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

时间:2023-10-08 09:48:4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大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大全7篇)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1

  当我第一次见到钢琴时,我就被它高雅的外形和好听的音色深深吸引。我觉得它是世上最优雅最高贵的乐器,我渴望坐在它的身边用自己的手去弹奏那些黑白相间的琴键。可惜我那时只有三岁,爸爸不同意我学习钢琴。

  终于我上小学一年级了,妈妈满足了我的心愿,答应送我去学习钢琴。我迫不及待地跑进琴房,老师马上给我上课。我很兴奋,也很好奇,不停地刨根问底,老师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还夸我是个勤学好问的好孩子。我高兴极了,我认真弹奏每一个音符,老师夸我有学钢琴的天赋。

  从此,每天放学后,我就背着书包飞奔去琴行去练琴。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了我学习钢琴的热情步伐。可惜节假日琴房会放假关门,我就没有钢琴练习了。我多次请求爸爸给我买琴,爸爸认为我是三分钟热度,不会坚持下去,他总是说:“你考过了十级了,我就给你买钢琴,我可不想买个钢琴做摆设。”爸爸的推辞激起了我对钢琴学习更大的兴趣。

  六年的时间在我对钢琴的痴迷中一转眼就过去了,终于我的钢琴马上就要考十级了!那天一大早,我早早地从床上一跃而起,开始进行考级前的重点练习,一上午的练习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的考级时间是下午三点,到了中午,妈妈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吃过午饭就将我送到了考级的地方。

  到了考级地方,我做完必要的准备工作,看到离我考级的时间还有一会儿,我便拿出乐谱仔细复习。“请秦文菁同学做准备!”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紧张又自信地走到考官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缓缓地走到钢琴前坐下,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的演奏。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紧张,双腿还有点颤抖,但随着我和钢琴合二为一时,我渐渐地放松了,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手指充满自信地与钢琴亲密共舞,身体随着旋律起伏变化。当我投入地演奏完成三首乐曲抬头看向评委时,我看到他们赞赏的目光和含笑的`表情。

  爸爸兑现了承诺,买回了我梦寐以求的钢琴,我终于有了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钢琴回来的那天,我一刻不停地在钢琴上尽情弹奏,直到妈妈生气地命令我去吃饭,我才恋恋不舍地停了下来。

  我现在上初中了,虽然弾琴的时间少了许多,但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坐在钢琴前,用手指与黑白相间的琴键交流。过去钢琴陪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现在钢琴帮我缓解青春时光的压力。我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变,但我对钢琴的痴迷不会变,钢琴将陪伴我的生活直到永远。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2

  因为喜欢,所以痴迷,更愿意一直痴迷。

  ——题记

  痴迷就像小山依恋着大山,痴迷就像绿叶衬托着红花;痴迷就像蜜蜂眷恋着花香。殊不知那份痴迷早已扎根在心田。

  心动

  阳光照射在地平线上,使冬天不再严寒。“张辉,快给我传球。”“好嘞,张洋快接住。”即使是冬季,硕大的操场中央,总会有那么一群热爱踢足球的少年,他们像极了大鹏在天空中翱翔,时不时的挥舞着翅膀。

  当球离他们只有咫尺时,就会用一小段助跑把球射进球门,吓得守门员魂都没了。这是这么近距离的观看足球,也是发现小小的足球竟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吃过午饭,操场中央依旧聚集着他们。“啊……吓死宝宝啦,球怎么朝我这边来了?”“同学,麻烦把球踢过来好吗?”“啊?我嘛!可我不会踢球啊,算了不管了,走你。”我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量,脚都踢麻了。“哎呦,可以哦!球进球门了。”旁边的男生都看傻了,还一个劲的'说我踢得好。可我自己心里清楚,我是第一次踢足球,刚才是瞎踢的。可就在那时,足球让我心动了。

  坚持

  骄阳似火,它炙烤着大地。滚烫的地面被我踩在脚下,顿时禁不住这般折磨了。但,这球我也一定要踢进去才行。“林娜,你下来歇会儿吧,真担心你会中暑。”好友小芳的话使我动摇了片刻,可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小芳,你不用担心我,我待会再歇。”终究是勇气战胜了懦弱。

  可好景不长。“林娜,我求你了,这个时候应该开大脚啊,你不会踢换人好嘛?”。“哦,好吧。对不起。”虽然和他们一起踢着,但始终找不到方向感,也老给他们带来麻烦。“我可以放弃嘛?不不不,不能轻而易举就说放弃,因为喜欢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以后我一定还要多加训练才行。”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因为我知道唯有坚持,方能圆梦。

  希望

  “林娜,传球给我。”“好的,没问题。”“真棒!球进了。”努力的人定不会被辜负,现在我已经可以和他们默契配合了,我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菜鸟一般的人呢。至从爱上了踢足球,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康了,看来体育锻炼对人的好处真大,以前的我,一年四季就像被“病原体”附身了一样,过一段时间就头疼脑热,可现病魔离我远去了。

  再一次看见希望之光照向我,对于喜欢就应该一直坚持,之前因为初见喜欢,现在长久坚持,以后也会更加热爱。

  因为第一次遇见就喜欢,我愿意一直为它痴迷,直到永远。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3

  表面与内心似乎总是很难一致,有人表面风轻云淡,实则内心呼啸山庄。我觉得我奶奶也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

  以前,奶奶很喜欢戏曲,有事没事喜欢对着电视哼唱,那个时候的奶奶满面红润,精神可好了。

  可是,这短暂的快乐却因为一张病危通知书而消逝得无影无踪,奶奶被检查出肺癌,但是所幸是早期,并没有太大的危险,但是我却感觉奶奶变了一些。

  变了?是啊,变了。现在的奶奶躺在病床上,白发苍苍,眼角皱纹,一副病态,似乎可以被风吹走,脸色白的犹如一张纸,轻轻一碰就会碎掉。

  我给奶奶切水果,正要喂奶奶吃的时候,发现奶奶侧着头,眼神空洞,但却死死盯着那一方小小的窗户。似乎,只有窗户才是奶奶了解外面的唯一路径。

  我放下手中的活儿,起身,推开窗子,一股淡淡的栀子花香包裹着风迎面扑来,窗外,有一群大妈在唱歌仔戏,转头,发现奶奶的眼神慢慢变得清晰起来,眼中还泛着点点星光。

  我问奶奶要不要扶你到那边看一看,她老人家瞬间颓了下来,摇了摇头,翻了个身,对着病房内紧闭的大门,叹了口气说:“算了算了,曾经喜欢的,现在看看就好,人老了,做什么都没必要了,还是等死吧。”

  我赶忙捂住她的嘴,失声吼道:“呸呸呸,您老人家瞎说什么呢!”我知道奶奶又骗人了。她刚才看着窗外的眼神,分明就是渴望,企盼,谁知道她内心在想些什么呢?

  在医院的这几天,奶奶恢复的`还算良好,终于,出了医院,奶奶淡淡吐了一口气,感受到眼光在她脸上留下的斑驳痕迹,感叹到出院的幸福。

  回到家后,奶奶说包饺子给我们吃,看着奶奶在厨房里忙碌,我的嘴角不由得扬起了一丝弧度。

  打开电视,已经默认的频道响起了戏曲的歌声,我刚准备换台,奶奶已然从厨房冲了出来,也不管手上还沾着面粉,胡乱在衣服上拍了几下,便跟着电视哼唱。

  我的手指停住了,悄悄把遥控器放回茶几上,终于明白,奶奶不是不爱,而是把那份爱藏在心底,久而久之,才发现,不变的还是心底里的那份痴迷。

  那一刻,看着奶奶脸上的兴奋神情,眼中的泪花闪烁,衣服上的淡白痕迹直击我心。奶奶纵然不接触戏曲多时,纵然在医院憋着也不去看,但内心深处依然埋着戏曲的种子,等着它哪天破土而出。

  表面淡然,内心痴迷,奶奶的年纪大了,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如孩童般的初心,不变的是那份痴迷。在奶奶的内心深处,破土,开花。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4

  我放下手中逐渐消磨的笔,用刀片将它削尖再削尖,不断剥落的笔屑在空中飞扬着,荡起我内心长久而愈加丰满的痴迷。

  小时候,我常常趴在画室的窗台上,隔着玻璃,静静欣赏阳光照射下斑斑驳驳的图画。那时,我的手指总会化作一支想象的画笔,在窗上谱写出线条的乐章。它们一点一点,在阳光中撩动,也拨弄着我心底的那份天真和喜爱。

  我未曾想过,当我有一天走进这间画室,当我触及那短小的五颜六色的画笔,我就像抓住了一份沉寂已久的希望。只记得那间不算宽敞的教室中,我轻轻铺开一张白纸,听着老师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忘情地、拼命地画着。我手中的笔不断摇晃,在纸上勾勒出稚嫩的线条,虽然额头浸出细细的汗珠,但我的眼神仍然死死地盯着画纸,落下庄重的笔划,渐渐地用笔将画纸填满。那段时光,我总是第一个到达画室,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画室。我舍不下那亲切的画笔,在不断交替变化的灯光和阳光之中,那些五彩的画陪伴了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此时此刻,绵绵的细雨在窗外斜洒着自己的生命。我已经长大,小时候的彩笔也换作了简单的.铅笔。画室洁白的墙壁在灯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皎洁,我画架上的那张白色的纸已经换成了米黄色,我手中的笔触就在这一片柔色中轻描粗勾。我轻轻地握着笔在纸上排线,深浅不一的色块渐渐在纸上荡漾开来。挺直的后背已经沁出一层薄汗,双眼也已经因样本上游离的灯光和色彩而变得迷蒙,但我仍然走心地作画。我的双手不断地轻轻抖动,摇摆的手腕渐渐成了一块虚影,细微的沙沙声也化作耳畔最动听的节奏,眼前墙壁上挂着的画也激励着我,我渴望超越它们!那幅想象中的画,在我每一笔的勾勒中都透出一份痴情,放下笔的刹那,内心的深情也结出了亮丽的果实。我凝视着它,抚摸着它,一如童年。时间在这里静止,我的整个世界在这小小的彩色空间里被无限的放大……

  时光荏苒,那些美好的过去在记忆里停留,当我驻足回首,用温暖的画笔在心间画出清晰的轨迹时,一笔一画都深深地勾着我的依恋。那份经历光阴洗礼的痴迷,是我心灵的安放之地,陪伴我成长,带给我深深的慰藉,成为我血液中的生命之光。

  时光在变,我在变,但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5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时光它百转千回,终究改变了一切,而那份痴迷却从未改变…

  小时候每次回老家,总是会对家中那口黑黝黝的大铁锅感到好奇,总缠着爷爷问来问去,让爷爷讲述当年的故事。 在爷爷那个年代,那口铁锅是家中最宝贵的东西,在物质贫乏的时候,爷爷他们每日的操弄铁锅来维持家中几十口人的温饱。每次下锅都要凭着心里的经验估算粮食的多少,柴火的分量,蒸煮的时间,看着白烟从锅盖下一缕一缕地跑出,便知道煮的差不多了。

  每逢有人来借锅,爷爷心中自是不愿意,碍于情面,又不得不借出去借,借出去时,他必要千叮咛万嘱咐,拿回来时,也必定要检查几遍。

  炊烟不断向外扩散,慢慢填着贫困的漏洞,虽然日子依旧过得不是那么富裕,但铁锅总是很忙,人们用它略有痕迹的身躯,煮出孩童的欢笑,煮出大人的期盼,设计好人们对那些年代独有的记忆。

  每当村子里的年轻人远行之时,浓浓的烟雾弥漫整个老屋,将远行之人推上离乡之路,但渐渐的烟雾出现的次数慢慢减少,铁锅也日渐鲜亮,回到那个僻静的角落。

  不久,又一次寻着当年的有炊烟味儿回了老家,铁锅也照例准备着,准备着我最爱吃的番茄炒蛋。虽不比当年,但我依旧能在铁锅的怀抱中受到记忆的味道。

  记得我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是那远行之人,而爷爷奶奶的生活又是忙碌的',所以一个人一碗白饭配上番茄炒蛋,再撒上切好的葱,看着红色与黄色的交织,心情愉悦,因为黄色的是生命,红色的是热情,鸡蛋与番茄炒后最为单纯,让我感慨那种温馨,那种奢侈般的满足,因为在那最好的年纪,一无所有的同时拥有着整个世界。

  那时候我总在最饥饿的时候才想到要吃饭,无人问津,饿了没有更没有人烧了一桌子的菜喊我吃饭,于是番茄炒蛋成了我桌上最常见的菜。

  或许最饥饿时的保足就是幸福,还好我们有一颗纯粹倒不像这个世界妥协的心。

  铁锅是生存的印记,是生活的气息,就算是时间的刀刃锋利无比,能磨去许多过往的事,但铁锅依旧会在那个僻静的角落,轻抚身上的痕迹,缓缓吐出未曾露面的烟雾。

  青春,一盘孤独的番茄炒蛋,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细腻的体会着这一切,对深深的绝望,和自己谈判就能从深渊中挣脱,这种独处,就是青萝拂行衣的涌生感叹,也是不为人知的咏叹,但平凡却也美好。

  时光,流年,在岁月中蹉跎;安心,坦荡,在默然中释放;清风伴舞,在缄默中重生。

  成长的岁月在时光的诗集中一页页的翻过,告别春华秋实,历经夏欢冬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6

  在张老师还没禁止打牌的时候,班里的同学对扑克牌这玩意儿异常着迷。下课的时候,这儿一群、那儿一伙,站着的、坐着的,都在玩牌。少数几个,没上战场的,也没闲着,积极地热情地在观战。每天,午饭后,那个火爆,我们班的近邻——音乐教室前的走廊被挤得水泄不通。没有桌椅,因陋就简,谁也顾不上讲卫生了,地上一坐,开战啦!不用问,那是六班的牌迷们。

  一天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老师前脚刚迈出,大伙就纷纷自由组合起来,战局又摆开了。我、丁一、沈可、王宇四人一组,洗牌、摸牌、理牌。我刚问,“谁先出?”放学的铃声就响了,同学们各自收拾残局,回家。我们这四个超极牌迷,各人手中攒着一摞牌,互相望望,无奈、不甘、不舍……机灵鬼沈可朝我们使了个眼色,我们三人立马心领神会,把牌往书包里一放,背起书包,佯装回家,却偷偷溜进了音乐教室。

  关上门,窗却没关严,不是窗坏了,而是小王同学心眼多:”留条缝,好听到外面的动静。“四人开始忘我的战斗了。你出,我压,你升级,我跳级,热火朝天,战斗进行着。突然外面一片喧闹声,原来,五班放学了。“趴下!趴下!”沈可反应特快,一边压低嗓门指挥着,一边就地卧倒,王宇快速跑到门后,我就近躲在窗下,只有丁一慌了手脚,向门边跑了二步,又折回,犹犹豫豫,竟没了主意,看她那六神无主的模样,我忍不住“卟哧”笑出了声。“嘘”沈可向我发出警报。王宇急忙拉住丁一藏在了门后。渐渐地喧杂声消失了,我们又聚在了一起,“慢,有人!”只听门外锁门声。我们四人大气不敢出,心通通地跳着。一会,脚步声远去了。我们四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哭丧着脸,不知所措。丁一急了:“这怎么办?这怎么办?”说着眼泪就止不住了。王宇不言语,犹自跑到窗口:“快来,快来!”他推开窗,沈可搬来椅子:“我先出去,在外面接你们。”

  当我们惊魂未定地走到校门时,门卫李大爷向我们投来了探寻的`目光。王宇讪笑着,沈可忙不选地挥手,“大爷,再见!”当四人过了马路,突然,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只一秒,绝对只有一秒,四人同时爆发出抑制不住的狂笑……

  这就是超极牌迷们惊心动魄的一次战斗经历。奇怪的是,自此,我们这四个超极牌迷再也没有打牌的热情了。也许是物极必反吧!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7

  小时候,村口是最热闹的地方。老人,小孩儿,一群一群,围着一个角落。在人群中穿梭,找到那一小块立足之地,便就呆呆地立住了,一直不停地咽口水。

  看的是什么?一辆三轮车旁,坐着一位中年大叔。戴着一顶棉绒帽,穿着一件军大衣和七分裤,拖着一双黄胶鞋,手上套着只白手套,胸前戴着一个铁哨子,手里拿着一个“迫击炮”。这边就是大家关注的对象了。他,无非就是一个爆爆米花的老师傅罢了。大家都直勾勾的盯着他,黝黑的滚鲁克汗都盼着能够听到那久违的炮鸣声,只见他抬起一只手在半空中晃悠,嘴叼起铁哨子,大叫一声“要爆啦!”便见他迅速在炉口套上一个麻布袋,一提,一举。“轰”的一声,只能看见大家高兴地齐刷刷的捂耳朵。随后便就是一阵香甜的白烟了,大家总是会抬起头,闭上眼美美地吸上一口。

  我喜欢看这样的场景,喜欢闻那飘香的庄稼味,吃那只有糖与粮食香味的`爆米花。这是乡村朴实的味道,是我一直所痴迷的味道。

  一粒粒的爆米花,精巧但浓缩的是那粮食本身的香气与灵魂,不管是粒粒地品尝,还是大把大把地塞,总能因为吃到它而满足。

  不过一切总是在变化的,奶油味的爆米花也根据人们的需求逐渐普及。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在这新事物的冲击下,那在迫击炮里诞生的老味道也就逐渐被抛弃了。我也喜欢那种爆米花,在它味道的冲击下,老爆米花的味道就显得十分单一了,无论是卖相还是味道,老方法爆出来的爆米花无疑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但那种奶油味爆米花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可以尝出他浓浓的奶香,甜甜的滋味,还有酥脆的口感,却尝不出它原本的味道,那种在火中焦烤所产生的粮食清香被这些浓郁的人造香气完全覆盖了。尝不出那些粮食的惊魂,也尝不出他们所拥有的本真味道了。

  伫立在村口,原来热闹的那一角已经变得冷清,老师傅还在那,但已经少了当初的干劲了。原来供不应求的爆米花已经被一包包的堆砌起来,我依旧喜欢看他爆米花,也依旧喜欢听那一声爆炸,闻那一缕香气。但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人群,也找不到当初的欢喜了……

  老爆米花逐渐被人所遗忘,但我忘不了在这老味道中,我能寻觅到很多东西,围观的场景,孩童的天真,对她的喜爱,粮食的本真……大概都在这一粒爆米花中了,它浓缩的即是我一直不变的那份痴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