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1-06-23 18:04:25 语文 我要投稿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摘要] 诗人海涅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跨入2006年,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在历经“千万次的问”后,跳出课堂,进行理性思考,原本朦朦胧胧的答案已经渐渐清晰。“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对课改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着课程改革的成果,人文语文、对话语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理念进入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欣喜之余,我发现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弱化、积累运用的语言素材变少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不断地在追问自己。

  人文语文、对话语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理念进入课堂,勿容质疑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弊端的一种矫正。这是在语文课改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我又重新审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进行思考。我开始作为自己课堂教学帮观者的姿态,审视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重视进行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训练?站在课堂之外,透过课堂欣喜欢乐的浮华审视:我只是重视了课改的形式,跟着课改的感觉走,以为自己已经抓住了语文课改梦的手。其实自己只是形而上学,忽略了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工具性 ,弱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透过浮云,向更远更广的地方望去,许多致力于语文课改的同行们似乎也存在着同样问题。

  一、当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状一:各类“新”的教学名词纷至沓来,乱花渐欲教师眼。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满堂读”的新时期,而有些经过排练的课例,华而不实的新招不断涌现,让人无所适从。例如有老师上《西门豹》这篇课文,通过让学生完成一张《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和让学生组成小组研究“西门豹的办法到底巧妙在那里?”使课堂变成了一个氛围浓厚的“研究场”。例如一位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设计教学:演讲: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画画:环保宣传画或描述村庄又美丽-毁灭过程的连环画、漫画。配乐表演:角色可以是树木、小鸟、花草、人、洪水等。测算、列表:根据《珍爱家园》所提供的数据,测算砍伐每公顷森林可以带来多少损失,制成表格。歌唱:采用自己熟悉的`曲调的节奏和旋律,填写适合于课文内容的歌词,如“环保之歌”并歌唱。这些作秀的课堂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这些所谓的观摩课让人无所适从、大惑不解。自己也跟着课改的节奏走,却越走越迷茫。轰轰烈烈的一节课结束了,学生学到了什么?我的教学目标又达到了什么?我的心里没有底,学生也茫然。我曾经私下里问学生,看他们如何看待这样的语文课。他们的回答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一个词“好玩”。我愕然、无语。

  现状二:课改背景下的应试教育使教师身心俱疲。现实中的老师都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你的考试成绩该如何保证,怎么面对家长的质询?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更要问你重点中学你班录取了几名?这些考试成绩都和你的评先评优挂钩,都和你的职称评定接轨,都直接关系到你期末奖金的发放。这些无形的压力,压的教师喘不过气来。进行课改似乎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现实中素质教育虽然喊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仍抓得扎扎实实。同样在考试的压力下,学生不得不机械地读、背、抄、学、默、考。不能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不解与厌烦。试想一下,如果摆脱了考试的羁绊,让语文教师身心解放,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学习,成就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成就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教学的春天岂不是指日可待!

  现状三:班额大,琐事多,教师学习时间无法保证。现在小学语文教师绝大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在平时的工作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小学班额少则六七十人,多则八九十人,这么多的学生,作业批改就是个大问题。上级主管部门每年的活动繁多,教师的学生的,层出不穷,教师疲于对付,怎能有精力置身于课改。教案、摘抄、反思,这些对于教育教学必须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不得马虎。教师们也深知,每项活动都有他开展的理由,都需要认真对待。可是,时间从哪儿来?没有时间怎么有精力醉身于课改教研?还有一些老教师,他们轻车熟路,没有时间也不愿投身课改,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成绩和奖金。

  二、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我们不能埋怨,我们必须进行课改。而新课堂如何架构并不能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和勇气而一蹴而就。面对语文阅读课堂日益走向繁闹,面对各类“新”的教学名词纷至沓来,面对“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开始乱花渐欲迷人眼,亲历新课堂实践的我们却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产生了莫大的困惑:语文课,到底该如何上?

  跳出语文课堂,审视语文教学。我认为语文课堂必须是回归语文本体,必须富有教育价值,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1.教师要重视文本的审读,做好课堂预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教师必须重视课前准备:朗读到位、层次清晰、抓住重点、了解学情。张化万老师说:“小学语文备课:预则立,不预则废。”周益民老师说“走进文本,是备课的首要环节。”于永正老师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不备课,我是不敢登上讲台的。”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为了上一节课,我是一辈子都在备课。”可见,我们要重视文本的审读,摒弃外在的形式。

  2.摒弃喧嚣与浮华,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孩子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讲究方法,以读为主,严格要求。不能为了迎合而一味的做秀,搞得语文课堂华而不实,只求花哨,不求实效。崔峦先生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真真切切地做到这‘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

  3.积极进行课改,集江河之水汇成海洋。教师时间少,还要善于挤出时间进行学习。当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可以把权力下放,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这样不但让学生锻炼了能力还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只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就行了。作业的布置要讲究实效,作业要少而精。摘抄反思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习惯,既学习了又完成了任务。这样一来,时间就有了保证。博采众长,化为我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就不远了。

  语文教师们,我们站在课堂之外审视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理性的思考。我们坚信,摒弃所有的喧嚣与浮华,让语文回归本体才是正路;我们深信,一堂富有教育价值的语文课,必定在“浮华落尽见真淳”的简约风格中显示几分沉甸甸的务实。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思考04-21

学会理性思考作文01-26

学会理性思考的作文06-0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考04-21

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06-28

大学生“考证热”的理性思考08-30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考的方案04-19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思考05-01

如何回归理性的语文教学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