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镇作文

时间:2024-01-04 14:52:4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热门]西塘古镇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塘古镇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西塘古镇作文

西塘古镇作文1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游西塘古镇。听妈妈说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的一些古屋顶上,长着近尺高的瓦草,据传是屋宅以前主人的魂灵附在了这些草上,使它们长得如此茂盛,佑护着古屋的宁静和久长,也佑护着古镇的繁荣与祥和。我们要坐两个半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西塘。

  一进西塘古镇,我看到河的两边有一排排古老的'房子。最主要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望仙桥始建于宋代,来凤桥、五福桥、卧龙桥等建于明清,已倾听了千年的流水低吟、桨橹浅唱,阅尽了两岸的屋舍变迁、旧事新人;依河而建的街衢,临水而筑的民居,尤其是总长近千米的廊棚,使整个小镇在记忆中慢慢褪去了色彩,虽有些泛黄,却逐渐清晰……人们都说,赛华佗是个神仙。大家忘不了他,四时八节总有人要到这座小石桥去盼望他再回来给大家治病。时间一久,这座小石桥就被叫成“望仙桥”。

  街道非常狭窄,对面的人家好像伸手就能碰到,听导游介绍最窄的一条街道叫“石皮弄”超过180斤的人是走不过去的。街道的两旁还有商铺,里面主要卖西塘的特产芡实糕、核桃糕、八珍糕、脆皮花生酥、大头菜、熏青豆、送子龙蹄、阿牛粉蒸肉等,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我和妈妈买了一些芡实糕带回家给亲朋好友尝尝。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西塘古镇作文2

  今天是大年初五,阴雨天气也离我们远去,太阳公公露出可爱的笑脸,我也兴奋不已,想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古镇西塘游览一番。西塘可是江南水乡六大名镇中以其原生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而著称的。

  一走进古镇西塘,映入眼帘的是那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矗立在河道两旁。廊棚长长,古弄深深,小船悠悠,这景色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走进古镇西街,这里的小吃也是五花八门:有西塘特色的芡实糕,糯糯的`,香香的,让人忍不住连吃几口;桂花莲藕甜甜的,清香溢人,让人心旷神怡;还有那鲜肉粽子,让人忍不住狠狠地咬上一大口。

  看!有些游客惬意的坐在小河两旁的躺椅上,虽然微风吹过,带着阵阵寒意,但人们依旧一边饮茶,一边谈笑风生,感受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生活。

  我们乘上小船,坐在船上,那感觉无法比喻。清清的小河泛起微微的水波,两旁古老的房屋与我们渐行渐远。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安逸。

  夕阳西下,当最后一缕阳光照在西塘的河面上,它仿佛披上了银纱,把古镇映射的别有一番韵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天色渐渐暗去,西塘的夜晚没有城市的灯火通明,暗淡的灯光在隐约中闪烁,仿佛在述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们也好似进入了时空隧道,感受着它的千年沧桑。

  古镇西塘独特的江南韵味,让我们每位游客都流连忘返。

西塘古镇作文3

  今天,我们要到古镇西塘去游玩,我们买了很多零食,开着两辆车奔向西塘。

  来到西塘的停车场,看到了很多的车,找了很久才找到车位。接着我们去买门票,见到有很多很多人,还要排队才能买到票呢。

  来到老街上,只见人山人海,往前走,见有好几个人正用大木槌砸打着糖,才知道他们这是在做酥糖,于是,我赶紧让爸爸给我买来吃,真是好吃。

  接下来我们又往前走,我们还看到了麦芽糖,用三根筷子把黄色的糖搅成白色,搅的.时候很费力,买来吃的时候嘛,好玩又好吃。我拿着麦芽糖一边走一边玩,一边吃。

  我们来到了原来上海市市长倪天增小时候的家,看到了他小时候家里的摆设和他的一些照片。

  吃饭时,我们来到了古香古色的西塘饭店,本来嘛,我想吃些螺的,可是闻到时倒觉得没有胃口了,倒是西塘的白鱼和菜苋可真是好吃。

  听说在战国时期,这里是吴国和越国交战的地方,这里的建筑还是明清时期的呢。

  廊棚长长,古弄深深,小船悠悠,这个地方可真是美啊。

西塘古镇作文4

  西塘,位于浙江的一处风景名胜。淡灰色的瓦块,沥青色的石砖,纯木质的长椅。这儿,是西塘古镇,一个美丽的地方。而下午六点的它,又换上了另外一副模样。

  天,渐渐从湛蓝变成偏黑的鱼肚白,从暂住的宾馆步行到这儿,已经呈一片灰色。走进入口,人少得有些冷清。一绕过铁石栏杆,就是人潮涌动。一道拱桥横行于中间长长直直的水塘,塘面不再是白天的`波光粼粼,反倒映出星星点灯的火光,定睛一看,原来是莲灯。我在路边挑了一个纸质莲灯,从游客狭窄的缝隙中穿梭,挤进石阶口三平方米的水泥地上,将点燃灯芯的莲花灯轻轻放在塘面上,双手合起,闭眼许愿。

  再往前走,塘断了,不过,却更为热闹。“臭豆腐,臭豆腐,10块钱一份,越吃越聪明的臭豆腐嘞!”吆喝叫卖声传来,不去尝一尝才叫可惜。只见老奶奶坐在小马扎上,面前的煤炉上放着一口蒸锅。她盛起用卤水调制好的臭豆腐,摆入碗中,淋上一勺辣椒酱,便大功告成了。夹起一块咬一口,闻着臭,食则香,下一秒,香辣味瞬间蔓延,着实美味。

  除了小吃,西塘古镇还有一样特色——布艺斜挎包。走进一家专卖店,琳琅满目。民间艺人用一针一线缝出的包上,绣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连暗纹都被精细描绘出,似乎真牡丹在它面前,都会黯然失色,让人不禁啧啧赞叹。马赛克状的条纹被绣在四周,底色只分为蓝、黑两张。浓郁的民族风扑面而来。

  随着指针渐渐飞向“10”,我也只得带着意犹未尽离开。热闹非凡的气息仿佛还在周围……

西塘古镇作文5

  兔年的初二,我去了景多、桥多、古代遗迹多的美丽的西塘古镇。

  走进古镇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树林和硕大的湖泊,那碧波荡漾的、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让人陶醉不已。随着导游,我来到了小镇的街上。你来我往,熙熙攘攘,嘿!别提多热闹了:有的在卖乐器;有的挑着担;还有的在卖芡实糕......走过一座弯弯的小桥,我来到了纽扣博物馆,让我惊讶的是,一个一米多宽、半米多长的大纽扣矗立着,它不仅大而且很精巧。在它的上面刻着一条正在吐着火球的大龙,和四条互相缠绕的小龙。这使我不禁感叹我们的祖先心灵手巧!我顺着人流来到了河边,看到一条条游船缓缓而过,从船上传来了一阵阵幽雅、美妙的音乐声,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最令人惊叹的是,我看到了一个奇特的.水壶。据说,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你把两只手插入水壶口会感到壶里的水是凉的,而在冬天时,壶里的水却是暖暖的!

  我浏览完了整个古镇后,坐上了一条古色古香的乌蓬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作文6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被称为“千年古镇”的西塘游玩。

  进了西塘的大门,里边人山人海,我们费了力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石皮弄”的弄口,在弄口看,那块刻着“石皮弄”三个字的石头经过千年的风雨折磨,已经变得锈迹斑斑了,走到里面抬头望天空,因为“石皮弄”的窄小,所以天变成了“一线天”。里面最宽的地方也只有一米左右,左窄的地方只能一人经过。

  出了“石皮弄”,我们来到了小河边,小河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那不是一条小河,而是一条冰河;小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小河的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把你从美好的幻想中拉回来。

  过了小河,我们又到了“送子来凤桥”。这桥有两边,一边是平面,一边是阶梯。听说女子过桥从平面过是生女儿,从阶梯上过就是生儿子。因为我喜欢女孩而且我也是女的',所以我人平的面过了桥。

  晚上到了,夜晚的西塘更美了,倪彩灯把西塘照得亮如白天,洁白的月亮散发出乳白色的光芒,河中的花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让人看着很舒服。

  哎呀,爸爸妈妈叫我回去了,我只好下一次再给你介绍吧。

西塘古镇作文7

  早晨,烈日当空,当太阳才露出半个笑脸时,我们全家就踏上了古镇西塘一日游的路途。

  导游带领我们刚踏入古镇,我们就看见镇口耸立着两棵苍翠挺拔的银杏树,一左一右,显得生机勃勃,也形成了天然的绝配。据说它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们是古镇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古镇的两个守门神。

  孩子们对乡村的石板路、弹子路充满好奇,不时的这里走走,那里摸摸。因为对于走惯了柏油马路的城里人来说,走这样的小路可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古镇的小河就像摇篮,摇啊,摇啊。我们乘着小木船顺流前进,被清凉的.微风吹着,舒服极了。向远眺望,只见一座座石板桥横跨两岸,有五福桥、乌龙桥等。每一座桥上都流传着一个故事,导游给我们讲了这些故事,听完后,我不禁感叹:“西塘不仅景色美不胜收,还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小河西岸是明清时期的木板房,它们将被当做古镇的象征保存下来。

  弯弯曲曲的小弄堂就像树杈一样散布在这古老的小镇上,最使我难忘的是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石皮弄,最狭窄的地方竟然连我这样的孩子都只能侧着身子才能过去。这狭窄的弄堂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来历吧!

  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古镇西塘踏上了回家的路,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来西塘游玩!

西塘古镇作文8

  昨天,我们游览了西塘古镇。这个古镇很有名,据说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有人称它为活着的千年古镇。我们走过一条狭窄的,长长的小巷,就走进了小镇。中间有一条小河,河两岸是一些古老的房子,河上有几只游船在缓缓行驶。这里非常热闹,有很多很多的商店,有卖小吃的、有卖图画的、有卖玩具的、有卖火柴的`……我们在那里逛了一圈,一路上都在拍照。在一座桥上,可以看见整个古镇,爸爸觉得很美,我们又拍了很多照片。听说拍照打广告,向人们介绍西塘,就是在这里拍的。我什么也没买,后来,那个妹妹买了一个小口琴送给我。这个口琴只有四个孔,可以吹出声音,但吹不出歌曲。

  今天,我们又到安吉滑雪。今天很热,我还担心雪都要化了。结果这里都是雪,白茫茫的一片。原来,这是人造滑雪场,在滑雪场的边上有四五台像大炮一样的机器,那就是造雪机。本来只有哥哥租了一套滑雪用具。后来,我也想滑,于是我也租了一套。果然很好玩。我从高坡上滑下来,一直滑到底。妈妈再把我推上去,我再滑下来。我玩得很尽兴,妈妈却差点累死,她有时推我,有时拉我,有时又帮我拿滑雪板。后来,我拉住一个专门把人拉上去的杆子,让传送带把我一直拉到了最顶上,再从顶上滑下来,真是太刺激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也已经很累了,就去还了滑雪用具。

西塘古镇作文9

  从苏州定园出来后,我们走车赶到美丽的西塘水乡。

  进入大门,我就被这浓郁的古代风格给吸引住了。我们先游览了龙王庙。打眼一看龙王庙和别的庙没有区别,可仔细一瞧才可以看出这里的佛像和别处的不同。别的龙王庙都是有一个观音像,左右时十八罗汉像。而这里是一个观音和一个如来佛祖,还把十八罗汉、四大金刚佛像也摆在这里。

  参观完了龙王庙,我们就到码头坐船观赏风景。这里都是女船工,它们边划船边唱山歌和流行歌曲。它们的山歌唱的无比清脆,可以赛得过刘三姐啦。

  船在大大小小石桥下穿行,看着两岸江南风格的古居,清脆的歌声在水面上荡漾,热烈的`掌声在船上响起。我想在豪华游轮上听演唱会也找不到这种感觉。

  船在一个竹板边停了下来,我们下船开始游览这一条江南小街。这里到处是卖古董和首饰的小店。这时营友们都在给亲友们买纪念品。我在一个珍珠店里买了一条最白、最圆、最好看的珍珠项链送给妈妈。

  在街上逛完后,我们出了景区。大家上了车,汽车驶向了高速公路。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到了上海浦东机场。我们要做世界上最快的列车了——磁悬浮列车。我们拿到了票,陆续登上了磁悬浮车。列车里面和豪华火车的内饰没什么区别,但速度比火车每小时快三百公里呢。

  磁悬浮了车速度太快了,还没有找到感觉就到站了。我们恋恋不舍的下了磁悬浮列车,上了大巴车。

西塘古镇作文10

  今天是正月初三,晴空万里,我们一家和阮嘉杰一家去千里古镇—————西塘游玩。

  西塘是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我踏进古老的西街,古迹建筑随处可见,一排排古香古色的房屋都起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烟雨长廊、梦回唐朝”我走过了几条小街,绕过几道弯,看见一座座屋子依水而建,倒映在水里,人们坐在屋子里喝着茶、聊着天、吃着零食享受着惬意的日子,一条条游船荡漾在碧波中,船夫站在船头谙熟地划着浆,水上泛起一片片涟漪,人们在船上谈笑风声,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这一情景让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写的.[忆江南]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最美的是西塘夜景,当夜暮降临的时候,商铺两边红灯笼亮了起来,不时传来一阵阵婉转的音乐,我跟着音乐的节奏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哼起小曲走在石板路上,我走过一座小桥,又走过一条小街,迎面又有一座小桥,我转过身回头望去的小桥倒映在水里,好像一个大玉盘,月光、红灯笼,房子也都倒映在水面上,更灿烂的是一盏盏许愿灯漂浮在水面上,点点烛光在河面上熠熠生辉,甚是美丽。

  我吹着世界上最小的口琴走在回家的路上,西塘真美啊!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我爱这美丽的西塘。

西塘古镇作文11

  20xx年的春节到了哎,我和爸爸妈妈趁寒假来到了一个“年味”十分浓郁的地方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

  古色古香的木屋、高挂屋檐的红灯、香飘四溢的美食、热情好客的居民,还有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古镇小居民,狗狗们,分外衬托出一番新年古镇风情。

  夜色降临,悬挂在木屋屋檐上的灯笼、摇橹上的红灯、古桥上的彩灯,接二连三地“绽放”开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古镇风景线。这么美丽祥和的“新年风景”,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呵呵,学着小镇千年不变的民俗点缀这幅“风景画”吧——在河道里放许愿灯。

  于是,妈妈和我买了一盏灯:这灯的`造型是已经开放的荷花样,一大片草绿的荷叶轻巧地衬托住盛开的荷花,那么有生机。拿出打火机点燃花心中的蜡烛,只见火花在掌心间闪烁着,照亮了我的脸庞。我将“荷花”轻轻放入水中,慢慢“吐出”心愿,让这盏载着我们家心愿的“小船”缓缓流向远方。因为夜风的吹拂,那盏“灯”忽闪忽灭,使我们望着它提心吊胆的,不敢走远。生怕一走,光就灭了,那会多么沮丧呀!那烛光一闪一闪地,仿佛天上的星星眨巴着眼睛,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游荡。

  这不是一朵普通的荷花,这不是一艘平凡的小船,这不是一颗只会眨眼的星星,它是愿望之光,载着我们新年的期许,漂泊远去。那是一个永恒的美好愿望——美好祥和的古镇、美好祥和的新年、美好祥和的家。

西塘古镇作文12

  放暑假了,我和景晟睿约好一起去西塘古镇游玩。

  西塘是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走进西塘古镇,里面古迹建筑随处可见。远远望去,白色的墙布,青色的瓦,灰色的门,棕色的长廊,红色的灯笼,这古色古香的景色让我感觉穿越到了千年之前。

  白天西塘里的游客很多,就像赶集似的来到这个美丽的`小镇。近看,那一座座房子依水而建,倒映在水里。静静流淌的小河在阳光下引来了木船,摇船的大妈戴着蓝印花布的头巾,摇着橹唱着歌,带领游人欣赏着别有韵味的江南。

  西塘的石桥特别多,走来凤桥的时候还有讲究。桥南是阶梯,桥北是斜坡。男人走台阶,步步高升。女人就需要邁着小碎步,这样持家才稳稳当当。

  青石板的路两旁,有许多特色店铺。那里游人如织,我也走进一家饰品店,挑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钥匙扣。钥匙扣上面都有姓氏名字,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姜文卿”,而妈妈在那儿挑三拣四,最终买了姓氏戒尺。妈妈板着脸说,以后要是不听话,就用这个修理我。唉,我听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夜晚的西塘很美,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商铺两边的灯笼全亮起来了。东边酒吧一条街热闹非凡,和白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跟着音乐节奏走过了一座小桥,转过头看去,小桥倒映在水里,好像一个大玉盘。月光、房子、灯笼都倒映在水面上,真美。

  西塘果然名不虚传!

西塘古镇作文13

  从上海出发驾车一个小时后,便来到了我们盼望已久的古镇西塘。

  西塘曾经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交界地,所以在古镇的门楼上还留着“吴根越角”四个鎏金大字。这里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景色别具一格。

  西塘古镇里一共有九条河道。如果说灵秀的水是西塘的血脉,那么古朴的石桥便是西塘的骨骼。站在西塘最高的“环秀桥”上,环视四周,就可以欣赏这秀美的水乡小镇。西塘的桥很多,倒影映在清清的河面上,宛如一轮月形的双面桥。突然,水面泛起一层层的涟漪,一条小船从河上驶过,打破了亘古的平静。

  我们穿过那窄窄的弄堂,三十公分的宽度仅容一人通过。摸着两侧湿漉漉、斑斑驳驳的砖墙,我可以想象出住在这里的人们侧身而过,礼貌相让时的情景。沿着迂回曲折的烟雨长廊走着,走着……看着旁边的桥啊,水啊,又似乎以为自己就是生在水中的鱼。要知道,西塘的长廊以自己的.美姿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西塘的夜色也带着独特的风姿。月亮之下,静夜之中,一串串像糖葫芦一样的红灯笼都依次挂在各家各户的房檐下、门帘上,染红了小镇,也装饰了孤独的夜色。此刻的河道也灿若星河,原来是人们放灯祈福,一朵朵莲花灯被不同的手送入河道。我也在那夜色之下放灯许愿,那漂泊的花灯载着我的梦想驶向远方……

  踏着干净的青石板路,听着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我向西塘古镇的深处悠悠走去……

西塘古镇作文14

  寒假,我和老妈来到水乡古镇——西塘,去领略江南水乡的风光。

  一下车,我就望见几座石桥连接着停车场与景区大门,桥下缓缓流动着泉水,一股江南水乡的气息迎面而来。走在路上,两旁的树木青葱翠绿,红灯笼照亮了青石板铺成小路,从中透露出一丝丝节日的气息。

  一切景象都十分美丽,然而,最美的',还是夜幕下的西塘。

  天,渐渐黑了。太阳,早已相别了。嘈杂的人声,稀疏下来了。西塘,它寂静无声,可是,夜晚的西塘并不是暗淡无光,而是灯火辉煌。灯笼照亮了每一条河,每一条道路,每一间房子。灯笼挂在房上,树上,船上,点亮了整个西塘。西塘似乎早已进入了春节。看!一条小船划破水面,与灯笼互相映衬,船桨划水而过,水面漾起了一层层的波纹。西塘在黑夜做出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美丽。河两旁,是幢幢小楼,这古代的真实楼房,经历数百年乃至千年,仍然在灯笼的照耀下显出古老的光辉,让我们仿佛穿越历史,置身于千百年前的江南。

  晚上,我们坐在河边,看着潺潺的流水,古老的石桥,千百年不倒的老房子......让人感到十分惬意,这里的一切似乎全都来自马良的神笔。

  西塘,不需要高楼大厦,来显示自己技术领先;不需要机器人服务员,来显示自己科技高超;更不需要熙熙攘攘的人,来显示经济发达。它需要什么?它什么也不需要。它就在这里,无声地诉说着江南的一点一滴。

  西塘,一个听起来简朴的名字,却凭借它迷人的江南景致,使来到这里的人们对它念念不忘!

西塘古镇作文15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西塘古镇。听姑姑说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的一些古屋顶上,长着近尺高的瓦草,据传是屋宅以前主人的魂灵附在了这些草上,使它们长得如此茂盛,佑护着古屋的宁静和久长,也佑护着古镇的`繁荣与祥和。我们要坐两个半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西塘。

  一进西塘古镇,我看到河的两边有一排排古老的房子。最主要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街道非常狭窄,对面的人家好像伸手就能碰到,听导游介绍最窄的一条街道叫“石皮弄”超过180斤的人是走不过去的。街道的两旁还有商铺,里面主要卖西塘的特产芡实糕、核桃糕、八珍糕、脆皮花生酥、大头菜、熏青豆、送子龙蹄、阿牛粉蒸肉等,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我们买了一些芡实糕带回家给亲朋好友尝尝。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抛却凡间俗物,暂时小隐于古镇之中,在娱乐中体味淳朴的民风,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