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期末测试二

时间:2021-03-26 14:10:02 语文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期末测试二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期末测试(二)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期末测试二

  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罅隙(xià) 彀弓弩(gòu) 箕畚(jī běn)

  B、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惟妙惟肖(xiāo)

  C、虬须(qiú) 喧嚣(xiāo) 遒劲(qiú jìng)

  D、飓风(jù) 濒临(bīn) 周道如砥(dǐ)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蔓延 依傍 俯仰生资 摩肩接踵

  B、吆喝 蹒珊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C、推崇 颓唐 诚惶诚恐 杳无消息

  D、锁屑 倒塌 井然有致 引颈受戮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④⑥⑦①③②⑤

  C、④①⑦⑥⑤③②

  D、⑤⑦⑥①②③④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语言应用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爸爸(生气):小红,不许你这样对我说话,我是你爸爸!

  小红(针锋相对):那你又是怎样跟爷爷说话的呢?

  爸爸:你……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如果你是小红的朋友,为了化解父女的冲突,你对小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小红的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古诗鉴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2、[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典。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异断斯织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从田湖出发找李白去

  阎连科

  出走和背叛,是少年时代楔进我脑里永远也拔不出来的一根桩。

  成长是由无数、无数次想要出走,而又不得不留下的过程叠加起来的;而成熟,是人生历练的静默不言的一种光。然而一次一次地想要离家和出走,想要把自己放逐到哪儿,也许正是长大、成熟的一种准备呢。在那偌大的田湖村,父母交给我们的爱,多得常常从小院漫出来。然而这种爱,还总是不能化去一个男孩想要离家出走的念想和理愿。

  有一天,我决定出走了。我要到外面世界去。我要到外面世界走走和看看。

  想到我决定要出走,有一种兴奋在我身上鼓荡着,仿佛不立刻离开那个家、那院子,我会窒息在那家那院的温暖里。也就说走就走,把作业课本收起扔在窗台上;把屋门、大门锁起来;把家里钥匙塞进家人可以找到的门脑上方的一个小墙洞儿里,就这么匆匆离家上路了。

  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又好像早就计划好了要去哪儿样,直到沿着大堤走离村庄,东山渐近,田湖渐远,一片柳林外的伊河,白花花地泻在我面前,我才知道我要离家去哪儿——我要独自蹚过伊河水,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

  老师说过,九皋是伏牛山余脉东延的主峰,海拔九百多米,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上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说的.就是那山和那峰。说唐朝的李白,曾独自从龙门走来,上过那山峰。还在那儿留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

  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

  这首诗,有啥意味儿和蕴藏,那时我是完全不懂的,但却觉得不懂反而好写了,如“床前明月光”那样的《静夜思》,因为人人都懂反而写不得。

  我总以为自己能写出那种人人都不懂的诗,也就蓄意要爬到那山上,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诗兴大发,写出一首好到别人都看不懂的诗。当然呢,写不写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离家出走、独自走了很远的路,经过了很多事,遇上了很多的艰辛和奇遇,它们都被我一一征服后,我成了站在山顶上的一个大人物。

  浪漫和草率,在我幼稚的胸膛发酵鼓胀着,使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离家出走的英雄气。走小路,过村庄;在村头遇到了土狗追着我跑叫和撕咬;遇到了哪村的一匹惊马从我身边飞过去,弹起的灰尘落在我脸上,我都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惊异。我是要离家出走的人。我要和李白一模样,独自登上那很少有人爬到山顶的九皋峰,我当然不能有任何的惊惧和担忧。我就那么独自沿着东山下的村庄走,不和人说话,不和人来往,旁若无顾,视若无人,就到了九皋山下那条“牛瞪眼”的小路上。

  山在头顶,我在山下,正南的太阳烧在我的发梢上。我知道我不久就要登上九皋山,爬上主峰振臂高呼了。我要站在峰顶上,让风吹着我的头发和衣服,环顾四周,略思片刻,最后把我的胳膊高高举起挥动着,用我最大的嗓子对着天下唤: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为了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走过了两个村庄后,到了我三姑家住的梁疙瘩村,就有意绕过村庄,从村旁一片庄稼地里穿过去,沿着沟崖小道,攀着荆棵野榆走了很远的路,到了终于可以看清山顶时,以为峰顶到来了,诗也可能到来时,我可以站下回望,首先振臂高呼口号那一刻时,却从不远处的山崖边,蠕蠕动动爬上来一个人,收拾捆绑他在崖头砍拾的柴火,我们彼此一望,都怔着惊着了。

  他竟是我要躲要闪的三姑夫。

  三姑夫就那么如在那专门等我一样出现了。

  我呆在崖头边儿上,三姑夫看着极吃惊的我,很快平静下来连问了我三句话:

  “你怎么在这儿?”

  “是你三姑让你来这儿找我的?”

  “走,我们回家吃饭去。午饭都错过时辰了。”

  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前功尽弃地被我姑夫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饭,赶着日落和黄昏,我又被送回田湖了。

  一场盛大、庄重的离家出走,就这么草草地收兵结了尾。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还未及最后登上宣誓台,就被人从梦中叫醒了。现实总是比梦想和理愿有力量,少年明亮美妙的梦,被现实一碰即破后,我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那座山,再也没有可能在那山顶李白待过的地方坐坐与站站,高举着胳膊大唤了。

  我的少年就这样,还是那时候的李白好。

  可我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就那样在历史与现实的错口和李白分手了。

  (有删减)

  1、文章记叙了少年时代的“我”一次出走经历。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我”出走的经过。

  “我”不愿窒息在家庭的温暖里,决定离家出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赏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文章多次写“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达效果?

  4、“我”渴望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写一首好诗,但最终“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你认为“我”的成长与李白有怎样的联系?请简要谈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称)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下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锈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xx年9期,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种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六、材料作文

  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鱗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期末测试二】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1期中测试06-23

初二上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08-13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07-25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08-13

初二语文练习云南的歌会同步测试08-13

人教版八年级上同步练习 语文试卷05-30

初二语文《心声》同步练习07-30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07-25

初二语文下册同步练习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