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句子停顿练习

划分句子停顿练习 | 楼主 | 2017-07-12 18:59:08 共有3个回复
  1. 1划分句子停顿练习
  2. 2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及练习
  3. 3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及练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年

划分句子停顿练习2017-07-12 18:58:31 | #1楼回目录

文言文专题训练:句子停顿

学号姓名

(每句最多不超过三处)

1、可以一战

2、再而衰,三而竭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5、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9、且焉置土石

10、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2、今天下三分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综合练习:掌握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答案)

①可/以/一战②再/而衰,三/而竭

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⑤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⑦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⑧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⑨且/焉置/土石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1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2、今/天下/三分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及练习2017-07-12 18:58:29 | #2楼回目录

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及练习

(一)、考纲考点

初中1至6册中的文言文,重点是讲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能准确的划分这些句子的朗读节奏,文言文的朗读停顿在中考中,往往是主观试题较多,难度大,得分低,考试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和划分朗读节奏。分值为2分。

(二)、知能图谱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中考题例

例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无一焉d.非死|则徙尔(05年中考题)

分析:a句中,“自”是一个介词,明显不能独立,后面必须跟上宾语,才能表示一个确切的意思。“自吾氏三世”才是一个意义单位。所以a句的划分是错的。再看b句,“而”是一个转折连词,属虚词范畴无实义,因此它也不能独立。再说“乡邻之生”是一个偏正词组,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c句的“今其室”也是一个偏正词组,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中间不能拆开。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按意义划分的d。

例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004年中考题)

分析:a句中的“不在”是一个否定合成谓语,应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因此不能分开。故a是错的。b的前后两句划分的标准不一,不能形成对偶,所以也是错的。c句中的“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是两个用法相同的主谓词组,分别作两个“无”的宾语。而主谓词组在作句子成分的时候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故c是错的。只有d是意义上的对偶,所以是正确的。

例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04年中考题)

这两个句子不是诗句,所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因此只能作意义上的划分。正确划法如下(当然还可以划得更细一些):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由此可见,划分诗文的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果是相连的诗句,还要考虑到上下句中词语的对仗,上下两句的节奏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是较长的一句话,则要1

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再仔细地读一读,看是否顺口、顺畅。

(四)、经典题例

1、句首语气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夫/环而攻之(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故/有所览辄省记例(1)(2)中的“夫”、“盖”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在它们的后面要作停顿;例(3)中的“故”是对上文的总结,朗读时亦要停顿,以示强调。

2、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

(1)可/以一战(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例

(1)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例(2)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例(3)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永之人/争/奔走焉。

(1)佳木/秀而繁阴。(2)问/今是何世(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1)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2)

(3)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

(1)其一/犬坐/于前(2)山行/六七里例(1)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2)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5、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

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而不能读成“再而/衰,三而/竭”。

六、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例(1)意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这样,读时就可以分别把“医之好治不脖和“以为功”读在一起,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2)的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2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七、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山肴/野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八、不能停顿的情况

偏正短语,如“而/乡邻之生/日蹙”

介宾短语,如“不足/为外人/道也”“生/于忧患”“其/如土石何”~

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①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

代对男子的美称。)

8、“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洋洋乎/与灏气俱

9、转折连词之后应有停顿。

洋洋乎/与灏气俱/而不知其所穷。

总之,相对完整的意义结构都需要相应的停顿。

(五)、技巧突破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

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

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1)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人恒/过,然后/能改(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用“/”表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6)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

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

急有致。如: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

“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

(8)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9)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10)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11)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犬坐于前。

对下面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附:例(1)的答案选d;例(2)的朗读节奏正确划分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六)、达标检测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衔远山,吞长江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然得而腊之以为饵。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7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8而乡邻之生日蹙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学而不思则罔1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七)、拓展演练

一、选择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行拂∕乱其∕所为D、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B、永之人∕争奔∕走焉

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前人之述备矣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虞山∕王毅叔远甫∕刻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因坐∕法华西亭D、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B、醉则∕更相枕以卧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而∕戍死者∕固十六七B、苟全∕性命∕于乱世

C、日与∕其徒∕上高山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率,三∕而竭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且∕壮士不死即已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D、彼竭∕我盈,故∕克之

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公∕与之乘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D、而∕乡邻之∕生日∕蹙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意∕有所及,梦亦∕同趣D、贤者∕能勿丧耳

1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是∕进亦忧,退∕亦忧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入则∕无法家拂士

1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B、其一∕犬坐于前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生,亦我∕所欲也

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D、俄而∕百千人大呼

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D、上使∕外将兵

1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属予作文∕以记之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珠∕可历历数也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攻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4、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5、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6、乃重修岳阳楼7、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9、亲朋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10、会挽雕弓如满月11、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1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3、羲之之书晚乃善1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拓展演练附:答案一、1、B2、C3、D4、A5、C6、B7、A8、D9C10、D11、A12、B13、D14、B15、A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攻18、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19、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20、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21、乃∕重修∕岳阳楼22、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2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24、亲朋∕知其如此,或∕酒而招之25、会挽∕雕弓∕如满月26、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8、羲之之书∕晚乃善29、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随堂检测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衔∕远山,吞∕长江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然∕得而腊之∕以为饵。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7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8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10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六则》)1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2017-07-12 18:58:14 | #3楼回目录

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

张树峰整理

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能破坏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

一、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读出停顿。

1、主谓短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应有停顿:

(1)先帝/不以臣卑鄙(2)吾/视其辄乱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士/不可以不弘毅

(5)臣/不胜受恩感激(6)环滁/皆山也

(7)门人弟子/填其室(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是/不可以已乎?

(11)吾/谁与归(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5)绝巘/多生怪柏。(16)将军/百战死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8)臣/本布衣

(19)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动词和补语之间应有停顿:

王之弊/甚矣

3、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有停顿:

(1)恐/托付不效(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4)问/今是何世

(5)腰/白玉之环(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念/无与为乐者(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4、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在介宾短语前应有停顿:

(1)受任/于败军之际(2)奉命/于危难之间

(3)生/于忧患(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苟全性命/于乱世(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7)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8)欲报之/于陛下也

(9)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提前的状语,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间划停顿:

(1)今/天下三分(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1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后置的状语,应在状语前有停顿:

天下苦秦/久矣。

7、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1)其一/犬坐于前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8、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分开:

(1)其岸势/犬牙差互(2)邹忌修/八尺有余

(3)臣之客/欲有求于臣(4)醉翁之意/不在酒

(5)晋陶渊明/独爱菊(6)巴东三峡/巫峡长

(7)潭中鱼/可百许头(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9、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

(1)人不知/而不愠(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奔殂

(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0、表示连接或并列关系的“而”字前应稍加停顿:

(1)挟天子/而令诸侯(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择其善者/而从之(4)其不善者/而改之

(5)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6)任重/而道远

11、表连接的虚词“则”前应有停顿: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入/则无法家拂士(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蝉/则千转不穷

(7)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8)学而不思/则罔

二、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1、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起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然后”等朗读时应在其后稍加停顿:

(1)至若/春和景明(2)若夫/淫雨霏霏(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盖/竹柏影也(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故/君子有不战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还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时,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1)夫/战,勇气也。(2)夫/大国,难测也。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盖/追先帝之殊遇

(5)盖/大苏泛赤壁云(6)其/真无马也

3、在句首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1)然/侍卫之臣不懈与内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4、在句首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三、骈句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3)秋风/萧瑟(4)星汉/灿烂(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1)可/以一战(2)可/以为师矣

(3)今齐地/方千里

五、句子朗读节奏停顿应体现出省略成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便要/还家

六、从语意上看,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不能分开:

(1)似与游者/相乐(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水陆/草木之花(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5)皆若空游/无所依(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8)燕然未勒/归无计

(9)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0)手指/不可屈伸

(1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12)下/见小潭

(1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14)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1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6)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8)此之谓/失其本心

(19)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20)发闾左/讁戍渔阳。

(21)愚以为/营中之事(22)使/内外异法也

(2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4)潭西南/而望

(25)以/其境过清(26)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7)所欲/有甚于生者(28)深追/先帝遗诏

(2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30)四面/竹树环合

(3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33)水/尤清冽(3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八、表示突出强调的地方,停顿要使意思讲得通:

(1)虽千里/不敢易也(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余幼时/即嗜学(4)既加冠,

(5)无/丝竹之乱耳(6)必能使/行政和睦。

(7)虽有/千里之能(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9)不足/为外人道也(10)人恒过/然后能改

(11)非独贤者/有是心(1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3)所识贫乏者/得我与?(14)必先/苦其心志

(1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7)期间/千二百里。

(18)虽/乘奔御风(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威天下/不以兵革质利。(2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6)将军/身被坚执锐。

(27)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28)此/教我先威众耳。

(29)且/壮士不死即以,死即举大名耳。

(30)烨然/若神人(31)乃/不知有汉

(32)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33)然则/何时而乐耶

(34)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5)海日/生残夜

(36)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9)行/拂乱其所为

(4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1)则/素湍绿潭

(42)至于夏/水襄陵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