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18 22:32:47 考察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17年6月3日至6日,我十分荣幸的参加了由县教育局和县进修学校组织的杜郎口中学研修活动。在杜郎口中学我们深入课堂体味“杜郎口模式”的魅力,亲身感受杜郎口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所创造出“以学生为本”的“我的课堂,我是主角”的教学氛围,实地察看了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听取了校领导和优秀老师的报告。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我们的收获很多很多。在敬佩杜郎口中学大胆的教改创新和锲而不舍精神的同时,更感到汗颜和自愧不如。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走进杜郎口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自主、自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创新、探究”的巨幅标语,进入校门便感受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如:“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当时看到这些标语,我们的心灵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这里的每一张标语,都是一面前进的旗帜,每一句妙语都是杜郎口学子奋进的号角,无不演绎着孩子们在激情澎湃的教改浪潮中自信向上的精彩篇章。杜郎口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润物无声,把自信的雨露浇灌入学生的心灵。极大关注学生的存在与成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学校的主人。孩子们自己的励志豪言似乎比校园里经常能读到的伟人之言或名人名言更让人振奋,更催人奋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台阶说话。

但同时我也在想,这里的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吗?我们的学生提出问题都没人回答,他们是不是提前准备好了课,让我们看表演?带着怀疑的态度我们走进了教室,深入课堂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和我想象中的课堂截然不同。具体表现在: 1

首先,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无任何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室的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是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其次,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同时开放的,2 4个班无论哪节课你可以随便出入教室进行听课,这说明人家并不是因为有人听课的而刻意准备的,排除了做秀的可能性,而且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郎诵,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板演的机会;教室内的黑板不够,连地板、走廊都利用起来。“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是学习的主体”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从2002年秋季开始,杜郎口中学对课堂时间作出的“10+35”硬性规定,即教师所讲时间等于或小于10分钟,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者说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学生自主活动不少于35分钟。教师只要在一节课上讲解超过10分钟,即被判定为失败课。这样的课,学校责令其立即整改,整改不力的,停课思考。从形式上看,“10+35”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这就逼着老师们在课上少讲,精讲,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杜郎口中学逐步形成“三三六”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 2

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种模式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主体要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是为了自己会学”,“要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这一理论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诠释。在这里学生是学习主体,把课堂归还给了学生,真正地把“讲堂”变成了“学堂”。具体表现如下: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

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和积极消除了成员间的不平等思想。在转班中无论是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课,在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不光有小组内的交流和协助,也有小组外的交流和协助。小组成员在研讨问题,或是在课堂上的展示,都体现出集体荣誉高于个人荣誉的团队精神。在小组内组员之间团结的如同一个人,相互间的协作和补充没有一个是在他人的催促下走向展示的板面。有的小组能同一时间一下子站起来两三位同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展示和对展示进行补充。小组团结这样,班级团结依然如此,整个转班过程中没有一个班级出现过地上有纸屑的不卫生现象,地面,窗台,黑板,走廊,楼梯,墙壁等处没有看见痰迹,纸屑等情况,就连每班的饮水机也是擦拭的一尘不染。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杜郎口学校是一个团结如一的优秀集体。集体荣誉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小组建设和班级建设目标。

2、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

课堂氛围更能体现杜郎口中学的内在品质,尤其是在展示中每位同学就像一位位小老师,那种神情和自信,那种大度和姿态就像一位指挥者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镇定而又从容。展示中虽然寥寥数语然而学生们却认真对待,说者严肃,听着认真,即便是有小小的口误,听讲的同学也会及时补充和更正,没有笑场和起哄的现象。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又不失小小的善意的笑声。看着同学们的展示,一个个胸有成竹的那么的自信,连我这个从教近三十年的老教师页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那种自信和专注,那种严肃和认真,完完全全体现出杜郎口中学自主自信,探求创新的校本文化内涵。

3:三头并进高低搭配

在杜郎口中学还有一个令人折服的学习程序,那就是高低搭配,多层次的合作,结对子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学习之中,必须在小组内有所作为,必须在组长和中等以上的学生带领下完成本节或本日的学习任务。就以杜郎口的一节历史展示课为例,在展示上每一位同学都能动起来,其中一个细节告诉我,那就是高低搭配,多层次合作,结对学习等等。我也可以在学生中看出开始展示的学生在语言和表述上都有一点不足,回答问题都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而随后的补充就让人感到比前者有所进步,当展示进入高-潮时,最后学生的回答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又一个以人为本的体现,这就是“差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生等拔高”。这种高低搭配有机结合,即顾及到差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顾及到中等生的进步,同时也彰显了优等生的风采。虽然在学习中基本上没有看到优等生的展示,但是中等学生的补充,已经基本完善了问题的回答,优等生自然而然的就得到学习中的休息,并为下一个问题的拔高提供的思考上的空间。

在这样一个乡村初中的教室里,真是生气勃勃,活力四射,令人震撼!如此开放的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宰,成了真正的主人。他们的课堂怎么能有很高的教学效率,怎么能取得很高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呢? 而反观我校教学现状,课堂上演的仍是教师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反思我个人的课堂教学,虽然也试着把新课改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是仍摆脱不了教师讲为主导,满堂灌,对学生不放心,学生被动地听,使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并没有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还是被动的接受者,无论你设计的课有多精彩,有多新颖,学生还是在你的引导下步入你所设的陷阱之中,你所设计的,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学为主体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杜郎口中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样板。教育局组织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的目的,就在于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教改之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出课堂的勃勃生机。当然,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全体老师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共同努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转变为现实。

回顾我校的教改之路,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我认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1、各科都应该行动起来。一个班级优秀与否,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功劳,是全体科任教师齐心协力的结果。同样地,若只是语数外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学生又怎能优秀起来。

2、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毫不隐晦地说,这方面我们学校做得还不够细致深入,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常常是治标不治本。生活习惯良好的学生,都具有积极的上进心。这样的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每个走在前沿的课改名校使用导学案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评价课堂的标准不能搞“一刀切”。文科、理科的课堂魅力各有千秋,比如文科的展示可以是唱、跳、小品、三句半而理科的展示以学生的讲解为主。让课堂“闹”起来无可厚非,但理科很多时候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数学家可不是“说”出来的。

5、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展示自我。

6、一切从细节抓起,培养学生习惯,把我们平时认为不重要的要经常抓,把我们认为重要的要狠抓落实,改变学生,从细节抓起。

7、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备课,问题探究,守住课堂,抓住学生,不应该让一位学生思想抛锚,学无所获,要抓住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8、科学构建学习小组,发挥小组评价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精彩的展示。

9、准备好预习课,上好展示课,有效利用反馈课。

10、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 考察学习的这几天充实而又快乐,也许我只看到了一些皮毛,还没领会到他们课改的精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知:在课改的漫漫征途中我才刚刚扬帆起航,但我会坚持自己的课改信念,结合本班学情,将高效课堂进行到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生命的狂欢,让自己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奠基者。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2]

2017年6月15号到22号学校组织部门负责人和教研组长一行24人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考察学习课程改革,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使我亲身感受了杜郎口中学及昌乐二中课改的成果,经历了一次洗礼,体验了课改带来的全新快乐,也多了几分对课改的认识和思考。

一、 特色源于课堂,特色成于改革。

两所学校给我们共同的感觉是文化立校。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栋建筑育人,这是我步入校园最深切的感受。校园正门、走廊楼梯、花圃雕塑、教室墙壁、学校操场都变成了动态的育人载体,成为校园文化元素。杜郎口中学的“以人为本 关注生命”、昌乐二中的“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给我们以鲜明的印象。走进校园,文化气息扑面吹来,柔软袭人。学生是文化元素的核心,杜郎口中学每一处或短或长的标语、班风甚至走廊上的横幅都是学生的作品,质朴却不乏睿智;昌乐二中却技高一筹,学校的走廊文化成为一道风景,班级称谓、墙报名称独有二中风格。不过,再大再美的学校也只是外在的观感,我们更希望走进他们,真正了解他们在课堂教学上的思考、实践与收获。因此也就更为关注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

特色源于课堂,学校的任何改革都离不开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具体的教学手段不再赘述,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大多源于农村,学生在

课堂上却显得自信、大胆,课堂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闹市”,但是热闹的课堂源于师生共同的努力,可以想象他们在预习课上所下的功夫,这里已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向、方法,而我们看到的展示课或反馈课就更加能反映出预习课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率,开口便是精彩,课堂展示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欲望。老师有意封口,少说一句话,学生就多说一句话。这里有一个理念支撑,就是课堂的学生主体意识。而昌乐二中的学生课堂表现也是在小组活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解放教师的课堂行为。在昌乐二中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明显的,课堂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尤其注重课堂展示的点评,不是让学生代替老师讲解,而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昌乐二中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271高效课堂”不为模式惟高效,正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二、学校最重要的在于文化积淀,给学生留下的应该是文化内涵。

走近两所学校,均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现在很多学校追求的方向。杜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某句话成为学校廊前室内的印刷品时,心情是高兴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时候,自信心是不断被强化的;当学校在管理上力求细节的完美时,学生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昌乐二中的校园很美,从规划设计到细节入微处,文化的气息浓厚而且切近学生,这是校园应该留给学生的。昌乐二中的很多班级文化是可以借鉴、模仿的,比如教室的名称、口号、班徽等,我觉得他们在精心、精细地打

造班级文化,用昌乐二中的一位年级级部主任的话来说,“让孩子们爱上学习,让孩子们热爱生活,前提是班级信任”,教室内只有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时,教育才会发生。每个班级的组合就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不仅是课堂知识,更多的是校园文化生活的积淀。一所名校之所以崛起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这不是挂在墙上的,也不是说出来的,是每一个走进学校的师生甚至别人可以感受到的。

三、对于课程改个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几天来,我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虽然答案不全面或不深刻,但我希望更多的人去解读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学习和借鉴其精髓,来推动我校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1) 为什么课堂中不需要教师激情的调动,学生学习却积极主

动?

(2) 为什么学生在展示课中表现的如此精彩?

(3) 为什么课堂如此放得开,教师只讲10分钟或不讲?

(4) 为什么学生如此自信、合作意识强?

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能够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这之前,许多老师认为,我们的学生懒散、缺乏主动性,课上绝大多数同学不能自学,不会张嘴,不能交流合作,不能在解决问题中推进课堂的生成;我们的学生呆笨,缺乏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学科方面细微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不会注意到或根本不能够解决。于是我们绝大多数教师为我们课上、自习的放不开,为我们固步自封,列出了种种看似非常必要的理由。但事实是,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做到

改变传统理念,改变授课模式,做到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热烈讨论和积极展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我的建议与想法:我认为我校要尝试高效课堂教学应先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组织教师认真系统的学习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271导学案为提高课堂效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保障,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

二是全面对教师进行“小组建设”的强化培训。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总之,这次山东之行,我内心的感受是深刻的。努力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和品位,优化育人环境,重视舆-论文化建设,营造师生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是这两所中学能够立于名校之林的法宝。值得我们借鉴或反思的是,只有改变现有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构建出高效的课堂。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杜郎口考察学习心得08-03

杜郎口学习考察心得体会08-03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08-03

学习杜郎口心得体会05-05

学习杜郎口心得体会03-28

杜郎口学习心得12-13

学习杜郎口教学反思04-20

杜郎口学习心得02-23

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