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

时间:2022-01-26 09:57:18 财务知识 我要投稿

关于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

  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处理结果不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也不同。那么该如何进行选择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 篇1

  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第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等有关条款中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明显,法律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但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实际上法律赋予了各单位具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目前实行的会计改革,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知道、了解、运用职业判断,从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相反,有些上市公司又存在着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的情况。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会计政策的内涵

  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这样定义会计政策的:指企业翟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

  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

  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借贷记帐法等的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

  一类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如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既可以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准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资类别计提准备的方法,还可以按单项投资计提准备的方法。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也就不得随意变更。下文所述会计政策均指的是后一类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

  1、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更低。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早日顺利接受,从而使制定后的执行成本降低,因此政府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

  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

  3、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因此,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掺杂了人的主观判断,这表现为人们可能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观点,并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也由此就产生了会计政策。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

  1、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在此之后的再确认和计量,其本身就是对具体会计原则、具体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

  2、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探索和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业务种类趋向多样化,使企业与各方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不仅拓宽了会计活动的范围,而且充实了会计业务的内容,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准则、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寻求和选择有利于具体反映企业会计实践,全面满足会计工作要求,且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经济关系的会计政策。同时,随着技术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生成速度极大提高,会计人员就可从原繁重的核算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便会计信息的揭示更真实与公允。

  3、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经营思想的手段。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可能具有不同的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有时稳健经营,有时锐意开拓。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的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除了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比如企业在采用稳健经营的方针时,往往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希望尽可能地采用谨慎原则的处理方法,使企业的实力得以保护,避免风险的产生。而企业为了便于开拓市场,显示实力,则需要在会计信息中多显示其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必须指出的是,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是以客观、真实、公允为标准,会计人员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以误导乃至欺诈与其相关的利益关系方面,这将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由上可知,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必须兼顾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同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内的取舍,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否则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遵循会计核算本身固有的规律,而不必拘泥于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规定及变化或调整。

  2、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当然,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时,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变更会计政策。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企业就不宜以该会计政策处理相关的经济业务事项,而应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当然,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3、适用性原则。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会计政策的适用性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作出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新的适用性。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与一贯性原则有着相同的辨证关系。

  4、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 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就优先选择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和可靠的会计政策。

  5、遵守职业道德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利益驱动,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亟待开展。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 篇2

  摘 要:会计政策是决定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部分,并且会计政策及其选择也逐渐变成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本文从与会计政策相关的概述入手,讲解了会计政策的含义和作用,接着分析了会计政策出现的原因,以及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原则,最后综合这些方面对会计政策及其选择进行总结。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所使用的会计政策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因为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结果可能会千差万别,出现大量具有不确定性的财务信息。可见,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研究刻不容缓,只有企业在合理选择会计政策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经济继续蓬勃发展,从而创造出优越的生活环境。

  二、会计政策的相关概述

  1、会计政策的含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时遵循的相关会计原则、方法及程序。当然,会计政策仅有在对同一项经济业务应采取的会计处理手段和方法提供了各种选择时,才有其真实的价值。企业在选择这些会计政策时,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因而会计政策是构成企业会计制度必不可少的部分。

  2、会计政策的作用。会计政策可以增强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按照相关规定,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要求选择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创建与企业操作实务相一致的会计核算系统,因此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就更具有可靠性,更加便于利益相关者知道其实际经营状况。还有,企业采取相应的会计政策,能有效地保护和扩大自身利益,从而实现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

  三、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

  1、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会计政策的选取提供了可能性。当然,企业选择会计政策也主要受限于其周围的环境。我国企业的自主权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善。政府对会计体制的革新,使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逐渐形成,企业可以从其特点和相关利益出发,在一定的范围内,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

  2、利益的共享性。企业必须向利益相关者完全披露其财务信息。并且,大部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可能不相同,也就存在行为和思想上的偏差,其中政府和企业的相关性特别低。因此政府在平衡利益关系的同时,也希望各个利益相关者都能接受其颁布的相关规定,并使实施后的履行成本下降,故政府便会扩展规定中财务处理的限制,从而提供更多可以选取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3、会计操作的多样性。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经营条件可能不相同,为了让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能从其所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各方面经济状况,相关准则和制度就必须要具有可变性来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业。这就使企业会计人员在不同会计操作进时选择不同的会计原则、处理方法和程序,也给会计人员带来更多的可选择项。

  4、会计计量和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和报告过程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将货币计量作为手段,采用相应的方法,从而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的过程。可见,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财务人员自身的臆断,表现为企业会计人员对同一个经济事项会出现不同的看法,产生出不同的选择,最后也就逐渐出现了各种会计政策。

  四、会计政策的选择

  1、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在众多可供选取的原则、方法和程序中,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发展情况,选出最有利于企业获利和发展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以此确定会计政策并实施的方式。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体现在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合适,关系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关系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进步伐。

  2、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每个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在相关规定范围内,并要考虑到诸多对经济利益挂钩的情况,这也就使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出现不同结果。

  (2)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的组成结构。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几种,其中上市公司则要求对财务报表进行完整披露,这必然导致上市公司与公开度低的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出现差异。企业资本的组成结构不相同,导致其所面临的风险不同,从而需要顾及的利益相关者也就不同,使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上产生差别。

  (3)会计人员素质及其能力。企业财务信息操作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有相关会计知识及能力,并且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的会计人员才能为企业选取出一系列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并将相应会计政策运用到工作中。

  3、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1)合法性和独立性相综合原则。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在可供选择的范围中,才可以确保其的财务信息的确定性,否则应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但是,在企业选取的会计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出现不符时,会计政策应该在合法性的指导下,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从成本和收益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财务信息正确的情况下,选择出利于执行的会计政策,并适度降低运行成本。

  (3)适用性原则。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为了让会计政策更好的展现其效果。企业在选取相应会计政策时,应当结合企业真实情况进行选择,选出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

  五、结论

  会计政策对财务信息的影响是不可消除的,为了减小财务信息不确定性的出现,企业应在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和选择原则进行分析与衡量后,从自身特点和发展状况出发,通过采取合理的手段,确定出切实可行的会计政策。

  参考文献:

  [1]鲍亚伟.会计政策及其选择探讨.商场现代化,2013年06月

  [2]陶华.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商业经济,2006年第2期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 篇3

  摘要:会计政策是会计核算中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处理结果不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就我国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介绍了影响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因素,然后在简要分析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 选择 思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对会计政策的定义:“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合并会计报表、收入的确认、所得税核算、费用摊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坏帐损失、减值准备等特定的会计事项,对这些特定的会计事项企业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运用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同一事项,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不同的会计方法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会计信息存在差异,将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能导致会计失真。

  一、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不同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不同的会计影响,会导致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重新配置,进而导致社会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

  (一)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会计政策的滥用。

  (1)收入的确认

  在我国会计制度中规定收入的确认应该具备四个条件: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②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销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④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如四者缺少其一,将不能确认为收入。而有的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经济的平稳增长,将年末可以确认为收入的业务,以对方财务有困难为由不确认为收入,而是计入预收账款,这是对收入确认的滥用。

  (2)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分为计人当期费用和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是产品的质量实质性提高,或把产品的成本实质性降低,这些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除此以外的后续支出,都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有的企业为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将应计为固定资产原值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应纳所得税额。

  (3)坏账的核算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企业在计提坏帐准备时,随便改变计提比例。一般情况下,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企业根据对方的信用状况、市场状况来确定,而有的企业随便改变计提比例,从而增加坏账准备,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额,从而减少资产的总额,减少利润和应纳所得税额。

  (4)成本的核算

  成本核算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而有的企业改变了成本的核算期间或负担主体,从而影响企业的政策选择。

  (二)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

  我国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工艺所以存在很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政府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督还不够完善

  由《会计法》、《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所组成的会计规范、会计体系还不够完善,出现许多会计造假、会计失真的现象,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行政干预现象严重

  虽然现在国家强调政企分开,但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领导,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前途,授意、指使会计人员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调节利润,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这是在中国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

  (3)我国的会计准则还不够完善,过于强调国家的利益

  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过于强调政府的利益,对其他利益集团考虑得相对较少,在我国,国家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而且_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占据统治地位,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因此,会计准则必然体现国家的利益。

  (4)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基本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大量的会计丑闻固然与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解有偏差相关。但更主要的是,与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有关,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二、完善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规范政府在会计政策制定中的地位,充分体现会计政策制定的民主性

  我国政府机构具有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具有资产所有者和社会调控的双重身份,会计政策的制定未能充分达到各利益相关者在认识上的广泛共识。因此,一方面要弱化国家在会计政策制定中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要吸引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充分体现会计政策制定的民主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对企业会计政策可选择范围加以适当限制。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指组织内部应用会计方法和其他方法对财务,会计工作和有关部门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于保护单位的资产,确保记录可靠,提高经济效益。

  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而且要健全并有效利用会计制度。例如会计核算规程和成本核算制度,确立账簿的组织、账目的设置,凭证的组织、各种报表组织以及现金物资盘存的制度化等。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能够保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杜绝行政机关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干预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做到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摆脱包括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在内的行政干预,真正使政府成为企业的服务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同时可以加强对所有者的监督。

  (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为界定、确定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属于产权制度的范畴。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要权衡公平和效率,要把会计环境、会计人员的素质以及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综合起来考虑,最主要的是应明确会计政策选择的依据和批准时机。切实转变中国传统“人管人”的现象,切实做到“制度管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从外部加强企业的监督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从企业外部保证企业合理应用会计政策选择,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约束和监督,切实使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督落到实处。

  本人在南京和庆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时,经理为了接业务在一个客户急需报告时,他的观点是如果会计信息真实的就可以先出报告再补底稿。但是本人的确不敢苟同他的观点,如果出具了会计信息不真实报告,并且审计报告已经被其它管理当局采纳,且这份审计报告已给信息使用者带来错误的决策,这必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督的权威。同时,应该加强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整个的行业监管。只有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效地外部监督。

  (六)加大处罚力度

  由于不当的会计政策选择而导致会计信息歪曲或失真,并且这些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损失的,应追究企业会计人员、企业管理当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尤其应该对企业管理当局进行最严格的处罚。另外对会计人员和相关注册会计师追究民事责任,对造成损失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民事赔偿,用经济手段加以限制并且使其永远不得从事会计行业。

【关于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论文11-29

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职业责任的影响的论文08-01

会计方法选择下的企业税收筹划论文08-02

跨国公司会计准则的选择会计方法论文07-04

浅谈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冲击及其创新论文07-21

高级会计师如何选择论文题目11-16

高级会计师论文题目选择方法09-29

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论文12-01

蛋鸭养殖的品种介绍及其选择方法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