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12 23:17: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1

  一、教学设计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

  1、设计理念:

  “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新课程倡导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语文,感受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运用好教材这一最好的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缘文拓展、开发生成新的课程,使学生也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现学生“人在课堂,思维已由课堂飞向校园、飞向社会、飞向大自然的大语文观,构建“生本”的课堂、“发展的课堂”,成为我在课程改革中着重研究的课题。

  2、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秋天的景色特点,品味秋景的美丽,感受丰收的喜悦。

  (2)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3、课程的开发:

  引导学生搜集描写美丽的秋景和表达丰收喜悦的相关资料,把学生的学习由文本引向生活。

  4、教学流程构想:

  (一)情境导入,引学生进入秋景之中

  1、教师动情描绘:“太阳收起了火辣辣的目光,亲切地笑着;风姑娘也变的活泼起来,笑着跳着把清凉送给人们;当看到黄叶一片片飘落,我们知道谁来到了我们中间?”(秋天)

  2、学生找秋天。(出示美丽的秋景图做提示)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动情的描述配上美丽的秋景图,必将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氛围中来。再引导学生在图画中、从身边景物、人物、事物的变化中找秋天,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秋天的特点,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秋天的特点

  1、自由读熟课文。

  2、按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3、找出作者用哪句话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自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秋天美景,尝丰收喜悦

  1、学生选取各自感兴趣的课文内容自读自说。

  2、同桌互说。把自己读了哪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女生先说,男生再说。比一比哪桌同学说的最认真。

  【设计意图:自读自说环节可以让学生有充分自由、自主的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品析,产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再有序的组织同桌互说,又为每个学生增加了一次交流表达的机会,使每个人的独特感受都能表达出来,既有表达也有倾听的机会,增强学生自读感悟的兴趣和信心。】

  3、争当小导游。导游佩带胸卡,手拿麦克,带领全班同学游览自己喜欢的景点。(导游可以对照前面的秋景图为大家讲解。)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自读自说和同桌互说的基础,争当导游的环节实际上是学生独特感受的展示,同时也是对那些体会不到位的学生的引领。学生以导游的方式用自己的话把课文中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地说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就是生活。】

  4、游客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游览感受。

  【设计意图:游客谈到的收获,就是对导游最好的肯定。秋天的美景和丰收的喜悦无处不在,又怎是作者能够写尽的呢?生生、师生的多向交流、相互补充,必将使得学生对课文的体会更加深刻。

  同时也把新课程中的师生、生生评价无形地渗透到谈感受说收获中。】

  (四)总结反思,多向发展

  让学生以谈感受、说收获的方式,自己进行学习总结。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表达等语文能力,一举多得。

  6、板书设计:

  4、秋天

  树叶:黄、落

  太阳:温和 美丽的图画

  秋天秋风:凉爽

  果园:水果丰收

  田野:稻子成熟丰收的喜悦

  公园:菊花开放

  二、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引学生进入秋景之中

  师(动情地描绘):太阳收起了火辣辣的日光,亲切地笑着;风姑娘也变的活泼起来,笑着跳着把清凉送给人们,拾起金黄的落叶,我们知道:谁来到了我们中间?

  生(高兴地):秋天!

  师:(出示美丽的秋景图)你们能从图上或身边的景物、事物、人物的变化中找到秋天吗?

  生:(踊跃举手)树落叶、燕子南飞、人们穿上了毛衣、天气凉爽了……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秋天的特点

  1、多遍自由读。

  2、开火车读课文。

  3、找出作者用哪句话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三)自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秋天美景,尝丰收喜悦

  师:同学们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自己先读一读,再说一说从哪能看出秋景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生:选取各自喜欢喜欢的自然段自读自说。(态度积极认真)

  师:现在同学们把自己读了哪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女生先说,男生再说。我们比一比哪桌同学说的最认真。

  生:同桌互说。

  师:看到同学们认真的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非常高兴。我准备了导游胸卡和麦克,谁愿意争当小导游,带领全班同学游览自己喜欢的景点?

  生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秋天的果园。(指秋景图)瞧,枝头那红红的苹果多像娃娃可爱的笑脸啊!再看桔子,也已经换上了金黄的新装,多么诱人啊!大家快闻一闻,闻到果子的香味儿了吗?

  生(高兴地齐说):闻到了!

  师:呵,老师不但闻到了香味,而且我想马上就摘一个吃呢!

  (生笑。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生2:现在大家来到的是秋菊盛开的公园……(略)

  生3:秋天的田野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大家快跟我来看看……(略)

  师:听了导游们热情的介绍,游客们一定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能结合你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说说游览感受吗?

  生4:导游们的讲解太精彩了!我非常喜欢秋天的果园。

  生5:我想到了秋天的树林,满地金黄的落叶,踩上去厚厚的、软软的,舒服极了!

  生6:田野里丰收的美景让人看不够啊!高粱涨红了脸,金黄的谷子笑弯了腰……

  (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热烈。通过学生们不同的补充,再次把大家带回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公园树林,遍寻秋天的美丽,尽尝丰收的喜悦。)

  (四)赏秋,开发课程资源

  这一环节是应学生的要求创生出来的。按照原来的设计我应该进行 “总结反思,多向交流”环节的教学,但我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愿望,给了学生们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学生的精彩表现不但对我原有的教学设计做了很好的补充,更高于我原有的设计理念。

  生7:我找到了很多描写秋天的诗歌、短文。我给大家朗诵一首《秋菊》。(饱含感情、激动地朗诵,会的学生也纷纷站起来朗诵)

  生8:我找到一首写秋天的小文章《秋天对我说》,给大家读一读。

  生9:大家看,这是我画的秋景图。(贴到黑板上,指图说)秋天来了,红叶黄叶把大山打扮的多热闹啊!一阵秋风吹过,黄的红的叶子随风飞舞,多象翩翩飞舞的彩蝶啊!(我不禁带头热烈鼓掌,满脸笑意地看着他。)

  方向宇:老师,大家都只看到了秋天的美丽,其实秋天也是冷清、萧瑟的。(方向宇满脸认真地说)

  师:你的感受真是与众不同!能给大家说说理由吗?(我由衷地为这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感到高兴)

  方向宇:秋天的风是凉飕飕的,吹落了树叶,树木就变得光秃秃的,看起来就不美了,而且也让人觉得很冷清。

  生10:是啊,我觉得很有道理。秋天来了,冬天就不远了。寒冷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师:老师真高兴,我们班有这么多同学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会观察,会思考。正象同学们说的那样,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要想真确的认识他,就要既看优点又看不足。

  学生们的话题又多了,兴犹未尽,有几个的小组的同学还提议请大家品尝他们带来的具有秋天特征的水果……大家在朗诵、绘画、游戏、品尝中又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秋天。学生不但饱览了秋景的美丽,感受了秋的萧瑟,积累了描写秋景的词语,还尽尝了丰收的喜悦,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搜集、交流资料的成功感,一举多得。

  三、教学评析

  《秋天》一课的教学,教者能站在大语文观的高度,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化、生活化的语文时空,使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在方法的`指导下,自主快乐地学习语文,生成知识,形成能力,获得体验。本节教学我认为了教者很好地体现了以下“四化”。

  一、情境化。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动之以情,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那美丽的大自然,秋天的美景在孩子的脑中勾画,教师创设的“秋景图”让孩子们找秋天,不仅将孩子的思维由课堂引向了大自然,而且使学生虽然身处教室,却有着亲临秋景的畅快。教师情境的创设,既给学生初涉文本做了向导,又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奠定了浓浓的情感基础。

  二、人文化。课堂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完美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秋天》一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彰显。教师能挖掘文本所具有的情感给学生以引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熏陶,获得独有的情感体验。教师为学生创设的秋之美景,也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进而去进行美的创造。教师对学生中肯、欣赏的评价语,以及引导生生互评都体现了“评价他人从赏识开始,”使课堂充满人性的光芒。

  三、生活化。生活皆语文,语文皆生活。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设计让学生“争当小导游”,上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与课前搜集到的相关信息以及学习文本后的新收获进行了整合,并用当导游这一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介绍,既内化了知识,加深了体验,又使孩子们在块块乐乐中学习生活中的语文。

  四、生成化。教师将单一的知识的课堂转变成活动的、发展的、快乐的课堂,将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读书,合作交流中赏秋天的美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加深体验。尤其是学生们创生的“赏秋”这一教学环节,更让教育者感受到了生成化课堂的真正内涵。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驱力被教师调试到极高的状态,创新的火花将随之迸射。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开发的课程资源,也正是我们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亮点。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2

  一、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现在老师来说几个词语的意思,看你知道是哪些词吗!(略)

  字词掌握的很好,那么,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学习课文

  1、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谁来概括说说北大荒秋天的美表现在哪里。(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美在物产)

  过渡: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

  (2)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1》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

  《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

  小河: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有是什么样儿呢?(小河)

  (自由读一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2)第1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

  (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的作用。

  6。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北大荒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而此时北大荒的原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2、用心听老师读课文,看谁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热闹非凡(板书)

  非常好,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用波浪线划下来。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1)这些句子中,动笔用圆圈画出有哪些景物。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齐读中心句,男、女生分读分句(再交换读);表演朗读

  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即围绕中心句来写话的方法。我们应把这种方法牢记在心并学会运用。来,看看我们能不能把这一段背下来,

  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7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什么喜欢说此时的北大荒是“大豆摇铃千里金”呢?哪些词句能告诉我们此时的北大荒的确是“千里金”?

  (①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②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

  4、这里的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此时的北大荒,那么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赞美你感受到的北大荒呢?来!试试看。

  1、北大荒的秋天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一点儿也不荒芜。可是它为什么叫“北大荒”呢?

  【师生交流,补充介绍】 北大荒,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地区。建国前,这儿一片荒芜;建国后,人们在这儿建立起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多年来,人们在这些垦区中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现在,这儿已经是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盛产基地。因此,人们亲热地称她为“北大仓”。

  2、作者笔下的“北大仓”是令人心醉的`。把文章中你喜欢的语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班级赏读,读中积累内化)

  3、可是,20xx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却有这样一篇文章——《“北大仓”可能成为“北大荒”》。

  “北大仓”可能成为“北大荒”

  ……因土质肥沃盛产粮食而闻名世界的“北大仓”,如今正因水土的大量流失而变得沟壑纵横。有关专家称,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北大仓”有可能退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荒”,并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教师朗读后存疑: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北大荒的秋天又将是什么样的呢?所以呢,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好我们美好的家园。

  四、课后作业

  根据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先概况后具体的写法, 选一选,写一写:

  1、课间的操场上热闹非凡。

  2、节日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3

  师:同学们,看过秋天的雨吗?

  生:看过。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秋天的雨景图,师旁白)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来,说说吧。

  生:我看见濛濛的秋雨下起来了,大地就变成五颜六色的了。好漂亮,好漂亮!

  生:我看见了黄黄的大菠萝和雪梨,好像闻到了甜甜的气味,我好想咬一口。

  生:我看见了小动物,它们准备过冬了。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读读课题,亲切地呼唤《秋天的`雨》。

  (学生齐读课题)

  评:学习语文的兴趣,源于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的情趣。因为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情感的参与。上课伊始,教师通过播放生动直观的秋雨画面,让学生走进一个感受秋雨美,了解秋雨能给大地带来丰收的特定情景,有效地促进学生怀着极强的学习期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师:课文是怎样写秋天的雨呢?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还要一边读一边想。同学们注意了,老师这儿有几个小小的建议,大家先认真看一看,看明白了就开始默读。

  出示自学提示:

  1、划一划课文中难读的生字词,想办法读会。

  2、找一找描写秋天的雨的句子,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你们读得怎么样。

  出示句子:

  1、秋天的雨像一把钥匙,趁你没注意,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2、黄叶像小扇子,扇那扇那,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枫叶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4、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5、秋雨吹起小喇叭,松柏穿上厚衣裳。

  师:这些句子中带点的词你能读好吗?自由读读吧。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展示一下,把这些词语准确地读给大家听听。

  生1:(读带点的词语。)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2:他读得声音响亮,但是他把“扇”读成了平舌音。

  师:你是个学习很认真的孩子,听得很仔细,“扇”应该读翘舌音,大家一起读,注意读准确。

  学生3:我发现“扇子”的“扇”读去声,“扇那扇那”的“扇”读平声。

  师:太好了,你说得非常准确,请你带着大家读(学生读)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4

  (课前播放音乐《母亲》,渲染气氛。)

  一、简介生平,营造阅读期待

  师: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推荐一位作家,一位中国现在很令人敬佩的作家,他的名字叫史铁生(板书人名)(点击课件:史铁生照片及其资料: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小说外,还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散文作品,近年又出版了《病隙碎笔》等作品,均引起了较大反响。)老师请位同学来读一读史铁生的资料。(生举手,指明读)

  师:在史铁生的人生轨迹中,有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可以说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是哪一年,哪件事?

  生:1972史铁生因病双腿瘫痪了。

  师:是的,1972年史铁生不幸双腿瘫痪!这一年他多大?

  生:(思考后答)21岁。

  师:是啊,21岁,21岁啊!21岁正是一个小伙子生龙活虎的年龄啊!可是他却不幸瘫痪了!他沮丧、彷徨,甚至绝望。然而,他还是走出了困境,书写了精彩的人生。那么,是谁给了他力量,是谁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感情世界,走进他的散文《秋天的怀念》(点击课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提炼文章主旨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同学了读了这个题目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1:秋天的怀念,怀念的是谁?

  生2:怀念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说是秋天的怀念?

  生3:怀念的心情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生4:“秋天的怀念”,把题目写成“怀念的秋天”行吗?

  师:同学们的质疑精神很值得称赞。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章,看看你能读懂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读文章,读中思考)

  师:(看学生读完)读了文章,你读懂了什么?

  生1:文章怀念的是母亲,写的是母亲关心自己的事。

  生2:秋天里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我 ,我却忽略了母亲的爱,而母亲又在秋天里不幸患病去世了,所以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师:说得很好,秋天里有作者刻骨铭心的记忆,有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同学们继续说,从文中,还读到了什么?

  生3:我读到了母爱,看到了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史铁生重新振作起来,并且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师:是啊,老师也从文中读到了母爱,读到了母爱的力量。

  三、感悟品读,交流内心感受

  师:文章抒写了感人至深的母爱,文中有许多句子或段落,读了令人十分感动。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令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勾画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感动人的原因。(点击课件,出示问题,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

  (学生速读勾画圈点。)

  (有学生举手,渐多)

  师: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被文中这深沉的母爱打动着。好,老师请大家来说说文中哪些句段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1:我看第五段令人感动。“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母亲病倒了,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母亲竟然病到这种程度,更没想到这是永远的诀别!母亲到生命的最后关头却向我隐瞒病情,她是不让儿子伤心绝望,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

  师:儿子知道母亲生了重病的时候,已是母亲与儿子诀别的时候,真是令儿子心痛啊。请你把这句话有感情地读一下。

  (生感情朗读,“我没想到”“也绝没有想到”“永远的诀别”读得十分哀伤动情。掌声) 师:读得真动情啊,继续交流。

  生2:我看文章第6段写得十分感人。

  师:请读一读。

  生2:(感情朗读)“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师:读得怎样?

  生3:读得有感情,不过语速略微快了点,应该读得缓慢而深情。

  师:那请你来读一读。

  生3:(深情朗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为成年的女儿??”模拟病人的语气,读得吃力而低缓。学生鼓掌)

  师:母亲在临终前放心不下的是两个孩子,带着无尽的牵挂离开了人世。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请继续交流。

  生4:令我感动的是文章的第一小节。我瘫痪后发脾气摔东西时,母亲的反应令人感动。 师:读一个这个句子。

  生4: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看着我。”

  师:你怎么理解母亲的这些举动?

  生4: “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是想让“我”发泄一下心中的痛苦,母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是怕“我”做出傻事,想不开自杀什么的。“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可见母亲在“我”发脾气时她心中更痛苦,哭也要躲着儿子。

  师:说得很好。大家请注意写母亲的几个短语“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生5: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

  生6:还表现了母亲的苦心。

  师:还是把母亲的复杂心情读出来吧。

  生6:(读句子)

  师:“悄悄地躲”“悄悄地进来”从你的读中还觉得母亲的脚步急了些,重了些,请再读。 (生再读,读得缓而轻了。)

  师:请同学们齐谈这个句子,感受一下母亲此刻的心情。

  (生齐读,读得缓而深沉。)

  师:还要再交流吗?

  生7:我觉得第一段的最后几句写得很感人。“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狠命地捶打双腿,喊着活着没劲,可以想像母亲面对这种情况是多么伤心,痛苦,她含泪劝说儿子要好好儿活,可见她已经是痛心到极点了!

  师:好,把这种感情带进去读一读。

  生7:(读句子,母亲的话读得有些拘谨,不好意思。)

  师:评价一下,谈得怎样?

  生8: “我”喊着的`话没有放开来喊,母亲忍住哭声说的话,可以带点哭腔和祈求的语气来读。 师:好,请你来试试。

  生8:(读句子,“我活着有什么劲!”读得发泄一般,表现出绝望之情;“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略带哭腔,读得缓而动情,近乎哀求。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请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学生动情朗读,师生都被这深沉的母爱感动着。课堂气氛变得沉重了.)

  师:母亲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的话如果这样说“儿呀,你要好好儿活。”意思有什么不同吗?

  生:“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表面上是劝慰“我”,要“我”不要失去生活的勇气。但母亲说的是“娘儿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她也要先自己好好活着,可见母亲的良苦用心。

  师:是啊,对于母亲这些话外话的意思,“我”因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想到啊。“好好儿活”既是劝慰儿子,又是要求自己;“好好儿活”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生1: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

  生2:现实已经这样了,未来还长着呢,儿子,你一定要好好活。

  生3:正值年轻,你的路还长呢,更要坚强起来啊。

  生4:他要告诉儿子面对人生的打击要学会忍受。

  生5:他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发脾气,要找到一条好好活下去的路。让他笑看人生,不要被病痛压倒。

  师:母亲的话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精彩,那么丰富,但你们所说的都包含在了这句简单不过,再朴素不过的话里——

  生:“好好儿活”!

  师:所以,这“好好”两个字的韵味,复杂的情感却蕴含在这里—— 母亲告诉儿子怎么去面对残缺的生命的理儿,真是意味深长啊。同学们再好好读一读。(学生自由品读。)

  四、精读领悟,挖掘文章内涵

  师:文章中多处写到母亲要“我”去看北海的菊花,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找出来。看看母亲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读中勾画句子)

  生1:第一段中“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总是”说这句话,是想把“我”带出去散散心,让“我”看到花儿,心情能好些。

  生2:第二段中。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母亲这次是央求“我”去看菊花,她是看到“我”情绪很低落,希望“我”看菊花振作精神吧。

  师:有这个道理,文中写母亲是 “挡在窗前”说这句话的,母亲为什么要 “挡在窗前”呢? 生2:因为母亲看到 “我”正在看窗外树叶 “唰唰啦啦”地飘落,她 “挡在窗前”不让 “我”看落叶。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5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可以,也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

  生:自由朗读。

  师:读了几遍(2、3遍)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吗?读得同学认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生1:读第二自然段。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从学生的评价纠正了:几缕、血红、绛紫、五彩斑斓等读音)

  师:谁愿意再正确地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呢?

  生:读第二自然段。(2人)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通过我们的努力,已把所有的生字词都读正确了,接下来还要请同学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一自然段写了北大荒秋天哪里怎样的景色。

  生:自由朗读后回答,要求其他同学仔细聆听。

  生1:这一自然段写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流云色彩多。

  生2:写的是北大荒秋天天空光是一碧如洗,到了傍晚西边的天空会有几缕流云,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变成了好多种颜色,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生3:我认为写的是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很美丽。

  师:这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说法各不相同,请你再仔细听听老师的问题辨别一下,哪一位同学说得格外好呢?老师问的是这一自然段写了北大荒秋天哪里怎样的景色?

  生4:我觉得生2说得好,特别完整。

  师:哦,那把整段说下来不是更完整吗?你们觉得呢?

  生5:我觉得生3说得好,说得很清楚,也不罗嗦。

  师:你们觉得说得有道理吗?(有)对,要概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就要说得清楚,又要说得简洁。

  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很美,(出示图画)瞧,这就是那美丽的天空。那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课文,试着用文中的词句来说明。你可以用笔圈圈划划。

  生:自由阅读、圈划,然后大堂交流。

  生1: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别美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师:你觉得它写得美在哪儿呢?

  生2:这些流云在落日映照下,颜色有很多种,一道银灰,一道橘黄,所以我觉得很美。

  师:(指图)是啊,天空中有一道像银子一样的灰色,像橘子一样的黄色,像血一样的红色,还会有哪些像什么一样的颜色呢?

  生1:像草一样的绿色。

  师:那叫生:草绿

  生2:还有粉红。(金黄、葡萄紫、梨黄、玫瑰红、天蓝、雪白等)

  师:这么多的颜色,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3: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色俱全、五彩斑斓等)

  师:天空中有这么多色彩,你们觉得美吗?(美)那谁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生4:读。

  师:请你再读读这句话,除了写色彩多,你还从中感受到什么?

  生5: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流云是五彩斑斓的,还像锦缎很美。

  师:在作者眼中那些美丽的流云像锦缎,那在你眼中这些流云像什么呢?(指图)

  生1:像彩虹。(像孔雀羽毛,像彩衣,像彩色的阶梯)

  师:说得真好,听老师读读这句话,你还从中感受到什么?(突出转眼间,四个一道)

  生2:这些流云的颜色变化很快的,原来天空是一碧如洗的,到了傍晚,一转眼就变出了许多颜色。

  师:作者还写了四个一道,(看图)这些颜色是不是像五颜六色毛线混杂在一起的?

  生3:不是,是一道一道的,很有次序,不乱的。

  师:很有层次感的对吗?你们觉得是混成一团美,还是这样美?

  生:有次序的美。

  师:刚刚有同学说像孔雀的羽毛是不对的。孔雀的羽毛颜色就是混在一起的。

  师:大家讨论得很认真,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我们品味出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相信大家一定能将感受到的读出来,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感受。老师为你配上音乐。

  生1:配乐朗读。

  师:现在提高点要求,请你来当当北大荒的小主人,将家乡的天空介绍给我们这些外地的游客。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先自己准备一下吧!

  生:准备,说给同桌听,指名说。

  [解读]:

  这是我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的课堂教学实录。听课的老师如是说: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这顺畅一词,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着实不易。为了做到教学流程的顺畅,防止旁生枝节,传统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满堂灌。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中将课堂还给学生理念的提出,满堂灌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课堂中呈现出的是一种活泼、自主、和谐的氛围,要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而且不能有教师生拉硬套的痕迹,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因为不少教师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法,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怕学生的回答过散,不敢放让学生暴露矛盾。其实,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学目标的达成两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科学的语言去引导,使整个教学流程浑然天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质。教学语言的优劣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何利用优秀、科学的教学语言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达成有效地统一起来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利于学生大胆地放。放就是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的本质应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学生没有自主参与的`机会,学习热情会越来越淡薄,自信心越来越不足,能力也越来越差。与其有我们老师去告诉他们正确答案,不如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充分去读,放手让学生去说,教师别急着去肯定或否定,让学生在相互地交流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获得学习的技能。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要求学生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时,根据多位学生的回答,请学生来判定哪位学生说得好,教师再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建构出概括段意的要点。教学实践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大胆地放,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练的机会,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才能让学生带着自己学习成果,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成功,才能得到老师有针对性的帮扶。重要的是,只有大胆地放,才能唤醒学生自主意识,激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落实。也就是变先教为先学。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扶在目标地达成上。扶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放之后的扶才是有针对性的,才是学生需要的。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点之处,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学生细细品味作者写的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美在何处时,教师在学生自品感受不深时,运用范读、举例、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的色彩美、层次美、变化快。另外,扶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可以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也可以是读懂课文的方法等。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引导学生结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后,总结出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美的学习方法等。总之,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言文字自身的规律,还要善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言文字的一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才能让学生学会,会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的教学语言成了一门学问,我们要力求做到言不烦、少而精,让每一句话都落到实处,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6

  师:同学们,看过秋天的雨吗?

  生:看过。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秋天的雨景图,师旁白)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来,说说吧。

  生:我看见蒙蒙的秋雨下起来了,大地就变成五颜六色的了。好漂亮,好漂亮!

  生:我看见了黄黄的大菠萝和雪梨,好像闻到了甜甜的气味,我好想咬一口。

  生:我看见了小动物,它们准备过冬了。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读读课题,亲切地呼唤《秋天的雨》。

  (学生齐读课题)

  评:学习语文的兴趣,源于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的情趣。因为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情感的参与。上课伊始,教师通过播放生动直观的秋雨画面,让学生走进一个感受秋雨美,了解秋雨能给大地带来丰收的特定情景,有效地促进学生怀着极强的学习期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师:课文是怎样写秋天的雨呢?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还要一边读一边想。同学们注意了,老师这儿有几个小小的建议,大家先认真看一看,看明白了就开始默读。

  出示自学提示:

  1、划一划课文中难读的生字词,想办法读会。

  2、找一找描写秋天的雨的句子,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你们读得怎么样。

  出示句子:

  1、秋天的雨像一把钥匙,趁你没注意,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2、黄叶像小扇子,扇那扇那,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枫叶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4、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5、秋雨吹起小喇叭,松柏穿上厚衣裳。

  师:这些句子中带点的词你能读好吗?自由读读吧。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展示一下,把这些词语准确地读给大家听听。

  生1:(读带点的词语。)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2:他读得声音响亮,但是他把“扇”读成了平舌音。

  师:你是个学习很认真的孩子,听得很仔细,“扇”应该读翘舌音,大家一起读,注意读准确。

  学生3:我发现“扇子”的“扇”读去声,“扇那扇那”的“扇”读平声。

  师:太好了,你说得非常准确,请你带着大家读(学生读)

  评: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唤起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读书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学生自主地学习,能动地发挥,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同学们,词语你们读准确了。那你们看看有没有难写的字?

  生:我觉得“爽”字比较难写。

  师:好,请你们举起小手,跟着老师把“爽”字写一写。注意中间这个“大”字的一撇要拖长一点,“捺”写下一点。四个小叉左右对称,还要特别注意,写叉的时候是一撇一点。

  师:同学们能把词语读好,我相信课文会读得更棒。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读完了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

  师:小朋友们读书很认真,那谁知道这三个句子分别写什么?出示句子:

  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3、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句子分别写了什么?

  生1:(读第一句)这个句子写了秋雨的颜色。

  生2:(读第二句)这一句写了秋雨的气味。

  生3:(读第三句)这一句写了秋雨发出的声音。

  师:你们真聪明。课文就是从颜色、气味、声音这三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板书:颜色、气味、声音)

  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采用读、思、画、想等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师:同学们请看课文第二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师巡视聆听)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听见许多小朋友喜欢读这两个句子:

  出示句子: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谁愿意来读第一句?

  生1:读句子。

  师:听你读了,我也想读。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好不好?

  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你们觉得谁读得好?

  生1:老师读得好。

  生2:老师读得有感情。

  师:老师哪个地方读得有感情?你说说。

  生2:我觉得“扇那扇那”读得好。我听了以后感觉好舒服,好凉爽。

  师:谢谢你,那我们一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你学老师再读一遍。

  (生1再读句子)

  师:这次你读得有进步,给点掌声。谁来挑战他,比他读得更好!

  (生举手)

  师:你很自信,读吧。

  (生3有感情地读)

  师:你不仅把“扇那扇那”读好了,“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也读得不错。来,咱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还可以配上动作。

  师:读得太好了,给自己一点掌声吧!

  评:课堂是一种情感的`课堂,师生情感同时运动,相互碰撞,是促使学习者从最佳心境投入学习的有效保证。教师通过巧设范读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当中。这一教学环节带给学生的是同品共享合作学习的愉悦和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

  师:我想请女同学来读第二句,男同学听一听,看看你能不能听出什么季节走了?什么季节来了?(女同学读)

  生:我听出来了,炎热的夏天走了,凉爽的秋天来了。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吧。

  (学生充满激情地读)

  师:同学们,看看课文还写了秋雨中的什么景物?赶快读读下面几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自由读吧。

  (学生自由读)

  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说说吧。

  生:我眼前出现了橙红色的果树,果树上的橘子、柿子多得数不清。

  生:我仿佛看见了美丽的菊花,有淡黄的,紫红的,雪白的,好美丽。

  生:我好象看见了金色的田野,一望无际。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小朋友们,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贴出一个美丽的秋天吧。谁愿意来?(请出四个小朋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们贴得怎么样?(分发橘子、柿子、苹果、梨的组合图片,学生贴画)

  师:好,我们联系课文内容一起来看看,他们贴得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生:课文中说“橘子、柿子你挤我碰的”,可是他贴的橘子、柿子分开了,没有挤也没有碰。

  师:我忍不住要为你鼓掌了,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那请你上讲台按照你的理解把它贴好,好吗?

  (生重贴橘子、柿子图)

  评:教师学会欣赏学生的本意在于欣赏学生的真。教师在教学中欣赏,在欣赏中教学,及时肯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赞赏学生独到的见解,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成功地构筑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生动教学环境。

  师:(指黑板贴画)小朋友们,看,多美的画面:金黄色的稻田,橙红色的果实,各种颜色的菊花,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1:用“五颜六色”来形容。

  生2:用“万紫千红”来形容。

  生3:用“五彩缤纷”来形容。

  师:对,这就是五彩缤纷的秋天,它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景象。(师板书:五彩缤纷)

  师:看到这五彩缤纷的秋天,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看到五彩缤纷的秋天,我的心情很快乐。

  师: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站起来,把这一段尽情地、美美地读一读,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快乐地边读边做动作)

  评:教师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诵读,自主地实践。这样,学生在与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中,自行发现,自行创造,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建构自己的文化,自主的学习,为终身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眼前也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秋天。秋天的雨滴里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请同学们看课文,自己读读第3段吧。

  (学生自由读文)

  师:读完了第三段可以找你的学习伙伴议一议,有什么疑问?看看你会提出什么问题来给大家讨论。

  生1:香味为什么躲在小雨滴里呢?

  生2:小朋友的脚怎么会被勾住?

  生3:气味为什么藏在秋天的雨里?

  师:你们真会提问,会提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刚才小朋友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趣,一个“躲”字,一个“藏”字就写出了秋雨的可爱。下面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这些问题吧。

  师:讨论好了吗?来说一说,小朋友的脚怎么会被勾住?

  生:我读懂了,小朋友的脚被果实的香味吸引住了,舍不得离开。

  师:是啊,秋天丰收的果实太诱人了,它不仅勾住了我们的脚,还勾住了我们的眼睛,鼻子,还有我们的心!

  师:小朋友,秋天的雨跟我们捉起迷藏来了,许多香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多有趣啊!来,把这种趣味读出来,老师和你们一起读,好吗?

  师:(引读)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学生接读)

  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找学习伙伴议,分组讨论辩,展开自由对话,进行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从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课堂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改变了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

  师:小朋友们,听,秋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老师带你们一块到秋天的树林里玩玩吧,看看树林里的小伙伴都在忙些什么?孩子们,出发吧!

  师:看,小动物都在忙些什么?(播放动画)请小朋友们对照画面,自己读读第4段,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学生观察画面、读书)

  师:你们一定有最喜欢的动物或者植物,你们来演一演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小雨滴看到这些动物和植物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分角色先尝试一下表演吧。

  师:(戴上小雨滴头饰)孩子们,小雨滴来了,我想和小伙伴聊聊天,谁是小喜鹊?

  生:我是小喜鹊。

  师:你好,小喜鹊,你造房子这么辛苦,累不累呀?

  生:不累。

  师:为什么不累?

  生:因为我造了房子,冬天就不冷了,所以我不觉得累。

  师:你想得真周到,谢谢你!谁是小松鼠?

  生2:我是小松鼠。

  师:小松鼠,你好!今年松果的收成怎么样?

  生2:收成很好。

  师:看到这么多的粮食,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2:我高兴极了。

  师:我也为你感到高兴,谢谢你!谁是小青蛙?

  生3:我是小青蛙。

  师:好,现在谁来扮演小雨滴,跟小青蛙聊聊天吧!

  生4:小青蛙,你好!瞧你忙得满头大汗的,休息一会儿再挖吧。生生3:不行。

  生4:为什么不行?

  生3:因为冬天快要到了,我要忙着挖洞,准备过冬呢!

  生4:你真是勤劳的小青蛙,我很佩服你!

  师:小朋友表演得真棒。小动物都在忙着过冬,植物呢?

  生1: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生2: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师:是啊,秋天的雨给人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香甜勾人的气味,欢乐喜悦的声音。秋天的雨还给小动物和植物带来了忙碌,带来了喜悦!让我们怀着对秋雨的感激把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合起来读读吧。

  (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多好啊!读出了秋雨给我们带来的清凉和温柔(师板书:清凉温柔)读出了秋雨给我们带来的丰收和快乐。(板书:丰收快乐)小朋友们,我们再来赞一赞秋天的雨,把最后一段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评:关注人文精神和加强语言实践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通过再现秋天的实景,倾听秋天自然界的声响,唤醒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激活了学生语言的积累。本环节教师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通过教师动情的语言,学生真实的表演,感人的音乐、画面等情景的创设,把课本上平面、一维的语言变成一种“立体的交响”,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其中隐含的生命价值。

  师:秋天的雨就是一首歌,你有什么话要送给秋天的雨?

  生1:秋天的雨啊,你把美丽送给了人间,我感谢你!

  生2:有了你,才有了大地的丰收,我爱你秋天的雨!

  生3:秋天的雨好清凉,好温柔,我喜欢你!

  师:说得多好啊,感情多真挚啊!小朋友们都想说,那用铅笔在书上写上一两句话送给秋天的雨吧!

  师:请写好的同学先读一读吧。

  (生读,教师随机点评)

  师:听了你们对秋雨的赞美,我很感动,我也写了一首歌词。让我们配上《小雨沙沙》的音乐,一起唱起来,赞一赞秋天的雨好吗?播放《小雨沙沙》音乐,出示《秋雨歌》师生练唱。

  评:这是一个拓展迁移的环节,是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再发展的阶段。教师创设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交流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也数不完。回家以后选择你感兴趣的作业完成。

  出示课件,自选作业:

  1、搜集描写秋天的词句或剪贴秋天的图画,准备出一期墙报

  2、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画下来,在班上展览。

  3、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自己看到的秋景写下来。

  评:本环节拓展了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坚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观,这样的作业设计,加强了课内课外的联系,沟通与融合,努力促进教学向学生开放,向生活开放,向未来开放。作业有选择性,又有趣味性,重视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悟,从感悟中得到提升。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7

  一. 导入:

  昨天刚刚告别酷热的夏,那种紧张似乎还在心底,用一个词来形容夏,你会想到什么,(急促的,炎热,热情的,快乐的等)那么秋天在你眼里又是怎样的形象呢(硕果累累,金黄的,喜悦的,忙碌的,落叶纷飞等),在老师的眼里,秋是诗意的,忧伤的(同学反对)因为百花凋谢,万物萧条,秋同样是迷人的美丽的,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感受秋的诗意之美。

  二. 新授

  1. 正音正字

  2. 简介作者:课后自己积累在书上,了解《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3. 找学生读,每节两名同学,然后齐读

  4. 老师范读

  5. 下面需要同学分别给每一节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6. 学生:农家丰收图,农家园(师:还可以,诗意少点),农家乐,大丰收,(从哪看出来的,饱食),稻花香,稻香,七里香,秋意浓,春色秋香,(学生笑)(师:我拟的是香飘飘可以吗)(学生齐呼可以)

  7. 找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

  8. 学生:“飘”用的好,写出伐木工人的喜悦与快乐(师:由飘我们还能想到山谷之幽,之深,之静)

  9. 学生:“肥硕”用的好,写出瓜果的样子,很多很大,由此表现农民的喜悦(师:由这个词让你联想到什么),(由几个学生回答)让我想到晶莹剔透的葡萄,又圆又大的西瓜,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大鸭梨,热情似火的火龙果(真是五彩斑斓哪)

  10. 老师:由一个“肥硕”让我们浮想联翩,垂涎欲滴,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功底

  11. 学生:我认为“栖息”好,本来写小鸟的,用来写秋,让我们感受到秋的可爱(有这样的回答,可以看出你也很可爱)

  12. 老师:第一节带给我们的是“静”

  13. 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同学想发言,第一节就到这里

  14. 请给第二节拟题目

  15. 学生:渔家乐,(师:上面有乐了,换一个词)渔家欢,霜晨归渔图,(师:去掉图更好一些)游戏,潭影喜人心,(老师起一个叫渔歌唱晚),不是晚,(那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晓(实习老师补充道)

  16. 第二节哪个词用的好

  17. 学生:“满载”写出了渔民的收获很多,打了很多鱼,这个词还能让我们想到渔民满载着喜悦归泊。“轻轻摇着”写出渔民的动作不是很沉重,让我们想到自由自在,悠闲自得的闲适。“游戏”好,写出渔民的生活状态不是紧张的忙碌的而是快乐的。

  18. 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从你们精彩的回答中能看出你们的才华。由农民的.喜到渔民的乐,紧接着作者会写什么人呢,我们看第三节。先起个名字

  19. 学生:(少女思恋图,还可以,有没有更好的,秋笛,笛声悠扬,秋思,秋韵,秋想等)老师起一个,同学们看可以吗,明天更美好,从哪看出来的(梦寐,)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认为她在想什么呢?

  20. 学生:也许在想夏天和我游戏的小牧童哪里去了;明年春天的牧草是否会旺盛;希望我的羊儿能够自由自在的奔跑在寥廓的草原上,尽情的吃草。

  21. 老师:也许她在祝福自己美好的明天,也许她在憧憬美好的未来也许她在期待着自己的人生之秋。

  22. 好了时间有限,语言有限,想象无限,秋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是那样的有魅力,给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赞秋”,老师示范两句,抛砖引玉。“没有喧嚣的凡境,只有清丽的意象,仿佛把我们带入到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境界中;秋天,在浪漫的梦幻中成长,承载着丰收的阳光,充满趣味的珍藏,传递着不朽的篇章。”

  23. 学生:没有春的生机勃勃,没有夏的激情似火,有的是秋的甜蜜丰硕;秋天是一首歌,蟋蟀在为它指挥,秋天是一首诗,稻香为它作词,秋天是一副画,笛声在为它染色。(略)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何其芳的秋,就让我们每个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来收获人生的丰硕之秋。

  四.作业:

  1给每节诗用一个字命名。

  2改写本诗

  3写一首诗赞美四季。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8

  运用多种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本节课的生字宝宝很多,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吗?快跟大家说一说自己的好方法吧!

  生:我认识“了”,我用减一减的方法来记“了”。“子”减掉“一”就是“了”。

  生:我认识“秋”,我能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秋”。“禾”加上“火”就是“秋”。

  师:是呀!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很棒。其实,“秋”还有自己的故事呢!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没有化肥、农药,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来使田地肥沃,烧杀害虫。所以“秋”是由“禾”和“火”组成的。你能用“秋天”说句话吗?

  生:秋天可真美啊!

  生:秋天,玉米成熟了。

  师:你还记住了哪个字?

  生:我记住了“气”。我是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住“气”的。

  师: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生:我学会了“片”,我非常喜欢看一片片树叶飘落的样子。

  师:这名同学很会学习,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识记生字。(出示“片”的古文字)同学们,这就是古时候的“片”。它是一个象形字,从字形上看,“片”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字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出示树叶)树叶是不是薄薄的一片呀?还可以说成“一片”什么?

  生:一片面包。

  生:一片牛肉。

  师:在生活中识记生字真是一个好办法。接着来汇报自己记住的生字吧。

  生:我记住了“树”,我在《知识百科》里看到很多种树,它们各有不同。

  师:这里还有一个我们要学习的部首“”,你知道为什么“树”字的部首是“”吗?木本植物的总称为“树”。一般将乔木称为树,有明显直立的主干,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你还知道哪些带“木”的字?

  生:桃,一种果树的名称。

  生:我记住了“大”。

  师:它是象形字。(出示“大”字的字理图)甲骨文字形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大”的反义词是——

  生:小。

  师:反义词也可以帮助我们来识记生字。你能用“大”来说句话吗?

  生:这棵树很大。

  生:我比他年龄大。

  生:我认识了“飞”,因为我很羡慕小鸟能飞。

  师:你很会想象,(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图片)出示“飞”的古文字,“飞”字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

  生:我能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会”。人+云=会,爸爸上周二去开会了。

  师:“会”中有一个我们要认识的部首——人字头。

  生:我能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人”加上“丨”就是“个”。

  师:识记生字的办法很多,我们要认真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更多的方法牢牢地记住这些生字。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教学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例如“树”“叶”的教学,将部首教学与生字教学结合起来,渗透了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在学习“飞、大、片”时,充分发挥了字理识字的优势,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字理、字义,“大”和“飞”的字理图增强了生字在学生头脑中的整体印象。

  巧妙的识字教学方式,解决了识字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通过转换学习角度,降低了识字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熏陶下,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9

  生1:我喜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这些诗句使我仿佛看到了一幅丰收的图画。而且“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一种很特别的表述。

  生2:我最喜欢“震落了清晨满披着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两句诗,诗句让我想象出一幅极美的画面:古木参天的幽谷中,微风轻拂,吹落了满树的露珠。

  师:我很赞赏你丰富的想象力,用“古木参天”来描绘森林非常恰当。

  生3:他说得不正确,“露珠”不是风吹落的,而是伐木时震落的。

  师:我要表扬这位同学反映敏捷及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生4:我喜欢这首诗每一节最后一句,特别喜欢“栖息”、“游戏”、“梦寐”三个词。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由静到动,又由动到静的情态,表达了“秋天”无处不在,更写出了人们眼里的柔美的秋天。

  师:你能不能模仿这三个句子,造一个类似的'句子。

  (大家争着举手。)

  生5:笑笑,我来试试。秋天徜徉在田间小道上。

  师:很有诗意。秋天就像一位满怀丰收喜悦的老农在田间小道悠闲自在地步行。

  生6:我认为这首诗非常好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伐木声衬托得山谷更加幽静,“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蟋蟀的叫声衬托得草野更加空旷寂静,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非常高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师:是啊,老师也仿佛听到了秋虫的呢喃,甚至还听到了船桨划水的声音,鱼网入水时的沙沙声。附录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写的。

  ……

  【点评】

  此教学片断没有采用自学、质疑、讨论的形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赏析诗歌。同学们互相感染,互相启发,争相发言,虽然有的话不成句,有的分析不着边际,有的同学说到中途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他们积极思考,勇于表现自己,更可喜的是,有一些同学已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10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随音乐边跳边唱歌曲《小青蛙》)

  师:今天,我把歌曲里这只可爱的小青蛙带到我们教室来了,大家找找它在哪儿?

  (课件显示:小青蛙坐在井里的情境)

  生:小青蛙在井里,《秋天的图画》课堂教学实录。

  师:哦!这只小青蛙正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天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坐井观天》。(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二、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师:大家一定已经迫不急待地想要知道这个故事了吧!那我们就赶快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读这个故事吧!边读边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宝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记号,开始吧!(学生自由朗读)

  师:在同学们刚才读书的时候,一位叫聪聪的小朋友到我们教室来了,他想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显示:一个娃娃说想和小朋友们比赛的话)

  师:哦!原来聪聪是想和小朋友们比比谁最棒呀!大家敢和他比吗?

  生:敢

  师:好,由我来当裁判。下面我宣布,这次的比赛项目是:和生字宝宝交朋友,看谁交的朋友多。

  (课件出示有拼音的生字)

  师:这里有七个生字宝宝,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你认识哪个生字宝宝,就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就请教其他同学,让别人当当你的小老师。(学生小组交流)

  师:好,比赛开始。谁来和这些生字宝宝打打招呼?(课件显示没有拼音的生字)

  生1:我认识“沿”、“弄”。

  师:你怎么认识的?

  生:我在电视里见过。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生2:我认识“喝”、“渴”、“别”,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秋天的图画》课堂教学实录》。

  师:你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看拼音认识的。

  师:用拼音识字,真是个好办法!

  生3:我认识“答”、“错”。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在其它书上看见过。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过目不忘!

  ……

  师:小朋友们的识字方法都很好,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在课外多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交上更多的朋友。

  师:刚才只有几位同学和生字宝宝打了招呼,其他同学,我们坐上小火车也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生:好。

  师做动作:火车火车开起来!

  生做动作:咔嚓咔嚓,呜—

  师(拿卡片):火车开到这组来。

  (被指定的小组同学依次站起来认读生字)

  (课件显示“喝”和“渴”)

  师:唉呀!这两个生字宝宝长得好像呀!我总是分不清楚它们,谁愿意来当当小老师教我记住它们呀?

  生1:“喝”是口字旁,“渴”是三点水。

  生2:喝水要用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课件随机闪动两字的偏旁)

  师:你的记忆方法真好,谢谢你,我记住它们了。不过,大家还应注意它们的右下部分,这又应该怎么记呢?(课件闪动两字的右下部分)

  生:右下部分像个人被一座屋子关起来了。

  师:这个办法真好,你真了不起!

  师:大家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谁还能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些词语朋友来?

  生:我给“喝”字找朋友,“喝水”。

  ……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太优异了,聪聪都不敢和大家比了,他说他只好认输了,所以我宣布,这次比赛,小朋友们获胜!表扬表扬自己!(生高兴的表扬了自己)

  师:这些生字宝宝可淘气了,它们现在全都藏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大家快去读读课文吧!我相信聪明的孩子一定会把课文读懂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品析课文,感悟理解

  师: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老师,我通过读课文知道了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2:老师,我通过读课文知道了青蛙坐在井里。

  生3:老师,我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这一课讲的是青蛙和小鸟在争天的大小。

  ……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师:青蛙坐在井里(随机贴青蛙图片),小鸟在天上飞,它们是怎么遇上的呢?

  生:小鸟落在井沿上找水喝,所以就和青蛙遇上了。

  师:我不明白了,“井沿”在哪儿呀?谁来给我指一指?(课件显示一口井的画面)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掌声课堂教学实录12-18

《落日》课堂教学实录03-02

《小池》课堂教学实录03-09

《夏》 课堂教学实录12-07

《武陵春》课堂教学实录05-06

《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实录12-19

《巨人的花园》课堂教学实录12-20

《认识钟表》课堂教学实录03-07

《孔子拜师》课堂教学实录03-08

冬天之美课堂教学实录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