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相伴作文

时间:2024-01-05 01:28: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与经典相伴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经典相伴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与经典相伴作文

与经典相伴作文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家每天晚餐后传来的朗朗上口的古典诗句,出自明朝学者朱柏庐的名篇《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经典启蒙教材。它传递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尊敬师长、勤俭节约、邻里和睦等修身治家之道,对今天的我们有很多借鉴意义。

  今年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又开始了,本次主题是“诵读经典,相伴童年”。上周我把学校的'《致家长的一封信》给爸爸妈妈看,他们都举双手赞成。因为上周末我连续两天要参加两个校外活动,所以没有时间让爸爸妈妈陪我去逛书店,但是我家已经有很多经典古诗文作品:“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中国成语典故》、《说文解字》、四大名著全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诵读,细细品味。

  我提议全家响应学校号召,每天晚餐后诵读经典。经过全家热烈讨论,我们选择朱柏庐的名篇《朱子家训》作为家庭的首篇诵读材料,于是“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等千古家训在我家“口口相传”,我们还互相点评,分析鉴赏,交流心得,晚餐后的诵读时间真是一天中的快乐时光!妈妈对我说,诵读经典,不光要放开喉咙,大声诵读,还要用心用脑,细细体会优美的语境和深刻的涵义。只有坚持不懈不断积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才能慢慢内化于心,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形成自己的文化底蕴。

  我们相约,这个周末去新华书店再选购一些经典诗文的书籍,我还要带几本到班级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诵读经典的快乐!

与经典相伴作文2

  有人说经典只是一本书,一位名人所写的书罢了,不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经典是一个伴侣,陪伴你走完故事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虽然这些都是白话文,但我还是很喜欢其中的,《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芹花了一身时间写的。起初我也不喜欢《红楼梦》,但我听说了电视剧的《新版红楼梦》,就又看了一点,发现很好看,然后我就把电视剧中的人物代人了书里。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开篇有一句话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整本书很厚,我当初也很怀疑我是怎么把这么厚的书看完的,还看了两遍,可见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全书以一对神仙的对话来写,是以为神仙想下凡看看人间,然后另一位神仙就将他变成了一块玉石,也就是贾宝玉生下来时,嘴里含着的那块。后来玉石随宝玉经历了人间的喜怒哀乐,后来玉石碎了,也就代表神仙回天上了,后来林黛玉死了,贾宝玉也去剃度为和尚。

  每当我看到结尾,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哭起来,说实话,里面我最喜欢的人是林黛玉,在我眼中的她是个多文化的人,她写菊花的诗里我最《残菊》,我觉得这首诗包含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书中有多处写诗、作诗的句子,而且各有各的特点,还有很多对联游戏,书中宝玉的父亲对宝玉的严格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他对我们的严格就如宝玉的父亲对宝玉一样。书中写出了很多人的性格特点,像:袭人、王熙凤、薛宝钗……她们的性格特点都很明显,这本书很值得我们去阅读,虽然它是白话文,但是一旦你融入感情地去阅读,你就会觉得其实很好懂。

  经典就是这样,也许它难懂、无聊,但却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它们之所以是经典,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们有名气吗?不是的,还因为它们深受世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