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初二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知识点参考

时间:2021-11-01 15:48:46 语文 我要投稿

初二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知识点参考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二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知识点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知识点参考

  1、白杨礼赞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结合的表达方法,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抒情,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如:“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直接了当的抒发情感。中间几段通过描写抒情和议论结合的手法,分别从三个方面分说了白杨树的“不平凡”。通过礼赞白杨树,表达了作者对北方抗战军民的赞扬。

  2、《白杨礼赞》的1.4.6.7段有什么不同

  《白杨礼赞》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以白杨树为象征,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直抒胸臆。第四自然段起过渡作用,由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过渡到对白杨树外形的赞美。第六自然段也是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第七自然段写出了白杨树的内在美,四个“难道”反问排比句层层深入点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白杨礼赞》的赏析要从环境方面分析

  赏析:“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本文第二段,作者从容描写西北高原的景象,先以比喻勾出西北高原的特有景色,黄土高原是一条“大毡子”。然后分写“黄”与“绿”。不仅讴歌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并且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深表赞叹。接着,又用彩笔浓抹出西北高原的特色——“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就自然令人产生“雄壮”或“伟大”的感觉,但同时也会感到有一点“单调”。“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笔锋突然一转,由景及树,将白杨树引到读者的眼前。这里,作者为安排白杨树的出现,颇具匠心。白杨树不是生长在南方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沃土中,而是生长在天地开阔、一望无际的西北高原,它以坚强挺拔的英姿傲然耸立着。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一排”、“三五株,一株”,由远而近,看得更真切。这不能不使作者“恹恹欲睡的情绪”为之一振,并发出惊奇的赞叹。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可以突出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自然而然引出白杨树,为下文点明主题做铺垫。文章最后两段,在完成对白杨树形象刻画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进一步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又一次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从正面点明了主题。

  4、白杨礼赞第七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这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如上,从开头到“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剩下来的段落为第二层。

  第一层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出了白杨树的内在美,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

  第二层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突出本文的主题。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了北方抗战军民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

  5、第五段分层并写出层意,分析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医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如上,可分为三层,即:第一句||泛出淡青色||西北风

  第一层总写白杨树的主要特征

  第二层依次写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即它的干、枝、叶、皮等

  第三层运用拟人手法,使读者产生联想,由树联想到人。表现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即象征了北方人民紧密团结、坚强不屈的精神

  结构上:这段文字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一句话先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在特征。中间分说了白杨树具体特点,最后一段话总结了内容,表现了主题,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进而联想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即象征着北方抗战军民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6、白杨礼赞分段

  一、"走近圆明园"

  师:我写三个字,大家注意看,跟着读(板书"圆明园")。(自读后齐读)看到这三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眼前出现了圆明园里美丽的景色,以及奇珍异宝。

  生:我眼前出现了英法联军抢劫、毁坏圆明园的情景。

  生:在我的眼前圆明园是残垣断壁。

  师:(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课前我们已经走近圆明园--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以及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你有哪些感受?

  生: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圆明园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生:我很生气,英法联军太可恶了,竟然把圆明园珍藏的宝物抢的抢,砸的砸,毁的毁,多可惜呀。

  生:圆明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被毁灭了,最后只化作一片灰烬,我愤怒!我想,如果有可能应该修复它。

  师:是啊,圆明园被烧、被毁,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若有所思)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

  二、"走进圆明园"

  (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师:课件(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这是--

  生:圆明园的废墟。

  师: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144年然而却只圆明园的一角。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举手要说)

  师:把这种感受带到歌中读一读。

  生:(低沉、缓慢)"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让我们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打开书,齐读课文第段。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提示学生读时注意文化"一词)

  师: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值。请用"......是......也是......"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没等该生说完,学生都笑了。)

  生:毁灭怎么能说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应该把"毁灭"去掉,这样说:"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

  生:词语重复了,应该简洁:"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同学们表示同意,听课老师面露微笑。)

  师:昔日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的价值?结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一段描写,用上了好多连接词,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它们。)

  生:读了2-4自然段,我体会到了圆明园当时的辉煌。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

  生: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还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

  生: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珍异宝。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

  生:可能800年吧。(学生又七嘴八舌猜1000年、1200年等。)

  生:我估计怎么也得两千多年吧。

  师:你很会说话,"两千多年"的"多"就要多出好几百年,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

  生:在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教师趁机选择几幅名画和几件珍宝让学生目睹感受,学生流露惊奇神色。然后让学生带着感受读第四自然段。)

  生:我了解到圆明园中有许多小园。我对海宴堂最了解。在海宴堂门前的水池内,有12只生肖铜像......

  生: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近春园组成,此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师:有谁查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吗?

  生:好像5200多亩,350公顷。

  师:据老师了解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大家会算,那么我们就来估算一下,看看我们这个大会堂,大概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大会堂?

  生:起码800个。(学生纷纷猜测1000、1500多个等)

  生:我看得有9000个这么大的面积呢!

  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学生发出感慨)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

  师:圆明园里所拥有的国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生: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数不胜数......(学生依次说出)

  生: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

  师:那好,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到,它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引领学生注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学生读。)

  师:继续谈--

  生: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呢。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

  生:圆明园中有"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生:圆明园中不仅有"映水兰香",还有"南屏晚钟"。

  师: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莱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

  生:光读这20景的名称就需要这么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我看得一个月。

  师: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生:"蓬莱瑶台"在云端里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

  生:"平湖秋月"在夜晚的灯光映衬下感觉很朦胧,住在那里一定会做美梦。

  生:"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真高,直冲晚霞,真壮观啊。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

  生:"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分段: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总结:本文通过赞颂白杨树的“不平凡”、“力争上游”、“有极强的生命力”等特点,热情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7、白杨礼赞句子赏析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赏析:开头直抒胸臆,用肯定的语气,点明主旨——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2、“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赏析:用比喻句表现高原上黄土和绿麦的色彩。

  3、“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赏析:用“极普通”、“不平凡”,写出白杨树的外在特征,加深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对全篇来说起定下基调,领起全文的作用。

  4、“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赏析:这段“像哨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段还写出“我”的情绪转变,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起了渲染作用。使用问答句形式,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5、“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赏析:“极普通”衬托白杨树的伟大,伟大就寓于平凡之中,这里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6、“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赏析:这段文字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用拟人和对比的写作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高度的评价。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褒义词的使用,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和精神。

  7、“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赏析:四个反问排比句的运用,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样写的好处是,加强借物咏人的语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8、“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赏析:最后一段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楠木与白杨树对比,实际上也是人与人的对比,也侧面烘托出白杨树不平凡的性格和精神。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深化了文章主题。

  8、白杨礼赞线索

  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9、白杨礼赞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1940年前后,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这一年,茅盾应朱德同志之邀来到延安。他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和革命精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白杨礼赞》应运而生。

  10、白杨礼赞写作思路

  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11、白杨礼赞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本文采用了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文章开头是这样的一句话:“白杨树真的是不平凡,我赞美……”直接进入主题,一句话就统领全文,也给整篇文章铺下了奠基石。文末用了“我还是要赞美白杨树!”结尾,具有首尾相应的特点,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作者一直强调“白杨树不平凡”,所以这篇文章的景色描写是从黄土高原开始的。通过渲染黄土高坡的壮美景色来强调白杨树艰难的生存环境,这对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有了这种烘托效果作铺垫才能更好地描写白杨树,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12、白杨礼赞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本文以白杨树为象征,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13、白杨礼赞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文章描写了作者在西北平原看到白杨树,被白杨树“力争上游”的生长姿态所感动,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赞颂白杨树,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

  14、文章题目为《白杨礼赞》,为什么第二段写了大段的高原景色

  文章题目为《白杨礼赞》,为什么第二段写了大段的高原景色

  先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以黄土高原的“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下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做铺垫。、

  《白杨礼赞》知识点

  一、字

  大毡(zhān)子  开垦(kěn)  外壳(ké)

  锤(chuí)炼 主宰(zǎi)  倦怠(dài)

  潜(qián)滋暗长 旁逸(yì)斜出

  泛(fàn)出 婆娑(pósuō) 坦荡如砥(di)

  恹恹(yān)欲睡 晕(yùn)圈 倔(jué)强(jiàng)

  虬(qíu)枝 秀颀(qí) 垠(yín)

  二、词语

  [视野] 视力所及的范围。

  [妙手偶得] 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锤炼] 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主宰] 支配。

  [垠] 地域的界限。

  [坦荡如砥] 平坦得像磨刀石。

  [潜滋暗长] 暗暗的不知不觉的生长。滋,繁殖。

  [恹恹] 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旁逸斜出] 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原有“超过”的意思。

  [晕圈] 模模糊糊圆形的片。

  [参天] 耸入高空。

  [伟岸] 魁伟,高直。

  [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颀]高

【初二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知识点参考】相关文章:

初二上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12-13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白杨礼赞08-24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10-12

最新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白杨礼赞09-26

普通话考试朗读作品:白杨礼赞08-17

普通话考试作品《白杨礼赞》带拼音08-16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08-02

初二语文常用知识点08-01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01-26

2021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