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百分网手机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资

时间:2020-09-21 10:59:20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资

  第一章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国外的是: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国外的是:洛克、华生。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教育、环境。

  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有:阶段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12岁~15岁左右,儿童身心巨变时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

  “帮助少年起飞”指的是初中阶段的教育任务。

  第三章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

  1902年颁布了“壬寅学制”中国第一个学制(未实行)。沿袭了日本的学制。

  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实行)。沿袭了日本的学制。

  1912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

  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或新学制”以美国学制未蓝本。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

  第四章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威信有两种:权利威信和信服威信。

  从学生的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

  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有:专制型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民主型师生关系。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