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作文

时间:2023-11-20 22:41:5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外公作文(集合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外公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外公作文(集合4篇)

我的外公作文1

  咖啡馆小憩。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卡布奇诺弥香浓的味道漫在我身旁。突然,咖啡馆外传来一阵小提琴的悠扬琴声,那么轻,那么柔……在连绵起伏的琴声中,我想起了那辆很老很老的自行车,那是外公的自行车。

  顿时,脑海里的记忆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往事一件件的浮上心头……

  那一年,最后一次坐上外公那辆一转动就会吱呀响的老式自行车,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乡村里也还是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羊肠小道……

  夕阳西下。四合院里,外婆在熬糙米粥,浓浓的米香充斥在空气中。在村尾,隐隐可以看见外婆家老房子,炊烟袅袅直上。外婆苍老的手,在砧板上灵活自如,一道道朴素的家常菜就随之上桌。今天,是外公去城里办事回来的日子,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有瞧见外公,煞是怀念每天坐在外公的那辆老式自行车的后座,颠簸地驶向村尾的小溪谷。

  “铃铃铃——”远处传来外公的自行车的铃响。我的耳朵尖,我喊着:“外公回来了,外公回来了……”然后,迫不及待的跑出去。外婆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紧随我的步伐,迎接外公的归来。

  高瘦的背影越来越清晰。看到了我们,外公慈爱的脸庞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我冲向在自行车上的外公。外公稳稳的停下,推着自行车,向我缓缓走来。外婆却温文尔雅的站在木门前,静静的望着我们。外公强健有力的手,把我抱上自行车,带着我飞快的向着家的方向骑去。

  微风再次拂过我的脸庞,把外公白色的衬衣吹得鼓鼓的。那衬衣还时不时地轻拍着我的脸,好像是白云扑面而来一般,只是,那白云还带着淡淡的皂角的味道,沁人心脾。

  我知道,那是外公衬衣的味道。

  “吱嘎——”,自行车戛然停下,原本飞扬在风中的发丝顿时停下了舞步。外婆上前把我抱下自行车,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辆可以让我有飞翔的感觉的自行车。

  次日,父亲母亲就把我接回了城市,那个高楼林立的没有明媚阳光的地方。原来,外公所谓的去城镇里办事,就是为了让父母把我接回去。

  我哭闹着,不肯回去,泪水浸湿了鞋尖。我望着那双粉红的绣鞋,那是外婆赶了一夜的手工……到了最后,父母强行把我带回了家,那个陌生的地方。

  外婆红了眼眶,外公却只是背过身去,双肩微微的`颤抖着,谁也看不到他的表情……

  …………

  琴声戛然而止,脑海里的画面也停留在了外婆外公苍老的脸上。不知不觉中,眼泪就掉了下来。

  我回过神, 擦了擦眼泪。望向窗外,那个拉小提琴的少年早已徐徐的离去了,留下一抹白色的背影。

  那首曲子,没记错的话,应该叫:《river flows in you》,译为:在你身上流动的河。

  或许,外公的自行车留下的轨道,早已存于在回忆里,如一条河流淌在身上每一个角落,渗进我的脑海,渗进我的心底。

  恍然之间,我好像看到了外公红红的眼眶里积满了不舍得泪水……

我的外公作文2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又会哭,又会笑,两只黄狗会抬轿”,每当想起这首童谣,我便想起我的外公外婆。

  外婆家离我家大约有二、三十分钟的脚程,拐过几条小巷,再横穿一条大马路便到了。外公爱养花,家里的阳台上满是。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学校要办花展,动员小朋友从家里搬花到学校参展,而我家是没有花的,我便把外公的一盆栀子花搬了去,适值栀子花开,香气扑鼻。

  要读小学了,外公给我送来花书包,并没有太多“要好好读书”之类的嘱咐,外公是不多言的。那时,我热爱阅读,攒下的零花钱大都买了课外书,离家不远的报刊门市部是我留连忘返的地方。《少年文艺》每期必买,如果攒下的钱足够多,我会再买下《儿童文学》、《少年时代》等其他刊物。期刊读过并不扔掉,因为得之不易。里面的故事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文学就是在那时悄无声息地埋下她的种子的吧。)外公每次到我家,看到我读书,总会轻轻说上一句“读书是件好事情。”慢慢地,我的书攒到三、五十本了,厚厚的一摞,家里没有地方可放了。就在我为此大伤脑筋时,外公好像读懂了我的心思,雪中送炭地给我打造了个小木箱。哇!好漂亮的木箱——有盖、有搭链,还有锁眼可以挂锁,木箱是用崭新的.木头打的,没有涂漆,散发着木质特有的清香。我高兴坏了,把我的那些宝贝疙瘩统统放了进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兴奋真有种“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淋漓与显摆。

  外公很大方,每年过年,在别的亲戚只给我们一毛、两毛压岁钱的时候,他总会给我们每个小孩五毛,而且是簇新的毛票,那时的五毛是很值钱的,可以花上好一阵子呢。于是,我们就很巴望年的到来,更巴望外公的到来。

  外婆则是泼辣的,她认识的人极多,跟她一道走的时候,三教九流的人都会与她打招呼,而她从来不会把人叫错。她一生育有七个儿女,两个儿子下放淮北后未能调回城,所以每年的一段时间,她总会到淮北住上一阵,儿子都忙,所以只有她去。女儿和儿子们有的当了医生,有的做了老师,还有的进了工厂,而无论子女职位的尊卑贵贱,做母亲的都是一样的心疼,“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说不是呢。

  外婆能干,她会用塑料条编织篮子,篮子扎得很结实,或卖或送与我们各家。还有一次,我们批发灯笼来卖,她看到别人家的荷花灯很好卖,便买来彩纸、铁丝、糨糊,DIY后出售,销路居然很好。灯笼毕竟是自己一个个糊起来的,所以活出得比较慢,记得有一天清早,我们还没有出摊,便有人敲窗,说是家里的孩子吵嚷着要买荷花灯呢。

  如今,外公、外婆去世迄今也有近十年了。今年暑假回家,瞥见外婆家的电话还被工工整整地抄在电话簿上,一时竟有些心酸,因为我知道,我再也无法连线电话那端的他们,同时无法连线与释怀的还有那逝去的美好岁月。

我的外公作文3

  我的外公胖得像一个大皮球,缺点数不胜数,但我深爱着他。

  外公有一个像西瓜一样的将军肚。你看到这儿,一定会捧腹大笑。想笑你就笑吧,反正我绝没有夸张。记得我小时候,每天吃完饭,外公会给我洗碗,于是,我便拍拍外公的大肚子。外公的肚子会一弹一弹,不知有多厚的脂肪!我想:外公在河里游泳,应该怎么都沉不下去吧!

  我喜欢把胖外公叫“老外”,从小就喜欢捉弄“老外”。记得我幼儿园毕业那年暑假,妈妈和外公带我去大连玩。来到宽敞漂亮的星海广场,看到两旁的斜坡,我可来了劲儿。我在坡上滚来滚去,可爽啦。怕高的外公爬不上来,坐在坡中间休息,我想出了捉弄外公的好办法。我从坡上平伸着手,张牙舞爪“哇哇”地叫着向外公冲下去。外公被我猛地一撞,他的将军肚就抖起来,真好玩,可没把外公推倒。我垂头丧气地说:“唉,失败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四次,我使出吃奶的力气,猛地一推,终于把外公撞倒了,我跳起来发疯似的大喊:“耶,成功了!”把在一旁照相的妈妈也逗笑了。他带我到威海湾游泳,我就在水里连蹬直蹬他的胖肚子。

  “大肥球”还爱和我开玩笑。中午外公躺在床上睡午觉,我拿起挠痒抓,悄悄爬到床前,挠着外公的脚心。外公已经看见我,却故意念叨:“哎呀,哪儿来的这么多蚊子哦!”我没辙。但我可不善罢甘休,又趴在外公的大肚子,压住他。外公一翻身,假装打个哈欠,我就这样被外公“甩”掉了。

  胖外公特别抠门儿。我每次洗手按下出水的`开关,等水管流热水,外公就会闻声跑去:“用盆接着接着,莫把冷水浪费了……”好像流走的不是水,而是他的血。每天的饭菜吃不完,外婆说要倒掉,外公赶忙把菜往自己碗里倒,还一边念叨着:“农民种菜辛苦,来之不易,要珍惜

  外公其实很有爱心,只是他太顽固,大家不懂他的心而已。每到这时,我都只是默不作声地扒着饭。

  前不久,妈妈给我买了几个大芒果,放在外公家。有一个坏了一点儿,妈妈叫外公扔掉,外公漫不经心地答应着。趁一人下楼锻炼身体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啃完烂芒果,若无其事地回到家。就因为这事,外公吃坏了肚子,连续感冒发烧拉肚子好几天,把外公弄得坐立不安。

  胖外公很爱笑,每次提到一些关于他出的书的事,他就乐得合不上嘴。说什么:“有多少人喜欢我的书呢?哎,这可是我的劳动成果啊,我要出名了……”爸爸爱谈国家大事,外公也去凑热闹,还笑得连饭都咽不下,真是一个老顽童啊!

  我的外公,缺点多多,优点多多,我喜欢我的胖外公。他使我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使我的生活多了一串特别优美的音符。

我的外公作文4

  外公是河南人,抗日时期,在冯玉祥的部队当兵,抗战胜利后不愿再打仗,逃到了我的老家——川东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安家落户后直到去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四川。

  外公个子高高的,但并不胖,那个年代好像也没有什么胖的人,浓眉大眼,从我记事就觉得外公和镇上的其他老人很不一样,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他很豪爽、大度,与人为善,人缘很好,虽然 在四川生活了四十多年,不标准的川话中仍带着浓浓的河南口音,在小镇就更加与众不同。

  六七十年代,镇上的食店都是集体所有制,我外公所在的食店专卖面食,卖抄手(馄饨)、小面、包子、馒头、花卷,而揉面这种体力活就是外公的了,也只有他才能够揉出劲道的面,做出镇 上出名的面食,小店的包子、馒头、花卷常常是不到中午就销售一空。记得外公经常晚上在店里发好面,一大早就去店里揉面,从来都是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哪个店员家里有事,都会请外公帮忙值班 守店。我经常放学后带弟弟妹妹去小店玩,大部分时间会帮阿姨们包抄手,包抄手时会象阿姨们那样,每个抄手包一点点肉,想起来真的很少很少,饿了的话,外公就会给我们买碗面吃,我那时特别喜 欢吃我同学的妈妈(也在食店工作)煮的面条,调料配的特别香,现在想起来都会流口水。外公的工资本来就不多,每到月底都所剩无几,几乎都被我们几姊妹消灭掉了。

  那时粮食是定量供应,还要搭配粗粮,大多时候是配面粉,偶尔也会是玉米渣子。外公就经常给我们做各种各样的面食,饺子、烙饼、花卷、肉卷、包子等等,每周吃肉的时候,外公就会做饺子 和粉蒸肉,有时做饺子还分别做水饺和蒸饺,因为蒸饺和水饺揉面不同,蒸饺要用温水揉面,但外公从来都不嫌麻烦,只要我们喜欢吃的他都很乐意去做。外公教会我做很多种面食,唯独关键的揉面技 术,我没学好,因为那时太依赖外公了,现在后悔也没用了。

  我们和外公很亲,他非常慈祥,我们几姊妹都很喜欢他。我上初中后,偶然听到外公不是我的'亲外公,从妈妈那里证实后,还是不信,因为外公和妈妈一点都看不出没有血缘关系,外公对妈妈视 同己出,妈妈也是非常孝敬外公,特别是在我上大一时,外公中风瘫痪在床,妈妈既要做生意、家务,还要照顾不能自理的外公,每天定时给外公翻身、喂饭、照料大小便,三年坚持如一,外公直到去 世没有长过一点褥疮,身上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妈妈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孝敬!这与外公对我妈妈的养育和付出的爱是分不开的。尽管我们知道了真相,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 外公的那份亲情,我们也更爱他、更孝敬他了。

  外公是一个平凡、慈祥的老人,从他身上,我们学会了宽厚待人、吃苦耐劳,体会到了亲情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付出爱就会得到更多爱的道理,也让我们现在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孝敬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