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分析

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1-06-24 14:40:33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

《鸿门宴》、《垓下之战》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的两篇必学的文言文,也是司马迁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项羽——这位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在步步为营、充满暗藏杀机的宴会中,在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战斗中,从占据主动地位的他一步步走向了被动,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其自身的双重性格造成的,因为故事中项羽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毫无疑问,司马迁对项羽是抱着肯定与欣赏的态度的。司马迁将自己所有的情感融注笔端,塑造了这样一个光明磊落、勇武豪壮,然而最终却兵败自刎的悲剧英雄,其目的在于通过“悲”反衬出“美”,通过“苦难”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

一、英雄本色、大人格的项羽

首先,项羽是个英雄。秦时皇帝游会稽之时,年少的项羽就曾说“彼可取而代之”,足见其志向远大。秦朝末年,社会动荡,群雄并起,本无任何基础的项羽却凭自己的英勇和胆识,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在秦末大地上拔地而起,可以说,没有项羽也就没有大汉王朝。东城快战之时,项羽独自一人斩杀敌军数百人。史记曾这样描写:“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从这便可以看出项羽的威风。项羽称霸时不过二十六七岁,可为少年得志,而且在作战时只要霸王一张目叱之,谁看见了都得吓得屁滚尿流,这该是多大的气场。

其次,项羽更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这是古之定论。且不说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单说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足以令人心曳神摇,感佩万分。项羽闻听刘邦欲王关中,勃然大怒,立即发兵击之,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他们两人虽有怀王之约,但刘邦侥幸入关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称王,毫无愧疚之心,实非正人君子所为。刘邦前来道歉,项羽不仅予以原谅,而且当即说出了告密者,这是他的磊落而非卤莽。过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计较?只有以诚相见,才能尽弃前嫌,和好如初。大敌当前,岂能内讧?樊哙私闯军帐,恶言相向,项羽不仅不计较,反而酒肉款待,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钝。樊哙为救其主,敢作敢当,可见其忠,生吃彘肩,可见其勇,忠勇兼备,堪称好汉。项羽壮之,可谓好汉惜好汉。刘邦不辞而别,实属无礼,项羽不仅不在意,还网开一面,助其逃脱,这是他的仁义而非不智。刘邦毕竟是义军主将,劳苦而功高,如若杀之,实属不仁不义,与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两样?勇敢、豪放、从容、率直、磊落、大度、仁义,这就是历史上的项羽,一个集世间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一个具有帝王气质、君子风范的英雄。

第三,项羽的英雄本色还在于他的本真和纯朴的人性美。项羽虽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个凡夫俗子,他敢爱敢恨、心地透亮,活得本真而洒脱,这是项羽的小人格,一个平凡的人所具有的善良纯朴的本性。兵败垓下,退守乌江,走投无路之际,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让我们窥见了他心底最真实的一面,这里有他的自责,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对江东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宁死也不肯回江东,源于他的自尊,同时,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诠释。项羽是一个英雄豪迈、骁勇善战、多情重义之人。乌江岸边,生死存亡之时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慨然赴死;不忍宝马同行毅然赠于忠诚之士,实乃重情重义之人;以数十击数千,当者披靡,斩将刈旗,身处绝地,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他爱江山更爱美人,爱得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他是一个硬汉子,但也有软弱无助、孤寂难奈的时候,他也需要女人纤纤细手的抚慰,也需要爱情的滋润。值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潸然泣下,悲歌慷慨痛别佳人,一幕“霸王别姬”,把一个男人爱的情怀、爱的无奈展漏无遗,让人心碎。分封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只做了个徒有虚名的“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洋溢着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二、刚愎自用、缺少谋略的项羽

项羽本应该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泽被后世,名垂青史,但是什么将这铁血男儿拉入了

英雄末路的深渊?是他的自私吝啬、目光短浅、冲动鲁莽、优柔寡断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失败!

1.项羽的性格中有自私吝啬、唯我独尊、唯权至上的一面。在反秦之初,他有地不肯分,有权不肯释,不知收买人心,缺乏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知人善任的眼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他拱手将众多人才送给了对手,也将天下民心尽付与刘邦。

《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项羽的性格中有做事轻率草莽、不计后果的一面。项羽在西进关中时,投降楚国的秦军受楚军虐-待,产生了敌对情绪,导致军心动摇。项羽为了稳定军心,一夜之间在新安城南袭击活埋了20万投降的秦军。20万人命,一夜之间成了军事斗争的牺牲品,激发起了众多的民怨。火烧了阿房宫,熊熊燃烧的大火三个月不灭,大火宣泄着项羽对暴-政的愤怒,但这样做更是他草莽轻率的体现。其行为只会让他尽失民心,没有民心的政权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源本,他的政治统治基础就处处潜藏着危机。

3.项羽的性格中有优柔寡断的一面。《鸿门宴》开始,项羽处于主动地位,用樊哙的话来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找机会处死刘邦是易如反掌。但是项羽耳根子软,他在项伯的劝说下,改变了原来的意图。最后在项庄舞剑时,亚父多次示意下手,项羽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没有动手,一次次错失了良机,由主动转向被动。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乌江河畔,他不思如何破敌脱困,只想着美女宝马、儿女情长,葬送了自己。他没有冷静而果决的心智,缺少成为帝王所必需的理智与冷酷。

4.项羽的性格中有胸无城府、缺少谋略的一面。他没有做大事的计划与战略目标,在刘邦为了得天下而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的时候,项羽想着的却是如何在前进的路上,在只走了一半的情况下衣锦还乡,向父老炫耀。打仗时他不是在阵中统筹全军,而是披甲冲杀在队伍最前方,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只是匹夫之勇,而非将帅。甚至在决战垓下之时,他还想快战一场,以显英勇,鲁莽而只顾一时的痛快,使他逞了一时之能,却败了一世伟业。

尽管项羽性格中存在种种缺点,但我们仍认为项羽是一个悲壮而色彩浓烈的英雄。项羽的性格中有着悲剧人物所无法抗拒的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自己踏上命定的轨道上。项羽一生被自己的性格羁绊,正好验证了这句话,因此,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缺少谋略。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执著于自己的人生,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这种固执往往在他遭遇苦难时,容易使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甚至遭受失败的命运。然而,若不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活下去,他是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苟活,所以他选择以自刎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这就是项羽身为悲剧英雄的体现。他像流星般一闪而逝,留给后人无限地唏嘘与感叹。南宋词人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一座金铸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历史的战车上,供后人瞻仰。

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2]

鲁迅曾这样称赞过《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后,开始写《史记》,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与和全部的精神,共历十余年。朝代更替,历史兴衰都通过不同的人物事迹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司马迁的笔触,让这些英雄变得有血有肉,支撑着历史的骨架,还原给我们一个最真实的历史。这其间最成功的英雄人物——项羽在秦汉之际为历史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勿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就是这样一位英雄。项羽虽说最终归与失败,但展现给人们的项羽是一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司马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写失败,又不以成败论英雄。然而历史的成败决定于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项羽其复杂矛盾的多重性格特征,就奠定了他注定不凡的基础。 心怀大志却浮躁粗疏。项羽曾这样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年少时便有如此凌云之志,却单单止于浅尝辄止、略知其义,又不肯继续学下去。对一件事没有足够的专注力,使得他不能成为一个军事家或者文学家。他虽粗疏浮躁,但这种性格却使得他豪迈不群、富有野心,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颇有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之豪言壮志,也使得他在巨鹿之战中初露头角。

勇武善战却谋略不足。巨鹿之战、东城快战中都对项羽进行了泼墨。他审时度势、果敢坚毅,善于决策的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东城快战中,他仅持二十八名骑兵,便杀出数千层敌兵的层层包围之圈。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这样临危不惧,所向披靡却不善于政治经营。“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

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一段豪言壮语透露出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斥武力以经营天下,空有匹夫之勇,没有政治胸怀。

直率果敢却刚愎自用。轻信农夫于,以至队伍深陷沼泽性格直率粗狂,却也头脑简单,自负自尊不知自责,从不相信别人骗他。“恃战胜自强”以为单靠自己的勇猛的武力就可以征服世界,谁知错过了很多可以帮助他完成丰功伟业的人。生性多疑的他,因一个小小的离间就疏远范增,使得这个他最得力的助手离开了他。后在政治和军事上连连失误,盲目的自大也将他送进了深渊,最终为刘邦所灭。

暴烈狠毒却知耻重义。他坑杀已降秦卒二十余万,火烧秦宫。有人触怒他,他便“烹之”,却从不思考别人的话是否有可取之处,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的贪婪和自私。可乌江自刎的这段话却字字珠玑:“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临大难而不自陨。却对汉骑司马吕马童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这种壮举,也使得吕马童羞愧难当。 铁血硬汉却儿女情长。有诗云“若非项羽乌江去,怎得沛公坐千秋。”这样一位壮士却也柔情似骨。垓下之围,项羽与虞姬饮酒帐中,他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的这首《和垓下歌》,既是历史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她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歌毕便拔剑自刎。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这是 悲痛欲绝的动力,却只有深情之人才有的动力。

性格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项羽最终失败的命运,与他的性格弱点是分不开的。但就是这样矛盾又复杂的性格,让项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项羽不断奋斗、敢于抗争、不畏强暴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当书写在心的,他的坚毅果敢、豪爽不羁这些富有特色的性格特点在他的身上一一体现,矛盾的、对立的性格也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书写了他自己精彩的一生,更描绘了一段精彩的历史。他的英魂将在历史的天空里飘翔,经久不散。他是英雄,一位真正的英雄。

【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03-14

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07-17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03-07

《心声》人物形象的分析03-09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03-17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01-20

边城人物形象分析05-01

浮士德人物形象分析05-01

保尔人物形象分析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