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国学的文化常识

时间:2021-06-19 20:54:07 国学 我要投稿

关于国学的文化常识

  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语文学习效率不高、语文成绩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师责备,准备了科举教育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关于国学的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做官)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明、清以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都称之童生。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厅、州)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方能进入府学、州学、县学学习,参加正式科举考试,所以又叫入学考试。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会试、殿试、三鼎甲、金榜题名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wéi)。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贡生、荫生、官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jiè)元。唐寅(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称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叫解元,会试第一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lù)二人而已。

  科举四宴

  为了笼络天下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为统治者效劳,古代科举制度还组织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参加由官方、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举四宴。四宴分别为: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落榜名人

  科举考试是步入官门的.途径,但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追求。3次落榜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落榜后下决心从医,一生精心研究,走遍长江黄河流域,经过27年的辛勤劳动,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成了药物巨著《本草纲目》。

  8次落榜的明代文人归有光,在嘉定招徒开学,发奋攻读,写下了《震川文集》40卷。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出了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少时即负盛名。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罗隐虽然10次落榜,但他矢志不渝,一直发奋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后来成了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集至今仍广泛流传。他的一首《蜂》(不论平地与山尖)为我们所熟知。

  太学

  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元溯五年开创太学,它是中国当时最高学府。太学选聘学优德劭者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学生,随教授学习,称为博士弟子。太学的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受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教材。

  翰林院

  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翰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而以其名官,则始于唐代。

  武德时,高祖设立由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翰林院,除文学之士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以待诏于院,史称“翰林初置,杂流并处”。

  玄宗时,遴(lín)选擅长文词之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待诏。

  开元二十六年(738),又另建翰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

  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国子监(jiàn

  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提供了小学生必备国学常识,希望对大家学好语文有所帮助。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百家其实只有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淮南子》

  五、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六、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作品:《吕氏春秋》

  七、兵家。创始人:孙武,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今存兵家著作有《六韬》、《黄石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等。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四大书院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宋代最著名的有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也叫应天书院、睢suī阳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行,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

  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办书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场所,最著名的有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明朝统治阶级曾先后4次毁禁书院,然而书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多次毁而不绝,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东林书院的对联写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六艺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

  礼:礼节(即今德育)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数:算法(计数)。

  喝墨水

  中国历史上的北齐(550-577年)朝廷曾下过命令,在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按滥劣程度而定。梁武帝时规定:士人应试时,凡书迹滥劣者要罚喝墨水一升;甚至当秀才、孝廉等再会试时,监考官发现有“文理孟浪,书写滥劣”时,也要叫他到专设的房间里去喝墨水一升。

  这条荒唐的法规沿袭了几个朝代,后来虽不盛行了,但用喝墨水多少来形容知识的多少,却保留在词汇里。现在多用来指上学读书,是一种诙谐的用法。与不同的词搭配可以表示人的文化水平高低。如:喝洋墨水的、没喝过什么墨水、墨水喝多了、喝了几年墨水等。

  鸿儒:

  汉代王充提出的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他将人才分为四等: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静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他认为教育目标应是培养博古通今、善于思考、能著书立说的“鸿儒”。唐·刘禹锡《陋室铭》有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国号

  即国家的称号,或一个朝代的名称。国家或朝代创建者首办的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

  朝代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练习7》)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夏朝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

  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bò)河南商丘汤

  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hào)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jiù)

  春秋前770-476年

  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yíng)政

  汉西汉前202-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

  新朝9-23年王莽

  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

  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

【国学的文化常识】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国学06-27

小学国学常识我国的年文化有什么03-01

国学试题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题目及参考答案02-28

国学小知识常识整理02-08

小学生必备知识国学常识之中国酒文化01-25

浅谈国学文化02-25

国学文化经典标语03-01

文化的认同国学06-30

国学常识:捻军起义的历史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