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2)

时间:2018-05-06 15:32:51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③抓住教材的“赏点”,进行品位性阅读。

选入教材的很多文章文质兼美,写作的精彩处比比皆是。若采用对原文原封不动的“静态式”分析往往体会不透。阅读心理告诉我们:要使语言文字升华为自我感受,必先将语言文字具体内化为可感形象,然后借助形象感悟进行理性提升。

抓住教材中的“欣赏点”,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考方式进行阅读,不仅欣赏了文章中的佳美语句,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得更有兴致,对课文的内容也理解得更为透彻。

4.抓住教材的“疑点”,进行评价性阅读。

“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说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课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的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这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有时学生的质疑似乎有点吹毛求疵,但学生对于“吹毛求疵”比理解原文话语中的深层道理更感兴趣。这是因为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尽管这种探索、研究不能生成新的知识,但可产生新的碰撞。这种碰撞,不仅能增强辨别正误的能力,而且能形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养成探根求源的意识。教师的责任正在于为这种碰撞提供适宜的环境。课堂上,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学生才得以畅所欲言,我觉得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我告诉他一个真理更重要,更有价值。

5、 鼓励学生抓住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质疑

学生手中使用的教材,虽经过编者的精雕细琢,但难免白璧微瑕。于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文章的不足之处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挑战权威,质疑权威,甚至否定权威,而不是一味把教科书视为“圣经”,对教师奉若神明。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有的学生从课文内容的角度对课题进行了质疑,认为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圆明园美丽的景观和珍贵宝藏,而有关圆明园毁灭的部分只占课文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因此作出课题不恰当的判断。我及时捕捉住学生这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阐述各自的观点,学生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智慧的火花不断涌现。此时,结果已不再显得重要。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质疑得到了肯定、支持,自然就会受到鼓舞。敢于挑战权威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创新精神有了孕育它的土壤,何愁创新之花不开呢?

6、激发学生抓住课文空白之处进行大胆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展开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文空白之处是指作者创作作品时留下一定空间,引起读者无限遐想或产生不同看法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风筝》一课时,抓住课文最后一段“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抛出问题: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内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幸福鸟”一定能找到,因为在风筝的身上,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它们一定会坚持不懈地找下去的。有的同学则认为,“幸福鸟”找不到。因为前面一段交待了“我们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说明风筝已飞得无影无踪了,根本不可能再找到了。正是这课文空白之处为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无限空间,在这里浪漫的想象与理智的思考相遇、碰撞,学生也在碰撞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提高。

7、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多角度评价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作为一个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导致在阅读同一文本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即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位教师在执教语文实践课本《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故事时,有的学生认为:曹操是在骗他的士兵,骗人是不对的。针对这一观点,教师没有立即做出结论,而是把它作为思考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解决士兵口渴问题”的角度去想,你觉得曹操是在骗吗?这是恶意的欺骗吗?你觉得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变换角度,通过激烈的争论得出:曹操“骗”士兵前方有梅林,是为了解决士兵口渴这一问题,他的这一“骗”,既解决了问题,又鼓舞了士气,可谓一举两得,聪明之举。这是善意的欺骗。不同角度地思考使学生在评价曹操时,也能客观地来谈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评价,学生的创新见解、独到的思维才能如一眼活水不断喷涌而出。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