的知识点11-24

初中化学常用的知识点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