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2-03-25 18:39:11 高考备考 我要投稿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上学的时候,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8.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9.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0.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1.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2.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3.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4.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正确

  15.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16.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7.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18.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19.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0.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1.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2.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3.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4.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5.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6.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7.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28.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2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3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4

  1.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阴凉处。

  (P)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易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4.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

  (1)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3)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紧靠;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靠;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紧靠。

  5.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体或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NO3混合物。

  6.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1)液体混合物蒸馏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7.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可以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8.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5

  1.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

  (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6

  化学性质

  1、S02能作漂白剂。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0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1-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AgN0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盐(Si032-),离子方程式为:Si032-+2H+=H2Si03

  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③S20xx-离子方程式:S20xx-+2H+=S+S02↑+H20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胶粒帯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③A102-离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当然,若继续谪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

  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说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

  ④蔵糖中倒入浓硫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甲酸:

  ②甲酸盐;

  ③甲酸

  ④葡萄糖;

  麦芽糖(均在职性环境下进行)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7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8

  (1)Na2O2投入水中:2Na2O2+2H2O=4Na++4OH-+O2↑

  (2)Na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①少量:Ca2++2OH-+CO2=CaCO3↓+H2O;②过量:CO2+OH-=HCO3-2017高考化学常见考点归纳

  (4)稀NH4Cl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①混合:NH4++OH-=NH3·H2O;②共热:NH4++OH-NH3↑+H2O

  (5)NaAlO2溶液中通入CO2:

  ①少量:2AlO2-+CO2+3H2O=2Al(OH)3↓+CO32-

  ②过量:AlO2-+CO2+2H2O=Al(OH)3↓+HCO3-

  (6)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2Fe3++H2S=2Fe2++S↓+2H+

  (7)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Fe3++3H2OFe(OH)3(胶体)+3H+

  (8)AlCl3溶液中加入(NaAlO2、Na2CO3、NaHCO3):

  ①Al3++3AlO2-+6H2O=4Al(OH)3↓;②2Al3++3CO32-+3H2O=2Al(OH)3↓+3CO2↑

  ③Al3++3HCO3-=Al(OH)3↓+3CO2↑2017

  (9)乙醛跟银氨溶液反应: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

  (10)FeBr2

  溶液中通入Cl2:

  ①少量:2Fe2++Cl2=2Fe3++2Cl-;②过量:2Fe2++4Br-+3Cl2=2Fe3++2Br2+6Cl-

  (11)稀硝酸与Fe反应:

  ①少量:Fe+4H++NO3-=Fe3++NO↑+2H2O;

  ②过量:3Fe+8H++2NO3-=3Fe2++2NO↑+4H2O

  (12)NaAlO2

  溶液与NaHCO3

  溶液混合:AlO2-+HCO3-+H2O=Al(OH)3↓+CO32-

  (13)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

  ①少量:4OH-+Al3+=AlO2-+2H2O;②后续:3AlO2-+Al3++6H2O=4Al(OH)3↓

  (14)Ca(ClO)2溶液中通入(CO2、SO2)

  ①少量:Ca2++2ClO-+CO2=CaCO3↓+2HClO;过量:ClO-+CO2+H2O=HClO+HCO3-

  ②Ca2++ClO-+SO2+H2O=CaSO4↓+Cl-+2H+

  (15)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

  ①至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

  ②至SO42-;完全沉淀:H++SO42-+Ba2++OH-=H2O+BaSO4↓

  (16)NaOH与Ca(HCO3)2溶液反应:

  少量: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过量:OH-+HCO3-+Ca2+=CaCO3↓+H2O

  (17)CO2通入苯酚钠溶液C6H5O-+CO2+H2O→C6H5OH+HCO3-

  (18)Al投入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19)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2Na++CO32-+CO2+H2O=2NaHCO3↓

  (20)Mg(HCO3)2溶液中滴加Ca(OH)2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9

  羧酸和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掌握这些知识是深化理解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延伸。主要包含乙酸的分子结构、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制法、羧酸的分类、羧酸的命名通式和通性、几种常见羧酸的结构和性质、甲酸的结构和性质、苯甲酸的结构和性质

  乙二酸的结构和性质、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酯类的概念、酯的分类、羧酸酯的通式、酯的命名、酯的化学性质等知识。还是要依据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运用官能团理解有机物的性质。重点掌握羧酸与酯的结构与性质。

  (羧基),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熔点:16.6℃,沸点:117.9℃。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乙酸含有的羧基官能团决定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

  2、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

  3、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4、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较普遍,羧酸既存在同类的同分异构体,也存在羧酸与酯的同分异构体。

  5、羧酸的化学性质:由于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羧基,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它决定着羧酸的主要化学特性,所以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6、酯的结构特征: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酯的特征结构是-COO-,羧酸酯的一般通式为RCOOR′由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酸酯化反应得到的酯,可以用通式CmH2m+1COOCnH2n+1(或CnH2nO2)表示。与饱和一元羧酸为同分异构体。

  7、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酯的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8、酯的.同分异构现象: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一般要比其他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更复杂,除酯类产生同分异构体外,酯与羧酸等物质之间也能产生同分异构体。如C4H8O2的一部分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OOH、HCOOCH2CH2CH3、CH3COOCH2CH3、CH3CH2COOCH3

  9、酯的化学性质:乙酸的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酯类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就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0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

  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1

  一、原电池的原理

  1.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①活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④形成闭合回路

  2.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

  ①活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活拨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②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③外电路由金属等导电。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

  ④内电路由电解液导电。在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会移向负极区。

  Cu-Zn原电池:负极: Zn-2e=Zn2+ 正极:2H+ +2e=H2↑ 总反应:Zn +2H+=Zn2+ +H2↑

  氢氧燃料电池,分别以OH和H2SO4作电解质的电极反应如下:

  碱作电解质:负极:H2—2e-+2OH-=2 H2O 正极:O2+4e-+2 H2O=4OH-

  酸作电解质:负极:H2—2e-=2H+ 正极:O2+4e-+4H+=2 H2O

  总反应都是:2H2+ O2=2 H2O

  二、电解池的原理

  1.构成电解池的四个条件(以NaCl的电解为例)

  ①构成闭合回路

  ②电解质溶液

  ③两个电极

  ④直流电源

  2.电解池阴阳极的确定

  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阳极

  ②电子由电源负极→导线→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液中的(被还原),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的阳极→导线→电源正极

  ③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④阴极上发生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阳极上发生阴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注意: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三.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电解池

  (1)定义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2)形成条件合适的电极、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形成回路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外接电源、形成回路

  (3)电极名称负极正极阳极阴极

  (4)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氧化还原

  (5)外电路电子流向负极流出、正极流入阳极流出、阴极流入

  四、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1、放电顺序:

  如果阳极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应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书写书写电极反应式。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的顺序为:Ag+>Hg2+>Fe3+>Cu2+>(酸电离出的H+)>Pb2+>Sn2+>Fe2+>Zn2+>(水电离出的H+)>Al3+>Mg2+>Na+>Ca2+>+。

  阳极(惰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顺序为:S2->SO32->I->B ->Cl->OH->水电离的OH->含氧酸根离子>F-。

  (注:在水溶液中Al3+、Mg2+、Na+、Ca2+、+这些活泼金属阳离子不被还原,这些活泼金属的冶炼往往采用电解无水熔融态盐或氧化物而制得)。

  2、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pH值会发生变化。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变化,有时可以从电解产物上去看。

  ①若电解时阴极上产生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pH值增大;

  ②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产生O2,则电解后溶液pH值减小;

  ③若阴极上有,阳极上有,且V O2=2 V H2,则有三种情况:

  a、如果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值不变;

  b、如果原溶液是酸溶液,则pH值变小;

  c、如果原溶液为碱溶液,则pH值变大;

  ④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的pH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如电解CuCl2溶液(CuCl2溶液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一旦CuCl2全部电解完,pH值会变大,成中性溶液。

  3、进行有关电化学计算,如计算电极析出产物的质量或质量比,溶液pH值或推断金属原子量等时,一定要紧紧抓住阴阳极或正负极等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这一规律。

  五、电解原理的应用

  (1)制取物质:例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可制取氢气、氯气和烧碱。

  (2)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选择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镀过程中该金属阳离子浓度不变。

  (3)精炼铜:以精铜作阴极,粗铜作阳极,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阳极粗铜溶解,阴极析出铜,溶液中Cu2+浓度减小

  (4)电冶活泼金属: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MgCl2、NaCl可得到金属单质。

  六、电解举例

  (1)电解质本身:阳离子和阴离子放电能力均强于水电离出H+和OH-。如无氧酸和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①HCl(aq):阳极(Cl->OH-)2Cl――2e-=Cl2↑ 阴极(H+) 2H++2e-=H2↑

  总方程式 2HCl H2↑+Cl2↑

  ②CuCl2(aq):阳极(Cl->OH-)2Cl――2e-=Cl2↑ 阴极(Cu2+>H+) Cu2++2e-=Cu

  总方程式 CuCl2 Cu+Cl2↑

  (2)电解水:阳离子和阴离子放电能力均弱于水电离出H+和OH -。如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①H2SO4(aq):阳极(SO42-<OH-= 4OH――4e-=2H2O+O2↑ 阴极(H+) 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②NaOH(aq):阳极(OH-)4OH――4e-=2H2O+O2↑ 阴极:(Na+<H+= 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③Na2SO4(aq):阳极(SO42-<OH-= 4OH――4e-=2H2O+O2↑阴极:(Na+<H+=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3)电解水和电解质:阳离子放电能力强于水电离出H+,阴离子放电能力弱于水电离出OH-,如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阳离子放电能力弱于水电离出H+,阴离子放电能力强于水电离出OH -,如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①NaCl(aq):阳极(Cl->OH-)2Cl――2e-=Cl2↑ 阴极:(Na+<H+= 2H++2e-=H2↑

  总方程式 2NaCl+2H2O 2NaOH+H2↑+Cl2↑

  ②CuSO4(aq):阳极(SO42-<OH-=4OH――4e-=2H2O+O2↑ 阴极(Cu2+>H+) Cu2++2e-=Cu

  总方程式 2CuSO4+2H2O 2Cu+2H2SO4+O2↑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2

  结构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3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考虑:

  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反应的条件

  2、收集装置的选用应考虑:

  ①密度和空气比较

  ②该气体对水的可溶性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4、制氧气的注意事项: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并放一小团棉花

  ②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

  ③导气管应只伸入试管少许

  5、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不能用碳酸钠

  ②应用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③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O2溶于水)

  6、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出集气瓶口,燃烧得更旺

  7、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8、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9、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10、鉴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的方法是,看燃烧后的产物。一氧化碳火焰为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

  氢气火焰为淡蓝色,产物为水。甲烷火焰为明亮的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4

  (1)合成氨的适宜温度:500℃左右

  (2)指示剂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红橙黄)酚酞:8.2~10(无粉红红)

  (3)浓硫酸浓度:通常为98.3%发烟硝酸浓度:98%以上

  (4)胶体粒子直径:10-9~10-7m

  (5)精确度: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

  (6)制乙烯: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1:3,温度170℃

  (7)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3

  (8)生铁含碳2~4.3%,钢含碳0.03~2%

  (9)同一周期ⅡA与ⅢA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11、25

  (10)每一周期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2第二周期:8第三周期:8第四周期:18

  第五周期:18第六周期:32第七周期(未排满)(最后一种元素质子数118)

  (11)非金属元素种类:共23种(已发现22种,未发现元素在第七周期0族)

  每一周期(m)非金属:8-m(m≠1)每一主族(n)非金属:n-2(n≠1)

  (12)共价键数:C-4N-3O-2H或X-1

  (13)正四面体键角109°28′;P4键角60°;NH3键角107°18′。

  (14)离子或原子个数比

  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aC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1molP4中含P-P键6NA;1molSiO2中含4NASi-O键;石墨中碳原子与键之比为2:3;NaCl中Na+周围的Cl-为6,Cl-周围的Na+也为6;CsCl中相应离子则为8

  (15)通式:

  烷烃CnH2n+2烯烃CnH2n

  炔烃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

  饱和一元醇CnH2n+2O饱和一元醛CnH2nO饱和一元酸CnH2nO2

  (16)各种烃基种类:甲基—1乙基-1丙基-2丁基-4

  (17)单烯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有机化合物中H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5%

  (18)有机物CaHbOcNdCle

  (其他的卤原子折算为Cl)的不饱和度Ω=(2a+d+2-b-e)/2

  (19)重要公式c=(1000×w%×ρ)/MM=m总/n总M=22.4×ρ标

  (20)重要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Mg3N2CaCO3KHCO3C7H16

  98H2SO4H3PO478Na2O2Al(OH)316O~CH4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5

  1.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

  (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6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7

  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3、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5、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他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6、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7、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9、电化学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C、N、O、S、Cl、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2)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3)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4)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5)物质间三角转化关系

  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间的缩聚反应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2)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14、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17.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1)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2)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3)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18、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注意单位与计算的规范

  (2)回顾近几次的综合考试,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化学计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结:

  得失电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最终溶质法、极值法、假设验证法等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8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与H2O化合生成H2 SO3,SO2+H2O =H2SO3)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②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 2SO2+O2=2SO3

  ③弱氧化性:SO2+2H2S=3S+2H2O

  ④漂白性:SO3可使品红褪色(可逆,加热又恢复红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②形成酸雨pH<5、6,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等等。

  ③含SO2的工业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相关文章: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03-09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大全12-20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01-14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01-20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11-11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01-26

初中化学常见知识点归纳11-09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11-07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