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伞博物馆作文

时间:2023-11-30 11:16:0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参观伞博物馆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伞博物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伞博物馆作文

参观伞博物馆作文1

  “原来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伞,也有这么多故事啊!”寒假里,我去运河边参观了中国伞博物馆,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伞博物馆,我看到了各种各样漂亮的伞。比如八角型的油纸伞、民国末期的小姐伞、现在的西湖绸伞和尼泊尔的工艺伞等,每一把伞都是一件工艺品。关于伞,有许多优美的故事和诗歌。比如白娘子和许仙之间感动天地的人蛇奇缘,就是缘于《西湖借伞》。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多美啊!

  伞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之一是起源于荷叶。大约4000年前,一位儿童在池塘边耍,突然天降大雨,他灵机一动摘起身边的一片荷叶,顶在头上,冒雨行走。雨珠从凸面的荷叶斜边滚下,启发人们发明了伞。

  还有这么一个说法,是说春秋战国时的鲁班在乡间干活时,妻子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内暂避。然而,夏天雨情多变,固定的亭子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天,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听了妻子的话,鲁班茅塞顿开。他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柄。“伞”就这样问世了。

  不管伞是怎么起源的,都是来源于“灵机一动”。看来,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多捕捉灵感,然后把它实现。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参观伞博物馆作文2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伞博物馆参观,那里有六个部分组成,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伞。

  我们走了进去,门口的长廊里挂着一把把红伞,周围的水银柱把整个长廊照得通亮,在地下照出了一个个水晕。我最喜欢看的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让我学到了做伞、伞的每一个部分,让我觉得很新奇。我先看了做伞的过程,比我想象中的难多了。首先,要用木头做出各个部分,拼起来,再把丝绸放上去,把伞架固定住,转来转去,转到中心后,再粘上。我还看了伞的各个部分,伞是由伞骨、伞柄……组成,我一看才知道,原来小小的伞是有那么多零件的,平时也没去留意。在展示伞中,我看到了小巧玲珑、风格典雅的方伞、八角伞等。另外,我还玩了一个选花纹的游戏,我左挑右挑,挑了一个荷花图案,旁边还有一排小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远远看去,还真有一点西湖的'韵味呢。在大厅里,我还参加了一个答题的互动游戏,我选了一个一星和一个三星的,一题我答错了,是拉商人马车的马有几匹,我选了三匹,后来通过参观博物馆,才知道是四匹,但是,我还是有一题答对了,最早的牛尾刀流行于民间,答对了一题,我也拿到了一个叶子状的书签。

  这次,我又看到了许多古代的伞,让我大开眼见,希望还能去到更多的博物馆,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观伞博物馆作文3

  冬日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伞博物馆参观。

  到了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用线串在一起的发着光的水晶珠,镶嵌在蓝色的光之中,犹如时光隧道一样。

  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着历史发展的年轮,碾压出一道独特的文化轨迹。最早的伞是荷叶,从荷叶伞的有趣传说开始娓娓道来:从前,有个小孩,他要出去玩,刚走出家门,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这时,他非常着急,小孩灵机一动,摘了一片大大的荷叶当伞用。从此就有了荷叶伞。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一个自己动手拼雨伞的环节。我走过去,先拿起伞柄,再拿起伞骨,把伞骨撑开,再把伞柄的一头对准伞骨的一头插进去,这样一把雨伞的模型就做好了。我发现伞骨上的竹片做得很精细,裁得很均匀,我感觉一把伞的制作是很不容易的。

  自从有了荷叶伞之后,就有了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被誉为西湖之花的西湖绸伞,它最能体现烟雨江南的典雅风情。自汉代造纸术发明以来,以绵纸涂上桐油产生的油纸伞成为中国用了近千年的传统雨具。现代伞在注重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更具个性。杭州最有名的是天堂牌雨伞,以伞骨坚固、伞面精致为主要特色,赢得了中外游客的美誉。凡是来杭州游玩的人都要买上一把,留作纪念。

  参观完了伞博物馆,就等于给我上了一节生动、形象的关于伞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