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读后感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

时间:2021-06-24 13:48:02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哈姆雷特读后感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丹麦的王子,莎士比亚笔下的传奇人物。他从父亲的幽灵口中得知娶了母后的叔父——新国王克劳狄斯正是将父亲毒害的篡位者。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想要复仇的哈姆雷特因为多虑而犹豫的性格无法直接向克劳狄斯复仇,他假装发疯给自己伪装,通过排演一出类似克劳狄斯毒死自己父亲的戏去观察克劳狄斯的反应,又在向母亲质问时意外杀死了大臣波洛涅斯。而波洛涅斯之女奥菲利亚却深爱着哈姆雷特,在哈姆雷特发疯与父亲被杀的双重打击下发疯意外溺水身亡。企图把哈姆雷特送往英国杀死的克劳狄斯在阴谋没有得逞后,联合想要替父报仇的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设计在一场比武中害死哈姆雷特,最终王后误饮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布下的毒酒,克劳狄斯被哈姆雷特刺死,哈姆雷特则与雷欧提斯双双中毒剑而亡,这里面的所有人,都走向了人生的悲剧。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许多人把目光的焦点都聚集在哈姆雷特为复仇做的事情上,而我,却注意到这剧本里面的两个女性角色——皇后与奥菲利亚。

哈姆雷特读后感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

皇后——乔特鲁德,在多数人的眼中,她在老国王尸体前流下的是虚伪的泪,只为了地位和权贵,背信弃义,在老国王暴毙的后就嫁给窃国小叔子的克劳狄斯,连儿子哈姆雷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竟然与他的叔父乱-伦,而且是在他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候,以致于在他揭穿克劳狄斯的阴谋后忍不住去质问她的母亲:“ 羞啊!你不觉得惭愧吗? 要是地狱中的孽火可以在一个中年妇人的骨髓里煽起了蠢动, 那么在青春的烈焰中, 让贞操像蜡一样融化吧。当无法阻遏的情欲大举进攻的时候, 用不着喊什么羞耻了,因为霜雪都会自动燃烧, 理智都会做情欲的奴隶呢。可是不要上我叔父的床! 即使你已经失节, 也得勉力学做一个贞节妇人的样子。”难道她与老国王就没有一点情分?如此急于投入一段新感情,只因为荣华富贵?我觉得乔特鲁德背后有着她的一番考虑,当克劳狄斯向她提出结婚时,要么她答应,继续拥有着皇后的权力与名衔;要么就是一死,从此烟消云散。有人可能会说,那为何她不选择死,以示坚贞,还能保全名节,死后或许还会有赞颂她的声音。因为她的心底还有着她的儿子——哈姆雷特。俗话说:嫁夫随夫,夫死从子,老国王已经去世了,她的依靠只剩下这个性格有些孤僻的儿子。我想皇后可能考虑到,如果她一死,哈姆雷特这个老国王的后裔肯定会受到克劳狄斯的

迫-害;如果她嫁给克劳狄斯,或许克劳狄斯还会乃念一些情分放过哈姆雷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她火速地改嫁了,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即使牺牲自己,能保护儿子这已经足够,尽管她清楚她会永远的被人轻视、辱骂,甚至是儿子的不解、羞辱。到结局,我更肯定乔特鲁德绝不是那种薄情的人,她毅然为儿子挡下那杯“庆贺胜利”的毒酒,用尽了最后一口气来保护她最亲的人。在封建王朝的笼罩下,由男性主宰的社会体系中,作为女性,她是柔弱的,柔弱得“身如柳絮随风飘”,面对可悲可怜的命运,她只能无奈的接受。但作为母亲的她,又是坚强的,她对哈姆雷特的`爱毋庸置疑。乔特鲁德的悲剧,给我们揭示了当时欧洲封建王朝的腐-败,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女性是如何地被“边缘化”,在她们只能是社会斗争中的牺牲品。

同样作为牺牲品的,还有她——奥菲利亚。金色的长发,出众的容貌,在剧中的形象是美丽、纯真、乖巧、善良的,宛如一位落在凡间的天使。但是天使最终也走向悲剧,因为她生活的环境不是天堂,而是在女性受限制、受压迫的父权主义社会下。一开始奥菲利亚就向即将远行的哥哥倾吐了她爱慕哈姆雷特的少女心事,哥哥劝诫她说:关于哈姆莱特和他的调情献媚,你必须把它看成是年轻人一时的感情冲动,就像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凋谢,甜蜜而不持久,一时间的芬芳和喜悦,如此而已;后来,她又与父亲谈论关于恋情的事,父亲持着反对的态度对她说:我知道一个人在热情萌发的时候是什么样誓言都能说出口的!这些火是光大于热,刚刚说出口就会光消焰灭,你不能把它当作真火来看待。我希望你少露一些你女儿家的脸,总之一句话,我不允许你一有空闲就和哈姆雷特殿下在一起,你听明白了吗? 在双重的反对下,奥菲利亚并没有就此放弃这段爱情,因为那时哈姆雷特还没有变得“疯癫”,直到哈姆雷特清楚了自己父亲惨死的遭遇,母亲对父亲的不忠让他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他把对母亲的偏见与怨恨全盘扔向奥菲利亚: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她的心已经沉了下去。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哈姆雷特的多疑、冲动,他一剑刺死了躲在帷幕后的她的父亲波洛涅斯。她的心彻底地破碎了,那可是她最最敬爱的父亲啊,最致命的伤害竟然来自她爱慕的人。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却被残酷的现实逐一破开。对于这个世界,她绝望了,绝望到脑袋已经不受控制,借着不受控制的思想逃避丑恶的世界。她开始喃喃自语,

《哈姆雷特读后感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给皇宫内的人送花以哀悼父亲的离世,又爬上一根横垂的树枝,想要把她的花冠挂在上面;就在这时候,一根树枝折断了,她就连人带花一起落下呜咽的溪水里。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唱着古老的谣曲,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她处境的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可是不多一会儿,她的衣服给水浸得重起来了,歌儿还没有唱完,就已经沉到泥里去了。可怜的美人儿,带着她的绝望,从此烟消云散了。葬礼的时候,哈姆雷特带来了一句真心的告白:我爱奥菲利亚,四万个兄弟的爱加起来也比不上我对她的爱。如果决裂、弑父都没有发生,哈姆雷特也许可以与奥菲利亚相守终生,可惜一切已经迟了,这世上没有扭转命运的后悔药。 皇后与奥菲利亚,虽然是剧中的配角,更是男权斗争中的边缘人物,但却是整部剧中悲剧色彩最深刻的。在当时男权主宰的现实社会,所谓的伟大的母-子情、刻骨铭心的爱情,都只是镜花水月。女人,只是男人的依附品,社会斗争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从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有的悲剧都是社会的不公所给予的。她们的遭遇也让我们了解到,这不单止是个体事件,而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反映着社会的冲突。对比起皇后与奥菲利亚,我想起了我们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再生缘》里的孟丽君,她才貌双全,挟封建道德以反封建秩序,挟爵禄名位以反男尊女卑,挟君威而不认父母,挟师道而不认丈夫,挟贞操节烈而违抗朝廷,原作没有结局,他人续写的结局有诸多版本,但最终都是屈服于男权社会之下。我想,这就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女性角色都带着永恒的悲剧旋律吧。

哈姆雷特读后感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 [篇2]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思想特点和艺术成就。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丹麦史》。剧情虽然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但剧中的描写的环境却处处使人联想到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英的现实。在那样色现实背景下理解剧中的女性,贵族少女奥菲利娅和丹麦王后乔特鲁德,无疑成了现实社会的牺牲品。

王后乔特鲁德,被安排首次出场在第一幕第二场。在前夫老哈姆莱特去世两个多月后就同他的弟弟克劳狄斯结婚了,这时候她就在儿子哈姆雷特面前乔装出一副贤妻的形象。“对丹麦王应该和颜悦色一点”,她对儿子说,本应该在失去丈夫后悲痛万分的她竟然振振有辞地说教起儿子对做自己父亲的叔叔要恭敬,并且对丈夫的死抱着这样平静的态度:“活着的人谁都要死去,从生活踏入永久的宁静。”一开始就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女人究竟是怎么一个形象呢?

当鬼魂出现对哈姆雷特倾诉完正个诡秘阴谋的时候,真-相大白了。这个女人掩饰地背后是联合奸夫杀害了自己的男人。当哈姆雷特向她挑名一切的时候,她很恐惧,她说:“啊,哈姆莱特!不要说下去了,你使我的眼睛看进了我自己灵魂的深处,看见我灵魂里那些洗拭不去的黑色的污点。”

莎士比亚对王后乔特鲁德的塑造也主要是语言表现。她曾经联合克劳狄斯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而这个男人并不比她的丈夫勇敢、威武,比不上他的几百分之一,究竟为什么呢?是欲望膨胀的唆使,就动了杀夫的念头,这样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按照当时的规矩,新国王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老国王遗留的一切,包括王冠,包括王后。于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背弃了以前的爱情诺言,阴谋杀害了丈夫得到另一个男人。也许当时的社会背景会让很多读者对王后乔特鲁德的遭遇感到同情,那么他们就错了,这个恶毒的女人恰恰就利用了这个惯例,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了。可是,她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她后来的恐惧足以证明这一点。

王后乔特鲁德从一另个角度来说,是一个典型的双重性格的人。在儿子面前,他永远是一个慈善和蔼无微不至的母亲形象。无论是刚一开始怕儿子冲撞新丈夫对他的教育引导还是后来哈姆雷特跟雷欧提斯的决斗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和害怕都能体现莎士比亚对王后乔特鲁德双重性格的塑造。

她的死去,是作者对丑恶的否定,也算是对死去的国王的忏悔吧,不过作者安排她被自己爱的国王的弟弟的毒酒毒死应该是她作茧自缚的批判,带有悲剧色彩。

戏剧中还有一个女性形象,便是贵族少女奥菲利娅。她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她以其温柔、纯真和专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非凡魅力的女性形象。但她太过柔弱经不起打击,最终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品。

她的第一次亮相就显示了他的天真和纯洁,她向哥哥雷欧提斯诉说了哈姆莱特对她的爱情,并接受了哥哥的忠告,她说“你的话已经锁在我的记忆里,那钥匙你替我保管着吧”。

后来她的父亲知道以后就禁止她跟哈姆莱特来往,不准回他的信也部能够见他,再见到哈姆雷特的时候,他就疯疯癫癫了。这个纯洁的少女就单纯的以为是自己没有接受他让他发疯了。于是,她就开始配合他的父亲寻找哈姆雷特发疯的原因,他根本想不到,她已经是在被国王利用了,等他调查出真正原因,哈姆莱特就危险了。可是这个少女最后都没有明白这点。当父亲突然死去,加上心爱的哈姆雷特离她而去的时候,亲请没有了,爱情死亡的时候,医科脆弱的心再也承受不起这样的附和,她死了。自杀。只有这样,她才解脱了,彻底离开了让他伤心的世界。

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父亲的死给了她致命的打击,在她脆弱的时候,哈姆莱特这个她深爱的王子,一个曾经爱着他的王子发出这样的言语“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她也算是爱情的牺牲品了,因为心爱的人的离开对她来说无非是痛上加痛,她是多么单纯、善良没有心计的少女啊,经历了这么多人生悲郁,是谁也无法忍受的于是就选择了死亡。

作者在塑造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时候,完全有别于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不再是突显“独白”对展示人物心理状态的作用。他们的塑造存在于他们与其他人物交流的语言对话中。随着情节的展开,两位女性形象也分外鲜明。

剧中的两个女性都是一个结局,死了,不论是什么方式地离去都不难看出,在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作为女性的他们根本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最终只能继承他们社会牺牲品的化身。

【哈姆雷特读后感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相关文章:

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05-01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09-08

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05-01

读哈姆雷特有感人物形象分析05-01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05-01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05-01

广告中女性形象分析03-30

现代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05-01

哈姆雷特读后感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