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时间:2023-05-16 11:54:08 偲颖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原则:

  当今社会,家长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当前少年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还是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鉴于中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孩子的溺爱、娇惯的家庭又为数众多,因而使得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有的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不会自己穿衣服,鞋带松了也不会自己系;有的不会扫地,擦桌,学校的值日也是家长代劳不可;甚至连红领巾也要妈妈帮忙戴。怪不得日本人会对中国的孩子下这一定义:中国这一代的孩子远远比不上日本。如此现状,不得不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学校,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首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为此,生活教师应该在内务整理方面进行“生活自理大比赛“活动,让学生通过竞赛增加了信心,并付诸于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还要在课余中,发现学生的细微的变化和微小的细节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能够自立地完成,如戴红领巾、系鞋带,翻正领子等。

  其次,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校学的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

  “阵地”。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对孩子的锻炼行为过多的干涉,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使孩子形成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格。有这么一个笑话,值得我们深思:一个研究生从小到大除了学习竟从未做过家务,不知道饭怎么煮,衣服怎么洗;一次,面对烧好的蛋,竟不知该如何去壳吃,拿在手里无从下手。从而,告诉我们,家长们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发掘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一、充分相信孩子,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看见大人在做事会要求试做,如洗碗,擦桌等。这时候,一定要给他们机会,并鼓励孩子要好好做,干得好。让他们觉得做事的乐趣。这样,孩子们才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二、多表扬,少指责。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有时做的事不能像大人所预料的一样,这时,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应该给予表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多次的实践中掌握方法。

  三、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做事中遇到的困难,家长与老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及时改正,而不要为此把事包揽过来,让孩子失去信心,从而生长依赖心理,反正有人会帮我做的,我不会干不要紧。养成了这种坏习惯,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总之,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件当务之急的大事。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自立歌》所说:滴自己的汗水,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让我们携手共进,把这一代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吧!

  相关资料:

  项目分析: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生活更是以孩子为中心,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以致孩子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员,在家庭中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长做,自己不动手,就连整理书包这样的事都不会。即使有些孩子想做,有些家长也不用他们做,时间一长他们也认为事情是大人们做的,与自己无关,缺乏劳动意识,致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能力差。这种不良意识学生不仅在家庭中如此,在学校及公共事物的集体活动中也缺乏责任感。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又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通过生活自理课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增强责任感,教育效果显著。

  措施:

  一、通过班会和思想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启发和动员,教育学生生活自理的重要性。并列举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他们成功的重要影响,举出其中的成功典型做学生的楷模。

  二、利用课外活动中的生活教育课指导学生学习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如收拾桌洞,桌面物品的摆放,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同桌比赛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既学习了整理内务,又培养了学生做事麻利,干净利落的习惯。

  三、轮流安排专人负责教室内的卫生及物品摆放。指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怎样摆放更合适,然后每天具体到人负责教室内务。这样使学生既养成了自我管理的习惯,又增强了责任意识。

  四、与家长联系好共同教育孩子劳动意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请家长监督协助学生学习自己动手洗刷,收拾房间,叠被褥等,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做自理、自立、勤劳的好孩子。

  五、积极做好家访工作,要求家长在家不能娇惯孩子,能让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做。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联系家长,积极检查,改掉学生在家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效果及评价:

  通过在学校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家长对孩子情况的反映,可以明显看出生活自理教育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教育效果显著。这类课程让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自信力明显提高,参与各类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不良风气明显减少,对学习、生活等积极事物精力投入比较集中,班级好气氛愈来愈浓。看到学生的变化老师感到由衷地欣慰,这也坚定了我们今后继续培养学生其他良好习惯的信心。

  培养方法建议: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活、学习和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当孩子的能力有所发挥时,他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时,对他树立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

  5、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且要努力做好;不该做的事不要做,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要让孩子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或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等。

  6、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要求孩子做到:

  1.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2.防触电、防溺水、不玩火,不做危险游戏;

  3.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礼物,不跟陌生人走;

  4.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5.掌握基本的紧急情况的自救、求救方式;

  6.知道常用的电话号码:110,119,120,知道什么时候打哪个电话。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11-16

如何培养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12-01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11-09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09-19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12-13

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09-23

如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10-13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09-2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