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反思

时间:2023-10-30 10:47:4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课外阅读反思

小学课外阅读反思1

  因为我们校长对于绘本的研究非常深入,耳濡目染我也多少对于绘本有了一些认识,但是对于此次如何指导老师去上一节关于绘本阅读评价的课,自己始终觉得没有发言权,于是买了彭懿著的《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希望恶补一些绘本知识,以便在评课时不说外行话。周日里有幸聆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书评家徐鲁的讲座《故事温暖童年,阅读润泽成长——谈绘本阅读对童年的意义》,让我对于绘本的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小学课外阅读反思

  徐鲁老先生曾在海豚花园集团呆过六年,我们而今在国内阅读到的世界经典绘本大多经过他的校对、定稿,才让中国的孩子们欣赏到那么多国外的经典绘本。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有着民族情怀的作家,徐鲁老先生已经开始自己去创编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绘本,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祝福青青的小树林》,散文系列《金蔷薇 徐鲁美文系列》,长篇小说《为了天长地久》《罗布泊的孩子》《再见,小恩》,短篇小说集《少年识尽愁滋味》,童话集《小松树的歌》《爷爷的打火匣》和《徐鲁温暖童年系列》《徐鲁作品系列》等作品集九十余册,作品层货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诸多奖项,另有部分作品一位俄文、阿拉伯文等。

  徐老先生首先以自己的绘本《爷爷的打火匣》为例,讲述一个人对于童年生活的怀念和亲人的思念,告诉我们这部作品就是以自己童年在胶东那个偏僻的小山村生活的情景,在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最终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温暖的亲情故事,让我们学会在阅读绘本时发现童年故事里的情感教育元素:比如这本绘本里温暖的亲情,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对消逝的童年的怀念,人情怡怡的山村生活,美好善良的人性……徐老先生在为我们讲述这个绘本故事时是投入了自己的真情的,我们从他的讲述中仿佛也看到一位令人尊敬的爷爷,常年坚守在大山之中,与树林、小动物为伴,与小动物和睦相处的感人的一幕幕,以至于爷爷去世后,被他救下的那只小狐狸也远远地位爷爷送行,甚至和一些动物到爷爷的墓前哀吊。接着徐老先生告诉我们绘本讲述要注意:1.绘本讲述还是应该以讲述故事为主。2.描述得当,观点和理念也在其中了。3.过度的阐释、繁琐的分析,有可能劳而无功,适得其反。4.把感动于润泽的力量还给绘本,不可把亲切的故事弄得支离破碎。5.以互动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的观察、想象与思索。

  徐老先生并不是一味地为我们讲述理论性的知识,而是结合具体的绘本来解释他的观点。让我们明白绘本故事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诸如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心理自卑与自闭、单亲家庭、亲人去世、接纳他人、如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等等,凡是小孩子成长中可能面临的课题,在绘本里都能找到。比如他非常推崇的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不仅仅是一个有关父亲和儿子的故事,感动着你我,震撼心灵,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一起用心感受亲情,因为离别就是等待下一次重逢的开始,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温情、信念、亲情、温暖……此外我们还要学会用绘本故事引导孩子的观察与想象。绘本阅读的意义,除了美好的`故事,心灵的感动,生命的启迪,真善美的教育,成长的润泽……还有图画、色彩、细节观察、意外发现、轻松的娱乐和开心的笑声,还有引导孩子学会观察、想象、思考……诸如此类的实用价值。比如绘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在一个个看似滑稽的画面中,无疑会引发孩子们去想象,我是不是也可以去想想其他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也来编一编呢。最美妙的绘本故事,就像日常生活中智慧的朋友,让你发笑,又引导你思考,能给孩子带来一个恣意和快乐的童年,也省却了许多苦口婆心的教导。

  最后的互动环节,让我看到徐老先生亲切和蔼的一面,也感受到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的担当。他告诫我们:作为小学老师首先即要喜欢阅读绘本,能够读出和选出好的绘本,一定不要盲从,要学会分辨,自己列出适合孩子的书单,能掌握一些绘本讲读艺术,懂得如何完整地欣赏绘本。如何引导孩子们阅读高质量的书籍,要帮助自己的孩子和班里的孩子定期打扫书架。给老师和家长们的建议更是让我们感动,对于条件好或者农村的孩子,甚至外来务工子女,都要和家长沟通,一定要在属于孩子的空间里,给孩子准备一盏台灯、一张书桌、一个小书架,让孩子的童年有书可读,喜欢上阅读,让故事温暖童年,阅读润泽成长。由此我想到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开展的整本书阅读课程,虽说很艰难,但为了孩子能够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能够将来以他们的行为去影响他们的下一代,我们虽苦犹乐,一定不忘初心,不该初衷。

小学课外阅读反思2

  本学期我校研修的课题是《对学生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学习和实践中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自己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现列举一二与大家共商讨。

  案例一:

  当我校课题研修的主题确定后,开学伊始,我便结合校本研修主题在班内宣读本学期的班级课外阅读计划。按计划我首先在班内举行了一次班级朗读比赛。比赛规则是每个学生都参加(由于我班人多,分6堂课举行)。有一堂轮到唐宇航朗读了,他读的是《淘气包马小跳》中的一个片断。由于他读的时候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极象,加上他比划的动作,再富于滑嵇的表情,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掌来。同学们课下都称他是“马不跳”的化身。说来也怪,就从那天起,我们班的马小跳每天都在增加。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读《淘气包马小跳》这本书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大课间,仍有一部分人不舍得休息,争分夺秒地读这本书。同学们都开玩笑地说:“我们班的马小跳已经泛滥了。”于是在“马小跳”的带动下,同学们的读书热情越来越高,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反思:说实在的,仅仅通过一次不起眼的班级朗读会就把同学们的读书热情调动起来,这个结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包含的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班级朗读会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己朗读才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老师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你给孩子一个机会,孩子就会给你一个精彩。”我想长此以往,学生与好书本打交道,让心灵沐浴书香,做一个有有修养的人,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生命奠基!因此,我们开展的这个活动是多么的有意义。

  案例二:

  根据班级的课外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用来检查同学们前一天阅读的内容,请一位同学带上摘录本走上讲台,先说故事梗概或谈感受或谈收获或赏析某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等,接着每个同学都必须过这一关,就是不看摘录本,大体上能背诵自己摘录的的优美词、句、段,最后老师稍作点评。

  反思:开始学生对我这一做法不怎么理解,认为增加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做的是些无用功,训练时间长了,大家终于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因为这种训练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重视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为写作夯实了基础,促使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提高。

  记得一位行家说过这样的两句话:“在教师的指导下扩大阅读的量,可以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课堂教学也好,课外活动也好,切忌搞形式、走过场,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照我看,最为简单易行,效果也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地推动学生多读好书”。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转换教学观念,让学生从繁重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真正走进文本,把热情、冲动、阅读、理解、体味、感悟、表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学生定会爱好语文,他们将会看到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小学课外阅读反思3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曾经看过这样一幅画:一位小学生手里拿着50分的试卷,垂头丧气,然后,他走进了《三国演义》,当他从书里走出来之后,手里拿着的是100分的试卷,头昂着,脸上满是自信,画的标题是《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觉得这里面并没有夸张的成分,阅读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思维品质,大大地促进智力发展。可以说阅读不仅对提高语文素质而且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问题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引自《给教师的建议》第19条)

  基于以上认识,在自己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强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动员每位同学买一些合适的书,宣传鼓动加上一点利诱这一点总算做到了。订了书报之后教学生怎样阅读。如利用《语文报》可以读(好的文章、诗歌可以朗读),可以看,可以摘录,可以剪贴(按相关知识点),可以做(相关练习),还可以整理收藏当作资料以供复习时查找。

  2、每周拿出一节课供学生自由阅读。在这节阅读课中,我尽量做到开放、自由,不强加给学生各种限制。不管课时怎样紧,尽量保证每周一节,以形成延续性,逐步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读书摘录。这 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想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我想我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应该也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但实际的情形、效果却并不乐观:

  1、阅读课上居然有学生看着看着,书本换来换去。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他们不是喜欢阅读,要求有阅读课吗?阅读不是一件自由、宽松、惬意的事吗,不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放松和精神享受吗?怎么会进不了状态呢?

  2、阅读课上,鸦雀无声,我也想趁这时机读点自己的书,偶或抬头,发现有同学奋笔疾书,心下甚喜,“嗯,读书进入状态了,感悟颇多,不吐不快了,下去看看他们读的是什么书。”一看吓一跳,他们正在忘我地做作业!

  3、从交上来的读书笔记看,三分之二的同学停留在大段大段的摘录上。我甚至怀疑有不少同学仅仅为了应付老师,摘录的'东西,抄完就忘,更有甚者,连自己抄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仍有不少同学未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仍然不会阅读,更不会思考、也没有感悟,思想肤浅,感情贫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反思如下:

  1、“真正的读书是指与考试无关的与书籍亲密接触。”——薛瑞萍。真正的阅读状态应是在心灵自由,思想放松,环境宽松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失去了进行阅读的宽松的时间、心境,失去了对文学作品进行领略、鉴赏、审美的客观条件。

  2、学生的阅读过于功利化。这种功利化的阅读是考试逼出来的,和审美是无缘的,是相背离的。这种缺少美感和情感愉悦体验的阅读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动力,甚至于使阅读成为一种负担,因而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所能起到的效果。在这种功利化心态下的阅读,其接受的信息只在脑中过了一遍,而未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在阅读中的摘抄整理,也只是为了积累好句好段,积累论据,以期在考试中派上用场,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语文素养的问题。真正的阅读积累应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的,其作用在写作上体现为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而非像现在的学生那样粘贴式的机械引用。

  3、由于过分追求给学生阅读的自由与宽松,而造成放羊式的阅读状况。在这种放羊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缺少具体的指导,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这些问题的根子之一是作为教师,本身的阅读面不够宽广,阅读素养不高,不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阅读,未能形成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因而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反思之后,应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1、作为教师,自己要抓紧读书,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素养,这样才能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高品位的阅读,才能更好地激发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当然,作为老师,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长,也正失去自由阅读的宽松时间和心境,并且这一点正趋恶化,近期要改变是不大可能的,只有靠自己去挤时间了。

  2、阅读课形式可丰富些,不要一味只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书,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朗读自己读到的好文章,也可以让学生朗读他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并谈点阅读感想,进行介绍交流。

  3、建设读书型班级。鼓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藏书库,并在班级书柜进行不定期的交流,以形成“人人

  有书读”的局面,“人人爱读书”的氛围。

小学课外阅读反思4

  作为小学课外阅读,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大胆的常识和有益的开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选材大胆。本汇报课,最大胆的设计是将阅读内容直接延伸到课外读物。而非从课本出发,引申出课外阅读内容。我充分地考虑到,教师死盯教材,死把教材的现象还是学的常态,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更加广阔,更加丰富的阅读世界,这才是我们课题的宗旨。况且,延伸教学并不是脱离文本,课本中本来就有许多优秀的童话故事,选取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以童话为主题,使学生热爱童话,亲切儿童文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事实证明,对于这种专题性阅读,学生的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颇有见地。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要做的是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门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2、让孩子去“展示自己。不少老师提出学习《龟兔赛跑》这个童话故事时,运用了新颖的读书方法,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能否顺利接受,值得考虑。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课前,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考验孩子们对童话的了解程度,如,歌曲猜童话;影片忆童话;关键词聊童话,有趣的环节调动起学生原来的阅读积累,拉近学生与童话的距离,又以一种新颖的读书方法“通过你自己的阅读,对你感兴趣的地方,画上表情符号,表达你阅读的心情。”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收获,最后以“假如你就是这只乌龟,你会不会接受兔子的邀请参加比赛?”来引发学生的争议,阅读应是一种个性体验,探究和感悟,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学生的个性发言,深刻体会给我们以非常有益的启发:语文教育要真正认识,激活儿童的巨大潜能,万万不可小视儿童,在欣赏,理解儿童文学时,孩子的审美眼光,感悟能力并不亚于成人。

  3、方法的渗透“独具匠心”。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可阅读应该是个快乐轻松的学习过程,不可给学生过大的压力,这可能会打出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表情符号代表我阅读时的心情,”是我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做的大胆创新,用这种有趣、简便的方法留下学生思考的痕迹,受到学生欢迎。当然,在阅读推广初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一种易于学生接受的学习方法,随着阅读活动的推进,方法上应该向实效性提升,向多样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如:

  一、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件中的动画不能播放,没有检查好。

  二,想让课堂比较饱满,其中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表情读书的时间还不够。二是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这个环节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只是简单地叫两个孩子介绍自己喜欢地故事。

  三,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做为课堂的主导,我有必要总结提升出更深层次的情感。“被爱是一种幸福,施爱更是一种快乐”,这节课才会更立体,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