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知了猴作文

时间:2023-09-27 09:22:4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捉知了猴作文大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捉知了猴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捉知了猴作文大全8篇

捉知了猴作文1

  现在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也正是知了猴变成知了的季节。我们都知道,知了是一种专门吸食树干汁液的害虫。它的幼虫就是知了猴,是一种高蛋白食品,知了猴脱了的壳叫蝉脱,可以入药。这么好的东西谁不会心动呢?我就跟着表弟和二姨夫去捉知了猴。 那天晚上八点左右,天空已没有了色彩,变得暗淡无光。我和二姨夫还有表弟,拿了两个手电筒和两个方便面袋子骑着摩托车,直奔目的地——医院。 到了医院我和表弟拿着手电筒四处照,二姨夫说花园里的'知了猴多。我和表弟便兴冲冲地跑向花园网 ,拿手电筒照冬青,我忽然眼睛一亮。便把表弟叫了过来,表弟定睛一看,叹了一口气:“唉,不就是一个蝉蜕吗。”我们便继续开始寻“宝”。可找了半天,知了猴一个也没有,知了壳却一大堆。二姨夫有点生气的说:“照你俩这样,到天亮也难找出一个。”“给我一个手电筒”。

  我把手电筒给了二姨夫。我俩吸取了教训,就一心一意的从头开始。 我俩慢慢地走了一米多远时,在冬青的叶子上发现了一个正在脱皮的知了。我生怕它跑掉,冲上去一下捉住了知了。我俩兴高采烈的拿着知了给二姨夫看,二姨夫看了高兴地说:“继续努力!”我俩的袋子里的知了猴渐渐多了,二姨夫的袋子也有了很多。 到了十一点多,我和表弟已有一点睡意,我们就回家了,到了家一数共有68只知了猴。看着这么丰硕的劳动成果,我们高兴极了。 通过这件事,我总结了一个道理——细心就是胜利。

捉知了猴作文2

  每年的夏天我都会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捉“爬爬”,也叫知了猴,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蝉的前一个形态,它的皮又叫做“蝉蜕”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治病。但是我去捉的是知了猴,也就是没有蜕皮以前的,目的就是—吃,哈哈哈。

  夏天的时候,吃过晚饭以后,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一家人出去既锻炼又散步,还能捉知了猴,真的是一行三得啊!捉知了猴也是有技巧的,不然的话一晚上可能捉不到几只,只要掌握了技术,一晚上可以捉到好多只。

  知了猴一般在吃过晚饭后就会出来,大概7点左右,它就会从地下爬出来顺着树干往上爬,而且它也会挑树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比较光滑的银白杨上特别多,你只要挑着是银白杨树干上找就一定能找到。拿着手电筒从树根处往上照,看到发亮的就是了,上去把它逮住,这时候,你一定要用一个装有一个盐的瓶子,把知了猴放进盐水里,不然的话,过一会就会蜕变了,失去价值了。运气好的话,这样一晚上可以抓100只左右。除了在银白杨树上有以外,那就是果树地里边最多,大多数人们都会在白天用塑料胶带把树干缠住,这样的话,知了猴就只能爬到塑料胶带的位置就爬不上去了,到时候,你只需要到树干那里,一个一个的拿走就好了,特别省事。

  捉回去以后泡一晚上,第二天用热油一炸,就像大虾一样,会变得比较长,炸好以后撒上一点椒盐,或者辣椒粉,一口一个,真叫一个香啊,而且它还有很大的营养,再说也是害虫,这样既满足了人的胃口,还给农田解决了害虫问题,真是好处多多。

  就这样,捉知了猴成了,每个夏天的必备工作。

捉知了猴作文3

  在地底下潜藏了3—5年后,夏天7、8月份,知了猴就要从地底下钻出来了,他们一般傍晚7点以后会破土而出,这时你如果去树林里捉的话,肯定会收获不少的呀。

  夏日的一天傍晚,天异常的闷热快下雨了,这是知了猴出来的最佳时机,我和爸妈晚饭过后带好手电筒和矿泉水瓶(装知了猴)就来到了一片杨树林里。我们一人一排,分头耐心的一棵一棵的找,找的时候一定要耐心而且要小心,因为不小心说不定脚下还会

  踩到正在往树上爬的知了猴呢。刚走到第三棵树时我就发现“呀,这里有一个,哈哈!”高兴的我真是手舞足蹈。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整个身体是棕色的,长约三四厘米,两个圆鼓鼓的大眼睛,头前面有两个大钳子,我想一定是出土时挖土用的.吧?后面还有两对稍细点的脚。我拿起它放到手里,他就不停地爬起来,好像要逃脱的样子,非常痒痒,弄得我咯咯不停地笑起来,真好玩!正在这时,妈妈说“儿子,快过来,这里有一只。”我急忙跑过去,老天爷,这只完全被蚂蚁包围了,四脚朝天动弹不了。我用手动了他一下,还活着,我赶忙帮他把身上的蚂蚁赶走,装到了我的瓶子里。我们这样分头耐心的找了将近一个小时,收获还真不少一共捉到15只,听爸妈说回家用盐腌一下,再油炸是很好吃的,它含高蛋白一只知了猴的蛋白质含量是一个鸡蛋的六倍呢。同学们,你们不妨有时间也去捉一下知了猴吧,你会发现其乐无穷的!

捉知了猴作文4

  在一个雨后的晚上,伴着清新的空气和知了的蝉鸣声,爸爸妈妈领着我去民心河捉知了猴儿。

  当夏天的一场透雨过后,民心河边的小树林中,湿润的泥土上有很多小洞,妈妈说:“这就是知了猴儿的家,它已经在树下呆了3年了,在成熟时就会破土而出。”我用手伸进去试了试,什么都没有。这时候,草丛中的蚊子找到了大餐,咬了我们好几个大包,又痒又痛。突然,我看见远方的一颗绿油油的松树上有一个知了猴儿,我高兴得跑过去,仔细一看,只见它的背上裂了一道口子,爸爸说:“这个知了猴儿已经变成知了飞走了,只剩下了知了皮,它的学名叫蝉蜕,还是一味中药呢。”我遗憾的'想伸手去摘这个知了皮,却忽然发现在松枝下面一圈儿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知了皮,就像松树结的小果子一样,真好玩。

  天越来越黑了,我们找了很长时间,见到每个可疑的小洞都要伸手试一试,每棵小树都要拿着手电筒照着看一看,却只是发现了许多蝉蜕,我的心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看出了我的心事,不断地在安慰我,但我还是失望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还有几颗树就走到了树林的尽头,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不料却是峰回路转又一村,用妈妈的话说是:“成功就在坚持的那一瞬间”,我猛地隐约看见前面一棵树上有一个知了猴儿好像爬了一下,我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哇赛!”我大叫道:“妈妈,快过来,这是一只活的!”此时我的心中像有千只小鹿在跳跃,心情激动得像万马在奔腾,但当我伸出手时却犹豫了,这个有着土一样褐色身体的小家伙趴在树上一动不动,我如果抓他,会不会被它咬一口呢?这时爸爸故作轻松的说:“好吧,如果你不愿带它回家,我们今天估计就要空着手回去了。”哎,怎么办,放弃吗?我脑海里斗争着,最终我还是鼓足勇气小心翼翼的把它拿起放在手心里,它似乎受到惊吓,用两个锋利的小爪子使劲夹住我,把我也下了一大跳,还差一点把它扔掉呢。过了一会儿,它适应了,开始在我手上爬来爬去,我也就伸出胳膊,任它自由玩耍。就这样我像看护宝贝一样带着它胜利回家了。

捉知了猴作文5

  夏天到了,在这个烈日当空的季节,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我们可以在水上乐园里畅玩,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冰激凌,还有一种夏天特有的项目——捉"知了猴"。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里越来越难见到知了的'身影,我们只有在郊区或者土壤多的公园才能捉到它。

  夏天的一个晚上,八点钟了,知了该出来了,我和爸爸妈妈出发去滨河公园。捉知了当然必须有合适的工具,我们带来了小桶、手电筒和小铁铲。来到滨河公园的草地,我们开始在地上寻找着小洞,爸爸突然叫一声:"啊,我找到了一个小洞,但不知道是不是?"于是,我们拿小铁铲把洞挖开,可是没有任何东西。我又拿着手电筒在树上寻找着,不一会儿,我就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爬在树上,我高兴极了,立马把它从树上抓下来,放放进我的小桶哈哈,我抓了一只知了猴。不知道爸爸妈妈那里怎么样了?我看了看爸爸妈妈的桶里,哇!爸爸妈妈的桶里已经有十几只知了猴了。里面的知了猴爬来爬去,看到这一幕,我高兴极了!我们拿着战利品兴奋的回了家。回到家,妈妈给我讲:知了猴是蝉的幼虫,他们蜕掉外面的壳才能变成蝉,蜕下的壳是一味良药,可以治咳嗽,治感冒。知了猴还可以吃呢!妈妈把清洗后的知了猴拿到厨房,倒了一点油,油热后,妈妈把知了猴倒进油锅,油锅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炸了一会儿,香气扑鼻,出锅以后放一点孜然粉,拿一只放在嘴里,酥酥的,香香的,真好吃!

  捉知了是我暑假里最有趣的事,不仅吃到了美味的食物,还增长了知识,我还要去捉知了!

捉知了猴作文6

  树林里隐藏着许多昆虫,有蚂蚱、知了… …但今天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知了猴。

  我和爸爸拿着竹竿,提着水桶,带着胶带“浩浩荡荡”到了树林,我问爸爸:“你带胶带干什么呀?”“一会你就知道了。”爸爸神秘地对我说。

  我们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停下,只见爸爸用胶带在每棵树的下面缠了有二三十厘米,爸爸说:“知了猴出了洞要爬到树上,因为胶带太光滑,知了猴是爬不上去的,你就在这儿等着拾‘战利品’吧。不过你要每隔五分钟走一圈,每一棵树都要仔细看,要不然它们就会在胶带这儿‘金蝉脱壳’了。”我点了点头。爸爸又到别的地方去捉了。我可是个急性子,能等得了5分钟吗?爸爸刚走一会儿,我就开始去捉了,但我只捉到两只,我又回到原位。突然,我又听到“啪”的一声,我一抬脚,原来是一只知了猴被我踩扁了。

  这时,我看到了一只小青蛙便和它玩了起来。不一会又不知从哪儿冒出一只蜻蜓,我又放下青蛙,去捉蜻蜓了。这时感觉自己真像《小猫钓鱼》里的小猫一样心不在焉。不一会儿,蜻蜓飞走了,我又开始认真捉起知了猴来。一会儿的`功夫,我的手里就拿满了知了猴。但是它们的爪子像刀一样锋利,把我划得“啊啊”直叫。我真想把它们丢进水里,把它们淹死。但一想起它那美味可口的肉,我又忍着痛把它们放进了水桶里。就这样反反复复,不一会儿水桶就满了。爸爸来了,直夸我是个好孩子。

  啊!捉知了猴真有趣!

捉知了猴作文7

  暑假的一天,我回老家看望奶奶。傍晚,我们刚吃完饭。奶奶就问我想不想去捉知了猴,我一听,高兴地说:“想去,想去!”这可是我第一次去捉知了猴呀。

  我们找来了矿泉水瓶和手电筒,然后往村边小树林的方向走去。到了小树林,我们分头行动,我和奶奶一组,妈妈一组。我们从第一棵树开始找,奶奶告诉我要从树根向树上找。突然,我发现树上有一块儿凸起的东西,心想这一定是一只知了猴,我就捡了棵树枝想把它打下来。可打了一下,那个东西还是纹丝不动。我和奶奶用手电筒一照,原来是一个凸起的干树皮。我非常失望。这时就听见妈妈喊:“我捕到了一只。”我连忙跑去看,只见妈妈手里边儿有一只棕色的知了猴。妈妈说:“你把它放到瓶子里。”就在我准备拿知了猴的时候,它突然动了一下,吓得我叫了一声,再也不敢去捉它了。妈妈鼓励我:“没事,知了猴不会咬人,你用手捏住它的'背,不要松手,然后放到瓶子里。”我鼓足勇气按照妈妈说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又试了两次,终于把知了猴放到瓶子里了。我们开始继续找知了猴,我来到另一棵树下,我用手电筒一照,发现有一只知了猴正趴在树上,我好激动呀。可我把它拿到手里边儿的时候,怎么感觉那么轻,用手一捏,结果还碎了,原来只是一个知了皮,顿时我非常沮丧。可我还是不甘心,心想:我肯定可以捉到,我一棵树一颗树仔仔细细地找,终于我也捉到了一只。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和奶奶总共捕了六只,妈妈捕了五只,我们带着我们的战利品,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回到家后,奶奶说我们把知了猴淹到盐水里,不要让它脱壳,明天早上你就可以吃了。

  捉知了猴可真有趣呀,我期待着下一次。

捉知了猴作文8

  童年的夏天,没有空调,没有手机,漫长而又炎热的暑假里,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捉知了猴了。

  一根小棍儿,一个装了半罐水的玻璃瓶子,便是捉知了猴儿的简单用具。

  夏日的傍晚,天气有了些许凉气,小伙伴们便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集合在一起,拿好装备,细心些的',还带了手电筒。一切准备就绪,“搜捕”工作便浩浩荡荡地开展起来,大树下、废屋旁、小树林中,处处都是孩子们的身影。

  “这一个,快来看看!”一声清脆的吆喝划破长空,大家便从各处聚拢来,只见一个小小的、圆圆的小眼儿,用手指轻轻的撬开一角,洞变大了,隐约看到一只黑乎乎的东西,瞪着眼睛盯着你,这便是了。

  拿着小棍伸到小洞中,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慢慢吞吞地往上爬,等它完全脱离地面的时候,你便捏住往瓶中一扔,一阵水花后,它舞动钳子挣扎几下便老实地呆在瓶底了。也有性子急的,不用小棍儿,三下五除二便把它的藏身之处翻个底儿朝天,它就乖乖的躲在土块儿下,好像知道即将大难临头,既不爬也不动,任凭你的处置。有的“狡猾”些的藏在洞的深处,小棍儿无用武之地,也没有翻动的可能,那最后一件法宝就派上用场了,把瓶中的水倾倒于洞中,倒满为止,没过一会儿,那“狡猾”的家伙便自己慢慢爬上来,自投罗网了。

  天渐渐黑了,猎物越抓越多,小瓶子快盛不下了,这时手电筒也派上了用场,待它们爬上树时,你用手电筒一照,它便定在那里一动不动,你就等着往瓶子里装吧。

  要是赶上下雨天,那可就更好了,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获满满一瓶子、一罐子。

  回家后,无论多晚,都要把它们一个一个清洗干净,放在水里泡一会儿,再撒上盐腌起来,第二天中午这必是一盘解馋的大餐。

  长大后,每年夏天也都会买一些知了猴炸了吃,但童年的那种味道,却一去不返了。