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

时间:2021-07-13 11:44:21 化学 我要投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

  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

  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3、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阿伏伽德罗和道尔顿提出了:分子论和原子学说,具体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6、“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的含义是: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门捷列夫发现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8、书写元素周期表1至20号元素。

  9、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10、物理变化的特征是没有新物质生成。

  11、通常只伴随形态的改变。

  12、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1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15、化变与物变的根本区别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16、化学变化除生成新物质外,通常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发光、放热、吸热。

  17、灯泡通电后的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18、解释蜡烛燃烧为何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变;燃烧时有H2O和CO2生成,是化学变化。

  19、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0、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受热是否易分解、与某物质反应、毒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酸性、碱性、。

  21、以下词用于描述性质:能、会、可以、易等。

  2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3、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

  24、设计简单实验的步骤是: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答: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CO2。

  反应原理: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6、如何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

  27、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28、如何区别性质和变化?

  答;先看这句话有无过程,没有过程的是性质,有过程的为变化。

  29、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30、设计实验证明外焰温度最高: 答: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发现火柴两端最先变黑。证明外焰温度最高。

  31、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

  32、设计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答: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水珠),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33、设计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答: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有CO2生成。

  3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内为什么要全部装满水?答: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3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什么现象表明气体已经集满?答: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36、什么样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答:气体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气体纯净.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缺点:气体潮湿。

  38、用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

  优点: 气体干燥;缺点:气体不纯。

  39、收集气体有两种方法:排水法、 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40、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答:人体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41、生活中的以下现象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存在: 从冰箱里拿出食品时,外壁有水珠出现;

  酥饼和瓜子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以后,潮湿了。

  42、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出现何现象?用什么试剂除去?

  答:出现一层白膜;用稀盐酸(醋)除去白膜。

  43、怎么鉴别空气、二氧化碳、氧气?

  答:取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

  木条正常燃烧的为空气、木条熄灭的为CO2、

  木条燃烧更旺的是O2

  44、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

  45、细口瓶的塞子为何要倒放在桌子上?

  答:防止瓶塞被污染后再污染试剂瓶中的溶液。

  46、倾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朝向手心?

  答:防止残留的药液腐蚀标签。

  47、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何要紧挨着试管口?

  答:避免试剂流到试管外。

  48、倒完液体后,为何要立即盖紧瓶塞?

  答:防止药品挥发或吸收水分、防止药品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 、防止盖错瓶塞。

  49、量筒的作用: 量取液体的体积。

  量筒的精确度: 0.1毫升。

  50、如何选用不同量程的量筒?

  答:大于且与所量取液体体积最接近的量筒。

  51、量筒的正确读法: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52、仰视读数造成的后果:读数偏小(小于正确值)

  俯视读数造成的后果:读数偏大(大于正确值)

  53、滴管的作用:取用少量液体。

  54、取液后的滴管,为什么不能平放或倒置?

  答: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55、用滴管滴取液体时,滴管为何不能伸入试管内?

  防止污染滴管。

  56、怎样正确使用滴管取液?

  答: 滴管垂直悬于容器正上方。

  57、向试管中,加入药品的顺序是:

  答: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

  58、酒精灯里酒精的用量标准是:

  不少于1/4, 不高于2/3 .

  59、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60、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的原因:以免失火。

  61、为什么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答:防止将火焰吹进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燃烧,甚至爆炸。

  62、导致试管炸裂的原因:

  答:试管外壁有水没有擦干就直接加热、没有给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酒精灯的灯芯、④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⑤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⑥热试管骤冷。

  6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答: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4、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志:

  答: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5、托盘天平作用是:称量物质的质量。精确到0.1g。66、物质的称量原则是:左物右码。

  67、称量时,左右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保证天平两边保持平衡,避免称量物直接接触托盘,以免称量物对仪器造成损坏,引起以后的称量误差。

  68、对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物质,怎么称量?

  用玻璃仪器,比如:小烧杯、表面皿。

  69、物质的质量如何计算?

  物体的质量 == 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70、过滤操作时的一贴、二低、三靠分别指什么?

  答: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是指上面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71、玻璃棒在过滤时起什么作用; 引流。

  72、过滤时,漏斗下端为何要紧靠烧杯内壁?

  答;防止滤液飞溅。

  7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滤纸破损、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7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燃烧匙、石棉网、蒸发皿、坩埚

  75、不可以加热的仪器:

  漏斗、量筒、集气瓶、试剂瓶

  76、可以间接加热(垫石棉网)的仪器:

  烧杯、锥形瓶、烧瓶

  77、在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

  ?实验原理是 压强差。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

  ②实验主要结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结论延伸: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该实验能体现氮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氮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哪些错误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小于五分之一:

  红磷不足量、装置漏气、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④为什么不能用硫或者木炭代替红磷做实验?

  答:两者的生产物均为气体,导致瓶内外压强差很小。

  为什么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

  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⑤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

  保证集气瓶中的氧气被充分消耗。

  78、什么叫做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特点:没有专门的.化学式。

  79、什么叫做纯净物?答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纯净物特点:有专门的符号(化学式)

  80、属于纯净物的五种水:

  水 、冰、 水蒸气 、 蒸馏水 、冰水共存物。

  8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82、氮气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也叫化学性质

  稳定)该性质决定了氮气的用途之一是做保护气。

  83、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很不活泼。

  该性质决定了稀有气体的用途之一是做保护气。

  另外,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该物理性质,稀有气体可以做电光源。

  84、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85、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

  86、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答;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87、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答;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8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答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9、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90、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目的:引燃铁丝。

  91、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原因:、

  防止过多消耗氧气,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失败。

  92、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水的作用:

  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其污染空气、降温。

  93、硫燃烧时,集气瓶内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降温、使反应停止。

  94、铁燃烧时,集气瓶内水的作用: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95、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现象的不同说明了:

  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剧烈。

  96、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却能燃烧,这说明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97、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98、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99、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100、氧化反应包括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

  101、剧烈氧化包括 燃烧和化学爆炸。

  10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不一定。

  即: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仅是化合反应 ,不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石蜡燃烧、甲烷的燃烧、酒精的燃烧 都仅是氧化反应,非化合反应。

  103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有: 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 过氧化氢(无色液体)

  10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①、加热高锰酸钾:

  2MnO4 △ 2MnO4 + MnO2 + O2↑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ClO3 MnO2 2Cl + 3O2↑

  ③、常温分解过氧化氢: 2H2O2 MnO2 2H2O + O2↑

  105、什么叫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106、催化剂特点:一变二不变:

  一变是指: 改变速率( 加快或减慢)

  二变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107、确定A物质为B反应的催化剂的步骤?

  首先证明A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再证明A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若两个条件都满足,说明A物质是B反应的催化剂。

  108、什么叫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109、什么叫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110、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

  11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

  发生装置 和 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发生装置包括: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

  收集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决定。

  收集装置包括: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向上、向下)

  11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清楚每个字含义)

  11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114、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

  115、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116、导管口刚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的原因:

  答: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117、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气体?

  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118、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骤冷而炸裂。

  119教材46页探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实验中:

  集气瓶口盖玻璃片的目的:防止氧气逸出;

  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木炭很快伸入集气瓶中,会出现的后果是:木炭开始燃烧,很快熄灭。

  正确操作是把红热木炭慢慢由上而下插入集气瓶内。

  120、物质由 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各类金属、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等) 固态非金属(如 碳、硫、磷、硅)

  121、分子基本性质:①、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③分子间有间隔;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22、湿衣服在有阳光的地方晾干快的原因:

  温度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123、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改变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124、从微观角度解释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25、从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126、从微观角度解释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发生变化,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127、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

  128、①、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

  水(H2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某物质由某分子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③、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④、一个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请回答:二氧化碳的相关说法。

  129、什么是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30、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31、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132、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有以下特点:

  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④元素的种类不变。

  133、原子怎么构成的? 答: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3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答: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135、什么叫做核电荷数:答:原子核带的电荷数。136、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137、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电子分层排布、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一层,最多的有七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138、什么是相对稳定结构: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都是相对稳定结构:

  ①、只有一层,且该层电子数为2

  ②、大于一层的,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

  139、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四要素:

  ①圆圈表示原子核、②核内数字表示质子数、③弧线代表电子层、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140、原子结构示意图特点: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如果核内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则表示离子结构示意图。

  141、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电子层数相同;

  142、元素在周期表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最外层电子层数相同;

  143、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14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145、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146、带正电的原子叫做阳离子,例如:铵根离子

  带负电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 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147、钠原子与钠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相同;钠原子与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48、①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②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等于1

  ③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49、什么叫做元素: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50、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 硅 铝 铁

  可以组成的物质有:氧化铝、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硅、 氧化亚铁。

  151生物细胞含量前几位元素:氧、碳、氢、氮、钙

  152、亚铁离子: 使溶液显浅绿色;

  铁离子: 使溶液显棕黄色:

  铜离子: 使溶液显蓝色

  154、元素符号的意义:①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

  ②微观: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155、对 铁Fe(金属)氦He(稀有气体)硫S (固态非金属) 这三类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分别是元素 、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物质。例如 Fe表示:

  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 单质铁这种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09-01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01-26

化学黑色固体知识点梳理01-27

初中化学知识点梳理02-24

化学元素知识点梳理09-28

高考化学知识点必考梳理06-08

语文上册期末的知识点梳理09-05

初三上册单元化学知识点归纳11-25

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梳理归纳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