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舞台作文

时间:2023-11-18 01:49: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们的舞台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的舞台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的舞台作文

我们的舞台作文1

  “这是你们的舞台。”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徘徊,这句话的来历还得从上周说起。

  上周,在语文课上,徐老师给我们大家一个惊喜,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分四个大组,每个大组选一个导演,来排练《“三颗纽扣”的房子》这篇课文,下周一来表演。我们大家听了后都非常激动。分好组后,徐老师又开始选导演了,哈哈!我被分在了第四组,当然,这一组的导演就是我了!我又自豪又担心。自豪的是我当上了导演,担心的是怕别人说我这个导演当得不好。随后,我又数了数我们组一共有12个人。我的天呐!我一个人要管12个人呢,我觉得压力山大!之后徐老师指着讲台说:“这就是你们的舞台!”

  虽然我们一下课就排练,但排练的时间还是很短,已经到星期五了,我们还没有完整地排练过一次。我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突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不,周末我们大家约一个时间,在教室里排练几次如何呢?我想了一下就问大家:星期六晚上有没有时间,大家出来一起到教室排练我们《“三颗纽扣”的房子》。结果大家都有时间,于是我们就约好星期六晚上七点半去排练,我终于舒了一口气。

  到了周六晚上,我们开始排练了,朱锋演“三颗纽扣”,周嘉仪演寡妇,陈治君演三个孩子,刘钰婉演司机,余秉泽演孤老头,罗宇轩演马,黄鑫睿演国王,梅一寒演仆人,周文迪、江雨灿、窦彦琳、曾馨阅读旁白。我们在排练的过程中有家长们给我们指导,一共排练了三次,所以我对周一的表演胸有成竹。

  周一到了,我一进教室,就听到徐老师讲:“今天,第一节课,我们就要开始表演!”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第一节课到了,第一个上去的是杜政熹小组,第二个是姚辰栩小组,随后上去的是朱韵瀚小组,已经到了下课,还没有到我们小组,我非常着急,心想:难道,我们不演了吗?那……那大家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之后徐老师又补充了一句:“最后一个小组中午表演。”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中午,上课铃打了,我们组开始表演了。第一个出场的是“三颗纽扣”(朱锋),他的表演让同学们哈哈大笑;接下来是孤老头(余秉泽),他的声音和动作都很像个孤老头,他的.表演更让同学们捧腹大笑;之后上场的是一个寡妇(周嘉仪)带着她的三个孩子(陈治君)和国王的仆人(梅一寒),他们的表演都还不错;然后上场的是国王(黄鑫睿),只不过他有一些笑场和忘词;最后一个上场的是司机(刘钰婉),她的声音洪亮,气势宏大,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最后我们大组的表演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当我们算完平均分,并选好十个优秀演员之后,我们的颁奖典礼就开始了。我们小组得了第一名,因此我也得了优秀导演奖,我很开心!这次课本剧的成功,和我们小组成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成功完成《“三颗纽扣”的房子》的表演。谢谢大家的配合!

我们的舞台作文2

  我站在讲台上,迎着同学们的目光,内心感觉很神奇——视野好开阔啊!同学们端正的坐姿,老师期待的目光,组员们鼓励的“V”字手……我的内心充满了紧张、兴奋、激动,我像百家讲坛的教授,主宰着课堂——我们的舞台。

  “我的舞台交给你”

  从前,教室里的我们正襟危坐。老师说,我们听;老师讲,我们记;老师站在台前,我们坐在桌后……偶尔如老师的姿势一般站立着回答问题,依然战战兢兢。讲台,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老师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它,从来都不是我们的菜!

  可今天,老师却说:“我的舞台交给你!”那一刻我的心情错愕、惊奇、兴奋!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怎么学?从何学起?”“怎么学?从何学起。课题!对,课题!读一篇文章不都从课题读起吗?”想到这点,我激动不已。“从课题学起,给你三把金钥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老师讲得专心,我们听得认真,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也都屏息凝神,洗耳恭听!

  “哦——我知道了!‘问——读——思——写’四部曲,一篇文章的学习竟这样简单,我从未发现!”环顾四周,大家的表情也全和我一样,充满着对实践理论的向往。

  “教室沸腾了”

  听,教室里热闹的交流、争论甚至争吵,把整个教室瞬间点燃,大家都沸腾了!

  老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有效的时间,看哪个小组学习效率最高!而且我们采取随意抓阄,抓到谁谁就去讲——台——上为大家讲课!”

  Oh,mygod!这还了得!看,我们组的程凯急了,他的表现让我觉得他恨不得再长两只手,两双耳朵……只见他,一边听,一边往书上批,还一边问:“这个问题究竟怎么回答啊?组长,再讲一遍!”一边问还一边往组长跟前凑……要知道,他平时可是被我们戏称为“凯勒”的啊,因为他在课堂上常常听不见、看不见、也说不出。

  ……

  终于,要上台了,这一刻多么激动人心,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因为我们有备而来的!

  “给你一片枫林”

  “树为什么是城市的标识?”你从15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他从17自然段中发现了端倪!你将书中的句子化简,他用自己的话说得更明了。

  人人都有一双慧眼,你说你的眼睛亮,我说我的眼睛才最尖!

  “写法?”什么?五种!是的,你听得没错。

  老师的预设是两点,我们交给她的却是五点!

  难怪老师说:“我原想采撷一枚红叶,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

  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同学乐了,老师笑了。如果你要问我,在课改中我收获了什么,我要告诉你,我收获了手握金钥匙,打开知识大门的愉悦;我收获了与同伴合作交流,你争我辩,同行共赢的欢畅;我收获了站上舞台自己做主的充实!

我们的舞台作文3

  12月30日,严冬少有的阳光明媚,碧蓝的天空飘荡几朵白云。我们学校在操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联欢会,告别20xx,迎接20xx!

  快跑,快跑!我对自己说,因为我是这场联欢会的八大主持人之一,要和另一位搭档宁隽妍报四个节目。一吃过饭,我便迫不急待地奔向操场。我跑到舞台边,只见到一些穿着一样衣服表演的同学。我的搭档在哪儿呢?我向四周张望,只见操场上坐满了黑压压的学生,正在热烈地议论着,估计在说待会儿的表演吧!没过一会儿,演出便正式开始。我们八个主持人依次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开始了,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我生怕说错一个字,这可是在所有五年级同学面前,为了给同学们留下一个好印象,我用力咧着嘴笑着。

  我们讲完开场白,那些待在舞台边的演员们就开始表演节目了。这些节目都是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自己排演的。每个节目的演员都表演的特别认真,像模像样,台下的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比如说我班学生跳的《小苹果》,主持人刚报完节目名,台下的同学便用力鼓起了掌。陈劭涵领头,跳的特别带劲,在熟悉的音乐声中,一些同学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节拍扭动着身体。最搞笑的就是课本剧《扁鹊见蔡桓公》了,齐桓公穿着一件超大的蓝色皇袍,中间用一根粗绳子系着,戴着一顶黄色酒盒做的皇冠,双手背在身后,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当扁鹊要给齐桓公看病时,小气的齐桓公竟说:如果免费就让他进来,如果收费超过五两银子就乱棍打出……这让我们全场哈哈大笑,这国王太喜欢钱了吧!还有好戏在后头呢,最后,只见大王向地上一倒,一旁的卫兵慌忙地喊道:大王,您怎么了?大王,您醒醒啊!大王……大王已挂了!真是不停大夫言,小名飞天边。啊!这下所有人把大牙都笑掉了!

  终于轮到我表演了!我表演的爵士鼓在全青阳都没有几个人会!几个老师帮我把我的枣红色的鼓搬了上去,周围放置了四五个话筒。许多同学都很好奇。当老师在调音时,只听见几个等不及的同学大声说:快点打鼓呀!这说明大家很想看我的表演。终于,熟悉的伴奏响起了,我拿起了我的鼓槌用力地敲了起来。这时我一点儿也不紧张了,比任何时候都认真、专心。《铁臂阿童木》的旋律早已烂熟于心,我的双手、双脚不停地和着节拍敲打着,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时,我用一个潇洒的快速敲打高音镲,接着用力捏住镲,结束了表演。全场用最热烈的掌声把我送下了台!下台后,李文治羡慕地说:李攸责,你太帅了!

  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在这个舞台上绽放了自己的光彩!

我们的舞台作文4

  “记者”,一直是我向往的一个职业!不辞劳苦奔赴“人生战场前沿”的记者人,不畏个人的安危,记录着人类的美好与善良、丑陋与邪恶的真实故事,让我们不用走出家门就知道天下大事、小事、新鲜事。假如没有奔波在一线的记者们,世界上发生的一个个新闻,我们怎能知晓?

  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是我参加“江海小记者”以来最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有幸参加第十一届记者节,与众多的名记名人们一起渡过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件令我多么开心、自豪的事啊!“第十一届中国记者节现在开幕!”随着主持人的那激动人心的话语,记者节真正地开幕啦!我作为一名小记者,今天将活跃在这个舞台上,开始我“真正”的记者之旅。

  张小平——南通市宣传部部长,她是我今天锁定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当这样的想法跃进我的脑海时,我那颗心突然地忐忑不安起来——我能采访到她吗?能采访好她吗?开幕仪式结束,小记者们簇拥而上,与张部长来了个亲密接触,而我却被挤在了最外围。我只有前倾着身子,竖起耳朵,屏住呼吸,聆听着张部长对我们的'淳淳教导与殷切希望:“小记者就是要用儿童那独特眼光用心观察这个世界,可以是国家大事,也可以是家里小事,将你们的学习生活、业余生活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你们的感受,让它成为孩子与大人沟通的纽带。”面对着我们小记者的提问,张部长一直面带笑容,亲切地与我们交谈。最后,张部长鼓励我们:“现在你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做好记者这个职业。”

  当记者就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找到了《城市日历》栏目的高颖阿姨向她请教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时,高颖阿姨说:“首先要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从以后的记者生涯中获得更多的东西。”我非常喜欢她对我说的一句话:“做有心人,以自己的视角,做自己的新闻!”

  来欢度自己节日的不少名记中,不乏有我熟悉的,《总而言之》的二侯、广播电台的悠然……他们的节目,一直是我们经常观看、收听的。但我一直有个疑问藏在心头不得其解:为什么他们在镜头面前是那样镇定,那样的自信呢?而我总是慌乱,总是不安呢?之后,我从悠然那里得到了答案:“我们把听众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家人,用自己的心与大家交流,让他们觉得这里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这样就不会有压力了。”最后悠然阿姨为我们全体江海小记者提字“明天会更好!”,而严军伯伯,那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二侯对我们江海小记者送上的鼓励“人生就是从小开始,记者也该从小做起。”是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忘记的。是啊,人生注定从小开始,当记者亦是如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记者叔叔阿姨们怀着一颗热情的心,一颗对世界充满热爱和正义的心,一颗学会留心观察、学会倾听的心,奔向自己的理想!现在的我要以叔叔阿姨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做一名优秀的江海小记者,让自己的童心成为与世界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