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2-11-23 15:11:09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情境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引发了广大教师的深入思考。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数学知识,通过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也深入到每位教师的思想和心灵的深处,教师们也在不断的学习、优化自己。当今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也正在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走向“民主式”教学。传统“教师居于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正在向“学生发展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学好数学不仅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对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跟不上数学学科所提出的需求,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积极性不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低下。面对数学教学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认识到数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更认识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在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现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就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

要想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就需要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和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平淡的讲解,学生必然对枯燥的数学知识没有兴趣,面对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甚至会感到头疼。

高中生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生活阅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讲解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例题等等的讲授模式,要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让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怎样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许多数学知识都是从生活当中总结出来的,并且数学知识又会回到生活,指导生活。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通过把数学教学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去体会,一定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欲望,主动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数学知识的研究当中。

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时,枯燥、单调的理论讲解必然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统计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统计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实际运用,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对统计知识进行学习。在学生对统计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周围的一些事物进行统计调查。例如:学校周围超市的货物销量情况、近一段时间最受学生欢迎的书籍等等。通过把统计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到统计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统计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由于把统计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感到他们有机会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主动性更高,思维被放飞,创新能力也被激发。

二、巧用问题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是思考的源泉,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思考,更不会有所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注重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问题情境教学法也越来越得到了教师的重视。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活跃,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增强,使课堂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教师要想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在问题的设计上入手。只有教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问题,才能够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才能够真正发挥出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不能随意而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作为问题设计的指导原则,才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数学学习当中。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数学学习情况不同,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标准进行问题设计,必然不会照顾到全体学生。新课改强调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只有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促进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思考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数学教学,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每个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出教育的功能,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自主学习能力的具备是当今社会对每位学生所提出的新要求。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日益更新,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才会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处于不败之地。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一定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2]

一、自主学习概念的再认识

一般认为,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 。 他主性学习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状态下的被动性和消极性的学习,而自主学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第二,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度。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是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而存在,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帮助、指导下,运用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优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亦即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组织起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再反过来促进教师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便形成了一个"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机制。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发展学生自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研究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教师的教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

2、整体性原则。实践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监控等方面的培养。

3、个体性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允许有个性差异的出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经历,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4、反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过程,存在着反馈的机制。对学生来说,反馈能使他及时了

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控、修正。对教师来说,反馈可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对教学过程不断做出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能。

5、科学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现代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制定出教学计划和确定探究方法、教学模式,做到既科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预习自学

可以分为“读、圈、疑、思”四个环节:

1、读--预习首先要“读进去”。要细读、深思;对读不懂的地方和思不透之处,要提出疑点,找出问题,带着这些疑问上课,力争听懂,以便取得较好的效果。

2、圈--即划、批、写。预习时,应该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划”就是划关键字眼、划重点。读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关键,抓不住要点,那就没有读进去,要再读几遍。“批”就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验证。“写”就是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地整理出来。“划”、“批”、“写”这是阅读的“犁铧”。思考的种子,只有在耕耘过的土地上才能更好萌发。

3、疑--这是预习的深化。古人说:“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显示出一 个人的创造才能。”预习深入了就会有疑。疑,就是要求在精读教材,思考揣摩教材有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 步去钻研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思--预习后,自己关上课本想一想: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自己懂不懂?与这个新问题有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这样检查,可以看出自己预习的效果怎样,以便进行调整、改进。

(二)自学置疑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注意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积极迅速提出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由于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对本节所要学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积累了一些问题,所以学生在自学提纲的指导下对本节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明确,从而也能够迅速提出问题。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在预习以及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但不予以解答,继续让学生思考。

(三)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四)合作讨论

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和自学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激励

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学生讨论单个回答”、“学生讨论集体回答”“师生共同回答”等。通过上述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教师解析

经过充分的自学和讨论,学生对本节内容、重难点及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本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本节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还不能达到本节的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节的重难点、本节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用精练的语言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强调,使学生对本节知识形成清晰的网络,能熟练的应用本节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六)测试反馈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反馈。学生在经过自学、置疑、解疑、教师点拨后作一套本节的检测题。做完后,教师或学生给出答案,并给予简单解析。教师对检测成绩做以简单的统计,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要充分发挥检测题的功能,设计检测题时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

(七)小结反思

下课前2分钟由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本节应注意的问题。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上。因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仅要学会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还要学会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要学会反思问题解决过程中所用的数学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四、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

【课例一】下面以选修2—3教材中《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问题布设为例介绍自主学习的开展,教师就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有梯度地布设如下的问题提纲:

1.什么是n次独立重复试验?

2.n次独立重复试验有什么特点?

3.举例说明独立重复试验?

4.什么叫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符号如何表示?

5.B(n,p)中参数n,p的含义是什么?

6.举例说明服从二项分布的变量例子?

7.二项分布中的概率公式与表示二项式定理的公式有什么联系?

8.二项分布与两点分布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对问题的回答反映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举例说明独立重复试验的例子中学生跃跃欲试,有的举出了抛掷硬币问题、有的举出了射击问题、有的举出了有放回抽样问题,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了。

【课例2】《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本节课以动手实践为例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准备细绳、按钉、纸板、铅笔等用具。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画椭圆的数学实践,让学生自主总结椭圆的定义,注意的问题,揭示了定义的实质,使学生印象深刻。

【课例3】《曲边梯形的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选修2—2》第38—41页,由学生自主总结求解曲边梯形的“四步曲”: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过程。教师对第四步“取极限”进行详细讲解,因为此步是学生就近发展区所难以解决的部分,若忽略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障碍,所以必须由教师做好指导,来填补学生思维的漏洞 。同时做好课堂评价反馈,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解决与此节课相关“汽车行驶路程”问题,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自主学习模式的课堂开展,由预习到探究,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进行了新旧知识的更新、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经历了建构、整合、内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培养了自己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了原有单纯只靠老师被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旧模式。使学生学习积极性焕发了,学生思维也不断提升了。在原有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师生共同的课堂总结归纳,锻炼了学生总结能力。教师可以进一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补充与拓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继续学习,将自主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下,使课堂内外都能得到自主学习的开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驾驭时空的意识、自主求知的意识、自主交往的意识、自主活动的意识、自主探究的意识等。

2、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与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会获得更佳效果。

3、加强双基的训练,数学的学习新、旧知识衔接的非常紧密,基础不牢会带来新知识探究的障碍。

4、进行学习的课题或主题、活动的目标应以学生易于研究或是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能够解决为宜,难度太大的课程不易采自主学习模式。

5、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模式的过程要灵活,不易墨守陈规,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局部开展其中的某些环节。

6、教师要创设好的情景,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认识水平不断深化。

7、让学生在经历活动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的资助。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进一步探究、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学风。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1-23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1-23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1-23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0-2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1-23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1-23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1-2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11-23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