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经典考试题

时间:2021-06-20 13:28:56 化学 我要投稿

金属的化学性质经典考试题

  1、镁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现有下列气体:①空气 ②CO2 ③Ar ④H2 ⑤N2,其中可作冷却气体的是( )

金属的化学性质经典考试题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④⑤

  【答案】C

  2、物质的量为0.10 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可能为( )

  A.3.2 g B.4.0 g C.4.2 g D.4.6 g

  【答案】C

  【解析】若混合气体全部是CO2,则发生的反应是:2Mg+CO2 点燃 2MgO+C,0.10 mol的镁条产生0.10 mol MgO和0.050 mol C,其质量为m1=0.10 mol×-1-140 g·mol+0.050 mol×12 g·mol=4.6 g;若混合气体全部是O2,则发生的反应是:2Mg+O2-1 点燃 2MgO,0.10 mol的镁条产生0.10 mol MgO,其质量为m2=0.10 mol×40 g·mol=4.0 g;由于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所以产生固体物质的质量的范围是4.0 g<m<4.6 g,故选C项。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 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 ② 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 ③ 过量生石灰投入到少量饱和NH4HCO3溶液 ④ Na2O2投入FeCl2溶液

  A.只有① B.只有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④

  【答案】D

  4、将13.0g 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6.72L(标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L(标况)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是( )

  A.11.85g B.12.7g C.27.45g D.28.3g

  【答案】B

  【解析】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氢气6.72L(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金属铝的质量是5.4g,金属铝失电子的量是0.6mol,将3+3++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分别生成Al、Fe、Cu2离子,生成NO的物质的量是6.72L÷22.4L/mol=0.3mol,则根据电子守恒,金属共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3=0.9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铝离子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不会出现沉淀,反应中金属铁、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3mol等于生成碱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n(OH)=0.3mol,所以反应后沉淀的质量等于13.0g-5.4g+0.3mol×17g/mol=12.7g,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碳酸钠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常温下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

  ③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不易被锈蚀,原因是铝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④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生成;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

  ⑥NaCl和KCl可用焰色反应鉴别。

  A.③⑥ B.①⑤ C.⑤⑥ D.⑥

  【答案】D

  6、现有某氯化物与氯化镁的混合物,取3.8g粉末完全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后得到12.4 g氯化银沉淀,则该混合物中的另一氯化物是( )

  A.LiCl B.KCl

  C.CaCl2 D.AlCl3

  【答案】A

  【解析】若3.8g纯MgCl2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

  说明3.8g纯净某氯化物所生成AgCl沉淀质量必大于12.4 g。

  即1molCl-所结合其它金属阳离子质量应小于12 g(Mg2+质量)。

  因为1molCl-所结合Li+、K+、Ca2+Al3+质量分别为7g、39g、20g、9g。

  所以LiCl、AlCl3为可能。

  选A、D不正确。因为:1molCl-结合Li+、Al3+的质量小于12g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还必须分别严密计算3.8gLiCl、3.8gAlCl3分别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是否大于12.4g。

  3.8gLiCl生成AgCl沉淀质量为:

  3.8g lCl3生成AgCl沉淀质量为:

  所以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此题既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又考查思维的严密性

  7、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 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300 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

  A.NaCl B.AlCl3 C.KCl D.CaCl2

  【答案】B

  8、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加入含b mol KOH溶液,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①a mol ②b mol ③abmol ④mol ⑤0 33⑥(4a-b)mol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④⑤

  【答案】A

  9、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97 g·cm)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上下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上下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游动

  【答案】D

  【解析】根据钠与水和苯三者的密度可以判定:钠应在水层和苯层之间,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使钠粒获得反作用力,故而会在界面处上下游动

  10、将 6.2 g 表面已经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钠块放入93.8 g 的水中,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等于4% B. 等于8% C. 大于8% D. 小于8%

  【答案】C

  11、下列化学反应,在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是( )

  A.2+-A.Mg+2OH=Mg(OH)2↓

  B.Mg(OH)2+2HCl=MgCl2+2H2O

  C.Mg(OH)2

  D.MgCl2MgO+H2O Mg+Cl2↑

  【答案】C

  【解析】A项是把海水中的Mg转化为Mg(OH)2沉淀,B项是把Mg(OH)2转化为MgCl2,D项是电解熔融MgCl2制得Mg和Cl2,C项中的反应未涉及。

  12、钠铝合金(常温液态)可作核反应堆的载热介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熔点

  B.若将钠铝合金投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且无固体剩余,则n(Na)≥n(Al)

  C.若将钠铝合金投入FeCl3溶液有Fe(OH)3沉淀生成

  D.等质量的钠铝合金中铝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少

  【答案】D

  【解析】A、合金的熔点比组成金属要低,正确;B、根据反应关系式:2Al——2NaOH,B正确;C、金属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正确;D、根据关系式:2Na——H2 2Al——3H2,可得,相同质量时铝生成氢气多,所以铝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多。

  13、已知:①把水加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收集产生的气体②把红热的铁丝伸入①中产生的气体中,有黑色固体生成③把②中产生的固体放入盐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反应,过氧化钠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

  B.②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C.③中的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不含有Fe

  D.将①中所得溶液加入到③的溶液中,静置,溶液颜色加深

  【答案】B

  【解析】A项,①中Na2O2与水的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②中3Fe+2O2Fe3O4,Fe3O4为黑色固体;C项,Fe3O4+8HCl=FeCl2+2FeCl3+4H2O,加入KSCN溶液3+2+变血红,但不能证明只含Fe,不含Fe;D项,NaOH和FeCl2、FeCl3反应生成Fe(OH)2、Fe(OH)3沉淀,溶液颜色将变浅。

  1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Ba+2OH +2 H +SO4= BaSO4↓ +2 H2O+2+

  B.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 + 6H = Fe + 3H2O+-

  C.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Na + 2H2O =Na + 2OH + H2↑ 2-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OH+ CO2 = CO3 + H2O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选项B电荷不守恒、质量不守恒;选项C:没配平2Na+2H2O=2Na+2OH+H2↑选项D:不符合化学事实,碳酸钙在水中微溶,不能拆

  15、将a g镁铝合金投入到x mL 2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入y mL 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量最大,沉淀质量为(a+1.7)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x = 2y

  C.标况下共放出氢气22.4L D.2x = y

  【答案】D

【金属的化学性质经典考试题】相关文章: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03-15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1-04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程教学反思03-11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反思07-02

碱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教案11-23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反思范文11-18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教学反思03-10

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课后反思03-1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精选10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