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练习题1
一、基础题
1.比一比,再组词。
健( )
建( )
喘( )
瑞( )
斑( )
班( )
蹲( )
遵( )
2.根据课文填空。
(1)大阳像个( ),我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2)来,鲁班把这玩意儿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时把它( ),不用时把它( )。这就是伞。
3.多音字。
觉
读( )( )
读( )( )
便
读( )( )
读( )( )
4.按要求填空。
例如:红彤彤
湿( ) 顶( ) 火( ) 绿( )
二、综合题
1.选词填空。
沉静 宁静 安静 幽静
(1)山谷里更加( )了,醉人的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2)( )的夜晚,我望着一轮明月,更加思念家乡。
(3)上课的铃声响过,教室里立刻( )下来。
(4)过了一会儿 ,几位女生( )地举起了手。
2.填空。
淋得 ( ) 晒得皮肤( ) 做得 ( ) 剪得 ( )
3.这些关联词语我分得清。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一边一边 如果就
(1)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多产丰富。
(2)( )今天是元宵节,( )到处灯火通明。
(3)( )你能承认错误,( )会得到大家的原谅。
(4)放学了,同学们( )走路,( )唱歌。
三、提高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日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 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 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全文有( )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 )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 ) 慢——( )
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 。
露(露水 看见 显现) 蹦(出 跳 照)
(2)本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第二句的意思是________。第七句的意思是________。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_________这几句话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
三年级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练习题2
一、一锤定音(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师傅(fù fū)
遮(zhè zē)阳
叶脉(mài mai)
二、我会填。
晒得皮肤( )的
淋得( )的
亭子做得( )
大阳像个( )
三、对号入座。
脉:①血管;②脉搏;③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④像血管一样连贯而成系统的东西
1.鲁班拿过荷叶仔细打量,上面一丝丝叶脉引起了他的注意。 ( )
2.这篇文章的脉络很清晰。 ( )
3.护士阿姨给表弟输液时,找了好久才找到静脉血管。 ( )
四、有空我补充。
他很( ),又很( ),学会了( ),还学会了( )。鲁班想:要能( )个( )能( ),又能( )的东西,该多好啊!
五、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后来 鲁班把这玩意儿改成了可以活动 用时把它撑开 不用时把它收拢 这就是伞
1.补充空白处的标点符号。
2.解释词语:
收拢:
三年级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练习题3
一、一锤定音(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师傅(fù fū)
遮(zhè zē)阳
叶脉(mài mai)
二、我会填。
晒得皮肤()的
淋得()的
亭子做得()
大阳像个()
三、对号入座。
脉:①血管;②脉搏;③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④像血管一样连贯而成系统的东西
1。鲁班拿过荷叶仔细打量,上面一丝丝叶脉引起了他的注意。()
2。这篇文章的脉络很清晰。()
3。护士阿姨给表弟输液时,找了好久才找到静脉血管。()
四、有空我补充。
他很(),又很(),学会了(),还学会了()。鲁班想:要能()个()能(),又能()的东西,该多好啊!
五、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后来鲁班把这玩意儿改成了可以活动用时把它撑开不用时把它收拢这就是伞
1。补充空白处的标点符号。
2。解释词语:
收拢:
【三年级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练习题】相关文章:
鲁班造木鸢的励志故事11-11
三年级语文练习题01-11
三年级语文的填空练习题08-05
三年级语文的同步练习题08-05
语文三年级上册练习题03-13
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03-05
三年级语文单元练习题08-08
三年级语文训练习题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