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分析

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分析

时间:2018-05-01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分析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七日,最初发表在一九二四年三月的《东方杂志》上,后收入作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中,是《彷徨》的第一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妄图继续用封建礼教和宗法观念来毒害人民,以维护他们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而广大劳动人民仍然过着极端贫困、痛苦的生活,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

我们知道,鲁迅是从一九一八年五月发表《狂人日记》而开始“呐喊”起来的,这第一声呐喊“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深刻揭示其吃人的本质,因而引起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影响。随后发表的《我之节烈观》,可以说是从妇女的角度来“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在《彷徨》集里,以《祝福》为开端,鲁迅先生接着还写了《伤逝》等作品,都着重从妇女的角度来反映中国的社会问题,表现出作者对于被压迫妇女的真切关心和同情,以及对于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刻见解,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一、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所展示给我们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一生吧。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淳厚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一样,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要用自己本分、勤苦的劳动,换取最起码的低微的生存权力。但是,就是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冷漠的社会所拒绝,她一次又一次地挣扎,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祥林嫂年轻丧夫,她的不幸也从此开始了。她在家也许是忍受不了婆婆的欺

凌,或者是不想象牲口一样被婆婆卖掉,于是逃了出来。她被介绍到乡绅鲁四老爷家做工,工作繁重,工钱不多,她反而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她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利的,一旦嫁了人,就成为夫家的奴隶。夫家要卖掉祥林嫂,给小叔子准备结婚的钱,这在现在是违法和不可思议的事,但在封建社会中,却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夫家公然把她抢走了,祥林嫂刚刚感到满足的一段生活,就这样在封建夫权的压迫摧残之下,昙花一现似的消逝了。

祥林嫂被卖给了贺老六,她为了自己所谓的“贞节”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但后来却相反地又过上了一段舒心的日子。她“上头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现实生活的满足使她暂时抛开了精神上的负担,“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她真是交了好运。”

两年之后,祥林嫂的丈夫死了。丈夫死了,虽然不幸,但是还有儿子,这是她的希望。封建思想的规矩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然而更不幸的是儿子又被狼吃了,祥林嫂没有了依靠,夫家要收屋,没有了立足之地,只好再次到鲁镇来寻找活路。

祥林嫂又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是她现在是“不洁”之人了,嫁了两个男人,死了两个男人。不仅对封建理学深有研究的鲁四老爷认为她是“谬种”,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对她倍加歧视。祥林嫂背负着这样的精神压力,疑神疑鬼,恐惧无比,在捐了赎罪的门槛后,还是不能洗脱自己的“滔天大罪”,祥林嫂精神崩溃了,带着满腔疑惑走向了生命的毁灭。

二、祥林嫂的死

祥林嫂的死,是《祝福》情节发展的主线,可以说《祝福》的整个情节内容都是围绕着一个“死”字展开的。

让我们来看小说的开头是怎样写的:“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

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这话从表面看似有语病——同义重复,其实它是有深刻的含义的。联系下面关于鲁镇年关祝福习俗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便可以使我们体会到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封建制度统治下的中国城乡每一块土地,都是鬼神迷信观念牢牢统着的地方,而这一点,往往是在旧历的年底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①。祥林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鬼神迷信观念,这种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辩护的,极端野蛮、荒诞的意识形态残害致死的。她不幸生活在这样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观念和习俗如此浓重、强烈的环境里,还有什么生路可言呢?她的死,是必然的了。

祥林嫂死了,而且在临死前,她的脑子里产生了对于鬼神观念的“疑

惑”——“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可以说,这“疑惑”非同一般。千百年来,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野蛮统治,造成了中国劳苦百姓的麻木、愚昧。他们,尤其是其中的妇女,有谁怀疑过人类社会之上的那个在冥冥中主宰一切的鬼神世界呢?而这样的一位祥林嫂,竟对它表示“疑惑”了,这是破天荒的事。这一惊人的意念,从一个备受禁锢、束缚的劳动妇女的头脑中产生,谈何容易。可以说,祥林嫂是以她的整个生命,以她的死来换得这一可贵的“疑惑”的。

《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