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缩写

时间:2023-12-18 10:16:4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顾茅庐》缩写

《三顾茅庐》缩写1

  话说刘备重用徐庶后便胜仗连连,事业顺风顺水。于是,曹操抓了徐庶的母亲,逼迫徐庶投靠于他。徐庶在临走前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诸葛亮,极其贤能,可请他出山。

  刘备急忙叫上关羽、张飞一起前往卧龙岗。来到卧龙岗,他们看到一童子,上前询问。童子告诉他们,诸葛亮出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他们只好遗憾离开。

  过了几天,求才心切的'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一次出发卧龙岗。他们听到有人在吟诗,以为诸葛亮就在里面。上前询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诸葛均说,诸葛亮云游四海,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于是,刘备留了一封信,表达他请诸葛亮出山的诚意。

  不久,有人来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刻就想去拜访。此时,关羽认为诸葛亮只是徒有虚名,劝刘备不要再去,但刘备坚持要去。他们来到卧龙岗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刘备终于見到了诸葛亮。

《三顾茅庐》缩写2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为了天下太平,刘备领兵出战,但是因为缺乏谋士,屡战屡败。通过徐庶的推荐,刘备决定请名士诸葛亮做军师,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走了一段路后,刘备突然下马了,关羽和张飞很不解,刘备说:“诸葛先生乃名人高士,不能向前两次那样骑马直闯了,就请两位贤弟和我步行这段路吧。”两人极不情愿的答应了。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告诉张飞和关羽没事不要进来。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唤他进门才二人对坐,一边用茶,一边谈论国家大事,诸葛亮从当今时局,谈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谈到刘备可一统天下,汉室有望可兴……刘备如获至宝,暗暗叹服。

  刘备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孔明先生的话可真是太有道理了!向您这样的.名人高士一定不想见到奸臣当道,生灵涂炭,百姓受苦的局面吧!愿先生助我振兴汉室……”刘皇叔哭泣,向诸葛孔明下跪。

  刘备的真诚、谦虚、仁厚终于感动了诸葛亮。有了诸葛亮这个军师,刘备如鱼得水,他的实力一天天强大起来。赤壁之战后,刘备建立的蜀国,与北方曹操的魏国,南方孙权的吴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顾茅庐》缩写3

  刘备想安天下,就来到了卧龙冈,来找诸葛亮。前两次来,诸葛亮都不在。第三次来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就在那里静静等候。过了很久后,诸葛亮睡醒了,说:“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从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童子说:“刘皇叔在此等候多时。”诸葛亮起身说:“为何不早点通报!等我更衣后来见。”说完,他转入后堂,又过了半晌,才整理好衣冠出迎。

《三顾茅庐》缩写4

  徐庶临走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称“得卧龙可定天下“。刘备思来想去,决定到南京卧龙冈请诸葛亮出山。

  在这一天里,正安排礼物,听说有一位先生,峨冠博带,相貌奇特。出去一看竟然水镜先生,水镜先生说:“我听说徐元在这里,前来看一看。“刘备把徐庶的事情给水镜先生说了说,水镜先生就知道徐庶中计了。

  刘备这时候想起了诸葛亮来,就向水镜先生询问,水镜先生向刘备介绍完以后就飘然而去了。刘备感叹道:“这才是隐居道士啊!”

  第二天,刘备、关羽和张飞带着礼物到了隆重,见到卧龙冈非常美丽,刘备来到了卧龙家前,下马叩问。童子说:“先生出门了,不知去了哪里。”刘备问:"先生几时回来。“童子道:”有时35天,又是十天半个月。“刘备就回去了。

  有一天,刘备又去了,发现诸葛亮回来了,过去一问,才知道他是先生的弟弟,名叫诸葛均。

  第三次,刘备有来了,发现诸葛亮在睡觉,就在门前等了一个时辰才醒来,刘备立刻过去了,和诸葛亮谈了一会,就把诸葛亮请出山了。

《三顾茅庐》缩写5

  这天,刘备弟兄三人带着礼物去拜访诸葛亮。他们到了一个松竹滴翠、景色清幽的地方,找到了诸葛亮的住处。刘备下了马,亲自敲门。不一会,一个书童开了门,刘备说明来意后,书童说:“先生出去了”,刘备走了。

  过了几天,刘备有去拜访诸葛亮,书童说先生在家。刘备上前一看,不料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亮去朋友家了。刘备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转眼到了过年,刘备挑了个吉利的日子,又去见诸葛亮。来到了院门前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下了马,独自一个人在台阶下等。过了很久,诸葛亮终于醒了。他看到刘备这么真诚很感动,就跟着下山辅佐刘备了。

  在本文中刘备多嘛能坚持呀!看来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三顾茅庐》缩写6

  刘备第三次又想去访问诸葛亮。但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带有讽刺,刘备就把张飞训斥了一顿,并且警告他不可失礼。三人离草庐半里之外时,刘备就下马步行。到诸葛亮家中时,诸葛亮还在午睡。刘备便让张、关二人在门口等候,自己却久立在那里。但张飞看见后,立刻大怒,还是让刘备给劝说了回去。诸葛亮翻身就要起来,却又朝另一边睡着。刘备又站了一小时,诸葛亮才醒来,知道刘备来了,去穿戴衣冠,又是好一会儿,才出来欢迎刘备。

《三顾茅庐》缩写7

  刘备听徐庶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请诸葛亮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

《三顾茅庐》缩写8

  却说玄德访问孔明两次不遇,便再往访之。关公劝其别去,玄德却定义访之,张飞亦去。

  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远,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从其得知,今可见孔明。三人便行前叩门,童子报孔明正睡。玄德便拱立阶下。半晌,孔明未醒,关张二人在外立久。张飞见孔明半晌未出,欲放火纵烧,云长再三劝住。又立一个时辰,孔明才醒。童子报上。孔明才知刘皇叔在外已久,立即更衣侍客。

《三顾茅庐》缩写9

  由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使得刘备很是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

  诸葛亮字孔明,是个隐居的世外高人,他住在一片清幽静寂的仙境田园里。

  一天,刘备兄弟三人来到诸葛亮家中,想见见诸葛亮,但诸葛亮出门远游了,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不顾天寒地冻来到了诸葛亮的草屋,书童又说诸葛亮出门去探访朋友了。三人怏怏而回。张飞和关羽有些不高兴了,开始有些怨言。但是刘备的信心却越来越足了。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再三访问诸葛亮。这次刘备诚心祈祷,希望这次能有所收获。关羽他们却认为这样不值得,还想派人把诸葛亮抓过来,但均被刘备制止。刘备兄弟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恭敬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诸葛亮不出来迎接,很生气,想放火烧茅屋,但由于刘备的严厉喝止而没有放成。

  孔明醒来,把刘备等请进茅屋。等刘备说出来意后,诸葛亮再三推辞,说自己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让刘备另请高明。最后,在刘备的诚心恳求下,诸葛亮似乎被感动了,就与刘备谈论起国家大事。刘备见诸葛亮没出过门却了解天下大事,知道是遇上了高人,于是哭泣着跪倒在地请求诸葛亮一定要出山相助。

  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振兴国家。

《三顾茅庐》缩写10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刘备准备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兄弟关羽都不愿意去。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