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

宜兴水利监控系统方案

时间:2021-06-23 16:32:22 监控 我要投稿

宜兴水利监控系统方案

水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既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大国,也是一个中度缺水以及水患多发的国家,水资源的管理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对水资源的环境监测与调度管理也成为管理工作重心,对水资源的监控除了安全的因素,还需要体现环保、节约的监管力度。

宜兴水利监控系统方案

本文介绍的基于融合监控系统的系列解决方案旨在辅助水利部门建设跨地区、跨部门、跨流域的水资源融合监控系统,及时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汛情、险情、灾情及水资源污染进行动态监视,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可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对各级领导做出科学决策,减少洪水灾害,缓解防洪压力,合理调度水资源,防止污染与非法用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活生产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水资源监控全方位分析

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监管,在建设监控系统时不应孤立、分散地去解决局部、个体的问题,而是进行全方位综合监控。在思考监控系统的设计时,将会从三个方面分析:监控的应用场合或用途;工作人员对监控的要求;水利应用环境对监控系统的特殊要求,包括管理体系、工程建设、业务应用等方面的环境。

监控的应用场合或用途

在水利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监控系统常应用于以下场合:

· 水利工程监控,作为治水兴利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在安全防范、日常管理、维护巡检、汛期防灾、应急指挥等多方面加强监控;

· 防灾监测与信息分发,对于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水土灾害活动的监测与预警,及时通知主管部门与居民,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 水资源监管、水污染事件处理,对于水库、河流取水点的环境监测,防止安全事件与污染事件,利于环保执法取证;

· 引水调度,对水资源的使用调配进行监管,防止水资源流失与盗水事件。 工作人员对监控的要求

简单的说,过去在水利监控、水文监测工作中常提到“四遥”要素——遥测、遥控、遥信、遥调,随着视频监控技术在水利行业的推广应用,监控要素也增加了第五遥——遥视,通过视频监控与数据监测手段的相辅相成,提高水利部门的监管水平、增强监管效果。 视频监控在水利行业的应用需要考虑工作人员在特定环境中的一些要求,比如在水利安防应用中,不论是防盗、防破坏的安防需求,还是防洪防灾的安防需求,夜间监控是必须考虑的,因为水利监控环境大都在野外,夜间基本没有环境光,夜间监控使用的低照度摄像机灵敏度要高,或者有补光措施;还有对部分水体监控要求摄像机支持大变倍,以便能远视距

观察;有的监控点位要求清晰度很高,能分辨水面的漂浮物,或远处的船只标识等等。 水利应用环境对系统的特殊要求

首先,考虑到水资源环境的特殊性,水利部门在管理上采用既有垂直式行政管理,又有上下游关联式流域管理的交叉体系,因此在流域、省、市、县(区)级水利主管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中心都会设置各级监控中心,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水文监测单位设置监控站。监控中心和监控站通过自建专网或租用公网专线连接,构成多层多节点的网状结构。

其次,水利监控设施多在户外甚至野外,条件恶劣,摄像机等设备必须具备防水、防雷、防锈蚀、防高低温、防大风等特性,在很多实际工程应用中,大多数摄像机损坏是因为雷击,还有的设备因高温工作而死机。在某些入海口处所选用的设备还应考虑防盐雾、防腐蚀、防锈蚀、防变形等问题。此外,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处于野外,容易成为偷盗的目标,因而在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防盗、防暴等要求,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其他还有传输、供电方面的环境特殊性,如有的场所无法敷设线缆,只能采用无线传输、风光互补发电等等。

第三,水利部门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防洪预警、水文监测、工程管理、视频会商等业务系统,需要将视频监控与这些业务系统对接、关联,以最大化发挥视频信息在业务应用中的作用。因此各级监控中心的监控平台应具备可扩展的业务接口,方便实现与水利其它业务子系统的对接,并应具有资产管理、设备自动巡检及智能事后检索等符合水利实际应用需求,便于水利部门方便实现系统管理的扩展应用功能。

基于融合监控系统的水利监控解决方案

前文阐述了笔者对水利监控系统设计方面的问题分析,下面谈谈具体的解决方案。 本案在业界率先提出“融合监控”的概念,致力于丰富视频物联网在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的方案正是融合监控理念在水利行业的具体应用展现,分别从监控点前端采集、中间传输、后端管理应用几个环节,结合应用场合的差异性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

《宜兴水利监控系统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系统结构

水利融合监控系统由各级监控中心和监控站组成。在省、市、县(区)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单位、防汛指挥中心分别设置监控中心,在水利工程管理和水文监测等单位设置监控站。监控中心和监控站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构成多层多节点的网状结构。

监控站与一个或多个前端监控点直接相连,采集前端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其它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和存储。一般监控站均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直接管理部门和水文部门。监控中心则控制、监视、管理、调阅本辖区内监控站的所有图像信息,并向公众发布实时状况图像信息。

市、县(区)级监控中心配置视频流媒体服务器,可向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监控中心提供图像信息。省级监控中心则通过统一的网络监控管理平台,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监视、管理、调阅省内监控站的图像。

这种架构适合流域监控的要求,体现了流域监控的特点,同时在防汛时刻确保各级领导和决策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获取实时视频信息。

监控前端

水利部门所管辖的水体资源和水利工程类型多样,包括水库、河流、堤围、渔港、水利枢纽、供水设施等,监控场所涉及水闸、大堤、坝体、港湾、采水点、自来水厂、水文站、防汛亭、水电设施、溢洪道等,这些场所可能在城区,也可能在野外、偏远山区,有的配备

有专用机房,有的只有简单的立杆和防水设备箱,有的可以通过光纤专线,有的则需要无线传输,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监控现场选择适合的监控前端产品,满足各自特殊的.需求。

1、水库

由于场景开阔、水域面积大,有专用机房,且一般需要录像,可采用日夜两用的高变倍模拟球机,配合数字硬盘录像机DVR,通过接入光纤专线或通过3G无线公网,将现场画面传递到监控中心。

在高清应用方案上,对于已建模数混合监控的水库,建议配备HD-SDI数字高清摄像机,结合带智能分析功能的高清DVR,可利用原有线路资源平滑升级到高清系统,可实现对水库的水体质量和表面漂浮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或溺水事件,还可配合水质探测装置进一步准确掌握水资源状况。

2、堤围、渔港、防汛亭、水文站、采水点

这些场所一般没有专门配套的机房,也没有录像的需求,在传输和供电方面需要更加灵活、方便的部署,我们为这些场所配备了轻便、易安装、低功耗的网络摄像机,可以通过敷设光缆或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线路资源,将图像传送到监控中心,对于部分难以铺设线缆的地区,还可以直接用3G公网进行无线传输,能大大减少工程量,提高布点效率。

在高清应用方案上,建议配备网络高清摄像机,尤其适合堤围、渔港这样视场开阔的场景,另外结合水位水质传感器,可对于水文站、采水点这些场所进行视频、数据综合监控。

3、水利枢纽工程

水利枢纽工程由于规模较大,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监控部署,包括工程周边的边界防范,工程内部各场所的监控,如水闸、机组、上游坝坡、水位标尺等,水利枢纽工程有专门的机房环境和长途线路资源,可将各种音视频监控、动力环境监控信息统一接入到监控主机,然后通过专线传输到监控中心。

4、自来水厂

自来水厂监控主要包括水源井、加压泵房、管网的监控。水源井、加压泵房的点较少,且相对集中,是重点监控对象,可采用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增加视频监控。每个监控点安装监控主机,接入传感器、智能设备、视频设备,实现对水源井、加压泵房的监控。管网监测点较多,且分散,可采用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方便部署。每个监控点安装小型监控采集装置,接入传感器,实现对管网的监控。

5、机动监控点、应急车、单兵系统

虽然水利部门花费巨额投资建设了大量监控点,但相对我国广阔的水域资源而言,仍显得匮乏,尤其在汛期突发情况很多,因此需要准备一定的机动、应急响应能力。可通过架设无线监控点、携带单兵系统进行现场的临时监控,或者装备应急监测/指挥车到各处进行机动的采集、观测与调度指挥。

在监控前端设计方面,我们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比如供电问题,位于偏僻地区的监控设备取电困难,我们一方面采取借助其他能源发电,比如风光发电、油机发电,目前不少无人值守水文站、观测站也是采用风光互补发电来满足日常监测与无线传输的需求。另一方面采用低功耗设备,或采取定时休眠/唤醒来节能。有些地区我们还可以采用高压直流、远端供电方式,从监控站机房向监控点设备进行输电。

另一个是防雷问题,水利工程往往建设在野外空旷之处,易受到雷电侵袭,监控点设备的电源一般在现场就近取用,也易受雷电影响产生高压和浪涌电流,为了设备能可靠、长久地运行,摄像机杆和前端机箱必须接地;对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均应配置防雷设备,以防止雷电对摄像机等设备的损坏;对各监控站点均应配置电源浪涌保护器,防止雷电的侵袭。 第三个是夜间监控问题,现有水利工程中,不少未安装照明系统,而夜间又往往是抗洪的关键时刻,因而在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夜间监控的要求,可采用射灯照明或红外方式。建设优先选用射灯照明模式。夜间监控中,辅助照明设备开启时投射到被监控区域的有效照度应不低于40W白炽灯照度。红外摄像机的有效监视距离应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室外一般不应低于30米。

《宜兴水利监控系统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传输线路

业内一般将水利监控的传输线路分为两类,一类是接入线路,一类是骨干线路。接入线路解决将位于水库、枢纽、河道等各地监控点图像、数据传到监控站或汇聚点,骨干线路则将图像、数据等信息远程传输到上级监控中心。

对于骨干线路,通常采用水利政务专网,各省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建设时已做了网络建设和改造,除视频监控外,还承载了视频会商与水情监测等业务。鉴于大流域管理的需求,有的还建设了跨省线路,便于下游地区对上游水情的及时了解。

由于水利环境的复杂性,接入线路就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通常我们会结合监控的要求和环境两方面来选择传输方式,对于监控画面要求清晰、实时的点位(比如水库、堤围、渔港、枢纽等),一般采用有线传输,借助水利部门自建专网或租用运营商的专线资源。一些无人值守泵站、河道监测站、水文站,位于崇山峻岭深处或荒无人烟之地,或者即便在城区,但有线网络难以到达或者投资较大的地区,则考虑无线网络(以3G网络为主)或点对点传输通道(如微波无线扩频、OFDM)。

这里特别提到一点,山洪灾害是我国现阶段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较大的水患类型,有突发性、隐蔽性、破坏性强的特点,因为环境偏僻恶劣,难以利用常规手段加以监测。我们在山洪预警方面融合了物联网WSN技术,将水情传感器洒落分布在山洪多发地区,利用ZigBee传输手段,将采集的信息传到观测区域的监控主机,再通过3G网络汇聚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加强了对山洪灾害的预报能力。

监控中心管理平台

水利部门垂直管理特征明显,为了既保障统一的指挥,又能实现分散自主管理,从跨省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到各省、市、水利工程的多级管理单位,都会建设规模、复杂度不一的监控中心,通过各级监控中心的管理平台,既可以访问管辖范围内的水利监控点,也可以向上级监控中心提供级联服务的能力,或者向有关部门共享部分视频资源。

监控管理平台针对水利行业的特点,进行了大量优化,大致包括以下几大特点:

· 大容量接入与并发访问。在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由于河道水网密布、大小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水文监测和水利设施监控所需的监控点往往数以千计,这就需要平台具有大容量接入的管理能力,及对各地图像并发访问的处理能力。特别在易发生水文、气象灾害的汛期、台风等特定时间,往往需要同时关注很多具有险情的水利设施、河道等监控点,平台和网络都将面对较大的负荷考验;

· 多厂家设备兼容。各地水文监测、水利监控的信息化建设先后不一,设备选型各异,造成在后期建设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时面临多厂家的设备分布,为保护已有投资,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就要求平台能兼容很多厂家,至少是主流厂家的设备;

· 多业务融合。管理平台能综合前端采集的视频信息与数据信息(如水情、风情、雨情、地质情况等),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分析、观察,并产生预警提示,在监控终端上可以在图像叠加所在点的水文信息,在水利电子地图上可以选取监测点进行现场图像调看。另外可以通过与水雨情及工情数据库对接,获得现有闸门和水库的水雨情及工情信息,实现有效联动,例如在水位超过某个警戒值时联动视频实现报警,便于领导和相关人员及时做出决策。也可以为水文信息发布系统提供各时期的现场图片,便于直观地展示水雨情、工情;

· 多级管理与互联。由于水利行业是垂直管理、跨区域协同特征很明显的一个行业,一个流域、一条河从上游到下游,纵向上从省厅到流域到地市到区县,需分级调度指挥,横向上沿途的地市相互间有沟通、共享的需求,如上游爆发山洪,在下游的城市如果能看到上游城市水域的图像,就可以早做防灾准备。因此我们充分考虑了平台间的级联与互联特性,一方面通过二维权限体系和资源管理,实现水利部门上下级监管的有序性,另一方面通过级联互联保障了用户对数据、图像获取的有效性。

结语

结合水利行业不同场景及特点,水利行业在工程联网监控、防灾预警、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等领域有着迫切的监管需求,集合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综合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网络传输系统、融合监控平台的创新型融合监控系统,采用多级大联网架构,结合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系统兼容性好、易扩展、网络适应性强、智能化程度高,是水利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在水利监控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宜兴水利监控系统方案 [篇2]

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是将先进的GSM短信、GPRS、GIS、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的集成运用于水利远程监控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流量监测选用 “测(测量)、采(采集)、传(GPRS无线传输)、电(自带电池)”四位一体化功能的一体化无线智能磁致伸缩水位流量计或超声波流量计系统。设备不仅可以精确计量量水堰的实时水位及流量,还能保持很低功耗的运行,同时又能实时通过GSM/GPRS网络方式传输到灌区信息中心,设备的工作方式为自记式采集:按设定时间周期自动采集水位数据后,经过计算得到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数据并保存在存储器中,并可通过SMS完成自动上报。

一、设计原则

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可靠性

该系统必须有稳定、可靠的运行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后备以及灾难恢复系统,使整个系统在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够提供客户服务,并能很快的排除故障正常运行。

2.扩展性、开放性

设计时应按最经济的原则,设计—个扩展性很强且在扩容升级时浪费最少的系统。该系统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能够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和网络

系统,软、硬件支持二次开发。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通信枢纽采用标准数据接口,具有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适应将来的广域扩展。

3.安全性、可维护性

系统对数据的安全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黑客人侵。另外,对内部员工以及调度客户也要加强权限控制,避免用户能够操作到超越权限的数据。提供自动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南口科贸大厦412室 电话:010-82899821 82899827

北京聚英翱翔电子有限公司

障报警检测以及

一定程度的自动恢复。

4.实时性、并行性

考虑到水利远程监控点的数量,系统应采用传输速度快的网络设计,保证环保信息数据的及时有效;同时系统应当避免采用轮巡的方式进行点点操作,系统应当具备自动并行数据上传和对多个远

程监控点并行控制的功能。

5.水利远程监测,无人值守。

可嵌入各种渠道类型的流量计算参数。

具有高可靠性,密封,强度高,三防处理,抗腐蚀,内部安装牢固,适合野外无人环境应用。

稳定高效的传输方式。采用GPRS方式与短信方式,进行数据上报及传输。

短信预警。如果水位异常或电量低,将会自动报警给相关人员和控制中心的管理员手机,使其有时间采取相应措施。

特低功耗,采样时间短,非采样时功耗极低,自带锂电池可满足长时间工作需求。 内置实时时钟,可以准确记录采样时刻的时间。

仪表内配有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器(暂为2G,最高到16G),对采样数据进行长久保存。将所有设置的参数保存在设备内部的芯片内,即使掉电数据也能安全保留。

仪表内置科学的数字滤波方式及校验功能,能够有效地解决波浪对水位测量的影响,使测量值稳定、真实、可靠。

实现远程不定时查询渠道配水情况,具备定时上报、应答上报和疑似故障水位自动上报。

二、网络架构

智通水利远程监控系统旨在建立一个基于移动GPRS/GSM网、GIS平台的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加快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整个项目充分体现系统集成的思想,网络符合总体规划及长远发展。系统设计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充分保证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具备相当的通信、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信息容量及处理能力,并有一定的超前性,软硬件预留接口,便于维护、升级和扩展,以适应将来整个系统发展的要求。

三、系统组成

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信息中心、通信网络、水利远程监控点3部分组成。

1.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由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与通信服务器组成,通信服务器用于与各水利远程监控点的通信,应用服务器用于记录各水利远程监控点的相关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南口科贸大厦412室 电话:010-82899821 82899827

北京聚英翱翔电子有限公司

2.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中心与各水利远程监控点进行信息交换的枢纽,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工作特点是通信次数十分频繁,但每次的通信传输量很小。考虑到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将来业务的发展和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采用专线方式接人到移动公司的GPRS/GSM网络中。各终端的信息数据从终端到达GPRS?GSM网络后通过专线和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连接,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和GPRS/GSM网络之间通过防火墙进行保护。

3.水利远程监控点

水利远程监控点采用GPRS主用、短信备用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所有的信息数据通过GSM、GPRS网络进行传输。

四、组网方案

考虑到水利远程监控系统容量大、监控点多而分散、对信息数据的智能处理分析要求高的特点,采用专线接人和专用APN方案。使用专用的APN有:进行访问权限的控制,比因特网的安全性能提高、可控性提高,网络传输的优先级得到保证等好处。

1.网络连接

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与移动的GPRS网络GGSN设备、短信网关使用 2M专线相联。各水利远程监控点用GPRS终端通过GPRS/GSM网络连接到信息中心的通信服务器。

2.APN

在公网中为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分配专用的APN,水利远程监控点激活PDP(分组数据协定)上下文之后可与业务中心互相传送数据。对于没有GPRS覆盖的地区提供短信接入。

3.中心与水利远程监控点之间的连接保持

考虑到GPRS网络的状况,水利远程监控点终端在被GPRS网络激活后,立即发起PDP(分组数据协定)上下文激活请求。通过上位机的软件采用心跳和定时检查GPRS网络状态的方法来保持连接。

4.1P地址分配与鉴权方案

在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设置 Radius服务器上为水利远程监控点分配内部IP地址。水利远程监控点终端发起PDP(分组数据协定)上下文激活请求后,由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的 Radius服务器鉴权水利远程监控点终端的MSISDN或IMSI号码后,为其分配IP地址,若Radius服务器支持为每一MSISDN或IMSI终端分配固定的IP地址,则可保证各监测点终端的IP地址固定不变。

五、通信流程

北京聚英翱翔电子有限公司

1.呼叫发起

GPRS终端携带信息中心分配的用户名、密码呼叫分配给水利部门的APN。GPRS终端建立呼叫时,GGSN收到终端手机号码、用户名、密码。

2.认证鉴权

GGSN将呼叫请求以及手机号码、用户名、密码送到信息中心Radius服务器。信息中心的Radius服务器收到移动GGSN送来的呼叫请求和手机号码、用户名、密码后,进行环保局自有IP地址的分配。信息中心Radius服务器将IP地址,通过GGSN和GPRS其他网络设备送回GPRS终端。

3.防火墙过滤

监测点GPRS终端收到信息中心Radius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携带地址,通过GGSN,并通过信息中心防火墙的白名单过滤。

4.通信建立

各监测点与中心相关通信服务器相联,建立TCP/IP通路,进行信息数据传送和监测监控业务处理。

六、系统特点

1.建设使用成本低

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依赖成熟的公共网络系统,无需单独的网络(基站和其他设备)建设;可提供包月方式,使用成本低。

2.监控范围广

由于使用的通信手段是公众网络,因此系统的有效范围限制实际为该公众网络的覆盖范围。也就是说在网络范围内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而且网络的拓展意味着实际监控范围的拓展。

3.积木化结构

由于直接采用TCP/IP协议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因此系统能够支持多级多中心大小不同的积木化结构,适用于不同权限的各级信息中心。

北京聚英翱翔电子有限公司

4.开放性、可移植性好

采用基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

5.技术先进

采用先进的GPRS技术,支持基于J2ME的移动监控端,为信息中心提供了一个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远程水利监控解决方案。

6.数据并行收取

由于使用了先进的IP技术,系统能够同时收取、处理多个水利远程监控点的各种数据,无需轮巡就可以同步水利远程监控点的时钟。

通过使用智能水利远程监控系统,能极大的方便水利监测部门工作开展,保证水利远程监控点数据的实时准确有效的传送,从而达到准确决策的目的。

利用移动GPRS/GSM网进行传输的水情远程监控系统,将实现水文数据的自动采集、长期自记以及存储信息的数字化,必将推动各级水利部门的水利信息化,从而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

【宜兴水利监控系统方案】相关文章:

远程监控系统方案04-28

超市监控系统方案04-28

【精选】监控系统方案三篇09-30

【精选】监控系统方案4篇10-10

校园监控系统设计方案04-28

小区监控系统解决方案04-28

工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04-28

机房监控管理系统方案04-28

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方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