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绮遗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4-02-19 10:57:56 偲颖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题春绮遗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上学的时候,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题春绮遗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题春绮遗像

  清代:陈衡恪

  人亡有此忽惊喜,兀兀对之呼不起。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同死焉能两相见,一双白骨荒山里。

  及我生时悬我睛,朝朝伴我摩书史。

  漆棺幽閟是何物?心藏形貌差堪拟。

  去年欢笑已成尘,今日梦魂生泪泚。

  译文:

  突然发现已失去的人有遗像感到很惊余,用心的看着它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感叹余生孤零零的一个人,为什么一起活着却不一起死呢?一起死了还能够在地下相见,我们的白骨还可一起埋在荒山中。等到投胎兀生时悬挂着我的眼睛,看着你每天陪伴着我研究书画史书。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是什么?心里面你的声容相貌跟实际的的差不多啊。上一次的欢笑早已是很久以前,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泪水。

  注释:

  此:指遗像。兀兀(wù wù):用心的样子。对之:看着它。嗟余:感叹余生。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悬我睛:本用伍子胥典,此处仅用其字面,悬挂我的眼睛。摩书史:研究书画史书。漆棺幽閟(bì):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差:差不多。堪:可以。拟:相似。泪泚(cǐ):流下清泪。

  赏析:

  此诗是陈师曾为继室汪春绮所作,全诗纯用白描,感情跌宕起伏,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前二句,人虽已故,犹有遗像在焉,犹可朝夕相对,这是一喜,然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翻成悲怆。三四句承上,所悲者,留己一人苟活于世,“如何同生不同死”,问得痴绝。五六句再承上句,用顶真格,句法密不透风,然则即便同死,亦不得相见,惟留一双白骨没于荒山而已。六句间感情大开大阖,令人动容。后六句宕开一笔,极写夫妻感情之深。悬睛,本用伍子胥典,此处仅用其字面。伊人虽逝,音容笑貌宛在,而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清泪。全篇字字血泪,师曾可谓深于情者。

  作者简介:

  陈衡恪,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题春绮遗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春题湖上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07

春思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27

《春暮》曹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春雁》王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送春》王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4-15

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23

春不雨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2-11

题玉泉溪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0-12

题江阴城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