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时间:2023-10-19 10:07:46 晓怡 职业生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言,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确定职业目标。那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一、大学生确定职业目标的方法 ― 先定向再定位

  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言,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确定职业目标,但对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就确定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职业,显然不现实,那么我们怎么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呢,先定向再定位的职业目标确定方法。

  先定向,就是根据现在所学的专业,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你需要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对自己的专业有兴趣吗,你毕业后会选择专业对口的单位就业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可以基本确定你的职业方向了。比如说,你是学法律专业的,又很喜欢法律专业,你就需要了解法律专业对口的职业(即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有哪些,法律专业对应职业有:公务员,律师,教师,法律研究人员,企业法律顾问,法制专栏媒体记者,公司法务职员等等。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必须找到自己有兴趣的专业,你可以通过转专业,或通过辅修、选修专业课程,或者通过跨专业考研来调整和确定自己职业方向。比如,一位学化学专业的同学,对本专业没有什么兴趣,对工商管理兴趣比较大,大二他就选修了工商管理的主要课程,大三他决定报考工商管理硕士。

  如果你定了向,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定位的问题了,你需要对已确定方向的职业群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定向的时候需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职业选择面,而定位则需要逐步缩小职业的选择范围,相对于定向而言,定位的选择也并不容易,因为定位,不仅需要了解职业的基本要求,而且需要通过提前参加招聘会、兼职和实习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和工作体验,感受意向职业是否适合你自己,是否与个人的主观想象一致。

  在定位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定位的目标不宜过于具体,应该有一个选择的范围,比如,你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检察官,学的也是法律专业,你也争取到了在检察院实习的机会,你发现检察官非常适合你,可是,检察官职业在社会上比较饱和,求职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你仅锁定这一个目标,那么,毕业时如果你考公务员失败,将对你的择业带来很大的风险。所以,定位的职业不宜仅限于个别职业,可以有几个职业可供自己选择。

  大学生在定向和定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以个人的兴趣进行职业决策,还必须考虑人才供求关系。所以,笔者提出了先定向再定位的决策方法,在一、二年级开始定向,在三、四年级定位。如果经过对职业的探索后你仍然不能定位,但定向是必须的,没有方向,你就不知在大学期间如何努力和准备。

  先定向再定位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题,也解决了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准备问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方法。

  二、职业探索方法:提前参加招聘会“试”找工作

  现在很多大四同学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职业不了解,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仍然主要强调学历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性教育,缺乏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大学生不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更不了解具体求职目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没有意识到在大学期间需要进行有针对性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准备。

  很多同学直到大四参加招聘会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大学生是否有较明确的“求职目标”,还特别注重大学生为了实现“求职目标”都做了什么准备,比如你有哪些实习和兼职的实践经验,取得过什么与求职目标岗位相关联的证书,大学期间参加过什么社团活动等。假如以上这些都是空白,不要说找到满意的工作,可能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都相当困难。

  那么,大学生朋友该怎么办呢?笔者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职业探索方法,就是提前参加招聘会去“试”找工作,只需要你抽出一天时间,进行一次行动,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面,我们看一下大三的搏博同学遭遇了“试”找工作的尴尬,这可能会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我学的专业是法律,人在大三,感觉毕业的日子步步临近,即将踏入社会,承担其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这一切的一切每每让我感到仿徨。危机感步步向自己逼来,常常使自己“今夜无眠”。

  看看当今的社会,大学生就业日趋成为每个人谈论的话题,成为了国家的首要大事。身为这其中的一员,我进一步为自己的前程担忧了……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听到老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分析后,以及鼓励大家走出去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形势的建议后,我决定出去历练一下,试一下牛刀。

  5 月 25 日,天气晴朗,我早早地起床,把自己修理了一番,满怀信心地向招聘会走去。在国际展览中心买了10元的门票,进入了招聘现场。此时,各个招聘点已经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了,看着一个个招聘条件,我先前的信心一点点地被吞食,最后竟然不敢在任何一个招聘点停下。那一条一条的要求迫使我不得不成为了一只泄气的皮球。“至少 2 至3年的工作经历”“需求市场营销经理”“需求市场开发师,市场拓展师” ……

  这一个个招聘条件彻底把我档在了门外,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长期以来,我们都被灌输一种思想,只要好好的学习,一定有远大的前程,一定会有美好的生活。但是,通过这次的找工作.我不仅对此种观点提出了的怀疑,想想自己,在大学里学习的东西完全不够要求啊,当今的大学生又有几人具备这种要求呢?我们在学校的学习主要以理论为主,注重课本的学习,但是在社会所要求的工作条件都是以具体的实践操作为主。这样,我们的大学培养和社会的要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怪不得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的主要问题呢。我想我的“尴尬”不正是中国广大大学生的“尴尬”吗?据人事部统计, 06 年大学生毕业生比 05 年又有大幅度增长,就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这样的每一条新闻进一步绷紧了我的心弦。

  但是,我们总是要步入社会的,面临着这样形势,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想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愿其他的同学不要遇上我这样的尴尬!

  搏博同学虽然遭遇提前“试”找工作的尴尬,可对于他而言,明白法律专业的市场需求并不十分看好,明白了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等等,知道问题所在,也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可谓一举多得。更重要他还处于大三,他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有足够的时间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在大二或大三阶段提前参加招聘会是最好的时机,大一阶段对所学的专业还不十分了解,此时参加招聘会探索职业可能会早了些,但如果等到大四了,才参加招聘会,恐怕就已经晚了,这可能是很多大四同学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

  三、简历写作新方法:“做”简历而不是写简历

  笔者认为大学生要学习“做简历”,而不是等大四了才“写简历”,因为我们的简历不是凭空“编”出来的,而是用学习成绩,用社会实践或兼职取得业绩,用自己的辛勤的汗水“做”出来的。

  上文笔者建议同学们在从二年级开始就去参加招聘会,去观察一下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人才,用人单位看重什么,让自己有一个亲身的感受:除此之外,笔者还建议从二年级开始 “写”简历,这个时候“写”简历,你会感觉非常的困难,因为你的简历中很多内容都是空白的,比如,兼职、实习、能力等,这时你会思考你会自己是谁,你有什么兴趣,你有什么能力,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等,你必须会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你会发现我们无法“编”简历,而只能用自己的行动来“写”,自己空白什么就证明自己缺什么,就必须用自己的行动把空白的处“填上”。

  通过“做” 简历,你了解自己,通过参加招聘会,不仅让你了解职业,而且让你去思索,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份职业,知道自己有哪些方面不足,也知道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努力的方向,并督促自己每天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通过定向和定位,提前参加招聘会“试找”工作以及“做简历”这些具体而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朋友确定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另一方面,如果你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通过你自己的行动来书“写”自己的简历,为自己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做好有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准备,等到你毕业的那一天,你就不会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了。

  职业生涯规划注意问题

  1、心态问题

  有的人会说我已经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了很久了,工作很多年了,即使发现自己走错了,现 在回头也迟了,既然这样,我还有做职业规划的必要吗?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你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结论: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2、经验问题:可预见和可控制的范围内勇于试错

  这是很多已经开始尝试为自己做职业规划的朋友当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有的朋友跟我说,明白了我说的意思,但具体到如何做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感到困惑的是如何选择最理想的职业方向、如何权衡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具体职业问题如何处理等。

  其实经验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分析和自我尝试的过程。我这里提倡经验是要去做了才会有的,要学会不断地尝试。当然这种尝试要在可预见和可控制的范围内想办法自己解决。或者寻求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丰富的朋友的帮助,让他们来帮你分析。实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再来找专业人士咨询。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年最好跟咨询师咨询一到两次,以帮助你规避风险,修正前进的道路,最终不断接近职业目标。

  3、切入问题-不知道如何进入希望的行业和公司

  我觉得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在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做事不单要有目的性,还要有计划性。也就是说平时就要做足功课,职业发展不是象一条直线一样的,而是曲折向前的。在实现目标之前,有时要有策略,知道以退为进。

  在有了一个相对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对整个行业做宏观分析,分析市场前景、国家对行业支持的力度,行业目前的现状、自身条件和切入时间和时机的把握。找准行业后、就要开始研究哪些企业是自己的目标企业,做好分级管理工作。针对最理想的企业要做好公司背景调查、企业文化是否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产品、经营状况、行业内口碑、薪资福利状况、团队领导的风格等,做到有针对性。具体办法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比如猎头顾问、公司内部员工、同行评价等。

  4、 环境问题——周围的人希望我做这份工作

  在咨询过程中也有碰到这样的情况,说自己目前的职业不是自己选择的,是父母选择的,因为父母这个工作做了很长时间,也希望孩子去做。也有人是从贫困地区来大城市工作的,通过努力在各方面都做到很高的位置,但他们同时都觉得目前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担心换职业会让父母和家人没有面子,心理很矛盾,所以一直没有换拖到现在实在做不下去,才想到来做职业咨询。

  这其实就提到一个问题:是你自己想要,还是别人想让你要。这就好比穿鞋子,外表好看的鞋子不一定合脚,合脚的鞋子不一定好看。但穿鞋的人是你自己,舒服与否也是跟你自己感觉有关,别人最多也就评价一下。

  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谋求自我发展的个人设计,但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制度体系等辅助性措施从外部加以指导。恰当地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员工的个性化特征和职业发展动向,了解员工的需要、能力及自我目标,加强个体管理;再辅以按照员工兴趣、特长和公司需要相结合的培训发展计划,充分挖掘其潜力,使员工真正安心于企业工作并发挥最大潜能,创造出企业与员工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与条件。职业生涯规划由此也成为联系企业与员工的工具。一般说来,企业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了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规划,寻找其与企业理念、目标的最佳切入点,以此作为企业指导员工职业发展的起点。企业和员工是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双方的发展相互依存。每个员工都会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追求的可能是权力、财富或是工作的安定感,哪种人适合企业需要?企业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其自我目标?合作的潜力有多大?企业必须按照发展需要选择相适应的且真心在企业工作以实现自我的合适人选。

  2、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工作加压等手段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同时予以及时评价,使员工认识自我、修正自我,进而产生与企业同命运、共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创新能力。员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合理的职业管理。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关键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创造出公平、进取、和谐、平等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理念层次达到企业内部和谐一致。企业首先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同时善于引导,让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找到一条发展道路,把全部身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奉献全部智慧。员工谋求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以企业为主导的培训应成为辅助员工职业发展的有力工具。重视通过有效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工作能力,变利用员工能力为开发员工潜能,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

  3、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工作机会和发展阶梯的必要保障。企业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人的激励与约束,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发展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得不到发挥。管理者首先应当明确员工的职位升迁不是企业对员工的酬谢或赏赐,而是双方共同的目标。员工的自我实现通过横向的(如金钱)和纵向的(如职位)发展来体现,企业须提供相应的、可以证明其自我实现的内部条件如职位、权责、待遇、福利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尊重员工发展需要、帮助员工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提升方案,让其持续拥有向前发展的希望,从而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外资企业中,在设置管理职位的同时会留有充裕的、平行的非管理职位,以避免员工职业通路的堵塞,使每位员工都有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工作的动力

  拓展:关于职业生涯的规划技巧

  作为职业规划师,在新精英学习时,都学过职业三叶草模型,三叶草分别指的是价值、能力和兴趣。通过三叶草模型的分析,我们就能找到自己不开心的内部原因。比如一份工作与一个人的价值观匹配,那么这个人工作起来一定会很有动力;一份工作与一个人的能力非常匹配,那么这个人工作起来就一定非常有成就感,而且掌控感很高。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感兴趣,那么他工作起来一定非常兴奋,有激情。当然同时能满足这三项的工作一定是非常理想的工作。但通常情况下这三项中总会有一项在工作中得不到满足,所以我们就会产生各种烦恼。那么如何使用三叶草模型进行调节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当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能够在一份工作中实现,但他对工作没有兴趣会怎样?可以想象出他对工作一定表现出来的是“厌倦”,毫无激情。而当一个人的能力和兴趣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但这份工作完全不符合他的价值观时,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定是“失落”。而当一个人的兴趣能够在工作中满足,并且工作也能满足他的价值观,只是总感到力不从心,这就说明他的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出来这个人状态一定是很“焦虑”。

  第一种情况和最后一种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缺失哪方面,就补足哪方面的办法来解决。比如我们对工作不感兴趣,可以培养兴趣;觉得是能力问题,可以提高能力;但第二种情况,当这个工作不能满足一个人的价值观取向时,那么就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了,重新寻找可以实现自己价值观的工作。

  但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不同年龄段或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解决的方式也不同。

  我们知道职业生涯分为“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卸任期”。

  在中国,如果从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开始讲,我觉得21~30岁这个期间,应该属于“探索期”。这个阶段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尝试,最终找到适合我们自己,也就是能够帮助我们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的职业。同时这个阶段也是“生存期”,所以在解决自己职业问题时,首先要以生存为导向,先进入自己知识技能可以胜任的行业,在工作中逐步练就职场中所应具备的基本功,比如:情绪的控制管理、诚实守信、自我约束也就是自律能力等等,而不要太在意是否感兴趣和薪酬的多少,因为这个阶段可以说还处于学习阶段。当我们练就了基本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后,再考虑进一步转换或发展。这个阶段更多的还是忍耐。毕竟我们还是初入职场,需要学习很多的东西,等羽毛丰满后才可以展翅高飞。

  如果是30~45岁这个年龄段,也就是职业生涯的“建立期”,这个阶段应该逐渐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并基本上已经安定于一个职位。但即使职位相对比较安定了,这个阶段的人也会存在上述的烦恼,比如“厌倦”、“失落”、“焦虑”。如果是35岁以下还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或学习一门新的技能跳跳槽。但对于35岁以上的人来说,跳槽就不是很容易了。那么如何让自己在每天的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很多,但不一定在工作中都能实现。只要能够满足我们核心的价值观就已足够。自我实现以及兴趣问题,我们不一定非要在职业内满足,完全可以在职业外实现。

  比如我认识一位朋友是位大学英语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时间一长觉得挺没意思的。但他非常喜欢唱歌,可是又没有达到专业水平,所以还不能把唱歌当成职业来赚钱养活自己。所以他就白天去当他的英语老师,下午一下班,他就立马换上很酷的衣服去酒吧或歌厅和哥们一起去唱歌。这样,他既能保证自己的生活基本需求,同时又能增添每一天的生活情趣。

  还有个做会计的朋友,今年32岁,对财务工作感觉很枯燥,但对做生意非常感兴趣,对玉石非常精通,而且还有朋友提供货源。但因做生意毕竟不是很稳定,所以她就开了家淘宝网店,平时由她退休的妈妈帮忙打理,业余时间她自己再做。这样,她既可以享受所在大公司的福利待遇,同时也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有一天,当她的生意所得大大超过了她的薪酬所得时,她就完全可以离开现在不喜欢的会计工作,专门从事玉石生意,并把它做成自己的事业。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不一定必须是我们感兴趣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职业外来实现。

  如果是45~55岁这个年龄段,也就是职业生涯的“维持期”。那么这个阶段的人一般职位已经非常稳固,他们更注重养生之道,已不再以工作为导向。但也有部分人仍然有强烈的事业心,不甘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到此结束。那么该怎么办呢?

  首先这个阶段的人有一个优势,就是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完全不存在生存期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人如果出现前面所说的“厌倦”或“失落”的心情,比如感觉目前的职位已没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每天工作也没有激情。那么他完全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新的技能,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未来事业来发展。

  比如我认识一位公司的副总,年龄已经50岁左右,但她身体非常健康,而且精力充沛,只是在公司里已没有更大的上升空间。但这位副总天性 爱学习,接受新知识能力很强,虽然目前的这种状态会让她时时感到失落无奈,但她勇于改变这种状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企业领导力培训的课程,并且现在已经拿到了“领导力教练”的证书,在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为企业做领导培训教练。这样她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这项技能也将会逐渐发展成她的事业一直做下去。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生涯中有两条线,一条是工作线,一条是事业线。当我们的事业线还不能满足我们生活的基本需要时,我们可以通过工作线来养我们的事业线。当我们的事业线发展到可以大大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时,我们就可以从工作线过度到事业线了。当然有的人家庭生活不需要靠她的工作来满足,比如一个家庭富足的全职太太,就完全可以直接进入到自己的CALLING期,也就是生命期,而不用通过Job期和CAREER期,直接发展自己的事业线。

  对于55岁以上的人来说,处于职业生涯的卸任期,大部分人更关注的是自己职业外的角色,做自己以前一直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维持自得其乐的嗜好,并减少工作的时间。但也有部分人,在55岁之前已经发展出了一份新的自己感兴趣的技能,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可以自由地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享受生活了。

  总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当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内心的渴望,并为之付诸于行动时,我们就不会轻易受外部环境或事件的影响,并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1、职业生涯规划

  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地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2、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

  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短期规划,为三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完成的任务。

  中期规划,一般为三年至五年,规划三年至五年内的目标与任务。

  长期规划,其规划时间是五至十年,主要设定较长远的目标。

  3、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性

  (1)、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幻想或不着边的梦想,否则将会延误生涯良机。

  (2)、适时性: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

  (3)、适应性: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牵涉到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

  (4)、连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应能持续连贯性衔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相关文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方法11-27

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方法11-27

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方法介绍11-27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技巧与方法11-26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知道的方法11-27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方法盘点11-26

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则与方法11-26

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要点与方法介绍11-26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与方法介绍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