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作文

时间:2023-10-30 19:29:5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皮影戏作文【精品14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皮影戏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皮影戏作文【精品14篇】

  皮影戏作文 篇1

  星期六,我到一个亲戚家去玩。

  傍晚,我看见几个身强力壮的艺人抬着一些铁棍子进屋组装。我十分诧异,因为那堆材料里还有红布、纸人、薄纸、小灯泡、电线和各种乐器。

  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把那些铁棍子拼成了一个酷似晾衣服架子的东西。接着,他们把红布蒙上,又将一块很大的薄纸贴在正中央,然后把电线和灯泡连起来,让灯泡对着那张白纸,又将背后粘着木棍子的纸人挂在架子上,便敲锣打鼓起来。这时,妈妈跑过来问我:“想不想看皮影戏?”“想啊!”我兴奋地回答道。原来他们是在准备唱皮影戏啊!

  我来到客厅,挑了一个较为舒适的位置坐了下来。只见那张很大的薄纸上,出现了两个人影。我问奶奶:“这部皮影戏演的是哪个年代?”奶奶看了一下,说:“是公元626年。”我一听,立刻呆住了,这一年,正是“玄武门之变”的那年。当时,秦王李世民亲手杀了自己的兄弟,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连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还有家里的仆人也没幸免。

  突然,画面上冒出了一把椅子,接着,一个人坐在了椅子上。他应该就是秦王李世民。这时,画面上又冒出了几个像是李世民亲信的人,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中,我得知了他们原来在讨论如何登上皇位,但方法几乎都没有被釆纳,这令他们非常苦恼。

  接着,这群人突然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把椅子和两个人。一个是太了李建成,另一个是皇帝李渊。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李建成在说李世民的坏话,李渊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把这场戏看完。但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乡土趣味。

  皮影戏作文 篇2

  “耶!去看皮影戏喽!”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不由分说,飞快的冲进“皮影戏场地”。唉?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好吧,我太积极了。

  经过“度日如年”’地等待,皮影戏开始了。

  哦!一个人出来了!咦?那不是武松吗?噢,原来这场皮影戏讲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哇,武松可真能喝啊!喝了那么多还觉得不够。哎呀,武松怎么不听小二的劝告,独自上山了!

  啊,老虎来了!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只见武松拿着棍子,朝老虎狠狠的打去。呀,没打着,反倒把棍子打断了!很好,武松冲了上去,揪住了老虎的`尾巴。唉,怎么能让老虎跑了呢?

  这时,只见武松围着老虎左窜右跳,他是在干嘛呢?原来这是“战术”,他在消耗老虎的体力呢!老虎没力气了,坐在了地上,但眼睛始终恶狠狠地盯着武松。武松趁着老虎一个不留意,扑了过去,老虎也立马反应,冲上去和武松扭打成了一团。让我们看的人惊心动魄,为武松的处境捏了把冷汗。“好好好,武松占上风了!”大家都为武松鼓劲加油,有几个小孩子甚至冲到了幕前,高喊着:“加油,加油,打倒老虎,打倒老虎!”。又打了一会儿,直到老虎筋疲力尽了,武松揪住老虎的皮毛,使劲平生力气朝老虎的头部击打了三拳,老虎终于倒下了。

  皮影戏结束了。全场掌声雷动。

  皮影戏作文 篇3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又叫“灯影戏”,是一种用动物皮做的剪影表演。

  这次,我在西安就看到了“皮影”——这种古时候的“电影”。

  到了看“皮影戏”的地方,只见屋子正前方的墙上安着一块白色的幕布,布后有些许亮光,我屏气凝神,期待着这从未看过的表演。突然,一阵敲打声响了起来,锣鼓齐鸣,一堆“白骨”随之浮现在了幕布上。接着,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白龙马、树木山水也接连浮现在了白色幕布上。这部戏的名字叫“三打白骨精”。

  这些人物都是彩色的,看上去就像半透明的剪纸在幕布前动来动去:他们一会儿赶路,一会儿休息,一会儿说话,一会儿打斗,栩栩如生。他们说的是陕西方言,我有些听不太懂,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还是挺熟悉的,我觉得既好看又新奇。只是热热闹闹的'演出一会儿就结束了,意犹未尽。

  看完演出,我们来到卖“皮影”的小卖部,原来“皮影”都是染成五颜六色,半透明的皮做的,有猪皮,有驴皮,摸上去很硬。但我很好奇这些放在橱窗里不能动的“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这时候,来了一个售货员阿姨,她说:“小朋友你看,每个关节上都有一根细线连接着,只要牵着线的棍子一动,关节就跟着动,人就好像动起来了。所以只要会控制这些棍子,就能让人“动”起来。”

  我恍然大悟,这真是件神奇的事情,古人可真聪明啊!我试了一下,其实让它做动作还是很难的,于是我也买了一个“皮影”,准备回去好好练习,试试也演一出“皮影戏”。

  皮影戏作文 篇4

  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在光源的照射下用幕布进行演出的?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来演出的?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

  拥有这些特点的当然是皮影戏了,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已经传承几百年了。快看,楼下皮影戏这会儿正演得热闹呢!我伴随着阵阵鼓声,顺着人们的欢呼声走去,眼前的'场景让我惊喜万分。

  台上正在演《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武松打虎,打得甚是激烈。只见老虎扑向行者武松,武松临危不乱,向后轻轻一跃,老虎扑了个空,居然还在地上打了个滚。能将皮影戏演得这么逼真真是厉害呀!我不禁打心里敬佩起操纵皮影的人来。这场大战愈演愈烈,观众们都屏息凝视,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幕布。武松此时飞身跃起,跳到老虎背上,对着老虎左一拳右一拳,老虎渐渐支持不住了,终于倒了下来。观众们拍着手大声喊着:“好!” 我们这些孩子也兴高采烈。

  皮影人物居然可以做得这么惟妙惟肖,幕后操作的人居然可以一边灵活地操作一边声情并茂地演唱,这些都是如何做到的?我又好奇起来。这时,扩音器喇叭适时地响起,通知我们可以进去参观戏房。这个消息正中下怀,我一马当先地冲进戏房,想一探究竟。定眼看去,架子上柜台上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皮影道具,真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操纵皮影的人是两位胡须花白的老爷爷,我轻轻走上前去,两位老爷爷的目光都定格在了眼前的幕上,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仍在专心操作着,我凑近一看,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武松打虎时,老虎靠幕布近了一些,武松离幕布远了一些,武松根本没有骑在老虎身上,只是视觉效果而已。

  这时,扩音器又响了起来,通知我们离开,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戏房。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钟,但皮影戏却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皮影戏,它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希望我们能够将这一艺术形式好好传承下去,并把它发扬光大。

  皮影戏作文 篇5

  人生犹如一趟旅程,乘着喜怒哀乐的翅膀,我划过天际,横越崇山峻岭,每次经验的累积,都是蜕变的扉页,一粒晶莹滑过脸颊,都是岁月的浪迹直到那天,真的累了,拖着沉重的步伐、憔悴的身躯,回到那属于我永恒的心灵故乡,我看见光,看见希望,看见那并不陌生,使我夜夜想念的背影。

  回到家乡,我穿过大街小巷,来到我曾经熟悉的地方──土地公庙前的大广场放眼望去,人潮如鲫,庙宇前驻立着简单的舞台,我兴奋跑到后台去他专注的眼神使我敬畏三分,那铿锵有力的配音使我动容而沉醉其中,他是这场皮影戏的幕后主角,他是在乡里带给大家欢乐的使者,他是我最爱的爷爷我在一旁陶醉地看着爷爷工作,等他结束这次的演出台下的掌声如雷贯耳,舞台上的战争戏打得如火如荼,直到最后终于精采落幕,我牵着爷爷的手,因为爷爷使我感到无比的光荣。

  夜深了,月亮缓缓攀上夜空,躺在草蓆上,突然听见客厅传来声响,我悄悄走向声音发出的地方黑暗中,我看见了一盏灯光,原来是爷爷在整理他最好的伙伴皮影们的身体,我坐到爷爷身边,爷爷告诉了我有关他们的故事在台面上,皮影是用影子带给大家欢乐,没有观众看得见他们的缤纷,他们“真正”的可爱,他们躲在光的背后,陪爷爷一起战斗,一起哭一起笑,在爷爷心中,他们是有生命的,如此快乐而光芒四射,儘管他们只能在光背后爷爷在他的岗位上执行着这份悔人不倦的工作,即使生活有困难、出差错,爷爷也都只说“生命或有段落,风骨留明天”来期许自己,期许子孙舞台后的.那道光芒,只映照在爷爷和皮影身上,还有身为孙子的我,我很骄傲。

  爷爷在舞台后的生涯,酸甜苦辣多少哀伤,我们驻足在爷爷的岁月跟前,沾尝了几分感慨没有爷爷,就没有活力的皮影,没有光,就没有精采的皮影戏,光是希望,光是美,光是所有幸福的源头陪着爷爷,陪着皮影,我看见光,温暖舒畅,在人们满足的脸上,爷爷证明了一切。

  我看见光,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履印,那永恒、无限延伸的幸福。

  皮影戏作文 篇6

  几位老人,手持乐器,吹拉弹唱;几位老人,伫立在白布后,手指似蝴蝶般翩跹,他们传承着中国的经典。

  我对古代艺术原先并不“感冒”,偶然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皮影戏,便被它那古朴的气质深深吸引。

  那是《包公案》中的一个片段:“左右有急急趱路啊”一声京剧腔的叫喊,演出开始了。锣声叮叮当当,有节奏地敲打起来,时促时缓,不禁使人浮想联翩。主人公也就在这时骑着快马,奔驰而来。一位年近半百的老艺术家矗立在白布后,手提几根木棒,跟随者锣鼓的节拍,演绎着人物的每个动作,聚精会神。只见他绷紧了胳膊,神态庄重,将人物的`每个动作都演绎得恰如其分,仿佛融入人物身体一般。他将主人公的手臂抬起,将手中攒着那一根鞭子,抽打着骏马。动作活灵活现,人物的每个细节都被观众的眼睛所捕捉,无不折服他们的技术天宫巧夺。

  京剧的音乐再度响起,另一位老人捏着嗓子以唱的形式来表达主人公所要说的话:“辞别王驾早离京何叹陈州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雨水失调遭荒旱……”戏中人物凝视远方,双手抬起,慢慢放下,我们便感到人物内心的无奈与悲凉。皮影戏表演很快就结束了,可我却久久沉浸在我国古典的艺术里,难以自拔。

  直到如今,还有多少人热爱着这一种古典的艺术?那些老艺术家用精湛的技术,用心向我们诠释传承和经典,精益求精,守护着祖辈们的工匠精神,无限敬业和对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但如今,不少文化遗产却面临着失传的威胁,而那些已经失传的艺术又有多少还可以“再生”?少之又少,可是惋惜。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并且喜爱这些传统艺术,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的优秀艺术瑰宝。这不仅能够陶冶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能让更多的中国人感受传承经典。

  皮影戏是我国艺术的一代艺术珍宝,古韵飘香,让我们一起守护经典。

  皮影戏作文 篇7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真人造假人的影子做各种动作?而假人借人灵活的手动起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能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为一体?

  还是先从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来说吧。

  那时候汉武帝刘彻最心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的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和李夫人一样大小的形象,图上颜色学着李夫人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了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像真人一样活灵活现展现在汉武帝面前,从此皮影戏渐渐流传下来,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山西发现最早的皮影是由陕西流传过来的。

  皮腔纸影戏是流传在孝义民间的.说唱艺术。

  白色麻纸做窗亮影,当地群众称之为“纸窗灯影儿。”

  演唱时,是以小唢呐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学术界称之为“吹腔影戏。”

  还有的刻在兽皮上,下面固定好,用纸板,控制皮人的动作,也可以用皮人影一出精彩的戏。

  皮影木偶师全国稀有的,孝义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其皮影木偶制作精美,操作传神逼真,表演手段逼真,为了这门艺术,剧团闯进了市场,首先他们立足国内的旅游旺点,在全国内循回演出夺得了观众的冠誉如今皮影戏已经发展成了碗碗腔,受到了当地秧歌的影响,独树一帜,正渐渐的发杨光大。

  皮影戏作文 篇8

  星期三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城隍庙看皮影戏表演。远远地,我们就听到庙里悦耳的锣鼓声和动人的弦乐。

  庙里燃着两支红色的蜡烛。观看皮影戏的人还真不少,不过大多是老人。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皮影戏,一边吃果子,非常惬意。

  戏台搭在地上,前台是个木质的四方框,上面镶了一层白布,后面的灯光照着皮影,就可以看到皮影的动作了。另外三面用竹棍子撑起来,外面包了一层红布,就成了一间小小的包厢。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有三个皮影师傅,一个师傅负责掌影子,不时唱上几句,有时还跺脚助兴。另外两个师傅负责好几样复杂的乐器,如敲锣打鼓,拉二胡等。他们还要分几个角色,用几个腔调唱台词。

  一个小丑模样的人物出现了,一边跳一边说着什么。戏词好像是方言和普通话混在一起的',我和刘洋都听不太明白。

  “刚才唱的是什么?”我问刘洋。

  “我是一个肚。”刘洋说。

  “不对吧?‘这是一条路’还差不多。”我忍不住笑起来。

  由于听不懂台词,我稀里糊涂地看完了这场皮影戏。后来问旁边的爷爷,才知道表演的是《樊梨花》的故事。

  那位爷爷告诉我,皮影戏主要运用方言说唱,还临时掺杂了其他地方的方言和腔调,刚开始听时会有些难懂。如果在观看皮影戏之前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听起来就容易多了。

  皮影戏作文 篇9

  皮影戏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我从小就爱看,它不仅继承了几千年的文化,而且是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深受人们爱戴。

  那地方叫爽口村,是以个被山包围的地方,但又不偏僻的小村庄,在我的印象中只有10户人家,都种田。杂货店在离那不远的集市上。但在我是乐土:因为这住着我外公和外婆,也有许多与我同年的小朋友,每逢春节才能回到那。

  由于我是从城里来的,许多朋友都喜欢和我玩,我告诉他们城里的故事,他们教我掘蚯蚓,去鱼塘里摸鱼,乐呵呵的。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摸鱼虾和喂鸟,虾对其他人来说是好鱼饵,而对我们却是食物与比赛的动力。

  我们平常到河里比赛捉虾,10分钟谁捉得最多谁就获胜,赢了的可以吃自己捉来的虾,输了当然不能吃还要把成果让给别人,不过话是这么说可不论胜负每个人都可以吃到,可是这个游戏玩个俩三次就不行了,因为他们的实力都太强,一下可以捉几十条,所以“成本”不够了,看不到几只虾了。

  不过我在那里所第一期盼的,却是去村外看皮影戏。皮影戏的闻名我早听说了,可父母都忙着为过年做准备。村外有个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戏棚。每天中午会开演,但不幸的我,在前一天被红蚂蚁咬了好几个大包,父亲就带我去看医生了。不久,我没事了,我听朋友说他们看戏的经历,越听我越想去啊,终于我还是按耐不住了。

  我打听到这戏,由于现在是春节,所以不用钱,而且还加了个夜场,我一听高兴极了,不用等到下周了啊。虽然他们中午去了次,但由于我,他们也和我一起去了,可我们想去就去,是万万不可的,但告诉大人,大人一定吧答应,可二蛋却拍着胸脯说:“我打包票!路上有灯,路又宽;我们向来不乱跑;我们又识会来的路!”,大人们也都信。

  不久我们打着灯来到了戏棚处。路旁尽管有美丽的花朵;天上尽管有许多繁星;路上尽管有小巧的鹅卵石;尽管有多美的风景,我也没在乎一心想着皮影戏。

  皮影戏作文 篇10

  晚上,我们一家人到湖南大剧院看皮影戏《猩猩与天鹅》,它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次洪水冲毁了小猩猩的家,失去了妈妈的小猩猩爬上一棵快要断的'树上喊救命,这时天鹅姐姐飞来了,她救了小猩猩,并且用魔法变了房子和食物给小猩猩,还送给小猩猩一支仙笛,她说:“你如果遇到了困难,只要吹三声笛子,我就会赶过来,现在我还要去帮助别人。”天鹅姐姐飞走了,小猩猩在房子里睡着了。

  这时一只饥饿的大灰狼敲门说:“快开门,我是大灰羊。” 小猩猩开门一看原来是大灰狼吓得说不出话来,大灰狼猛扑上去,小猩猩可怜地哀求:“狼大哥别吃我,我给你好吃的!”边说边把天鹅姐姐留给他的食物端出来。大灰狼奇怪地问:“你哪来这么多好东西?” 小猩猩说:“是天鹅姐姐送的,她还送给我一支仙笛,只要我吹三声它就会来。”大灰狼一边流口水一边说:“吃了天鹅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你赶快吹三声叫她来,否则我就吃了你!” 小猩猩只好拿出仙笛吹了三声,善良的天鹅姐姐马上飞回来。

  狡猾的大灰狼连忙说:“谢谢你的帮助,我们要送给你一件礼物。”他把天鹅姐姐骗了下来并狠狠地咬住她的脚,小猩猩很惭愧,赶过来扯住大灰狼。上当的天鹅姐姐愤怒地用力甩开了他们说:“你们忘恩负义再也别想得到我的帮助!”天鹅姐姐飞走了,收走了房屋和食物,大灰狼气急败坏,转身扑向小小猩猩把它给吃了。

  皮影戏结束了,我喜欢天鹅姐姐,它很善良、乐于助人;小猩猩可怜,但是它不该轻信别人、忘恩负义;大灰狼最坏,真希望天鹅姐姐把它赶出森林。

  皮影戏作文 篇11

  7月18日一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乘车到了实验小学。学校的老师们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我们感觉自己就像是贵宾一样。

  我们来到演出场地,摆好了架子、拉好了幕布。观看的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在到了现场。今天来观看我们表演的基本上是夏令营的同学们,还有几个外国小朋友。演出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表演着,下面的同学津津有味的观看着。只见那些皮影小动物在我们的手里变得活灵活现。我们表演的是《龟兔赛跑》。我演的是小黑兔。我细心的演着。深怕有一丁点儿的差错。只见小黑兔在我的手中一会儿奔跑着,一会儿欢跳着。随着音乐的起伏,《龟兔赛跑》结束了。台下面传来了外国小朋友的叫好声。我们也为胜利的演出结束而透了一口长气。接下来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表演的《采蘑菇》。我们不表演的同学就站在一边看着哥哥、姐姐们表演,学习他们的表演经验。

  很快两场表演结束了。嘉兴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还送了我们每人一份礼物,我们好开心哦!

  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嘉兴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我们乘上了回程的汽车。在车上老师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又得排练新节目《贪得无厌》。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新戏。

  皮影戏丰富我的课外活动,给了我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皮影戏作文 篇12

  小时候我是看过皮影戏的。只是记忆太模糊,如今回忆起,也只有那灯火辉煌、华灯初上以及络绎不绝的看官罢。

  那时的我不过是六、七岁的小丫头,不知人事。我坐在爷爷的肩上去看皮影戏。“哦,哦!去看耍皮影儿喽,看耍皮影儿喽!”那皮影馆在巷子的中央,巷子很长,黑白的房屋,翘起的屋檐,乌黑又显破旧的瓦砾紧挨着小巷。

  皮影馆里透着一股味儿,像是那皮影们身上散发的独特生命力,又像是那些老艺术让人无法自拔的感染力。馆子不大,也容得下百人。昏暗的灯光下是个小舞台和一块布幕,随着那柔和欢快的二胡声,节目开始了。那兽皮做的皮影好看极了,做工精细,惟妙惟肖,就连人物头上小小的钗花也做得光彩夺目。

  至于唱的是什么,我便不知了,应该是一些名曲。在台下师傅的摆动下,那皮影如同活了般,演绎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底下的观众随着故事高潮的来临连声叫好,观众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来。还有好多卖小玩意的,卖冰棍的、汽水的、小灯笼的、糖葫芦的都来。这过节才有的气氛如今因为这皮影戏而每天夜里都上演,谁能说这不是皮影戏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呢?

  而现在,皮影戏怕是无人问津了,那些个老艺术也渐渐被人们淡忘出视线。

  如今,在那漆黑的夜中,再不见儿时的霓虹闪烁,再不见那如黄昏般昏暗灯光下舞动的皮影。

  皮影戏作文 篇13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影子呢?那是因为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光线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形成了较暗的区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它是一种光学现象。皮影戏就是靠光的这种现象完成的,当有道具挡着,透不过去,就产生了影子,而将道具移动,影子就随之移动了。

  今年夏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位于中国京西皮影非遗园的皮影戏博物馆新馆,接待我们的是王熙团长,当时正有两场皮影戏演出。我们没顾得上休息直接去看演出了,此时正在上演的是武松打虎,场面很热闹,屏幕上的武松和老虎你争我斗,打成一团,最后还是武松把老虎制服了,但是没有打死。后来演员一个一个从幕后出来,分别介绍自己控制的皮影,并解释说:“我们要保护动物,所以这场戏我们不会把老虎打死的”,我们在场的观众为他们的精彩演出热烈鼓掌。

  后来演员们又给我们介绍,皮影戏又称“影子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拥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看完演出我们又参观了博物馆,看到了全国各地使用不同的材料制做成的皮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做的好看极了,再后来我们在演员的帮助下,制作皮影。这次参观时间虽然很短,但使我喜欢上了皮影戏,我虽然喜欢看动画片,但是我更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皮影戏。

  皮影戏作文 篇14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深蓝色的夜幕拉满整个小镇的上空,唯有一轮明月挂在东南枝头。深冬的夜是冷清的,可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镇中心的那座精致的木质小楼。

  精细的镂空和雕花在深棕色的木质纹理下更具韵味,两盏大红色的灯笼挂在大门口,门口停着许多马车还不断有人匆匆进入。室内已座无虚席,甚至有人搓着手站在或蹲在过道上。仔细看,大多是大人带着孩子的,便有些卖瓜果糖子的小贩穿梭在其中。

  “当当当”三声锣响之后,原本熙攘嘈杂的环境像是被抽空了一般,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屋内的`蜡烛都已熄灭,在黑乎乎的几秒钟内连每个人的呼吸声仿佛都能听到。突然,台中央的白幕后亮起了光,一个个手掌大小的人物形象跃然幕上,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刻画都极为精妙,连妇人的朱唇睫毛,头上的玳瑁和腰间的珠光都极为生动。在一方小小的白幕上可以有千军万马,可以是十万八千里,全凭幕后“操控者”的意念,一个形象五个关节却能被演绎的如此生动不仅靠手上功夫,还讲究“唱念”本领,再和着“乐队”的伴奏,无论怎样的天地,怎样的故事传奇都能被展现在白幕上。

  影是光的魂,光下又有着“操控者”的精神。或喜或悲,亦忧亦怨,浩荡万马千军或二人含情脉脉,热闹或萧寂,观众也沉浸,“操控者”本身也沉浸。一曲终落,万籁俱寂,无论上一秒上演了什么下一秒都不会停留在幕上。室内骤亮,观众不愿离场,我知道这是皮影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