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导学案

时间:2023-12-17 15:01:0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灯笼》导学案

《灯笼》导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二、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潞安风物》《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烟尘记》等。

  三、字音词义

  神龛kān:旧时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阁。

  皎jiǎo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可悯mǐn:令人怜悯。

  凑巧:正好赶上。

  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讼。

  斡wò旋:调停,调解。

  静穆mù:安静而严肃。

  怅chàng惘wǎng: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美好。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邸的奢华。

  四、主题概述

  作者运用散文的自由笔法,回忆其早年与“灯笼”有关的一些生活景象,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借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为后文写“灯笼”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文章主体。写“我”有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灯笼不足以言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情。

  六、思考探究

  1、“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使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第1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3、“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这是慈母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这句话单独成段,强调了它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4、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

  ①有行好的意思。②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5、“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赏析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表达了他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6、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7、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灯笼》导学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灯笼”是写作对象,也是文章的线索,全文是围绕“灯笼’来写的。作者描述灯笼的意图,以及灯笼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这些关于灯笼的记忆,既有文化上的`,也有情感上的。作者顺着自己的思路写来,意绪纷繁。

  一、自主预习

  1、正音

  神龛司马懿斡旋怅惘幽悄霍骠姚

  2、释义

  1、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2、斡旋:调停、调解

  3、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4、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5、不甚了然: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二、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2、学生朗读。(边读边整体感知本文的层次结构)

  三、整体感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12段)

  第一层(3~5段)

  第二层(6、7段)

  第三层(8~10段)

  第四层(11、12段)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理清情节

  1、让学生细读课文,思考问题: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具体有哪些呢?

  2、提出突破口问题:这篇文章,围绕“灯笼”写了作者的一些记忆和联想,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喜欢灯笼呢?

  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

  五、速读课文,合作讨论写作特色

  (1)使用方言,地方味浓

  (2)乡情民俗,诗词典故

  (3)描绘朴实动人

  六、小结文章中心

  答案示例:

  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

  第二部分(3-12段)通过对灯笼的回忆、联想,表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第一层(3~5段)通过追述与灯笼有关的旧事,表现孩童时代家中那暖暖的亲情。

  第二层(6、7段)在对家乡的追忆中,展示家乡淳朴的乡情和民俗风貌。

  第三层(8~10段)在对灯笼的认知中,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第四层(11、12段)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愿做保家卫国的“马前卒”。

  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具体有哪些呢?

  1)提着灯笼,迎回祖父。2)接过纱灯,上下灯学。3)跟着龙灯跑,伴着小灯睡。4)族姊远嫁,姊家衰败。5)在纱灯上描红。6)对宫灯的想象。7)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8)抗击敌人的情景。

  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喜欢灯笼呢?

  (①、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人的慈爱和“我”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我们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共同抵御侵略,共同抗击敌人,就一定会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写作特色:

  1、使用方言,地方味浓

  “燃滴滴金”、“上下灯学”、“家来睡”等,都富有浓浓的家乡味道。

  2、乡情民俗,诗词典故

  如:第2段,写“灯笼”引“我”想起“台上的小丑,《司马懿探山》”

  第8段,引用《宋史仪卫志》的记载;

  第11段,“醉里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3、描绘朴实动人

  如:“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

  第3段,写“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这些描绘就非常朴实,写出了农村中的淳朴生活。

  小结

  作者运用散文化的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特别是结尾处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作者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