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重点知识:第三单元

时间:2021-07-02 14:30:27 语文 我要投稿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重点知识:第三单元

  一、字音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重点知识:第三单元

  狼藉(jí)蹒跚(pán(shān)箸(zhù)呼啸(xiào)停滞(zhì)磨蹭(cèng)吮(shǔn)吸瞅(chǒu)馍(mó)病笃(dǔ)恸(tòng)瞥(piē)憧憬(chōng)(jǐng)脸颊(jiá)嘱(zhǔ)托颓(tuí)唐琐屑(xiè)惦(diàn)记

  二、成语

  (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严重情况,心理感到悲伤。

  (2)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

  (3)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4)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5)饮泣吞声: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

  (6)唏唏嘘嘘: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发出的抽咽声。

  (7)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8)气势汹汹: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9)一饱眼福:看到珍奇或美好的事物,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

  (10)热泪盈眶: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11)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12)辗转反侧: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13)无精打采: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14)失魂落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一、字音

  坻(chí)屿(yǔ)堪(kān)悄怆(chuàng)佁y?然就寝q?n藻荇(xìng)风靡m?山岚(lán)骤(zhòu)然傣(dǎi)族山寨(zhài)船舷(xián)瑰(guī)鳞次栉(zhì)比器皿m?n啄(zhuó)眦(zì)堤(dī)岸脸颊(jiá)靴(xuē)稠(chóu)密椽(chuán)子翕(xī)忽深邃suì翠蔓(wàn)寂寥(liáo)

  二、成语

  1).接风洗尘:设宴欢迎刚从远道来的人。

  2).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

  3).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4).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5).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6)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7)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8)可见一斑:指可以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可证明事物或事情的一个理由

  9)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10)大饱口福:吃够了很好的东西或指在物质或精神上嘴部受到了充分的满足感。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三、课文知识

  1、柳宗元《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本文按浏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本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美妙的月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宁静清滢、离尘脱俗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3、《阿里山纪行》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吴功正,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浏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4、《美丽的西双版纳》选自《大自然探索》,作者李舵。作者按总分结构展开描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5、《蓝蓝的威尼斯》节选自《光明日报》,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6、《望岳》选自仇兆鳌《杜诗详注》,作者唐代诗人杜甫。《钱塘湖春行》选自朱金城《白居易笺校》,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登飞来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封荆国公,世称荆公,谥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等。

  四、背诵内容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课文知识

  1、《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扬州人。其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本文记叙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2、《甜甜的泥土》作者黄飞,其体裁是一篇小小说。小小说的特点是:(1)立意新奇;(2)结构严谨;(3)结尾惊奇。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3、《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新亭对泣等。

  4、《我的母亲》选自《经历》,作者邹韬奋,名恩润,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本文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达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5、《父母的心》选自《川端康成作品集》,作者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曾任日本笔会会长,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选自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作品有《王子安集》。《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四、背诵内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古文、古诗词理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

  1、“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2、颈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3、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己亥杂诗》

  1、“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

  2、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2、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比喻,诗人以“落花”自比,以“花”比作新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追求。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人琴俱亡》

  (一)字词解释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俱,副词,表范围,都。笃,(病)重。而,表承接,不译。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3.语时了不悲。

  语,动词,说话。了,完全。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索,要。奔丧,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素,向来,一向。琴,动词,弹琴。径,直往。既,已经。

  6.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恸,痛哭,极度悲哀。良,很。亦,副词,也。卒,死。

  (二)译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三)课文内容理解

  1、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

  --(人亡)了不悲都不哭(琴亡)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2、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没哭,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

  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

  3、那么是什么触发了他的情感呢?--琴不调

  4、琴不调说明了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

  一、字音

  贫瘠(jí)募(mù)集卫戍(shù)区戊戌(wùxū)变法凋(diāo)零

  祈(qí)祷捂(wǔ)挟(xié)持惩(chéng)罚眷(juàn)恋

  卓(zhuō)越萌(méng)发诬(wū)陷月笼l?ng沙寂寥(liáo)

  造诣(yì)倔(jué)强

  二、成语

  1)风烛残年:比喻老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2)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3)得意门生: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

  4)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5)无言以对: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话也回答不出来。

  6)壁垒森严:古代军营四周的防御建筑;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7)安居乐业: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8)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9)灰飞烟灭: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10)民怨沸腾:人民的怨恨达到极点,就像水沸腾了一样.

  11)无与伦比: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三、课文知识

  1、《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本文通过一位“旧时同窗”,现在的“美籍华人”异常想念旧时院里子的枣树,想在后花园试种几棵的叙写,表现了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枣核是全文的线索,思恋故土,思恋祖国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2、《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始终眷恋着祖国》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4、《春望》选自仇兆鳌《杜诗详注》,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该诗表现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情。

  5、《泊秦淮》选自冯集梧《樊川诗集注》,作者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诗人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所作的流行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该诗表现诗人雨夜追忆往昔军旅生涯,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也饱含了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

  7、《过零丁洋》选自《文山集》,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将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

  8、《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9、《革命诗二首》选自《革命烈士诗抄》。《把牢底坐穿》作者何敬平。《花》作者白深富。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重点知识:第三单元】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重点07-01

初二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0-30

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07-14

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06-29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07-06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题04-04

初二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同步练习06-15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第二单元的教材分析03-1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重点归纳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