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百文网手机站

物理平抛运动的知识点分析

时间:2022-01-22 11:10:43 物理 我要投稿

物理平抛运动的知识点分析

  上学的时候,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平抛运动的知识点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平抛运动的知识点分析

  平抛运动的分析

  平抛运动实际上是以下两个运动的合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两个分运动各自独立,又是同时进行,具有分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

  (3) 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 ∵x=v0t,H=1/2gt2

  ∴ X2=H(2V02)/g 为二次方程

  ∴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上述的内容就是全部的关于平抛运动知识的分析辅导,聪明的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吧。

  初二物理 巧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画定一直尺

  2.在直尺上画出点O,为光心,在O点画一凸透镜。在凸透镜两侧标出一倍焦距点f、二倍焦距点2f.

  3.分区,(如图),在凸透镜的左右两侧分成三区O──f为一区,f──2f为二区,2f以外为三区。

  4.规律:

  物在无穷远时,聚焦点。

  物三(区)像二(区)小实倒;

  物二(区)像三(区)倒大实;

  物一(区)像同侧正大虚;

  2F点是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

  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在应用和记忆时我们采用标尺:

  以物体在凸透镜的左侧为例,“物在无穷远时,聚焦点”是说物体在左侧无穷远时,成像在右侧一倍焦点。“物三(区)像二(区)倒小实”,物体在左侧三区时,成像在右侧二区,特点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物二(区)像三(区)倒大实”物体在二区时,成像在右侧三区,特点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ldquo 初二;物一(区)像同侧正大虚”物体在左侧一区时,成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特点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反之,物体在凸透镜的右侧时,也同样成立。

  例1、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另一侧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物体放在此透镜主光轴距透镜30cm,”得知物体在三区,由规律“物三像二小实倒”,成像在二区小实倒,答案应B.

  例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小明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4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B.12cmC.20cmD.48cm

  分析:“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这一特征为二区像的特征“倒小实”。由我们总结的规律“物三像二倒小实”因此物体在三区。U>2f,物距为24cm,即24cm>2f,f<12cm.

  答案:A

  例析中考浮力图象题的解法

  图象是形象描述状态、过程和规律的工具之一,也是在中应用的具体体现。因此这类能有效地训练的敏捷性与创新性。具体解题过程中,首先要审清两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初步理清坐标中图象的物理意义;其次要善于抓住图中的特殊点、线,甚至面来理解图象的深层物理意义;最后综合分析图象中的信息解题。

  例1 (2005河南省)小华用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图 1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______后______。

  图 2

  解析:(1)通过甲、乙两个对比实验,说明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水对它向上托的力(即浮力);(2)乙烧杯中装的是水,丙烧杯中装的是酒精,同一物体浸没在这两种不同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通过这两个对比实验,说明了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3)坐标的横轴表示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纵轴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从图1可知,浸放液体中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拉力F、浮力F浮和重力G三个力作用,三个力的关第是:F浮=G-F;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h增大时,F逐渐变小,说明F浮在增加;当h达到8cm时,物体再下降,F不再改变,说明这一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也保持不变。

  答案:(1)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变大、不变。

  例2 (2005苏州市)—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解析:从题目要求上不难看出坐标的横轴表示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纵轴表示铁块所受水的浮力F,在h由0增加到a的过程中,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不断变大,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浮力F在不断增加,A、D符合要求;当h=a时,铁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后,h由a增加到2a的过程中,铁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不再改变,浮力F大小也就不变,因此只有A符合要求。

  答案:A

  例3 (2004新疆建设兵团)某学生做以下实验:先在一只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将盛有一些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里(如上图所示),测得船底到液面的距离为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食盐并搅动,直至食盐有剩余。问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距离h随加盐量而变化的图象中(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解析:从题目要求上可以看出坐标的横轴表示加盐的多少,随着加盐量的增加,水槽中的水的密度增加,而塑料小船始终漂浮,则:G船=F浮=ρ液v排g,当液体密度增加时,要保持浮力不变,则v排一定减小,表现为塑料小船要上浮;坐标的纵轴表示吃水线至船底距离h,当塑料小船上浮时,h减小;当加盐量加到一定时,水槽中的水变成饱和溶液时,盐水的密度不再随加盐量而改变,此时v排不再发生变化,表现为h的大小也不随加盐量变化。

  答案:D

  例4 (2005南通市)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图像a、b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浮在水面

  解析:从图象可知,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将甲放入水后甲会下沉;而乙的密度较水的小,它放入水中后会上浮,最后会漂浮于水面;体积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时,它们平均密度:,所以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 初中历史。

  答案:C

  浮力中图象类型题的命题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但如果同学们掌握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就不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而顺利地使问题得以求解。

  用塑料圆珠笔做的物理小实验

  惯性现象 轻推一下桌面上的圆珠笔,圆珠笔由于惯性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或将圆珠笔轻轻向前抛当它离开手以后,由于惯性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轻推桌面上的圆珠笔,圆珠笔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了推力的作用改变了圆珠笔的运动状态。或将圆珠笔轻轻抛出,圆珠笔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用力扳圆珠笔(或其中的笔芯、弹簧皆可),可使圆珠笔弯曲,说明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将圆珠笔的一端用力压在掌心,力的作用使掌心下陷。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将圆珠笔竖直立于手掌心,手掌用力压圆珠笔,掌心下陷。说明了手压圆珠笔的同时圆珠笔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的关系 圆珠笔的笔尖按压手指或掌心,用力越大时笔尖陷得越深,表明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也可将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分别按压在圆珠笔的两端,同时向内施加压力,可以看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摩擦的种类 轻推圆珠笔,圆珠笔在桌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也为滚动摩擦。手握圆珠笔,笔不下落,这是因为笔和手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如将手略松开一点,圆珠笔会沿掌心向下滑落,此时产生的摩擦为滑动摩擦。

  变滑动为滚动可减小摩擦 将课本平放于桌面上,水平拖动课本。然后在课本底部平行铺垫几支圆珠笔(或笔芯),沿铺垫的方向水平拖动课本,与前相比课本更易被拖动。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手握圆珠笔轻轻释放,圆珠笔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如用细线系牢圆珠笔,将它悬吊起来,静止后细线也将悬垂于竖直方向。说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

  杠杆的平衡 用一只手指尖托住圆珠笔,稍稍调整指尖在笔上的位置,使圆珠笔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此时,圆珠笔以指尖所在位置为支点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光的直线传播 将圆珠笔直立在阳光下,其影子的产生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或者我们隔着物理课本去看桌面上的圆珠笔,“看不见”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折射 将圆珠笔斜插人水中,圆珠笔的水下部分向上弯折 初二。或在圆珠笔插人水中后,透过透明玻璃杯的侧面观察圆珠笔,发现圆珠笔的水下部分“变粗”了。这些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摩擦起电 将塑料圆珠笔的塑料外壳在头皮上摩擦几下后靠近小纸屑,纸屑被吸上。说明塑料圆珠笔与头皮摩擦后带上了电。

  导体与绝缘体 将圆珠笔的塑料外壳接人实验电路中,由于塑料外壳不易导电而使得电路不能接通;如将其中的弹簧(或金属部分)接人电路,电路接通,说明弹簧(或金属部分)容易导电。如将圆珠笔的塑料外壳弄潮湿后再重新接入电路,电路却被接通,说明了导体与绝缘体并无绝对的界限。

  固体能传声 用手堵住一只耳朵,将圆珠笔的笔尾小心抽人另一只耳孔(注意安全),轻敲笔尖,能听到很响的敲击声。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手握圆珠笔,竖直释放,其尾端接触桌面后发出声音,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接触桌面下方,感受桌面的振动。或者,我们可将圆珠笔笔芯的一端按压在桌面上,轻轻拨动伸出桌面的另一端,笔芯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如迅速握住笔芯,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将圆珠笔笔芯的一端竖压在桌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的另一端,用力越大时,笔芯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将圆珠笔笔芯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改变笔芯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笔芯,发现笔芯伸出桌面端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将圆珠笔置于两掌心之间,双手来回揉搓圆珠笔,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使圆珠笔的温度升高。

  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将圆珠笔用细线吊起,做成单摆,观察其来回摆动时速度与高度的变化。也可将圆珠笔竖直上抛或自由下落,观察运动过程中高度及速度的变化,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四步”帮你搞定中考电学综合

  第一轮的,我们重点侧重于什么呢?就是把力学里面所有的基本概念全部都扎实到位,浮力部分有哪些点,大家一定要扎扎实实的彻底掌握,摩擦力部分有哪些考点,一定要扎实掌握,机械部分也是如此。只有把每个部分都掌握到位的话,那么最后我们再来做力学综合的时候,我们才能保证在解题过程当中,你不会犯太多的错误。当然,力学综合也有它自己的特点,究竟它是如何把这么多部分的板块合在一起的,它靠的是绳子。

  我们说如果说你见到这样一个POSE,说小名这样,然后举了这样一个知识,绳子上去了,绳子上去它绕过一个轮子,轮子过去绕过一个杠杆,杠杆那边再绕个绳子,绳子下面掉一个物块,说物块不听话,把它放在桌子上,把它放到水里面,这样组合起来,它就成了一道力学综合。当然我们说力学综合它虽然说难度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实际上它的规律也是非常明显的 初中物理。我们可以在后续复习的时候,把这类题做一个更加详尽的分类。

  比如说先从最简单的力学综合开始复习,比如说仅仅是摩擦力和滑轮组加以组合,再将摩擦力、滑轮组以及浮力加以综合,等等之类的。因此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的找到做力学综合的感觉,最后再去突击综合性更高的力学综合题,包括2010年的最后一道题,包括2011年各个区一模二模的最后一道力学题,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感觉。这是第一点。

  电学综合计算和力学几乎也差不多,那么整个电学我们说,它可以建立在一个基本框架上。我给自己的,将它叫做1234。

  什么叫1234?

  1就是欧姆定律,整个电学计算它都是围绕着欧姆定律展开,或者说欧姆定律是整个电学计算的灵魂。

  2对不能中考而言,整个电路我们只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如果说串联和并联没有识别清楚的话,那么做电学肯定会遇到麻烦。也就是说识清电路的基本机构,是做好电学的基本。

  3就是电学里面的三大核心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

  4我给学生总结的是电学里面串并联电路的分配与比例关系,把这些掌握的话,再将电学里面的各个细节知识点加以综合,然后就成为我们的电学综合题。

  电学综合计算,它实际上只要学生从基础电路到我们的欧姆定律到最后的电功和电功率,每一个基础板块都掌握到位的话,并且到最后,对比值加以重点训练,相信电学综合这块,它的难度实际上不会特别大。至少我相信电学综合计算,要想提高成绩,它要比力学综合来得简单。那么中考最后一道电学大题,它放的位置往往是倒数第二道,它的分值是6分。整张中考电学题大的计算题,也大约是3道左右,它出现的位置往往是填空题的22题,倒数第二道题,以及单项选择第11题或者是多项选择当中出现一道,好,那么整个计算也就是力学在三个,电学在三个。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常见的力

  1、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1)“有利”摩擦:增大摩擦的: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 (2)“有害”摩擦:减小摩擦的:减少粗糙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

  (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重12N,请在图中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解析:

  这道题考查了是否会作力的图示,另外,题目给出了一个干扰条件,小球向上运动,此时有的同学就认为小球受的力的方向也应该向上,从而忽略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球受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且力的大小是所给标度的4倍。

  初中物理声音的反射课外实验

  【目的和要求】

  了解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仪器和器材】

  玻璃圆筒(直径约8厘米,高约40厘米),平面镜,三合板,金属板,海绵,表。

  【实验】

  1、在玻璃圆筒底部垫上一块海绵,海绵上放一块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正上方数厘米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

  2、当耳朵离开玻璃圆筒口竖直方向后,如图1.57-1甲所示位置,则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安放一块平面镜,如图1.57-1乙所示,改变平面镜角度直到从镜面里能看到表像时,固定平面镜的角度 初中语文。耳朵仍在图1.57-1甲所示的位置,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三合板、金属板、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比较听见的声音的强弱。说明不同材料反射声音和吸收声音的不同。

  【注意事项】

  1、表的声音不能太小,所选的表要在距表约50厘米处仍能清晰地听见表声。

  2、为避免玻璃传声的干扰,垫表的海绵要选厚些的,以尽量吸收声音。表也不要直接与玻璃圆筒内壁接触。

  实验前要反复校验,当表放入圆筒后,仅在圆筒竖直上方数厘米处能听见表声,其他方向听不见表声,这样演示效果才会好。

  3、为了使全班能同时听见表的反射声音,可用话筒放在耳朵处,用扩音机放大。

【物理平抛运动的知识点分析】相关文章:

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必修二知识点11-08

2018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复习资料09-07

2017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非选择题09-20

2017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复习选择题09-20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的知识点10-27

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10-04

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01-27

中考物理知识点:运动和力04-13

2018广东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知识点09-06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