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图片 百文网手机站

数学小报图片内容

时间:2021-03-27 13:41:49 小报图片 我要投稿

数学小报图片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从天气预报到股票涨落,到处充斥着数学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作为一门建立科学研究基础理论的学问,数学的发展带来了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小报图片内容,一起来看看这些跟数学有关的内容吧。

数学小报图片内容

  数学小报图片1

  数学小报图片2

  数学小报图片3

  数学小报图片4

  数学小报图片5

  数学小报图片6

  数学小报图片7

  数学小报图片8

  数学小报图片9

  数学小报图片10

  数学小报图片11

  数学小报图片12

  数学小报图片13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其父母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一则故事,引发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

  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

  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说过的故事,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数学家的故事

  “职业选手就是不一样,实在太强了!”素素爸爸一回到家,放下手中的羽毛球拍,就和妈妈说开了,“人家打过来的球,我们几个球友根本接不住,最后,都被剃了光头。”

  素素好奇地问:“什么是‘剃了光头’呀?”

  妈抢着说:“就是你爸爸得了零分。”

  素素笑着说:“爱吹牛的爸爸平时总说自己的球技如何高超,这下吃了个大鸭蛋!”

  爸爸不服气地说:“这哪能怪我,人家可是职业选手,我们业余的怎么打得过?”

  妈妈听了,笑着用手指头点了点爸爸的额头,说:“你可别忘了,以前你不是告诉过我,费尔马就是个业余研究数学的,但是,人们都说他‘比数学家还数学家’吗?”

  爸爸不好意思地搔搔头,说:“倒也是,费尔马人称‘数学之王’,但并不是以研究数学为职业的呢。”

  妈妈接着说:“那你还不给素素讲讲费尔马的故事?”

  爸爸风趣地一立正,“啪”地来了个敬礼,说:“遵命!”

  于是,在三个人的哈哈大笑中,爸爸说开了:“费尔马是法国人,他其实是从事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反对法官参加社交活动,认为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公正,于是费尔马就只好呆在家里,把研究数学当作他的个人爱好。”

  素素撇了撇嘴,说:“好可怜!”

  爸爸笑了笑,说:“是呀,他虽然年近三十才开始研究数学,但成就非凡。对了,他有一个很出名的习惯,你一定也有。”

  “哦?”素素来了兴趣,问,“是什么习惯呀?”

  “就是在读数学著作的时候,随手在书本边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和猜想。”

  素素点点头,说:“老师说,在读书时作批注是个好习惯呢。不过,我总觉得在书本边上写字太不方便了,地方也不够大。”

  爸爸说:“是呀,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费尔马几乎从来不给自己的猜想写出证明,所以人们很难确认他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这样一来也有个好处,后来的人们都想办法来证明他的猜想,也就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在边上洗碗的妈妈接了一句:“也可以说他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

  素素被逗得笑起来,又问:“那他这些猜想都写在自己书上,别人怎么知道呢?”

  爸爸点点头,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费尔马一辈子很少发表著作,这些成果一直到他死后五年,才由他的儿子整理出版,但一下子就引起了许多人的研究和学习。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成果,就是‘费尔马猜想’,费尔马把它记录在丢番图的著作《算术》的边上。”

  素素插话说:“丢番图,就是那个墓碑上写诗的数学家,上回说过他的故事呢!”

  爸爸说:“是的,书上介绍了毕达哥拉斯定理。费尔马在阅读时,从32+42=52联想到‘不可能将一个立方数写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者,将一个4次幂写成两个4次幂之和,总之,不可能将一个高于2次的幂写成两个同次幂的数之和’,有趣的是,在这段话后面,他又写了一句话‘我确实找到了一个美妙的证明,然而这里的空白已经不够让我写下这个证明了’。于是,从那时起的近四百年里,无数的数学家都忙于寻找这个美妙的证明,甚至还有人为此重金悬赏呢!”

  素素哈哈大笑,说:“是不是他故意捉弄人呀?”

  爸爸摇摇头:“不是,在1994年,一位英国数学家怀尔斯证明了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素素佩服地说:“一个猜想就这么厉害,这个业余数学家一点都不业余呀!”

  爸爸接着说:“我看职业的未必就能胜过业余的。”

  素素俏皮地问:“咦,爸爸,这句话好像和你刚才的说法不一样哦,你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爸爸被问住了,“哈哈”笑起来,自我解嘲说:“我这业余的一定努力,一定努力。”

  数学家杨乐故事

  杨乐,著名数学家,江苏南通人,1939年11月10日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由于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获得华罗庚数学奖,

  杨乐1956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2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66年毕业即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其问,1977年任副研究员,1979年任研究员,1982年任数学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先后当选为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委,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理事长;先后担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基金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数学学报》主编,《Results in Mathematic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等职,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杨乐在复分析特别是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方面有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主要研究成果有:合作研究了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亏值与波莱尔方向间的联系,首次在这两个基本概念问建立了紧密和准确的关系;对亚纯函数及其导数的总亏量给予了精确估计,回答了区律欣(D·Drasin)提出的几个问题:引进了亏函数的概念。证明了下级为有究的亚纯函数的亏函数至多是可数的,并给亏量以适当的估计,该课题在80年代为国际上同行所重视:对亚纯函数的奇异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进了新的奇异方向,对奇异方向的分布给出了简单明了的'充要条件(其中部分工作与他人合作);对全纯与亚纯函数的正规族作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正规定则,并建立了正规族与不动点之间的联系;与英国一著名数学家合作研究了角域内全纯与亚纯函数的正规族作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正规定则,并建立了正规族与不动点之间的联系;与英国一著名数学家合作研究了角域内全纯函数的增长与取值问题,解决了著名数学家立特活德的一个猜想;证明了有穷下级为μ的整函数,若其级不低于μ的波莱尔方向数目为有究,则它和所有各级原函数的有究非零亏值数目总和不超过2μ;还将海曼基本不等式两个主项的系数大大降低,成为目前这个课题最好的结果,他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与张广厚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多年来,杨乐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和2本专著,编辑了5本论文集,其专著获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首届国家图书奖(1994年)。1979年以来,杨乐先后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普渡大学、瑞典皇家科学院、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哈佛大学、圣母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应邀到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瑞典、芬兰等国的50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作学术演讲。在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报告或邀请报告。

  会数数的美洲黑鸭

  美洲黑鸭是一种很有数学天分的动物,它们在产完蛋以后很喜欢数数蛋的个数。为什么要这样呢?生一物学家研究后发现,原来美洲黑鸭通常还有一种爱好,就是喜欢把自己的蛋产在伙伴的窝里,让伙伴帮自己孵小鸭;而为了只让自己的孩子活下来,美洲黑鸭慢慢进化出一种识别外来蛋的能力,它们在数蛋时,如果发现有外来蛋,就会将这些蛋拨到一边,或者干脆把它们踢出巢外。

  珊瑚虫的数学日记

  珊瑚虫能在身上刻下奇妙的“数学日记”,那体壁上每天新添一道的环形纹,便准确地记下了它生命中的“日子”。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所刻的环形纹是400条。后来,天文学家揭秘说,那时地球的一天只有21。9个小时,一年刚好是400天,一点儿没错。

  顶尖的蜜蜂设计师

  蜜蜂中的工蜂建造的蜂巢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十分奇妙。在大约300年前,好奇的法国学者马拉尔棋曾经测量过一个蜂巢的尺寸,他发现:组成蜂巢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而所有锐角都是70°32′。后来,法国的数学家克尼格和苏格兰的数学家马克洛林两人计算后发现:这个角度太科学了!因为要想用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只能是这个角度,换任何一个别的角度都不行。蜜蜂真是个天才的设计师啊!

  蚂蚁会计算

  英国科学家亨斯顿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只死蚱蜢切成3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而当附近的蚂蚁发现这3块食物后,便群体出巢,并且进行了“劳动分工”:聚集在最小一块蚱蜢处的蚂蚁有28只,第二块那里有44只,第三块那里有89只,后一组较前一组差不多多一倍。蚂蚁的计算能力真是太神奇了!

【数学小报图片内容】相关文章:

数学小报图片及内容03-04

数学小报内容资料图片04-07

数学小报图片与内容01-27

足球小报内容图片05-19

安全小报内容图片01-31

读书小报图片内容04-04

数学小报图片02-02

数学小报内容02-20

校园安全小报图片内容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