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作文

时间:2023-12-07 14:01:5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李清照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1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小时候,父母对清照要求极其严格,他们规定,每天黎明即起,早晨朗读背诵,中午讲解诗书,下午作文答对,晚间写大字,间或作画、下棋和游戏等。

  一次太阳偏西了,清照才有机会坐上小船,在柳絮泉边的池塘或小溪中散心。她奋力地划着双桨,就象要展翅飞翔一般。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溪边的凉亭,城中的楼阁,都被落日的余辉轻轻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幕纱。清照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她坐在小船上一动不动,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花草的芬香。高兴时,她就信口唱几曲新词或旧歌。夜幕就要降临时,她游兴已尽,才急忙掉转船头回家。不料,她竟把小船划到了藕花丛里。于是只好再次掉转船头,使出平生力气,奋力划桨。只听船桨打得水“啪啪”作响,船舷两旁激起了层层浪花,把躲在水边的各种水鸟,惊吓的“扑楞楞”一齐飞上青空。

  后来,李清照回忆起这段幸福的`往事,挥笔填词,作了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从小生长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里,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同时,也为她今后的艺术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这是李清照的《声声慢》。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我十分喜欢她的写作风格,尤其这首《声声慢》,那种朴实无华,凄凉坚韧的魅力深深的打动了我。公元1127年,北宋亡,几十年她和丈夫的心血,因兵变被。1129年的八月,她丈夫因病去世,李清照四十六岁。亡国之恨,丧父之痛,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含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这首词脍炙人口,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李清照这首词在做法上是有创造性的,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菊花,可如今有谁堪摘,即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我宛如看到一名女子,静静坐在石桌前,边仰头喝酒,边挥笔写诗,一股淡淡的忧伤弥漫开来,那些亡国丧夫之痛,埋藏在她那忧伤的`外表之下,让人忍不住叹息怜悯。她不像李白般热情豪放,不像杜甫般忠信好礼。她有着别样的魅力,洒脱不羁,面对如此痛苦,依旧风华不减。

  啊!你,如此伟大又如此坚强,那些词都倾掳真挚之情。没有华丽的词句,但更突出了她独特的魅力。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3

  李清照是我比较喜欢的女词人,前些时候看《中国教育报》上有篇文章,说她风尘什么的,观点倒是很新很大胆,但猎奇的成份太大,而且如此玷污我喜欢的作者,我真的想去“揍”他一顿,可惜的是我不是文科出身,论没功底,辩没边际,只有恨恨而已。

  这次到济南趵突泉公园游览,里面建有李清照展馆,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名和馆联,对易安居士称赞有加。在那里买了一本《李清照全集评注》,睡前闲读,姑算是我对攻击易安居士之流的些微反击。

  昨读她的《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体会到她的热情奔放,敢想也敢写,这在宋朝那个时候真是难觅。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上阙倒也罢了,那下阙,多好的黄昏,多深的埋怨,多急的呼唤,多执着的要求:我就要和你一起过这个春天!词如果缺了感情,再好的手法也没有用。这里的李清照,有对眼前美景的`描绘,但更大胆地借此反衬她对夫君的埋怨:“二年三度负东君”,她需要的是一个亲她爱她不离开她的丈夫,没有丈夫,这“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又有何意?于是她就向赵明诚发出了最后通牒:“归来也”,而且不能再推,她说了:“著意过今春”。

  这就是李清照,一个敢想敢说也敢做的李清照,一个热烈的李清照,一个充满情感的李清照,要是离开了这些,李清照对我们还会有什么意义呢?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4

  不知不觉中恋上了你,坐在窗边手捧你的诗词静静的读你,品味你的忧伤,品味你的多愁善感,品味你的坚强。

  你的一生,是无数据诗词垒积起来的一生。你从寻寻觅觅走向冷冷清清,走向沧凉沉郁。

  静静地捧读你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读出你的离愁别绪,读出你的依依不舍。分别,只有在你诗词中才美丽无比,举世无双。

  你不只是柔弱忧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写出了你的英雄气概。

  你也曾有过美好的`少女时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你也曾天真无邪。短短的一句诗却让我感受到了你的羞涩与好奇。

  寂寞的游思为你抒情,让你写一篇篇下不朽的诗章。

  没有人知道在岁月的迷雾之中,沉淀了多少往事的芬芳。诗篇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的愁字却有说不尽的意味,有这无尽的美好。

  一年复一年你从旧愁走向新愁,你足足走了一生啊,可你还是没有走出心头上的愁。

  在你抬头低首之间,有一种破裂的声音令你不能忘怀。你泣血撰写《金石录》完成了亡夫遗愿,但谁又知道这后面所隐藏的哀愁。

  夜已静,我却仍手捧一本诗词,静静的读你,领略你的忧伤。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西风惨淡,再无力卷起半烛香帘,一任忧郁的鹅黄爬满秋的画布。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它独坐窗前,两三杯酒。长风一阵阵斜过,撩起她青色的纱衣——和她寂静的情愫。大雁飞过深浩的天际,影落碧水,她的泪一阵阵滑落,思绪渺过万里层云:旧时也是此时相识吧!那地上到处零落的'菊花,这正值菊花当令之时,盛开的花一团团,一簇簇,铺满了庭院,可惜零落的花,憔悴,枯损,到了今天谁能与我共赏,共摘这花啊!看到这些憔悴的花,想到自己,真是愁上加愁啊。喝着小酒,更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这真是比“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深远多了。日长难熬,度日如年,青衣女子孤孤单单的靠着一扇窗,如此无味,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呢?窗外,那梧桐叶落,细雨霏霏,微风拂动,细雨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轻轻地洒在地面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微风缭乱她的青丝,吹起了她的纱裙,愿细雨和风,将我的一杯愁绪带向远方,这情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能表尽我的心意呢?

  这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6

  李清照,历史上芳名远播的女词人。你是那雨中的夜空,清爽圣洁而又有一丝淡淡的凄凉。物是人非让你日晚倦梳头,至亲的失去,让你的愁只恐那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雨是神仙手中宝贵的圣水,用圣水洗过的夜空在人们眼中是无比圣洁的。没有了一丝污染的夜空就像你——李清照一般。在封建时代,你突破重重关卡,用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向封建统治者大声宣告挑战。用你柔弱的身体挑起了沉重的担子。

  你用委婉的文字诠释着你的才华,表现了你对亲人的怀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李清照就像那雨中的夜空,清爽圣洁而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愁,才华横溢是你钻石般闪亮的魅力。

  夜空之所以美丽少不了那满天繁星的点缀。那一颗颗闪亮的`明星发出动人的光芒,吸引着人们。而名人,也以其高贵的品质、心灵及美貌,成为人们心灵中最耀眼的星辰。

  追忆名人事例,欣赏名人的魅力,似那点点繁星般动人。李清照,你就是那地面上最闪亮的星星。以你们的过人才气让自己发光,发亮,成为那夺人心魄的至美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