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

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1-06-13 19:28:14 财务知识 我要投稿

关于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

  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会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资产重组对会计工作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产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

  资产重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的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正在逐渐加大力度。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这样的转变是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企业应该顺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进程,利用这次调整机会,让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点,这能够实现企业更加快速的发展目的。证券市场上关于“资产重组”的题材已经成为投资者炒作的热门板块,资产重组和各项资源的计量、确认以及记录和报告等,都与会计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本文主要以资产重组的方式和目标为出发点,然后对资产重组会计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资产重组 会计 财务管理

  资产重组主要是从西方引进而来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从而产生的产物,到目前为止,资产重组已经成为我国非常普遍的一个经济现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很多国家都遭受了经济滞后的影响,而我国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很多国际金融服务预测领先机构,证明我国将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推动国际市场的主要力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资产重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国资产重组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有待解决。

  一、资产重组的方式和目标

  (一)企业资产重组的方式

  1、财务型重组

  这种方式主要是由于企业想暂时摆脱经济危机,从而被迫实行的重组行为,这种的重组过程与重组目标有短期的性质,比如,采取象征性的置换的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并不能够直接的改变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型重组的方式比较重视于改善企业资本结构,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质量进行改进以及对财务风险进行规避。比如,很多ST族公司为保住“壳资源”,一般会与控股股东进行资产置换或者是债务性重组。

  2、战略型重组

  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以及产业结构和产业的特点,有效的发挥出产业基础、资源以及区域的优势,或者是看好的基础产业和与其有联系的关联产业,为实现产业的接替、延伸而进行战略型的产权的联合或者并购。战略型重组目标以及过程都是长期的,包含着明确的战略目标的一种主动的重组行为。战略重组的目的,也可以把其分为借壳和产业转型,产业转型重组是指重组的企业由于自己的行业前景不好,或者是发现被重组企业的行业前景较好,从而进行资产重组。当重组后,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设备和技术以及销售网络,可以很快的占领市场,但是,重组后的企业其企业基本的机构是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的。针对于借壳重组,重组企业主要是对对方的“壳资源”较为看重,经过重组后,可以将自己的优质资产注入被重组的企业,然后将原有的企业没有关联的资产进行了剥离。主要倾向于企业产业结构的重塑,以挖掘新来源价值和培养新的核心能力。目前,很多的企业都是进行战略型重组的,比如,南京钢铁集团和复星实业要进行的要约收购等等。

  (二)企业资产重组的目标

  1、控制权收益的目标

  一般企业中大股东是有非常强大的控制权的,在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这种典型的治理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通常,很多大股东都会利用控制权从而对自己谋取利益,也就是他们所拿到的利益往往超过他们所持有的股份的现金流的权利的额外收益,这一收益一般都是大股东经过各种途径对小股东的权益进行侵占所得到的,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平均持股已经达到50.8%,这是很多企业中股权集中度极高出现的主要问题,同时,这也是我国目前市场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的特点就是大股东拥有很大的投票权,可以选举对自己有益的人进入董事会,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实现超出现金流权利的控制权收益。

  2、融资的目标

  我国企业资产重组除一般动机外,也有着特殊的目标和动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具有特殊的股权背景,同时我国的正确市场也具有较为特殊的制度安排,因此,才产生参与人行为的目标的异化。由于我国企业融资渠道匮乏,并且,在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中,以及特殊的制度安排下和市盈率一直攀升的情况下,股权融资目前已经成为较为廉价的一种融资方式,致使企业再融资资格成为了较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虽然有足够的资格和想法去保护它,但是,却没有资格得到它,在融资资格的战争和竞争中,资产重组活动在这里扮演着尤为重要的一种角色。

  二、资产重组会计的问题

  (一)相关会计环境不健全

  资产评估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因此,要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注重企业风险意识的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发生风险的几率,并能够减弱风险出现带来的影响,但是,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不能够完全的消除风险的。在我国,证券市场给企业经营的发展带来很多的自由空间,但是,有很多的活动的发展都远远的超出了会计主体的假设资本运作,让更多的企业间划分界限的方面不能很好的明确,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关方的关系。而这种关联交易的本身就说明企业间存在着一种较为混乱的环境当中,再加上关联方交易不够规范等,是非常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数据的财务报表不能理解,从而致使企业的投资失败,将会对股市的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影响着市场的平衡和市场健康的发展。

  (二)会计制度和准则不完善

  在我国债务重组业务中,采取会计核算方式与传统的债务重组进行比较,现有的债务重组方式有效的防范了会计准则所带来的缺陷和虚假的会计信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接轨管理等,在这些方面现有的债务重组有着十足的长进。我国的会计准则的职责一般行使的是管理职权,不适合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能够导致制定的主体会发生错位的现象,但是,如果是通过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或者是立法部门的立法将会更加合适,会使得会计准则变得更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一般情况下,在重组交易的过程中,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估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将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一般企业的债务重组交易过程中,都会对公允价值如何进行确定进行讨论。   (三)货币性交易资产入账价值存在的缺陷

  在我国第一次颁布的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准则中,一般较多的运用是公允价值的概念,在实践中,公允价值也正在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我国的市场并不是十分的活跃,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资产公允价值是较难取得的。而且,我国很多企业与大股东间的关联交易是非常普遍的,在对资产进行置换的过程中,常会以数十倍的历史成本金额当作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从而实现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但是,这种行为的出现,对价格的公允性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国在修订后的新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中强调,非货币交易换入资产时,要以换出资产支付的税费以及账面价值的和进行对入账价值的确定,仅在非货币交易时对公允价值进行使用。在我国现行的准则中,便对非货币性交易规定了资产入账价值,这种规定可验证性较强,并且操作比较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约束企业使用置换资产的手段进行操纵利润的行为。

  (四)中介机构制度的不规范和发展滞后

  在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这是因为资产重组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必须借助较为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比如,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或者是投资咨询的相关机构,在我国这些机构中,普遍存在着业务范围窄、资金规模较小以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还有的一些中介结构由于追求自身利益,进行虚假的重组行为,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但是从信息的可比性能够得出,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有效而对反映出负债以及资产的实际情况,企业的会计信息和其他企业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的。但是,在购前或者购后所使用的计量属性是非常不够统一的,因此,会严重的缺乏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之相反的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使用前后进行并购时,会使用会计信息的权益法,并且没有缺乏纵向可比性。

  三、针对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资产重组会计环境

  由于我国目前缺乏会计准则的现象较为严重,而资产重组特殊的会计问题更加的严重,所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会比较混乱,且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提前做好调查工作,并且,要尽量快速的提升我国会计的标准,特别是资产的分立、合并以及评估和出售等特定的业务的法规,其规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资产重组会计环境的改进,我们可以向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学习,欧美国家的资产重组是最早提出的,起步较早,且相关的会计事宜和财务的一些方面的准则也都较为完善。但是,借助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而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型所需要的会计标准的资产重组会计环境。

  (二)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虽然我国的资产重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是,可以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的实现,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完善,能够对调节企业资产重组行为有巨大的作用。企业应该对报表的说明和附注里标注出相关的说明和定价报告等所有的信息,其中还包括转让定价、账面价值以及评价机制和转让定价,还有转移收益率与财务的相关数据,还有形成差额的原因等等,但是如果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那么,企业就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允许不开放这些信息。并且,在对账面价值、资产定价以及市场关联方重组时,可以按照公司公布的比例进行确定。此外,还应该要对违规行为价值信息透漏的行为给予严重的处罚,对信息透漏制度以及关联交易的制度进行合理、科学的规范,从而有效的减少虚假重组行为的发生,从而从源头上提升企业资产重组的效率。

  (三)资产入账价值的思考

  企业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来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在理论上来讲缺乏一定的相关性。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双方交换的价值是否相等。对于交换价值主要是指资产在交换中所能表现出的公允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交易双方往往会通过对各自财产的价值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是否要在交易中支付补价或者是收取差价,这就说明,换出资产与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没有关系的。换出资产作为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是非常有可能致使企业内部资产计价发生紊乱,当一项资产经过使用后,通过物理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作用,资产的公允价值往往会与账面价值有所偏离。当换入资产是存货类时,并且企业已经存在类似的或者相同的资产时,便会对同等资产计价上出现紊乱的现象。当出现资产的消耗后,就会造成成本发生不正常的波动,导致利润发生波动,这样,极不利于企业的管理。

  (四)规范和发展中介服务结构

  规范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以及增强企业资金的实力,并且对规范重组行为具有较大的作用。我国出台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相关程序并不够完善,并且,所指定的程序和标准很少会进行公开,在对企业的治理方面也有待改善。目前,我国很多的股份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经常流于形式,都是内部的人员控制董事会,独立性非常的小,并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所以,董事会的操作程序要进行改进与完善。我国大多数的董事会的高层领导公务非常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每年也仅是举办几次的董事会议,所以,致使他们很难在企业中发挥出切合实际的主导作用。除此之外,大多数的公司都有股东至上的思想观念,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一般常常只有通过董事会才可以获得经营权,这样,会使企业经营效益弱化,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为此,有必要改变企业董事会的结构,要有一定的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资产重组若干会计问题进行探究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很多公司的资产重组活动较为频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以前的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进行转变,因此,这样才不可避免的要求对国民的产业结构、经济机构以及产品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国有企业日益的改革,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结构的调整以及资产重组。但是,由于我国会计规范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资产重组的处理方法没有得到统一,很多公司在重组时经常出现各行其道的现象,所以,企业在建立资产重组会计规范时,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柳庆森.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12

  [2]李妍.资产重组的若干会计问题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3]孔巍.资产重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2

  [4]王信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

  [5]韩旭.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4

  [6]王胄. 企业重组的会计和税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企业资产主要有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资产等方面内容,在进行资产重组时,必然会对上面几种资产分配情况造成影响。本文结合相关科研文献研究以及自身工作经验可知,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目前企业资产重组中暴露出的问题,对相关的会计问题,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键词:企业;资产重组;内容;形式;会计问题;处理对策

  一、企业资产重组概述

  (一)资产重组的含义

  当前我国相关学者在定义资产重组的概念时仍较为笼统:企业资产所有者、控制者和外部经济主体系统配置、调整和重新组合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资产重组一是企业权利重组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业资产所有者与管理者会依据企业发展情况,对企业所拥有生产要素进行明确,进而重新组合企业资产结构,给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资产重组的内容

  企业资产主要有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资产等方面内容,所以,在进行资产重组时,必然会对上面几种资产分配情况造成影响。由企业影响力角度看来,流动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的重组对企业资产重组影响最大。在企业层面看来,重组固定资产主要是为了将经营性以及非经营性资产区分开来,将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来说重组难度最大的要属流动资产,其要求具有较高技术。而在流动资产重组中,负债资产重组又是最为关键内容,其主要包括债权人责任转移以及债券转股权两种情况。

  二、企业资产重组中会计问题分析

  (一)资产重组会计准则与制度科学合理性不足

  从实际工作研究来看,当前在企业资产重组会计工作适用准则主要是2006年所出台关于债务重组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文件》。虽然该准则中已经进一步将债务重组定义、计量等进行了调整,然而由笔者多年实践工作来看,其在应用中包括重组确认、计量与损益归属等多个方面存在着科学合理性不足的情况。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债务重组确认条件不够清晰,例如准则中较为明显的“当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这一条件就存在着不够明确的情况;第二,股权等公允价值信息失真现象,如此一来容易造成债务清偿中使用它时出现因所计算资产与损益真实准确性难以保障,最终导致企业当期利润因此而影响;第三,在企业资产重组工作中常常存在着偿债时间延后现象,而当前所使用会计准则中并未将偿还期中货币所产生时间价值纳入考量,如此一来不但会导致债权账目价值等无法得以有效地确认,并且还会致使重组企业因此经济蒙受损失。

  (二)企业资产重组会计环境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所影响,目前企业资产重组会计环境并不是太理想。第一,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当前在某些企业资产重组中存在着会计诚信缺失问题,这就致使了诸如违法违纪、贪腐或者是造假等现象地产生,如此一来便会严重影响资产重组会计活动有效开展,并且对于致使此项工作中遇到很多障碍;第二,部分会计人员由于受到利益驱使、他人胁迫等原因而使得他们在企业资产重组中编制不真实的会计报告,继而造成会计信息系统反馈因此而产生失真情况;第三,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于多种目的使得自己所开展的各种活动超出会计主体所假设资本,这容易为其今后发展遗留危险因素。一般而言,如果企业与企业二者关系为相互状态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其外界环境复杂程度较高,另外如果关联交易规范性不足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企业资产重组受会计信息不对称而出现失败。

  (三)关联交易不平等

  关联交易不平等的问题普遍存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在国际层面看来,大股东和上市公司间存在中性的关联交易,然而在国内受到“重要价值转移”观念影响,存在着不中性以及不平等的关联交易。而关联交易不平等是与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相违背,不但对公司利益造成威胁,而且还会损害到公司股东和利害关系者的利益。非平等管理交易通常包括付出型关联交易和索取型,而上市公司和关联方进行成本转嫁以及低价销售则是最基本的非平等�P联交易现象,采取该种方法,上市公司能够将其业绩进行粉饰,提升公司利润,保护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地位等,同样反过来大股东也可以从上死工资获取较大的利益

  三、会计资产重组会计问题处理对策

  (一)制定和完善资产重组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会计准则综合了一系列会计信息的生产、披露和有关标准,而且在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估时会计准则是主要依据。只有保证市场秩序的规范方能确保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而会计准则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资产重组来说,对有关会计准则以及法规进行完善不但可以避免会计准则带来的虚假会计信息,而且,还可以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相同步,这对于我国企业资产重组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关键作用。而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需要基于会计准则理论上来实现,加大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力度,根据我国未来市场经济走向,给会计准则的完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结合目前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情况看来,如由司法机关掌控会计准则的管理职权,并由立法部门来诠释会计准则,则必定会大大提高会计准则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二)加强外部监管职能来对企业资产重组行为进行规范

  由于企业资产重组的风险不可预估,所以必须要对外部监管职能进行加强,以提高管理风险的能力,构建系统的风险预警体系,提高从业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从而有助于企业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因素,从而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得以健康发展。如若风险无法避免,那么企业应当尽量通过对资产重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达到把风险危害程度降低的目的。不仅如此,在进行重组时,还需对行业监管的重要性予以明确。首先,作为资产重组监管重要部分,需要不断改进注册会计师制度,不但可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还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从而能够给企业行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当要加大约束与管理重组企业,帮助其对资产重组的细节进行明确与落实。   (三)规范资产重组中定价信息的披露

  因为当前我国资产重组中有着不合理定价关联交易股权的情况,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关注,所以需要重视披露资产重组中的定价信息。在以往,通常都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来披露定价信息,其中规定定价信息的披露只是局限于上市公司,并未对其所披露内容进行规定,从而让许多非法企业有机可乘,并进行非法定价。并采用模糊的定价方法来蒙混过关,如此一来,不但对众多投资人员的利益造成威胁,而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应当详细规定定价信息披露内容,要求上市公司将定价的全部信息都进行披露,包含了转移定价依据、转移定价差额及其原因、账面价值、评估方法、评估机构、转移定价所获取的利润以及行为对公司财务数据上的影响。第二,在市场与账面价值两方面来对比资产重组定价和关联方。且在比例和金额两方面来对其影响进行说明。第三,对于与信息披露规定相违背的上市公司和企业一律进行严厉打击。

  (四)对资产计价标准进行统一

  在发展角度来说,对企业资产计价标准进行统一,不但涉及到客户的切身利益,而且也是资产重组过程当中重要工具和平台,对资产计价标准进行统一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资产�价标准没有进行统一,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资产重组的效果。

  四、结语

  就现阶段来说,不但要及时更新与完善相关法令条目,而且还要及时根据有关法律内容来增加与修订在企业资产重组中所出现的新的计价问题和新的迹象。将统一资产计价标准逐步地和国际标准体系相一致,进而在今后我国企业资产重组在国际化发展中提供更多的外在的撑持和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海如,陈卫平,李泽銮,等.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0):130-132.

  [2]张贝贝.企业资产重组存在的财务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1):110-111.

  [3]代春阳.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37(6):102-103.

  [4]孟祥东,范继腾.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6(5):128-129.

  [5]张宁,王燕.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6(8):179-180.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的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对四种类型重组方式下的比较特殊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了列举,接着以专题形式讨论了在资产重组中存在的财务会计共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以上问题的相关解决意见,以期促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进程的发展,改善财务会计的行业环境和工作水平。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会计;股权转让;收购扩张;资产置换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15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2.072

  近些年,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的发展势如破竹。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部分公司基于各自的经营情况,尝试进行了资产重组,其中有些公司在进行了资产重组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外部股权转换与资产置换重组,企业的业绩突飞猛进,备受市场的期待和社会的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资产重组一般定义为:企业把一项(批)资产通过一定程序向另一项(批)资产进行转化,以便实现合理分配资产的交易行为。根据不同的重组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类:上市公司资产置换、股权转让、对外收购兼和对外转让资产。上述方式中均存在相应的会计问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1.1 股权转让

  该重组方式中值得推究之处的问题是:若新股东转而掌握了上市公司控股权,那么该企业的资产负债会计基础是否应当随之做出调整呢?变更股东与原本的企业独立法人归属是相互分离,并不是一体的。依据目前应当尽量维持“持续经营”的行业取向,公司向外界提供的企业会计报表仍然应当依据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表示。出于我国目前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上市公司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进行调账。其制约因素表现如下:截至目前仍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明确提出在股权转让时,应当评估上市公司资产,获得更多具有公允价值的数据;国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缺乏标准一致的交易规程,受政治因素影响也比较明显;公司数额巨大的股权转让交易如果频率过高,公司在进行调账时将会面临繁重的工作量;在转让股权的过程中如果调账频繁,将使得企业财务方面的数据变动增加,使数据接受者对这些信息的理解脱节,感到信心不足。

  1.2 上市公司对外收购扩张

  国内的上市公司由于还未有单向扩股收购的权利,因此主要通过股东通过实物配股投入来扩大经营规模。

  基于会计角度,摊销合并价差或投资差额能够促进投资利益变成按照投资企业的成本计算,基于公司资产的角度,如果不进行摊销,那么投资资产与商誉在持续消减之后,与之对应的长期投资还有所保留,将会造成账面失真。对合并价差与投资价差进行摊销,在一定程上表明了权责发生制具体的要求,但很有可能会造成部分上市公司在利润上的压缩。

  1.3 资产置换

  在当前的部分重组企业中,出现了交换不等值的公允价值资产的情况,从而使得关联交易大量出现。由资产置换而衍生出的会计问题是:是否需要对资产置换损益给予确认。在当下的实际情形中,有些企业在确认收益时常将置换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算在里面,并且记入到投资收益里面。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即使资产能做到交换到相等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的差距却被忽略了,没有对这种差额给予完整的呈现。为体现稳健原则,伴随资产置换而带来的收益部分,应当将其归并到资本公积,避免即时减损;一旦损失产生,应当及时将其确认为企业支出,在对应时期的企业利润表中将其表示出来。

  1.4 资产剥离

  部分上市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剥离资产数额过大,会随之出现对应数额的处置损益。如果遵循当前的会计制度,将处置损益归并到当期损益,将使得企业业绩受到明显波及。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收益,其购买方按照年度进行该款项的分期支付,那么在税收方面对应年度的实际收款项纳税额度,能够呈现出时间性阶段差。并且企业在进行利润配置过程中,同样适用更加保守的、精确度要求高的分配政策,避免分配中不合理现象的出现。

  2 资产重组中会计问题专题研究

  2.1 确定重组资产公允价值

  大宗股权的转移、企业资产置换、企业剥离资产和企业收购等,均牵涉到资产公允价值确立问题。这些问题一般能够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定。但是,目前国内在进行资产评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许多因素在其中起着制约作用。

  对于交易方而言,进行交易的公司一般在企业渊源上存在关联,涉及关联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当企业经营业绩不理想时,借由资产重组的捷径实现上市公司内部的利益转移,

  将会显露出其对投入资产低估、对剥离资产高估的问题。

  对于独立中介机构而言,国内的资产评估机构还缺乏独立性,负担不了在风险评估中的责任,无法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资产评估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根本没有证券业从业资格的机构浑水摸鱼,扰乱了中介评价行业秩序。

  对于市场环境状况而言,国内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那些非市场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交易原本的公平性,上市公司的发展受到行业分割、地区利益的制约和羁绊,对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发挥了负面效果。

  对于法律监管而言,重组资产评估至此仍未有明确的立法,某些重组过程中的操作没有对应的法律依据可循。

  2.2 确定购并前利润和购并日留存利润

  在理论上会计处理针对企业的合并有购受法和权益合并法这两种处理方式。当中采用权益合并法对企业的合并业务处理更好,能更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短期内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缺乏科学依据的“一组就灵”偏差认识在证券市场中蔓延,上市公司也对重组十分偏好。由于权益合并法能方便操控利润,使得各国对权益合并法如何使用一般都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条件。上市公司存在于管理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管理者对资产重组的期待过高,期望短时间内实现企业业绩的大力提升,但管理效率却没有一起跟着大力提升,甚至资产重组已经不再是企业管理优化的一种方式,而是变为了上市公司用来规避摘牌风险及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   2.3 调账基准日的确定

  问题的关键在于购买日的确认时点。当前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对于购买日的确认不够明确,部分上市公司追求被购利润最大化,随意将购买基准日前置,缺乏有力的依据作为支撑。

  2.4 如何处理职工安置费

  目前在对外收购的重组行为中,亏损方可能是被购并方。在整体兼并形式中,收购方需解决企业在职工安置和退休员工的养老医疗问题。企业所在的该地区政府一般会分拨专款或预留土地,提供给兼并方。会计方面对相关安置费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是其中一个需要再考虑的问题。有些上市公司将这笔款项作为补贴收入算进企业当年利润总额,这并不合理。由于安置职工只是收购资产阶段里的代理责任,是公司的隐性负债,不应当把该部分列为收入。

  3 若干改进建议

  3.1 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及信息披露标准,会计处理的规范资产重组

  3.1.1 让资产重组的信息更加透明化。企业资产重组的内容涉及很广,牵涉到企业合并、企业投资和固定资产等多项具体规范准则。相关负责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明确确认好合并范围,资产置换损益,对购并前利润如何处理,计算好中止营业损益的计算等相关问题。上市公司在年报里,关于资产重组为公司造成的经济波动没有给予充分的展示,不利于接收信息的人充分使用好相关数据。政府相关机构可以通过规定对信息披露的最低限度帮助使用信息的人合理有效地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计划制定,对公司会计行为进行严格监督与规范,维护市场环境平稳、有效的运作。

  3.1.2 令控股合并公司提供购并日财务报表。企业的购并行为能够对整体财务与经营绩效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公司的资产负债布局和范围随之出现变更,编制相关报表能够比较明晰地呈现出购并行为所产生的财务影响。考虑到投资者由于购并日出现的财务变动会影响,因此建议控股收购的上市公司能制作相关合并日会计报表并公布。

  3.1.3 注意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伴随资产重组,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调整幅度较大,重组前后难以有效比较,因此在会计披露中出现的主营业务结构的变动应该体现出来。相关管理机构在执行对公司配股资格的审批时,应当将净资产收益率在重组前后的可比性纳入考虑范围内。对企业的合并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更加认真、严谨的态度执行范围划分标准。

  3.2 改进利润表中的相关项目

  目前,国内的企业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一般是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所构成。在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下,市场能对企业的净利润构成项目增减变化做出反应。我国现行的制度中关于营业利润的构成列示得比较完善,但是在营业外收支和投资净损益方面还存在着进步空间。在营业外净收支方面,以往的企业营业外收支业务较少,可以令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分别反映,基本可以达到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上市公司的业务活动量显著增加,营业外收支的项目种类繁多,数据量巨大,增加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的难度,使得营业外收支的相关含义和反映更加不明晰。营业外收支本身概念不够明晰,其他分门别类的非经营性项目含糊纳入其中,使得投资者更难做出判断。上市公司常常会通过营业外收支中的一些特殊项目来操纵利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相关的委员会一般情况下是不设置营业外收支的。

  4 结语

  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资产重组是顺应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表现,机遇与挑战并存。对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深入挖掘,在资产重组的各个环节中均有所表现。面对诸多问题,需要征询业界内外专家学者、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收集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工作实现优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江海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4).

  [2] 裴昌永.试论上市公司重组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0).

  [3] 王桢.资产重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4,(11).

  [4] 谢悦.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5).


【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相关文章:

会计环境问题研究毕业论文01-03

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研究12-20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12-26

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研究论文11-25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06-26

人力资源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报告06-27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1-29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实施问题研究的论文07-30

高级会计师论文:解决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的对策研究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