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 百文网手机站

高等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时间:2021-06-30 19:25:38 就业指导 我要投稿

高等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一、高等院校实施全程就业指导的实践意义

高等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一)全程就业指导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优良的发展潜能等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竞争能力。而这些素质与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和具备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逐步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更好地胜任未来的职业角色,真正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树立全过程就业指导的工作意识,全面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使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实施就业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就业的压力,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和市场的需求,增强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认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全程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就业——择业——创业的过程,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必须要做长期的积累。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要求就业指导人员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是:第一年是职前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第二年是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专长等自身特点,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是提供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信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相关招聘活动,增强对就业市场的感性认识;第四年是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而出现的一项新兴事业,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背景下,大学生从昨天的“天之娇子”变为仅仅是拥有某方面知识的“普通劳动者”,而大学生的知识优势也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体现。这一转变,无论对学生还是家长都要有一个认识和适应的过程。高等教育如不及早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和理性选择,依据“市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突出岗位技能培养,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将成为必然,“出口”不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通过改革学习制度,调整专业及学科设置,建立“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组织管理、创业创新能力,塑造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科学发展、适应国际潮流的复合型人才,将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全程就业指导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现实需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前的系统的、完整的准备阶段,就业指导就在于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好自己的兴趣爱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从业前的准备,把价值观与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全程就业指导与当前高等院校现有的针对毕业生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由于是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因而时间更充裕,教育引导内容更广泛。全程就业指导内容包括职业观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求职心理指导、求职技巧培训、创业指导等内容,并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分阶段逐步实施,为青年学生的就业、择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二、高等院校全程就业指导实践服务体系的构建

  全程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现代职业的需求,主动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咨询、指导,帮助大学生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职业的系统工程。其实践服务体系的.构建,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也是毕业生在社会立足的根本。高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质上是要在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高等教育必须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树立教育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需要的观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一切为了学生就业服务的工作思路,适应当前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适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使之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通过改革学习制度,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建立起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学分制的优点在于:既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又兼顾到学生个性的差别;既保证了专业教育的要求,又体现了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专”与“博”的统一。在完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淘汰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已不仅是一种公共性事业,而且还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购买的服务性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应该有市场;有市场就有质量要求。解决教育质量的问题,首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根本。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培训。高校教师既应该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应该成为培育人才的行家,应当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依法从教和科学从教的观念,熟悉教育活动的心理现象,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基本理论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教学管理条例、科研管理条例、人事管理条例、师风师德规范条例等。这里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和教学评价的作用。三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一方面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根据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使广大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另一方面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的需要加强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是否受欢迎、能否“适销对路”,关键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是需要靠创新教育模式来实现的。高等教育要着力引导学生自尊、自立、自强,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从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变为学生自己认为必须这样做,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人文素质等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今天试就业、明天好就业”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用人单位了解需求,自觉接受锻炼、增强感性认识、明确努力方向,从而为毕业时顺利地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积极地进行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储备;通过与大企业合作,设立虚拟“企业班”,实行“订单式培养”,一方面企业选派高层管理人员定期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去企业考察、参与企业的科技推广活动,努力实现教育与就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从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快乐专业竞赛月”、“模拟现场求职竞赛”、“求职自荐信创作比赛”、“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等活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形象礼仪、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训,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新的择业就业观念

  就业教育是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而创业教育是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标的。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指出:“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根据“未来高校毕业生最好的就业是自主创业”的工作理念,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创业意识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及参与“创业校友跟踪采访”、企业发展论坛、劳模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与培养;以改革实践教学方法,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开展创业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工作,走产学研协调发展之路,加强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个人发展志向。

  (五)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功能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机制。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部门已由原来的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其主要工作是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开拓广泛的就业市场。学校应建立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院系、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毕业就业工作格局,明确“一把手”责任制;要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台就业指导工作相关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下放相应的权利,使责、权、利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力Ⅱ强人财物的配备,健全工作队伍,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立多媒体洽谈室、信息查询室、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建设好就业洽谈室;完善毕业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与考评办法,全面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功能。

  只要有发展就会有问题,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在发展中产生,只能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因此,面对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有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高等教育就业指导工作】相关文章:

浅谈就业指导工作探析07-02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07-05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究06-10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总结03-04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07-02

浅析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建议07-03

关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07-03

解读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07-05

普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