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3-10-21 10:38:42 初二 我要投稿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1

  一、文章内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

  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四、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

  五、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六、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七、一词多义

  1、绝

  *沿溯阻绝(断)

  *哀转久绝(消失)

  *绝巘多生怪柏(极)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2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整理。

  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于平时,但也必须适时进行整理归类。具体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文学常识、古诗文名句、名著阅读等内容。

  词语的积累要重点关注本学期已经学过的、在注释和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标注出来的字词的字音与字形。特别要注意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灵活应用。

  句子仿写、拟标语广告词和对联撰写是考试热点,能辨识修辞手法和分析其作用。

  对规定篇目的背诵与默写(集中在第五单元和最后附录的10首古诗),要做到一个字都不能错。

  关注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二、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初二年级前半学期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记叙类的作品为主(第一、二单元),后半学期将进入说明文的阅读学习(第三、四单元)。所以我们现阶段必须重点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最常见考点有:

  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

  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

  5、对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等。

  答题方法的指导:

  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理解:①从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②语言要简洁概括。

  2、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看情节,从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②看描写,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来分析;③看环境,人物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来分析。

  3、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4、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

  5、赏析写作手法: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白描、前后照应、伏笔、正面与侧面描写、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叙议结合等,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

  掌握每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关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五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之、其、而、以、于)、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等。

  四、关注作文题材的积累。

  回顾一下本学期来自己所写的练笔和大作文,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克服;找一些优秀作文反复阅读,体会其精妙之处。写作前注意审题,行文要巧妙扣题。材料要有新意,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俗套题材。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3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在作品对以人物为对象的描写中,有杰出人物也有普通人物。七年级下册教科书中曾安排了一个描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然而对人们来说,普通人是大多数,因而更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为了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很有必要,而本单元选取的五篇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此外,在这一单元的前边,安排的'是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显得非常沉重,显示了人类社会中残酷的一面。而这个单元则有必要高歌人间真爱,表现人类社会中温情的一面,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作品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之一。文中追忆了一个作者童年的保姆,虽然是个粗人,但她质朴、善良、热忱、对幼年鲁迅有着浓厚的感情和爱,鲁迅充满深情地用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妇女的真挚怀念。

  《背影》则表达了千古不变的父子情;《台阶》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为叙述者,讲述了父亲为盖新房而拼命苦干的一生,作品交织着农民贫困现状的怜悯和对其勤劳向上、坚忍不拔品质的崇敬。

  《老王》是一篇有一定知名度的散文,它的内容单纯,线索简明;《信客》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4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

  淹没m(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gōng)鞠躬肃(mù)穆

  3.解释下列词语。

  (1)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名)作家西蒙诺夫,是由茅盾(人名)翻译的。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5

  一、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1、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3、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4、揣摩文中重点词语、语句的含义和用法。

  第二单元:爱的旋律

  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2、掌握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的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欲扬先抑的写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熟读课文,掌握每一个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背影》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并写出对重点语言的理解。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

  说明文知识点:

  一、说明的方法

  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

  1、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3、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6、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7、画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二、说明的顺序

  在确定了说明的内容之后,就要进一步考虑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说明,才能说得条分缕析,中心突出。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定的条理性的。写说明文的时候,要认真研究所写事物的特点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事物的条理性,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一个合理的顺序,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顺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比如介绍一个事件、一项运动、一种制作过程,往往都按这种顺序来说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里对十块浮雕的说明,显然是首先考虑到了它所反映的历史过程,按时间先后一一说明的。

  2、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是根据人民大会堂的特点和一般人参观它的规律,按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说明的。

  3、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顷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如《食物从何处来》,先从“——粒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的大鱼”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的理论,再由这个理论引出“如何获得食物”的问题,自然过渡到对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的说明;在说明“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

  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⑴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⑴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⑵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6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胚pēi胎蟾蜍chánchú两栖qī类

  分泌mì濒bīn临繁衍yǎn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7

  一、生字读音。

  更(gēng)定拥毳(cuì)衣崇祯(zhēn)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余舟一芥(jiè)铺毡(zhān)对坐余挐(ná)一小船喃喃nán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2、是日更定是:这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3、挐一小船挐:撑船。

  4、用毳衣炉火毳cuì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细毛。

  5、雾松sōng沆hàng砀dànɡ: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雾淞,雾气和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淞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气。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

  7、惟长堤一痕惟:只。

  8、芥jiè:小草。引申为细微的`事物。这里指船。

  9、铺毡对坐坐:相对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还。

  1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痛快。白:指酒杯。

  12、客此客:客居。

  13、及下船及:等到。

  14、喃喃nán:小声地不断念叨。

  三、通假字。

  挐一小船挐:通:“桡”撑船。

  四、一词多义。

  1:①上下一白全②长堤一痕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2、①更定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②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3、①是日更定这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4、①绝消失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8

  1、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缺少宾语)

  ①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改正:删去“通过”或者“使”,句子就有主语了。

  ②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

  改正:在“流失”后面补充“的行为”,这样句子就有了宾语了。

  ③随着救援工作的紧张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已经总结出一些地震灾害心理危机干预。

  改正:在“干预”后面补充“的方法”,这样句子就有了宾语了。

  总结:修改的一般方法--通读句子,找出缺少的或多出的成分,补上或者删掉。

  2、搭配不当

  ①省委省政府追认他为“湖南省抗冰救灾模范”“烈士”等荣誉称号。

  改正:将“追认”改为“追授”,或者删去“等荣誉称号”。

  ②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

  改正:将“活泼”改为“活跃”或“丰富”。

  ③向全世界表现了中国航天科学技术的成果。

  改正:将“表现”改为“展示”。

  总结:修改的一般方法--找出搭配不得当的词语,改换搭配得当的'词语。

  3、语序不当

  ①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改正:将“改正并认识”调换为“认识并改正”。

  ②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海宝”为吉祥物。

  改正:将“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调换为“广泛征集和精心筛选”。

  ③我国成功地发射并研制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

  改正:将“发射并研制”调换为“研制并发射”。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9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二)解词

  1、书下注释:

  (1)爱莲说:“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9)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2、补充解词

  (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

  (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

  (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

  3、一词多义

  (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

  (三)课文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10

  一词多义:

  观: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以:以此夸能。凭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

  势: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能: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重点虚词:

  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连词,相当于“而”。

  以此夸能。介词,凭借。

  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是。

  海涌银为郭。成为。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而: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表修饰。

  而旗尾略不沾湿。表转折。

  而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表承接。

  词类活用:

  ①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做动词,穷尽。)

  ②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做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文”通“纹”,原指花纹,这里做动词。)

  ③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用做动词,树立,举)

  古今异义:

  ①方其远出海门(方古义:当……时。今义:方形等)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际古义:接近、连接。今义:边际)

  ③吞天沃日(沃古义:用水淋洗。今义:肥沃)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奔腾古义:腾起。今义:跳跃着奔跑)

  ⑤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枪古义:举枪。今义:一种体育器械)

  ⑥人物略不相睹(人物古义:人和物。今义:特指人)

  ⑦皆披发文身(文古义:画花纹。今义:文字、文章等)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11

  基础常识

  1、体会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性格)的手法

  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来选择材料,详略得当,不失细节,使得人物形象立体、生动。

  2、通过多角度阅读等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可从语言、结构(形式)、人物、所叙述事件、写作风格等角度出发,进行感知。

  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色(风格)

  以《背影》为例,可体会出作者的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4、识记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端、发展与结局。

  5、词语积累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憎恶zēngwù书斋zhāi震悚sǒng诘jié问

  (点拨:“憎”不要误读成zèng,“恶”、“诘”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2)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2)《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你还能写出两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题目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第7课背影】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丧sāng差chāi使簌sù蹒跚pánshān

  颓tuí唐箸zhù

  点拨:注意多音字“丧”、“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院狼(jí)藉晶(yíng)莹妥(tiē)帖

  琐(xiè)屑

  点拨:不要把“藉”误写为“籍”,“莹”误写为“萤”。

  3.解释下列词语。

  (1)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2)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3)赋闲:失业在家。

  (4)勾留:短时间停留。

  (5)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6)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7)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8)颓唐:衰颓败落。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

  【第8课台阶】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揩kāi黏nián尴尬gāngà凹凼dàng

  2.解释下列词语。

  (1)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2)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台阶》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

  【第9课老王】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取缔dì伛yǔ翳yì愧怍kū骷髅lóu

  2.解释下列词语。

  (1)凑合:将就。(2)滞笨:呆滞笨拙。

  (3)愧怍:惭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著名学者、作家(称谓),是著名小说《围城》的作者。

  【第10课信客】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脾pí气噩è耗文绉zhōu绉

  伎俩jìliǎng吊唁yàn

  2.解释下列词语。

  (1)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2)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3)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4)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着句子。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信客》的作者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文章选自《秋雨散文》。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人教版初二语文知识点上册第二单元,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12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绮qǐ丽

  2.解释下列词语,

  (1)衰减:减弱,减退。

  (2)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日落的景象和日出中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

  (3)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

  (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落日的`幻觉》的作者是黄天祥。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13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3、新闻常识: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②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4、①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

  ②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③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④原因:解放全中国⑤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⑥结果:顺利渡过长江

  5、①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②地点:南阳③人物:中原我军

  ④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⑤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

  ⑥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河南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14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B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

  C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

  D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B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C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D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3、标有序号的`地方,应该填入的恰当的标点符号是()

  我想用诺贝尔奖获得者①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来结束本文②"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③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15

  词语解释

  横卧:横躺着。本课指钱塘江横现在人们眼前。

  屹立:高耸地直立着。

  横贯:横向贯穿。本课指钱塘江潮头从这岸到那岸横着通过去。

  余波:指大潮过去以后剩下的波浪。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人声鼎沸是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了一样。

  水天相接: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平线。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很大。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开。山崩地裂多发生在地震的时候,本课形容潮来的`声音很大,如山崩地裂一般。

  漫天卷地:漫,满、遍。漫天卷地是铺天盖地的意思。本课形容大潮余波水势汹涌。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01-25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观潮知识点07-13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01-25

初二上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12-13

初二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知识点参考11-01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观潮07-03

初二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知识点12-02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总结11-14

初二上册语文范进中举知识点01-31

初二语文上册字词基础知识点总结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